-
1 # 胡說一段歷史
-
2 # 流浪的人者
察哈爾省,建於1912年,中國舊省級行政區,簡稱“察”,省會初駐直隸省張北縣,民國十七年改置為省,省會駐萬全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析萬全縣縣城置張垣市,省會改為張垣,在今張家口市橋西區。張自忠曾任察哈爾省主席。
直隸省簡稱“直”,省城為保定。明朝時稱北直隸,清順治二年(1645)改稱直隸,康熙八年(1669)稱直隸省。 1928年6月20日,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決定,將直隸省改名為河北省,簡稱冀,舊京兆區20縣併入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北平、天津劃歸河北省,北平為河北省省會。
-
3 # 喜愛歷史的人
1952年,已經成立了40年的察哈爾省,為何又會被撤銷?
1952年,已經存在了40年時間的察哈爾省被撤銷。察哈爾省是建國以後,第一個被撤銷的身份。既然察哈爾已經組建了整整40年時間,那麼為何又會被撤銷。其實,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繼續存在的價值,察哈爾省建立之初,是為了拱衛京師的安全。既然全國已經徹底平穩,那察哈爾省自然也就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
首先說一下察哈爾省都包括那些地區,察哈爾省包括山西省的北部、河北省的北部,以及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轄區面積接近28萬平方公里,比內陸各省要大一些。察哈爾省的主要城市包括張家口、大同、宣化等等,北部遼闊的地區都有牧場,沒有什麼像樣的城市。在30年代,察哈爾省和熱河省、綏遠省、寧夏省並稱為塞外4省。這4個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地廣人稀。4個省加在一起只有1000多萬人口,連河南、山東這樣省份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在清朝統治時,察哈爾是一個地區,不是省份。在清朝康熙時期,察哈爾王還組織了叛亂。當時,察哈爾是蒙古各部之一。察哈爾這個詞語在蒙語中是王宮殿的侍衛,不得不說,這個稱呼非常準確。從清朝開始察哈爾就是拱衛京師安全的要地,清朝在察哈爾地區駐紮了大量的軍隊。到了清朝末期,由於北部邊境的局勢不穩,察哈爾的地位更加重要。清朝曾經想把察哈爾提升為省份,但是由於爆發了辛亥革命,清朝隨後就土崩瓦解了。
在1912年,剛剛組建的北洋政權將察哈爾提成為省份,也就是1912年開始,察哈爾省正式建立。在建立的初期,由於境內沒有什麼大城市,省會來回變化。最後,只能講山西大同和河北張家口劃分給了察哈爾,而省會確定在察哈爾。不得不說,察哈爾確實起到了拱衛京師的作用。在30年代,察哈爾抗戰是十分有名的,那位赫赫有名的張自忠將軍,也曾經出任察哈爾的軍政長官。
一轉眼到了建國之初,內蒙古自治區在1947年就已經成立。不過起初,只有東部一部分地區。在建國之後,察哈爾省北部的轄區被劃分給了內蒙古。這進一步造成察哈爾存在的空間縮小,轄區變得不像一個省份。隨著全國局勢的基本穩定,察哈爾省的軍事價值降低,拱衛京師的任務大大降低。而且大同和張家口本來就不屬於察哈爾,就這樣,在1952年,察哈爾省被撤銷。
察哈爾省是建國以後,第一個被撤銷的省份。被撤銷之後,大同地區劃歸山西,張家口地區劃歸河北。說起張家口,這個城市很奇怪。曾經被劃入察哈爾,又被劃入內蒙古,最後才劃歸河北省。截止今天,小編將塞外4省已經講了一遍。從明天開始,小編開始講東北地區省份的變遷。比如遼東省,這個稱呼相信很陌生,其實它是遼寧省的一部分。
-
4 # 西風悍馬
察哈爾都統署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為了加強對內蒙古察哈爾八旗及四牧群的管理,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十一月,清廷始設察哈爾都統統轄察哈爾十二旗群,總領旗兵,而不理政事。翌年建察哈爾都統署。察哈爾都 統由皇帝特簡(選拔),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臣,是清廷在全國僅設的三處都統之一。
直隸,中國舊省名。宋制,地方行政機構以州令用勁,其直屬京師者稱直隸。元不屬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縣,亦稱直隸。明、清不屬府而直屬布政司的州稱直隸州。特指今河北省。 明朝時期稱直接隸屬於京師的地區為直隸。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後改稱京師,永樂初年復改南京。
在今南京市),以應天府等府為直隸。永樂初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市)後,又稱直隸於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簡稱北直,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直隸於南京的地區被稱為南直隸,簡稱南直,相當於今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
清朝初年以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改稱直隸省,轄境依舊。雍正、乾隆以後,逐漸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北部、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以南、遼寧省大淩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內蒙古自治區奈曼、庫倫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設定州、縣,劃歸直隸省,轄境逐漸擴大。1
914年劃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個特別區域。1928年改省名為河北省。 直隸省為清朝單省設總督的行政區之一,行政中心設在保定。
-
5 # 淅淅的小雨857
著名的晉察冀革命根據地中“察”指的是察哈爾省。
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思是“汗之宮廷侍衛”,是成吉思汗之子拖雷及其妻的屬民。
三藩之亂時,察哈爾王曾經趁機叛亂,後來被康熙一起平定了。
清朝的區域劃分比較混亂,對於北京以南,基本沿襲了明朝的區域劃分,但對於熱河、察哈爾一帶劃分的不很清楚,統一稱之為地方。
到了清朝末年,西方列強侵入中國,沙俄趁機蠶食我國北方領土,滿清這才才慌了神,派出了大量軍隊駐守察哈爾,並將此地設為區。
1912年,清朝滅亡,北洋政府將察哈爾改之為省。
察哈爾省,包括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內蒙古的中部地區,大同和張家口也劃入了察哈爾省。
1952年,新中國宣佈撤銷察哈爾省,將其重新拆分,分別併入了河北、山西和內蒙古。
察哈爾省為何被撤銷呢?
一是人口稀少。新中國成立初期,察哈爾省人口不過兩百萬人,僅僅相當於現在一個大縣的人口,所以將其劃為省不太適合。
二是經濟薄弱。察哈爾省經濟比較落後,省內只有張家口和大同算作大城市,其他的城市基礎更是薄弱。
三是建立內蒙古自治區的需要。毛主席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曾說過:“我們一定要恢復內蒙古歷史的本來面貌”。
直隸的由來
直隸,就是直接隸屬的意思。在明、清時期,“直隸”一詞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地名,代表著京師周邊府、州、縣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隸屬於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區域。清廷入關不久,直接成立直隸省,成為現今北京郊區縣、河北、天津等地的一個統稱。明顯不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名之處在於,“直隸”並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地名,而是一種以“官稱”代替地名的稱法,它是明、清時期中央對地方實行行政統轄的一部分,是一種行政制度。
因為最為靠近京師,使得該地對於京師的安全關係重大,所以明、清統治者們歷來極為重視,以期將此區域牢牢掌控在手心,生怕稍有閃失便對京畿重地構成不利。 明朝有南北直隸,清朝則有直隸省,中華民國初年仍維持舊稱,至1928年才改名為河北省。
順治十五年(1658年)為直隸建省之始,大名府(今邯鄲市大名縣)為直隸省第一個省會。順治十七年(1660年)直隸巡撫“移駐真定”,真定成為直隸省的第二個省會。
-
6 # 劉團長
清朝時,直隸所在的地區大致在今天的北京、天津兩市、河北大部,再加上山東、河南的小部分。直隸,中國舊省名。
明初以南京為首都,稱應天府為直隸;後來朱棣不忘他的龍興之地,將首都遷至北京後,改口稱北京為北直隸,那時的北直隸不至於北京,包括天津和河北、河南省大部及山東小部分;南京的那個直隸就改稱南直隸,面積相當於如今江蘇、安徽和上海的倆省一市。
清初就將北直隸改稱為江南省,而將南直隸改稱為直隸省,轄境依舊。雍正、乾隆之後,逐漸在今河北承德市、張家口市北部,還有內蒙、遼寧一小部分劃歸直隸。1914年之後,劃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個特別行政區域。1928年後改為河北省。直隸省為清朝單省設總督的行政區域之一,行政中心在保定。
察哈爾在清朝沒有建省,叫特區,其主要管轄在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察哈爾建省是在民國建立以後,察哈爾省和同在民國建立的熱河省、綏遠省、寧夏省並稱塞北四省。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曾任察哈爾省主席。
-
7 # 勇戰王聊歷史
察哈爾和直隸省的取消,是出於政治原因。
首先,察哈爾在清朝時是沒有單獨設立行政區劃的。一直到1912年,民國元年,才在察哈爾設立特別區。民國這麼做,其實也是在搞“步步蠶食”,逐漸把蒙古地區分割漢化。之後,又先後設立熱河(1914年)、綏遠兩個特別區。這三個地方加上寧夏省,就是著名的“塞北四省”了。剛好是在蒙古和內地接壤一帶。
等到1928年,這三個特憋屈才正式成為省。察哈爾省就此建立。著名的抗日名將張自忠,就曾出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
等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實行民族自治政策。毛主席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期間說了:“我們一定要恢復內蒙古歷史的本來面貌”。蒙古族居住的地區,就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於是,在1952年,撤銷察哈爾省,將其轄地劃給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山西省和北京市。
再說直隸。
“直隸”就是直接隸屬的意思,特指直隸於京師的地區。明朝時,有兩個“直隸”:直隸南京的地區為南直隸;直隸北京的地區為北直隸。這都是因為明朝有兩個都城。等到清朝,將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改稱直隸省。於是,“直隸”就成了河北一帶的行政區劃名字。
直隸這個名字,確實很有文化氛圍。可是,民國政府的都城在南方(先是武漢、後改南京),直隸地區已經不是政治中心了。於是,在1928年,民國政府在佔領北京、定都南京以後,把直隸的名字改為河北省了。目的,還是在弱化直隸的政治屬性。
新中國成立後,還是使用河北省這個名字,只是不斷地對其區劃做幾次簡單調整:變更河北省的省會為石家莊,並將部分地區給了天津和北京這兩個“直轄市”。
-
8 # 時光山人
察哈爾和直隸都是清朝時期的行政區劃。
察哈爾察哈爾是蒙古族的主要部落之一。清太宗皇太極時期,依照滿洲八旗的組織形式,將原屬於明朝的部分蒙古軍收編為旗,作為蒙古的基本行政單位,旗下設“佐”,相當於鄉。在地域上,蒙古地區大致分為察哈爾、內蒙古、西套蒙古、外蒙古、科布多與唐努烏梁海。
民國二年(1913年),民國設定察哈爾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置為察哈爾省。1952年11月15日,新中國撤銷察哈爾省建制。雁北專區、大同市及察南專區之天鎮縣劃歸山西省,察北、察南16縣改為張家口專區,連同張家口市、宣化市歸屬河北省管轄。從此,結束了察哈爾行政區劃的歷史。
直隸省所謂“直隸”地區,在封建時代往往特指天子腳下的心腹之地。康熙八年(1669年),清朝設定成立了直隸省,以保定作為省府。直隸省下轄順天府、保定府、正定府、大名府、順德府、廣平府、天津府、河間府、承德府、朝陽府、宣化府、永平府、遵化州、易州、冀州、趙州、深州和定州。
直隸省地處京畿重地,所以直隸總督也是位高權重,集軍事、行政、鹽務、河道及北洋大臣於一身,並且統管山東、河南一切軍政事務,其權利大大超過直隸省範圍。
1914年。從直隸省劃出長城以北地區成立了熱河、察哈爾兩個特別區。1928年,直隸省改省名為河北省。
回覆列表
清代的州也分直隸州與散州(屬州)兩種,和明代相同,但清代的散州下不統縣,則與明代不同。以四川的巴州(今巴中縣)為例,明、清皆屬保寧府(今閬中縣),都是散州,但明代巴州領通江與南江兩縣,而清代則無屬縣。保寧府的另一個屬州劍州(今劍閣縣)明代下轄梓潼縣,清代梓潼縣改屬綿州直隸州(今綿陽縣),也無屬縣。這是明清兩代政區中通名一樣而內容卻有差異之處。
此外清代在政區通名中又多出了一個“廳”的名稱,這是明代所未見的,是清代新創的制度。廳也有直隸廳與散廳二種,直隸廳與府及直隸州平行,散廳則與散州和縣平行,其職官為同知或通判。廳一般設於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或內地一些情況複雜地區,前者如雍正時期設在長城附近並控制口北廣大地區的“口北三廳”,包括廳治在張家口的張家口廳,廳治在獨石口(河北沽源、赤城間)的獨石口廳與廳治在多倫諾爾(今內蒙古多倫縣)的多倫諾爾廳,均直屬於直隸省
蒙古地區的內蒙古部分,除察哈爾部曾附明抵抗遭受毀滅性打擊,餘部被安排在冀、晉兩省長城外編為八旗駐牧外,其他各部各旗劃分為哲里木、卓索圖、昭烏達、錫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六盟。所謂盟是指由各部、各旗約定於會盟地點共同商討彼此之間的一些事務與問題而得名。這一名稱,在目前仍在使用,有的盟名也未改動,還設立了一些新的盟、旗。清代還有兩個不設盟的旗:一個是阿拉善旗,一個是額濟納旗。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稱汗以後在沙俄支援下,不斷向外侵略擴張,額魯特部土地被佔,其酋長率部逃到近邊,“上書求給牧地,詔於寧夏、甘州邊外畫疆給之”(《清史稿·地理志》)。這就是阿拉善額魯特旗的由來,今簡稱為阿拉善旗,也有人認為阿拉善一名是賀蘭山的訛稱。額濟納舊土爾扈特一旗原來牧地也在今新疆塔城附近,“明季為準噶爾所逼,往居俄境”,後來一部分人“入藏禮佛,準噶爾阻其歸路,乃款塞乞內屬,賜牧包爾騰,旋定牧額濟納河”(《清史稿·地理志》),定名為額濟納舊土爾扈特部一旗。所以額濟納旗的由來更為曲折,這兩個旗在1949年以後都有了新的發展,阿拉善旗現分為左右二旗,與額濟納共同組成新設的阿拉善盟,生產不斷髮展。其遷居俄境的其他土爾扈特部,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備受沙皇苛待,後來在乾隆年間也跋涉萬里,迴歸祖國。清代討伐準噶爾的叛亂先後歷經三朝,現在稱新疆北部的盆地為準噶爾,也是因其地為準噶爾部活動的範圍而得名。
清代中期僅直省(內地18省)各地的大小滿城即增加到20餘個,如太原、右玉、綏遠(今呼和浩特市東城區)、歸化(今呼和浩特市西城區)、西安、寧夏、潼關、成都、廣州、荊州(今湖北江陵)、江寧(今南京)、杭州、京口(今江蘇鎮江)、乍浦(浙江平湖縣乍浦鎮)、福州、德州、青州、開封、天津、保定、涼州(今甘肅武威)、莊浪(今甘肅永登)等。另外,在東北和西北地區,隨駐防形成的駐防城池也在20個以上。
這一時期,由於東西方列強的明搶暗佔與巧取豪奪,中國失去了大量土地。
割讓地指根據一些不平等條約所失去的一些領土,其中以沙俄所佔的面積最大,東部包括黑龍江左岸,烏蘇里江右岸,興凱湖南部及以南地區以及庫頁島等地,西部包括今新疆邊界線以西、巴爾喀什湖以南直到蔥嶺西半部的大片領土以及西藏所屬的克什米爾部分。清俄之間的北面西段界線,依據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所訂的《恰克圖界約》,原以薩彥嶺作為兩國分界,雙方並立有界碑,可是沙俄侵略者卻詭稱兩國邊界在唐努烏拉山,並進行武裝佔領。東南側的海疆則失去了臺灣及其所屬的澎湖各島以及被英國佔領的香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