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零度Military

    鰲拜不是滿清皇族,他雖然專權,但他沒有篡權的名分。所以他才沒有廢掉年幼的康熙帝,自己取而代之。

    鰲拜是滿清鑲黃旗人,貴族出身,為人英勇善戰,在皇太極時期他就戰功累累。他後來因為反對攝政王多爾袞專權,在順治親政之前,受到多爾袞打壓。後來順治帝親政後,開始重用他,他也深得順治帝的信任。順治帝英年早逝,康熙帝8歲登基,鰲拜成了順治帝留給康熙帝的四大顧命大臣之一。原本四大顧命大臣中他實力最弱,但經過他辛苦經營,在康熙帝十幾歲的時候,他已經成功從其他顧命大臣手中奪取權利,權傾朝野,就連康熙他也不放在眼裡。

    可是即便他權勢這麼大,手中也有兵權,可他也沒有想過廢了康熙帝,自立為王。因為他不是皇族出身,他沒有自立為帝的名分。當然歷史上很多權臣謀朝篡位建立自家王朝,這不是皇族出身並不是不能篡位的理由。當時康熙帝年幼,鰲拜又手握兵權,朝堂上遍佈他的黨羽,自立為帝好像看著並不難。可是如果他真的謀朝篡位,那麼清朝皇族們是不是就有理由群起而攻之。也許單個皇族勢力不足為懼,可是所有的皇族都團結在一起,那鰲拜還真就打不過。清朝的八旗制度,讓皇族們牢牢控制著八旗兵,這些兵可不像清末時期那樣,都是一些吃空餉的兵將。清初他們可是打敗了闖王李自成,又滅掉南明小朝廷的兵將,戰鬥力槓槓的。所以這鰲拜沒有皇族身份,謀朝篡位的風險太大。

    可是做權臣就不一樣,比起造反的風險就小很多,但收益也並不比篡位得的權利差太多。康熙帝繼位的時候年幼,不能處理朝政,他們四個輔政大臣,他只要將其他三個輔政大臣的權力奪來,他就可以專權。當然康熙帝總有一天會長大成人,是要親政的,不過那個時候,他只要跟年少的康熙帝爭權就好。只要清朝還是他們愛新覺羅氏的,其他皇族不會干涉,誰當權又不會影響他們。這樣的話,鰲拜只要對付小康熙一個人就好了,對付一個涉世不深的小帝王,鰲拜還不是手到擒來,那麼他依舊是清朝的權臣,手握清朝實際政權,無冕之王。只是他沒有想到,康熙帝是個小老虎,他用障眼法迷惑了鰲拜,讓鰲拜認為自己不務正業,用幾個練武的小太監就生擒了鰲拜,鰲拜也結束了自己權臣的生涯。

    但是在我看來,鰲拜根本就不是人們評價的那樣居功自傲,獨斷專權,而是本來就對大清對皇太極忠心耿耿。鰲拜在早年的時候,他跟隨皇太極一路南征北戰,立下了多少戰功,在皇太極去世之後,他也沒有居功自傲,在多爾袞想要篡位的時候,他站在了順治的這一邊,正是因為如此,當時多爾袞處處打壓鰲拜,即使頂著這麼大的壓力,鰲拜也沒有怨念,一直小心翼翼的保護著尚且年幼的順治皇帝,一直到皇帝執政。

    可以說是他做到了身為臣子所能做的一切,他也知道了自己擁有很重的權力,所以說他從來沒有表現出過他有想反叛的意願。為什麼說他手握40萬軍隊而沒有殺掉皇帝,因為他從來就沒有想這麼幹過,他沒有想得到大清王朝,也沒有想過要造反,但是為什麼會傳出來鰲拜專政呢?因為後面的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

    在後來康熙想要除掉鰲拜的時候,鰲拜並沒有反抗,他只是脫掉了上衣,把他為大興王朝,為他們祖孫三代征戰沙場而累積的一身傷痕給康熙看。康熙看見了之後,也沒有臉再殺鰲拜,就隨便找了他專權的名義囚禁了他。

    其實不管鰲拜做的再怎麼好,他被卸下權力也是註定了的,因為樹大招風,他的權力已經威脅到了皇帝,皇帝就算知道他現在忠心耿耿。他也會懷疑鰲拜以後會不會生出叛亂的心思,只有把鰲拜手裡面的權力收回,他才能安安心心的作穩自己的帝位。但是鰲拜心裡肯定是傷心的,這麼多年為清朝的皇帝一直效忠,最後卻落得這麼個下場。但其實也好,他起碼無愧於自己的良心,無愧於有恩於自己的皇太極。

  • 2 # 史地生SDS

    為什麼鰲拜在康熙剛繼位沒有發動政變,因為順治臨死之前安排了顧命四大臣共同輔政,也就是說這四個人代表了朝廷最主要的四個派別勢力,這四個人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

    索尼,他的孫女嫁給康熙,成為了康熙的皇后,是康熙最堅定的政治聯盟者。

    蘇克薩哈,靠著替順治當馬前卒放倒多爾袞上位,後來和鰲拜不和,是鰲拜的對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算是康熙一派,後來被鰲拜搞死。

    遏必隆,一個老好人,中立者。

    這就是剛繼位那幾年朝廷的勢力對比,康熙對鰲拜是2:1。

    後來,索尼死了,蘇克薩哈也死了。朝廷中康熙對鰲拜是0:1.5,這裡鰲拜陣營裡的0.5貢獻來自遏必隆,因為天平向鰲拜這邊傾斜了,所以中立者肯定會把選擇自己的砝碼加到下降的這一邊。這也就是為什麼康熙七年、八年鰲拜越來越囂張的原因,因為他在表面上佔據了優勢。

    但是,除了朝廷上的勢力對比,還有清朝整個體系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滿洲八旗,而這也是鰲拜不在康熙七年和八年篡位的原因,因為鰲拜對各派資源沒整合完畢,貿然動手,就算廢了康熙,那些滿洲大佬們也會起來群毆他。

    那麼,當時滿洲八旗的力量分佈是怎樣的呢?

    上三旗是皇帝的鐵桿,而剩下的五個旗,不一定全部被鰲拜緊緊抓在手裡。因為這五個旗的旗主也不是軟泥任由鰲拜吆三喝四,而且他們也各懷心思。

    而這,就是為什麼康熙殺了鰲拜之後,鰲拜的黨羽並沒有發起大規模的反抗推翻康熙,因為力量不對等。另外,還有孝莊太后代表的蒙古勢力,也是康熙重要的聯盟者。

    最最最重要的是,康熙殺死鰲拜,是站在道德的最高點上,因為鰲拜的種種行為已經把自己脫進了逆臣賊子的泥潭。因為古代講究師出有名,你殺死一個大臣,這個大臣總要有個大家有目共睹的罪行才能講的通,要不然就是昏君濫殺功臣。

    篡位並不是殺死皇帝就會成功,因為皇帝是各派勢力的平衡點。如果殺死一個皇帝就能成功篡位,那中國歷史上會皇帝滿天飛,說不定百家姓裡有一半都是皇姓。

    那些成功篡位的,都是在擺平各派勢力以後,才最後殺死皇帝這個符號,實現和平演變。曹丕、武則天、趙匡胤、趙光義、朱棣等等等,都是先做鋪墊,再順勢做皇帝。

  • 3 # 呲牙哼

    可以很明確的說,不會成功。

    1、公元1661年,24歲的順治皇帝駕崩,傳位於三子玄燁。年僅八歲的玄燁登基。順治皇帝在死的時候任命了鰲拜、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四大臣輔助康熙。其中鰲拜勢力最大。現在康熙的年齡是小,但你不能先帝一死就造反吧。你把其它三個輔助大臣放哪裡了,他們能被任命輔政大臣還是有一定實力的。順治皇帝任命四個輔政大臣就是吸取了順治初年多爾袞攝政時帶來的混亂教訓。四個人相互牽制。況且,在康熙初年,四大臣還是能夠齊心合力,遵照順治皇帝制定的方針政策,繼續統一中國。鰲拜現在不想反,也沒這個實力。在康熙四年,孝莊為了遏制鰲拜,拉攏索尼,冊立了索尼的孫女赫舍裡為皇后,索尼一家還不死心塌地維護康熙。而且鰲拜和蘇克薩哈本來就不和,這就牽制住了鰲拜。

    2、孝莊太皇太后的存在。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可以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順治死後,年幼的康熙能在皇帝寶座上坐的安穩,背後少不了她的支援。她能夠壓得住群臣。孝莊在皇太極死後,透過協調各方利益,拿出折中的方案,迫使多爾袞讓步,使年僅6歲的順治登上皇位,可以看出她是一共有大智慧的人。你鰲拜是厲害,但你有當初多爾袞狂嗎?

    3、鰲拜沒這個實力。鰲拜最多隻能算一個權臣,你可以說他把持朝政但還沒到權傾朝野。最多在朝中作威作福,在地方他是沒有勢力的。發動政變你至少要有軍隊吧。清朝有一個特殊的制度,叫八旗制度。這個制度可以說沒有擺脫原始的部落共和制,參考清朝的發源地。每一個旗主在本旗中的勢力都非常大,可以說超過可皇權,直到乾隆執政後,才徹底的分化了這股勢力。別看他們平時一個個的心懷鬼胎吵得不可開交,你鰲拜想謀權篡位即使康熙答應我們也不答應。他們這些人畢竟是努爾哈赤的子孫,鰲拜謀反可是觸及了他們的核心利益,必定會團結一致,群起而攻之。鰲拜雖然是上三旗中勢力較大的一方,但你要想以一敵七,加上蒙古諸王(孝莊),根本不可能。

  • 4 # 營中風采

    年輕的順治皇帝去世以後,年僅8歲的玄燁繼位,這就是康熙皇帝。由於皇帝只有8歲,根本無法處理政務,因此留下了索尼、鰲拜、遏必隆等4位輔政大臣。這4個輔政大臣中,索尼年老多病,根本無心政務。而遏必隆則十分滑頭,誰也不想得罪。所以最後就剩下了鰲拜和蘇克薩哈,這兩位大臣中展開了一系列的較量。最終,蘇克薩哈失敗,鰲拜開始大權獨攬。此時年幼的康熙皇帝根本沒有任何實力,鰲拜有的是機會。

    從實力上來說,鰲拜已經大權在握。雖然西南地區的吳三桂仍處於半割據狀態,但天下大部分軍隊都在鰲拜的掌握之中。如果鰲拜發動政變,完全可以除掉康熙。但清朝的政治制度非常特殊,與之前的王朝都不一樣,這注定鰲拜無法成功。在之前的歷史中,權臣發動政變,自己取而代之的事情比比皆是,例如隋文帝楊堅、宋太祖趙匡胤等等。這都是自己一家的事情,只有擺平了皇族,天下基本上都在自己的手裡。

    但清朝不是這樣,清朝首先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滿洲八旗是一個龐大的集體,這個問題根本繞不過去。早在清朝的前身後金時期,這個政權就是圍繞愛新覺羅家族組建的。鰲拜雖然大權在握,但他沒有取代康熙的能力。當然,鰲拜也低估了康熙皇帝。雖然鰲拜無法自己做皇帝,但是他可以擁立其他皇族取代康熙。康熙皇帝有自己貪玩的假象,成功的麻痺的鰲拜。最終,康熙皇帝發動了政變,囚禁了權臣鰲拜。

    康熙沒有殺鰲拜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鰲拜雖然專權,但根本沒有謀反的心思。依照康熙的性格,如果鰲拜是因為謀反而被生擒,那至少也是斬立決。再加上鰲拜在清朝入關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最終,康熙皇帝沒有殺鰲拜,而是圈入高牆囚禁。除掉了鰲拜以後,年輕的康熙皇帝開始掌握實際權力,這是一代帝王崛起的開始。

  • 5 # 習品歷史輝煌人生

    康熙皇帝是個文治武功極其出眾的君王,他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開創了康乾盛世,可是成功的背後也有危機。幼時便得了天花,九死一生活了下來。後來順治去世後,把皇位傳給了年僅八歲的康熙,去世前指定了四位輔助大臣,幫助年幼的皇帝處理政務。

    四位大臣中鰲拜是最具有野心的,但是當時四位大臣中實力最強的是索尼,但索尼年紀大了,後來索尼去世後,整個朝廷以鰲拜為首,小皇帝康熙成了個傀儡,不得不對鰲拜低聲下氣。當時的鰲拜可謂掌握國家大權,手握重兵,整個清軍他都可以調動,足足有40萬大軍。鰲拜已經是四輔臣之首,權傾朝野,為什麼不趁康熙年幼取而代之?

    雖說鰲拜掌握了國家大權,但是整個天下還是愛新覺羅的天下,滿人們還是服從愛新覺羅氏的統治的,而且皇室內還是有著不少能人志士的,皇帝還有祖母孝莊太后的庇佑,孝莊太后可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手腕極強的人,她一直在和鰲拜盤旋,保護年幼的康熙皇帝,其次鰲拜早年也身受愛新覺羅氏的恩惠才有了今日的地位,還是有點感恩之心的。

    綜合上面的原因,鰲拜採取的是蠶食的策略慢慢的實現自己稱帝的願望,可惜鰲拜生不逢時,遇到了康熙這種千年難得一見的皇帝。康熙皇帝早已知道鰲拜的狼子野心,他一方面表現的昏庸貪玩,不重視國家大事,另一方面在宮廷中訓練一批忠於自己的力量,過了幾年,康熙到了16歲的時候,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召見鰲拜進宮,發動宮廷政變,把不可一世的鰲拜囚禁入獄,康熙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了自己的宏圖偉業。

    沒有人的成功是天上掉下來的,康熙的成功也是他自己經過努力而得到的。

  • 6 # 歷史折返

    大清帝國入關後的兩個父子皇帝順治和康熙。一個是六歲繼承皇位,一個是八歲登基。他們父子倆的皇帝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充滿荊棘。雖然他們坐上了世人仰望的皇帝寶座,但是他們確沒有能力行使皇帝的權利。並在最初的幾年裡,受盡了一些託孤大臣的恣意擺佈,欺凌和重重阻礙。有幸得是這父子倆得到了孝莊這位傳奇女性的鼎立幫助。這位女政治家斡旋於那些爭權奪利的滿清重臣之間,以四兩撥千斤的敏銳政治頭腦輔佐自己的兒孫最終繼承滿清大業。

    這裡我們著重描述一下康熙這位皇帝在最初繼位的那幾年裡的所遭所遇,以及他又是怎樣在自己奶奶孝莊幫助下,最終剷除託孤大臣鰲拜的束縛的經過。

    首先,我認為鰲拜在康熙年少的時候篡權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當初順治皇帝給出的四位託孤大臣本身就是來自四個不同的勢力的集團。他們之間是相互制約的,不會形成一方獨大的情況。另外一方面就是來自孝莊這位政治女性在滿清重臣之間的斡旋。這些都有效削弱了鰲拜的政治力量。使得鰲拜不敢越雷池。

    康熙初年,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受順治遺詔為輔政四大臣,共同輔佐幼主康熙皇帝。

    索尼是滿清重臣,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被選為託孤大臣之後,狡猾的索尼行事比較低調,表面上和鰲拜關係比較不錯,其實是為了儲存實力,保持中立,伺機而動的這麼一位。

    大臣蘇克薩哈早年追隨多爾袞馬前效力,是一位實力相當的老臣。而鰲拜則屬於豪格集團。我們知道當初多爾袞和豪格兩人為爭奪皇位,曾經是水火不相容的兩大勢力。那麼蘇克薩哈和鰲拜的關係基本是對立的。

    遏必隆作為一名老臣,為了明哲保身,在被選為託孤大臣的時候,多少屈服於鰲拜的勢力,在鰲拜勢力為所欲為的時候,並沒有做出針鋒相對的鬥爭。以上就是四位託孤大臣的基本情況和他們之間的微妙關係。

    如果事情演繹到此不在發展,四位託孤大臣和康熙皇帝之間可能都會相安無事。事與願違的是鰲拜此人好爭權奪利,私下積極培植自己的黨羽,處處打擊不為自己所用的朝中大臣,多次出手阻礙康熙皇帝親政。甚至限制少年康熙皇帝的權利。最為殘忍的是利用自己手中權利,設計陷害大臣蘇克薩哈,最終威脅康熙皇帝冤殺蘇克薩哈。

    至此,四位託孤大臣的權利基本受到鰲拜一人控制。鰲拜已經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權人物。隨時都有威脅大清王朝的江山社稷。

    這個時候康熙皇帝背後的孝莊站了出來,她以自己敏銳的政治頭腦,尋求與另一位輔政大臣索尼進行政治上的聯姻來緩解這次政治危機。最終以選擇索尼孫女為皇后的籌碼拉攏索尼,成功掣肘鰲拜。併為後來康熙皇帝智擒鰲拜鋪平道路。

    綜上所述,幼年的康熙有四大託孤大臣之間力量的制約,以及孝莊幕後的斡旋,鰲拜沒有實力去發動反清的政變。到了少年康熙的時候,憑著和索尼政治上聯姻的武器,使得鰲拜即使有反心,也沒有能力,或是沒有膽量去顛覆大清政權。

  • 7 # 小強在昆明

    康熙年幼的時候,是有好幾位輔政大臣的,鰲拜不過是其中一位,這個時候他發動政變不是找死嗎?後面,隨著其它幾個接連死亡和失勢,他才能慢慢獨霸朝綱,但此時康熙已經長大了很多,也有了一定自保的實力和智謀。

  • 8 # 兔子妹妹的哥哥

    不會!

    因為康熙幼年由四大顧命大臣輔政。四大顧命大臣為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他們四人共同輔佐幼年康熙又相互制約。其中,索尼位居四大輔政大臣之首,實力和威望遠在鰲拜之上。康熙四年(1665年),索尼孫女赫舍里氏成為康熙的皇后(孝誠仁皇后),使索尼與康熙更加成為利益共同體,讓幼年康熙皇位得到進一步穩固。

    另外,幼年康熙還有其祖母—深懂帝王平衡之術的孝莊太后輔佐,使得鰲拜想要發動政變更加不可能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找到上古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