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梓壹13
-
2 # 看不見的鑫
你是真的喜歡還是被迫喜歡,是不想出去,也不想和別人一般肩攬肩去逛街。
魯迅說過,人類的悲觀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如果你能夠從獨處中獲得自我的認同感跟滿足,那你的心裡是非常健康。
我會和朋友出去玩,但大多數時候我更喜歡一個人聽歌,玩飛鏢盤,拼圖,讀書。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都太焦躁了,雖然我也才25,但享受寧靜是一種難得的品質,我的朋友
-
3 # 涓涓心理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與年齡和性格都有關係。
從年齡層面來說,一個人在年青時相對來說喜歡與人交往,在一起打打鬧鬧,盡顯青春活力,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豐富,更願意靜靜的獨處,享受與自己同在的那份自在與從容,獨享內心的寧靜。
從性格層面來說,內向的人更喜歡靜,甚至有時吵鬧感到很心煩,外向的人更喜歡動,喜歡與人交流互動,在人群中才會遊刃有餘,自由自在!
總之,不管什麼情況,靜也好,動也好,只有自己心安理得,享受其中,內在和諧,就沒有什麼不好,全在於自己內心的感受!
-
4 # G鹿姐
獨處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自己帶著更加開心,舒服,放鬆,同時又不排斥或者恐懼走出去。那便是可以的。
獨處的另一面,我其實更想問問:究竟是喜歡獨處,還是害怕社交交往呢?
看到真正的問題,然後不要逃避...
-
5 # 遠方致賢
性格問題吧,有的人雖然也喜歡熱鬧,但短時間可以,也喜歡有獨處與安靜的時間,只要個人有愛好,過得充實,自己怎麼舒服怎樣做。
-
6 # 貝加爾湖2000
才不是呢。現在生活節約太快了,能獨處思考是一種享受,是心性成熟的體現,是內在素質修煉。能有高品質的獨處時間,是難能可貴的。
-
7 # 80後胖叔叔WYQ
喜歡獨處,喜歡一個人,不合群,這並不是有病
但是你為何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其中有值得一說的地方,就是你認為,不合群,喜歡安靜是一種病,你有這種觀念,這種觀念,才是一種不健康或者說,非正常的思維模式
又或許你的獨處,喜靜,只是因為跟人有強烈的距離感而不敢跟人相處或者牴觸和人相處,為人處世中,和人是對立的,最後從而被迫選擇了喜歡獨處,之後從獨處中尋找到了安全感
那麼上面這種情況很明顯,是不健康的消極的情緒導致了我們被獨處,再通俗易懂的講就是是屬於孤僻怪異不合群的性格
最後我想表達的是,獨處、喜靜和心理疾病之間,沒有任何的邏輯關係,也並不能就單憑兩個詞來評斷,但是性格、情緒,在自己可以感受到的情況下,出現了異常的狀態,想得到一個結果,我建議你找一家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不要在網路上或者書中自己給自己貼標籤,容易鑽了牛角尖
-
8 # 靜靜的雨巷
獨處可以靜思,然後重新整理好心情再出發,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新的工作生活中,百利而無一害是健康成長生活的一部分。
-
9 # 黎潔青陽
其實呢,任何一種狀態都有雙面性,又何必在意別人怎麼說呢,充實不充實,病不病態與個人的認知有關,就像一個人抱怨和記仇,它為對方急壞了自己的身體,而對方呢可能正快樂的享受著健康的時光!
當然,有極個別如果沒有獨處的能力和愛好,一個人無所事事的犯傻有可能真是有病,不建議獨處久了,獨處時投入自己的愛好也很疲倦的,所以要根據時間和身體調節。
很多東西是需要安靜的獨處的,它不僅需要遠離繁華,還要耐得住寂寞,要做精神的貴族,就要在獨處中慧解。
-
10 # 心理諮詢師喬海兵
一個在心理領域耕耘近20年的心理諮詢師為你解答
有幾個條件要跟你確定,獨處的時間在一天內佔比多少?獨處的時光心理是否是平和?年齡多大?
若是成人,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喜歡靜靜地獨處,心情還平和,那是好事,靜定生慧!寧靜致遠!都在闡述靜的好處,而獨處又是一個自我相處,反觀內在的機會,可以更好的覺知自己,喬布斯生前每個月都會花兩天時間在自己的禪房獨處靜坐,尋找靈感。
《大學》裡有段話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示,“直至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所以建議你在獨處的時間裡,感知自己的呼吸,觀察自己的身體感覺,及各種念頭,對各種感覺和念頭放下執著,沒有貪愛沒有憎恨,任其來去自由!堅持下去,你會獲得更大的人生感悟和智慧!
祝福你!
-
11 # 心淡如菊
如果你不喜室外的喧囂,不貪鬧市的繁華,不想參與別人的喜怒哀樂,不願三三兩兩講別人的是非曲直。而你願:在自己的陋室孤燈下誦讀, 和心愛的人快樂遠遊,在溫暖的被窩裡給孩子講大灰狼和小紅帽,或是在西陽西下的黃昏中陪父母散步閒聊。如果是這樣,遠離人群又如何?如果是這樣,入住深山又何妨?我但願,這樣的生活真的能夠實現;我但願,人的心靈重返以前的單純;我但願,人與人之間沒有猜忌和懷疑;我但願:自己過自己的日子,與他人無關。
-
12 # CHN治療犬01
我喜歡獨處。
我不太喜歡說話,因為我不喜歡跟柴米油鹽的瑣事說話
我不太喜歡聚會,人員超過3個,大家很難聽清楚講什麼
我不太喜歡喝酒,大家喝酒表達情緒,第二天忘掉,這才是真正的心理疾病
我不太喜歡交朋友,朋友那麼多,只能說我虛情假意的比較好
靜靜地獨處,不代表喜歡一個人待著,而是知道,人大多時候要適應一個人待著的狀態。
-
13 # 行者無疆90859
我也喜歡獨處,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了一些事一些人以後,更願意與自己相處,享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旅行的樂趣,只要 你覺得開心快樂,心理一定沒問題
-
14 # 我是韋姐
在想事情,有可以在想自己喜歡的人,回憶他的好,跟他在一起多麼開心,靜靜享受和他在一起快樂日子多美好,自己跟自己分享快樂的事偷著樂。
-
15 # 兩個妞兒的媽
對於獨處總會有種寂寥的感覺:
“車水馬龍,無所適從。
林林總總,無人可懂。”
但是彷彿人們多於獨來獨往的人卻缺少些善意。
我高中時期的閨蜜曲娜就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
來來往往皆是一個人,
也不愛參與團體活動。
班裡的人都說她很孤僻顯得不合群。
跟老師聊天的時候老師經常會開導曲娜
叫她不要那麼內向,積極樂觀些。
曲娜為這件事也是很苦惱,
我還記得有一天我們上體育課躺在草地上時她突然問道我:
“喜歡獨處就是不積極樂觀了嗎?”
“其實並不是,你做你自己就好。”
曲娜在生活中和朋友們聚餐的時候也是很幽默開朗的,
有她在也不缺歡聲笑語,
所以我十分篤定地回答她肯定不是。
1
獨處只是一種個人習慣。
個人習慣難道還有好壞之分嗎?
就像吃菜喜歡吃鹹的、喜歡穿裙子而不是褲子......
曲娜有一次對我說:
“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看書、一個人慢慢地吃飯、一個人漫無目的地行走在街上......
當我一個人去吃火鍋的時候,總是有人會投來些許目光,
因為他們都聚在一起,大聲說著話吃著飯,
而我只是覺得人太多了很吵。”
她跟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我不喜歡被打擾,一個人更能夠看清自己的生活,
更多人只是參與到了別人的生活中而已。”
過去了這麼多年了,
再一次見到她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
她依舊喜歡獨處,一個人喝著紅酒跑到陽臺上看風景。
事實證明,
曲娜的確更看清了自己的內心,
所以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
於是沒有人會說她性格內向孤僻了。
因為所謂的很多比她積極樂觀的人也沒有她那麼優秀。
2
獨處是追尋真心。
獨處就一定是孤獨嗎?
我覺得孤獨感肯定是有的,每一個人都會有孤獨感。
但是去到人群中間就一定沒有孤獨感了嗎?
有的人會覺得處於人群之中人才是會真正孤獨的。
“我以前也是很喜歡和朋友一起聚到一起,高呼友誼萬歲。
但是那一年我母親生了重病,我急需用錢,
可是才發現,平時一起吃喝玩樂的朋友連一百也沒有人願意借。
從那時起我就灰心了,
也許有人會說沒有人有義務在你困難的時候拉你一把,
不幫也就算了。
更有甚者在後面嚼我舌根、落井下石害我把工作也弄沒了。
從那時起我就不再喜歡朋友這兩個字了,
我更多喜歡一個人,下班了溜溜狗也挺好。”
我的同事小劉這樣對我說。
有這麼一句話:
“發現自己越來越愛獨處,可以少些煩擾,多想一些自己關注發現的東西,不用為了回答別人而回答。”
喜歡獨處更多的是崇尚一份自由,免除自己受到他人的傷害。
3
獨處是把自己放在了第一位。
我現在也喜歡獨處,
也就是不太願意結交太多的人。
以前很多人也會說我孤僻,
我還真以為是我心理出了問題 。
可是當我父親去世,
我便看透了更多的人心。
我父親生前為人仗義灑脫,
身邊朋友有難都是第一時間出手,
連打架都是衝在第一個。
可謂是為了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我的父親的一生的重心彷彿都放在了他的朋友身上,
和朋友在一起的時間遠遠多於在家裡的時間。
喝酒吃肉的時候朋友甚是多,稱兄道弟。
可是當他就這麼一走,
就連事故也是因為他朋友引起的不說,
把命都送給了他的朋友。
可是連葬禮來參加的也沒有幾個,
於是我也寒了心。
在我這裡很多所謂的“朋友”就是貶義詞的象徵,
很是浪費心力,
是出力不討好的。
喜歡獨處並不是心理有病,
而是別人有病,
我不想被傳染罷了。
我又想起了這樣一句話:
“心是菩提樹,明鏡亦非臺。
何來無一物,盡是惹塵埃。”
-
16 # 使用者清歡
我的回答是,喜歡一個人待著,不是一種病,是一種生話習慣,但是不能封閉自己,一個人獨處是一種很好的沉澱自己的方式,可以靜下來思考人生與未來,這樣很好,這是很好優點,生活閱歷的豐富,更願意靜靜的獨處,享受內心寧靜,聽聽歌自由自在!沒有什麼不好好,我自己內心的感受。
回覆列表
我認為獨處不是心理疾病,我覺得這是一個人成熟成長的過程和方式。獨處是自我覺察,覆盤人生,總結體悟的最佳方式,獨處可以釋放舊有的一些情緒,可以與自己內在的小孩兒溝通,可以舒緩壓力放空自己獨立思考很多。
這個跟自己屬於哪種型別的人有關係,建議你可以上網瞭解下人類圖,根據自己的人類圖你可以瞭解自己,認知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可能你屬於的型別或你的薦骨中心是空白的,所以你需要經常的與大自然接觸,靜靜的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去釋放去緩解去放鬆去感受。
我也特別喜歡獨處,喜歡安靜,不喜歡長時間的入群體的局,那樣我會感到特別累,因為我是投射者,我的自我中心(即心輪處)、情緒中心、薦骨中心、壓力中心都是空白的,所以我很容易感受到他人的能量,容易受他人能量場的干擾,所以我每天都需要安靜的獨處時間,去釋放不屬於我的那部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