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子皇鋣

    李衛看棋局其實看的是年羹堯當時的思想態度。

    當時李衛找到年羹堯的時候,年羹堯剛剛和小牧童下完一局棋,這局棋年羹堯能贏而沒有贏,故意輸給了小牧童,這代表著他心境的變化。

    年羹堯曾經位高權重、威風凜凜,但是當時大權在握的年羹堯或是因為性格,或是因為權勢迷惑,讓他失去了自我,不知收斂,過於張揚。

    他一度認為人生在世,平平淡淡也是死,轟轟烈烈也是死,他年羹堯就是要死也死得轟轟烈烈,但是在一連串的貶謫之後,在經歷了從人生大起到大伏的過程後,他開始領悟到低斂和平淡的內涵。

    於是在和小牧童的棋局中,他突然發現或者是突然展現出自己不同以往的收斂。棋局的結果不僅僅告訴大家年羹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和走投無路的地步,更重要的是表現出年羹堯對於收斂鋒芒的悔悟。

    這個時候年羹堯或許真的在等著雍正皇帝容他平平淡淡的做個普通百姓,到等著一紙詔書赦免他,可是他等來的不是宣旨官,而是自己的故交、雍正的寵臣李衛,李衛的到來讓年羹堯明白了自己的結局,才在沒有看到聖旨內容時候就仰天大哭而去。

    李衛看到棋局之後也明白了年羹堯的心態已經變化,但是隻是變化來的太遲了,看著曾經風光無雙的年大將軍落魄至此,李衛不能不感嘆人生如棋,也不能不自己多加小心,防止落到年羹堯類似的下場。

    派李衛去傳旨賜死年羹堯,未嘗不是雍正皇帝對剛剛升任兩江總督的李衛的告誡的警示。

  • 2 # 九卿臣儒

    “《雍正王朝》李衛奉命賜死年羹堯,事後看一眼地上的棋盤!何意?”

    年羹堯被雍正帝賜死之時,是不入流的城門看守,身穿破爛的黃馬褂,與牧童下棋,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將軍,竟然輸給了一個小小牧童。電視劇用這種拍攝手法處理,首先是用棋來喻人;其次是用對比的拍攝手法映襯年羹堯由位極人臣到落魄收場的結局;其三是透過這種方式讓人們透過年羹堯的結局看到權力遊戲的兩刃劍的特性。

    1、年羹堯其人: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是雍正帝潛邸時的包衣奴才,就是大戶人家門房一個端茶倒水的小人物。但年羹堯文進士出身,這人有文化,不是個莽夫。從縣令做起,一步步顯露軍事才華和辦事能力,再到參將,後升任甘陝總督,做到一方封疆大吏,最後因西北一場戰事,達到人生權力的頂峰,雍正帝派年羹堯出任撫遠大將軍王一職,以一個包衣奴才最後冠名大將軍王,雖未封王,但其手掌之權力僅次於雍正帝,年羹堯絕對算是雍正年間的傳奇人物。

    這個撫遠大將軍王權力有多大?可以節制西北四省的軍政要務,且統領著大清十之八九的兵馬。對於年羹堯來說,雍正不可謂不信任,但到達權力巔峰的年羹堯被野心衝昏了頭腦,張揚跋扈,屢屢逾越禮志,目中無人,囂張跋扈,濫殺朝廷命官,任人唯親,嚴重的威脅到了雍正的皇權,最終被雍正以九十二款大罪賜藥處死。

    2、年羹堯雖為奴才,但不甘心只做雍正帝手中的一枚棋子:

    在我看來,年羹堯一生絕無不臣之心,他對於雍正也算是忠誠。只是年羹堯野心太大,不願只是作為雍正帝手中的一顆棋子,妄想以君臣之誼為基礎,以自己的蓋世軍功為條件,能夠與雍正同為棋手。可是他卻忽略了在封建帝制時代,君王只有一人,太陽也只有一個。帝可給你榮寵,不單單視你為臣,但臣子絕不能不視己為臣,敢與君平齊。再說雍正從來也不是個大度的君王。

    年羹堯的野心,從江夏鎮開始。

    江夏鎮一行是四爺和十三爺授意年羹堯去拿百官行述,也是為了捉拿逃犯劉八女。但是年羹堯卻為了錢財和雪恥而血洗江夏鎮,沒有放過一人,而且殺的人裡面包括當地保護江夏鎮的官兵在內,這簡直可以說是兵禍了。

    從此可以看出,年羹堯不甘心只做雍正的應聲筒,他有自己的思想,想要做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臣子。

    此後在撫遠大將軍期間的“去手”“卸甲”等等反映年羹堯的治軍嚴明、手段殘酷的同時,也正反映了年羹堯此心,不甘心屈服於雍正的君權,要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

    2、從位極人臣到落魄收場的對比:

    在《雍正王朝》中電視劇用這種對比的方式刻畫年羹堯在生命盡頭最後的悲涼。昔日美酒佳餚,今日自己生活做飯;昔日大將軍王鐵盔戰甲,今日守門小官破爛黃馬褂;昔日翻牌子美女侍寢,今日一張破床供休息;昔日城門口百官跪迎,君王下稱樓親賜黃馬褂,今日滿朝文武皆喊殺,彈劾奏摺堆滿君王案。位極人臣的年羹堯,自作自受直至作死拉倒。

    最後與一個小小牧童下棋為樂,賭注也只是一枚小小銅板。這就是自大的結果,一輩子爭強好勝想與君王扳手腕,到最後“狡兔死,走狗烹”,免不了的結局。

    年羹堯此時估計會對此生為了權力而奮鬥掙扎的熏熏之心有所覺悟吧,終於明白了爭來爭去也就是一抔黃土,搶來搶去也就是君王的一道口諭,幡然醒悟,下了一輩子棋,輸一場又如何?輸給了君王,好歹能保命,輸給了君王,或者真的能成就一場千古君臣的情義。最後輸給了牧童,看著牧童欣喜的笑,才知道有時候輸了就是贏了。

    3、權力遊戲兩刃劍的特性:

    權力本就是一把兩刃劍,能使你直上青雲,也能把你打落塵埃。電視劇透過刻畫年羹堯最後落魄至死給予我們所有人警示。不要在爭奪權力的慾望驅使下越陷越深。“人生如棋,棋如人生”,總想用權力掌控自己的人生,總想用勝利來彰顯自己的能力。太在乎輸贏反而會一敗塗地,一無所有。這人間最值得的是情義,人生短短,草木一秋,輸了贏了又如何呢?人生不過只如牧童唱的童謠般“牛兒牛兒在坡上喲,田園綠葉好風光喲;一方黃土一方田,山又高來水又長。牛兒牛兒為誰忙喲,忙完春耕忙秋糧喲;風霜雨雪它不怕,搖著鈴兒走四方。”

    結論:《雍正王朝》李衛奉命賜死年羹堯,事後看一眼地上的棋盤的拍攝手法極其高明,留給我們無限遐想的空間,也透過牧童和年羹堯最後如玩耍一般的下棋,把年羹堯由輝煌到落魄的一生經歷做了總結,有畫龍點睛之妙。《雍正王朝》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 3 #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中,當年羹堯從戰功赫赫的撫遠大將軍,連降十八級,被貶為城門官時,他已經徹底透支了雍正對他的最後一絲情意。

    從西北到杭州,一路上年羹堯鮮衣怒馬,轟轟烈烈,不畏生死,與洶湧的輿論對抗到底,他深信,自己雖已死到臨頭,但雍正再怎麼樣都會留他一條性命。

    年羹堯相信,與雍正的這盤棋,自己如果死扛到底,一定能贏。

    不過,帝王之可怕,在於無情。

    當雍正聽到張廷玉說,年羹堯身穿黃馬褂,招搖過市,如入無人之境,他問,年羹堯真的該死嗎?

    張廷玉答道,皇上正在整頓吏治,而年羹堯僅貪汙一項就達四百六十萬兩之巨,年羹堯一日不除,皇上聖德便一日遭到玷汙。

    言盡於此,雍正明白,自己必須殺年羹堯。於是,他派昔日的奴才李衛前去宣旨。

    李衛到達的時候,年羹堯正在和牧童下棋。看到李衛到來,他心裡一涼,知道雍正還是饒不了他。他與雍正的這盤棋,最後他還是輸了。

    也許到這最後一刻,年羹堯才徹底明白,人生如棋,棋如人生,爭一時之輸贏,並不一定真的能贏,有時故意輸棋,反而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如果他能夠選擇早點跟雍正服軟,他可能早已全身而退。

    想到這兒,看著自己和牧童眼前的這盤棋,本來能贏的他,此時此刻已經看淡勝負,選擇故意輸給了牧童。

    而完事後的李衛看了一眼地上的棋盤,恐怕也是在感慨,在權力這盤棋上,只有皇帝才是真正的贏家。今後的命運如何,那就要看自己應該怎麼下這盤棋了。

  • 4 # 長城說歷史

    要先回答這個問題。

    先來說說,為何雍正派李衛去賜死年羹堯?

    首先,雍正以年羹堯來暗示李衛。從雍親王到雍正皇帝,雍正身邊的李衛和年羹堯,都在平步青雲的高升。年羹堯隨著官職的晉升,逐漸開始飛揚跋扈。如江夏鎮私自拿走銀子,私自回京見八爺,西北打仗奢侈開銷,打勝仗回來不下馬跪拜,手下將士不聽雍正話。

    這些舉動將年羹堯,在雍正心裡的位置,由高處降到低處,讓雍正慢慢對他有些不放心。然而李衛就不同,為人低調,做事處處謹慎,事事為雍正考慮。儘管這樣,雍正對他也沒有放心過。

    李衛在給雍正彙報工作時,談到鄔先生,雍正說:

    “聽說,鄔先生想到田文鏡府上當幕僚,是否有這回事”

    此時,李衛一愣,心裡想:主子,怎麼會知道此事。又趕緊給雍正解釋。李衛肯定想到,雍正對自己不放心,且有人監視。因此,後來才去尋花問柳,讓雍正稍微放心。

    西北戰事穩定後,雍正在推行新政時,先是暗中檢視田文鏡,再是暗中查訪李衛,說明雍正對田文鏡和李衛都有些不放心。

    雍正最器重的人,有年羹堯、田文鏡和李衛。田文鏡是個老實人,只知道為朝廷著想,為雍正著想;年羹堯飛揚跋扈,事實都與雍正唱反調;李衛頭腦機靈,與年羹堯關係非同一般。雍正對田文鏡是比較放心,對年羹堯是整治物件,對李衛是處處監視。

    當雍正忍無可忍時,只能將年羹堯賜死,且讓李衛去做這件事,這就意味著雍正暗示李衛,以後要好好效忠大清,不能有任何想法。如果有別的想法,無論是誰,都會像年羹堯一樣。

    其次,讓李衛探知年羹堯臨終動向。派李衛去賜死年羹堯,除了暗示李衛不要像年羹堯這樣外,還有其他意圖。什麼意圖呢?雍正知道,李衛和年羹堯的關係非同一般,一旦年羹堯有其他想法,或者有其他動向,李衛必會告知雍正。

    為什麼雍正不換別人去探知年羹堯?如果換了其他人,萬一是年羹堯的人,有可能會偷偷放了年羹堯。即便不是年羹堯的人,年羹堯也會處於防備狀態,更不會顯露出有動向的舉動。因此,雍正派李衛去賜死年羹堯。

    為何李衛奉命賜死年羹堯後,看一眼地上的棋盤?

    其一,李衛隱藏內心的難受。年羹堯像大哥哥一樣,處處照顧李衛。李衛在為難之時,作為哥哥的年羹堯,毫無顧忌的為他求情,將他帶在身邊好好保護,好好歷練。此時的李衛,開始踏上仕途之路。

    李衛沒有忘記,年羹堯在揚州救他的情形;沒有忘記給他帶好東西,有說有笑的情形,更沒有忘記將他帶入仕途,離開雍王府的情形。這樣的年羹堯,對他如同親弟弟一般。李衛眼睜睜的看著年哥哥被賜死,自己卻無能為力。

    這種痛苦,這種難受,讓人無法忍受。李衛也不例外,心裡依然難受,為了掩蓋心裡的難受,只能強忍著,看一眼年哥哥最後下的輸棋。

    其二,看年羹堯心態的轉變。年羹堯處置完孫嘉誠後,清流派和朝中大臣聯合上奏,將他的罪行一一列出,雍正看後勃然大怒,下令免去他的大將軍之位。青青的草原,讓人十分嚮往,年羹堯正在欣賞著優美的舞姿。大營中,嶽鍾琪受朝廷旨意,穿上大將軍鎧甲,接替年羹堯的官職。

    儘管年羹堯回到營中極力反抗,可惜沒有起到絲毫效果。隨後朝中官員頻頻上奏摺,每封奏摺都是他的罪狀,朝中官員每上一次奏摺,雍正就將他降一級,最後降到去看城門。年羹堯被降級後,似乎還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並且依然不向雍正低頭。

    直到去看城門,都穿著黃馬褂,好像自己沒有犯錯,自己是被冤枉的,也暗示著雍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當雍正知道他穿著黃馬褂看城門時,頓時非常生氣,最終讓李衛拿著聖旨去賜死他。

    看城門時,年羹堯沒有昔日的風光,沒有昔日的飛揚跋扈,昔日的朋友也不曾看他。無聊時,只能與小孩下棋,每次下棋都是年羹堯勝,可這次年羹堯故意輸給小孩。

    當李衛來時,他已知道自己的結局,但為時已晚。李衛看到這盤輸棋時,心裡明白:年羹堯的心態已有轉變。可惜一切都來不及了,一切都晚了。

    最後,暗示自己人生如棋。回看昔日的年羹堯,是那麼的風光,是那麼的輝煌。再看昔日的李衛,只是一個乞丐,事事處處謹慎,最終當上兩江總督,回看他的一生,堪稱傳奇。年羹堯的妹妹是妃子,年羹堯為雍正立下很多戰功,依然落下不好的結局。

    精明的李衛想到這些,畢竟會想到自己今後的下場。如之前,李衛經歷了高福的事情,鄔思道也曾忠告過他。雍正府邸的奴才,只有李衛高官厚祿,得以善終。因此,李衛回頭看一眼地上的棋盤,感覺自己現在挺好,不能向年羹堯學習,一切還得謹慎。

    因此,年羹堯的一生,是李衛能夠在官場上,繼續走下去的教科書,也是雍正所暗示他的。李衛深知高官厚祿來之不易,想想過去以乞討為生,甚是值得珍惜。看一眼地上的棋盤,讓他懂得今後該如何做,如何用智慧保護一家老小。

  • 5 # 紅雨說歷史

    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當初叱吒風雲的年大將軍,如今賜死的守成衛,這一切的根源都在年羹堯本人身上。這一盤棋,年羹堯輸了,生活揭不開鍋的年羹堯輸給了孩童幾個銅板,跌落谷底的年羹堯輸給了那個時代整個人生。

    孩童走後一首歌《牧童》

    牛兒牛兒在坡上喲

    田園綠野好風光

    ……

    牛兒牛兒為誰忙

    忙完春耕忙秋糧

    風霜雨雪都不怕

    搖著鈴兒走四方

    或許這就是年羹堯一生留給人們最後的思考和感動罷。年羹堯從雍正潛邸的一個小吏起步,背靠胤禛這棵大樹,在官場遊刃有餘,如魚得水,在戰場殺伐果決,戰功卓著。從平步青雲,殺伐果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頭來不過微末塵埃,往事過眼雲煙。牛兒一生不知為誰忙碌,不如山坡上的牛兒,田園綠野,搖著鈴兒,天地為家,四海為房。

    多次重溫《雍正王朝》這一段總讓人纏綿悱惻,心生感慨。當年意氣風發,被貶的時候他依然驕傲喊著“大丈夫處事,憂讒畏譏是死,轟轟烈烈也是死,我年羹堯什麼都得到了,死也算值得了”,當面臨真正的死亡的死後,堂堂七尺男兒,卻倚牆痛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年羹堯真的坦然面對了嗎。這讓我不由想起讀《史記》時最觸動的一個片段那就是《李斯列傳》。

    李斯發奮時的“倉鼠之嘆”,地方廁所的老鼠畏畏縮縮,見人就跑,糧倉裡的老鼠光鮮亮麗,“肥頭大耳”,“招搖過市”,見人大搖大擺。所以李斯說: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人所處的環境就和這個老鼠一樣,底層的人受窮受累,貴族才能錦衣玉食享受生活。所以李斯發誓發揮自己的才能,成為“倉鼠”,不做沒有才能在底層的“廁鼠”。後來的事情我們都大致瞭解了,李斯輔佐秦始皇踏破六國,四海歸一,開創大秦基業。但是二世上位,趙高大權獨攬,李斯被陷害判腰斬夷三族,他赴刑場時對著孩兒說: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遂父子相哭”的場景和年羹堯倚牆而泣的場景何其相似。一代名相李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臨死前想要和孩子牽著狗,在老家上蔡追兔子玩,過悠閒日子,可是那樣的機會再也沒有了啊。汲汲營營一生年羹堯追名逐利不願服輸,可以說戰無不勝,最後卻在牆腳與孩童下棋,不在追求勝利選擇了失敗。

    “狗兒,把這個還給他”

    年羹堯把當初雍正還在皇子時期,給他的佛珠丟回去的時候,他似乎一切都放下了。

    李衛回看的那一眼,那是李衛對年羹堯一生的思考,對自己一生,接下來要走的路的思考,也是觀眾的觀劇感受和接下來的人生思考。

    李衛或許在為年羹堯感慨“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年羹堯在一定程度上算李衛的救命恩人和伯樂。年羹堯屠了江夏鎮專門給李衛他們帶了禮物,李衛和翠兒偷情被綁,也是年羹堯出面將他們帶出了雍親王府,從此走上了仕途從潛邸奴才到七品縣令如今是封疆大吏,當然了這其中很大部分有雍正的安排在。翠兒勸李衛上摺子救人時,李衛呵斥她

    婦人之見,要是其他人早死八百回了。

    李衛對年羹堯看的清楚,他當初聽了鄔思道的話,不管官做多大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在雍親王府,年羹堯顯然是飄飄然了。估計在年羹堯的心裡,他覺得雍正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來了,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理所應當,雍正對他應心懷感激。但是年羹堯幡然醒悟的那一刻,地獄判官卻已經在生死簿上將他的名字劃了線。

    李衛的回看,讓我們從他的人生中看到了智慧。

    光從發跡軌跡來看,年羹堯其實和李衛是一模一樣,同樣的潛邸奴才,同樣的外放當官,同樣的從小吏開始鍛鍊,到後來甚至都可以說萬人之上,年羹堯的撫遠大將軍威震懾一方,李衛的兩江總督即使是兩朝元老文臣領袖張廷玉都不敢隨意指點。但是一個被賜死,一個卻依舊且一直是“大紅人”。

    那就是李衛的為官之道,他總能在自己,雍正,雍正的政敵(不止是八爺黨,還包括了反對新政的人)之間找到平衡,他能一直唯雍正馬首是瞻。他在江蘇推行“攤丁入畝”時候不僅能打壓反對新政的舊吏還能在不得罪眾官員的情況讓他們心甘情願去做事,最後還要悄悄上上摺子把不配合的全換掉。年羹堯卻不行,他甚至帶頭反對雍正新政,甚至殺死了推行“火耗歸公”的諍臣孫嘉誠。所以跟著李衛混的新科榜眼尹繼善學到了李衛的智慧,最後同樣做到了總督的位置。

    亢龍有悔

    《周易》乾卦將“亢龍有悔”一爻放在顯眼的位置,提醒“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經綸事務者”身居高位一定要戒驕戒躁,謹言慎行畢竟龍飛到高處都必然遭遇劫難何況人呢。張廷玉清楚,李衛清楚,後來的老十三胤祥也清楚,年羹堯不懂,老十四胤禵不懂後來的隆科多也不懂所以他們都面臨了不同結局。李衛的那一回眸或許就是在思考雍正讓他來賜死年羹堯的用意。李衛和年羹堯可以說是雍正最重用的兩個人也是最信任的兩個人,雍正其實打心底不想殺年羹堯,就以後來西北戰事吃緊來說,雍正還時常想起年羹堯的好。雍正讓李衛去正是表明了他的矛盾,讓自己人李衛去,說明還把年羹堯當做自己人,同時也是告訴李衛,千萬不要像眼前人一樣,讓自己寒心吧。

  • 6 # 隨河入海

    可能是年羹堯在政治上的技術,只能和孩童過招,或者他根本不暗這些政治套路,可這又是當官所必須的,才最終導致了他的悲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年前建的房子,現在說,違建。合理嗎?我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