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傳統文化v仁愛

    這部書的故事人物地點發生在山東,為什麼不是京城附近那。這就應了古語,山高皇帝遠,土鱉稱霸王。當時一些下面為官的,那個不貪,那個不魚肉百姓呀。這就使得官逼民反呀,或者是官匪一家。而且這部書中人物前兩個上山的是白衣秀才王倫和杜遷,是不是覺得很可笑,兩個秀才竟然落草為寇。想象一下當時的科舉是多麼黑暗,又是多麼官官相護,沒有人沒有錢想當官想為國出力難的很呀。為什麼是兩個書生先上梁山,這和當時的普遍大眾思想有關,老苦農民沒有人帶頭,沒有首領是不敢亂來,因為受壓迫習慣了,已經麻木了。而作為讀書人,讀的書多眼界寬了,知道怎麼去帶領團隊了,一旦時機成熟,自然就反抗了。在往後面來的各行各業都有,主要還是農民階層以上,有知識和眼界的人物。直到最後宋江當頭領被詔安,也反應這些人,並不是真的想造反,目的很明白我們也想當官,而且是當好官,逼著朝廷把那些欺壓百姓的官換掉。因為在這些人心裡還有真龍天子的封建思想,他們這些人都是粗人,沒有一個是皇帝命,真正的皇帝還是上邊那個。當時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他們這些好漢被朝廷擺了一刀,被當成了武器使用去滅方臘,最後沒有價值了又一個個賜死。這是何等的悲哀,這也是當時封建社會的現狀。

    這部書人物刻畫,語言文字書寫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也展現出古人的智慧,同時反應諷刺了封建社會,又不會被當時朝廷認為是反書或禁書,可想而知當時作者拿捏得多麼恰當。

  • 2 # 我叫蘇大強

    評評《水滸傳》?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讀水滸的目的不同,視角不同,所以他看到的東西也就不同。

    有的讀者心中有俠氣,他在水滸中看到的是江湖。

    有的人心裡有貪官,他看到的就是怎麼樣搞錢。

    在水滸中,江湖、金錢、美女,都有描寫,就看你心中藏的是佛還是魔。

  • 3 # 一路走來61195714

    水滸就是一群流氓,地痞,無癩和部分仕途不順的人糾結在一起,向朝庭示威,佔領一個山頭美其名曰:水泊梁山。把沿途的打架,殺人,搶劫稱為替天行道。最後在宋頭人帶領下與朝庭討價還價,透過招安成為體制內人員的故事。

  • 4 # 魯生2020

    《水滸傳》著於明朝,朝,廷不悟正業,官場混雜。導致社會不安,亂象叢生,佔山為王者遍佈中源。貧者作賊,強者為寇。亂世出英雄,除惡治邪,抱不平者好漢層出不窮。梁山好漢就是各路英雄薈聚,才出現了一百單八將!

    逼上梁山是英雄好漢的不歸之路,上山不易,下山更難!不少人揹著人命而逃亡,不少人殺富濟貧,反抗朝廷,逼上梁山。

    水滸傳以梁山好漢正義之舉,故事連篇,普寫了一部千古絕唱,奸臣當權,殺盡忠良的悲慘結局。

    以宋江為代表的改邪歸正者,好心得惡報,以高俅當權者,將梁山好漢送入虎穴,滅盡忠報國者!中國的名著為中國人留下了分辯是非,認清善惡的智慧。同時也給不少心懷鬼胎之人,增長了陰險的陷害忠良的手段,導致了好人不得安生的邪惡現象!

  • 5 # 人生如戲cp戲如人生

    說起水滸傳,不免有些感慨,梁山好漢們個個替天行道,最終卻落的個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這不免使人為他們鳴不平。在批判宋王朝腐敗的同時,許多人也將矛頭直指宋江——這個梁山泊的領軍人物。

    有人認為,梁山好漢之所以會落得如此結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作為戰無不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宋江卻斷然拒絕瞭如同李逵說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自覺選擇接受朝廷的招安的政治道路,帶領“替天行道”的梁山泊義軍,去殘殺“僭號稱王”的方臘義軍,在兩敗俱傷的大屠殺中,遭到慘痛的失敗。他們認為,如果當初宋江採納李逵說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以梁山泊當時的實力,定能推翻宋王朝。而宋江卻奴顏婢膝,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真是個忘恩負義之徒。識江湖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為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由此可見,宋江乃仁義之仕,決不會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

    然則為何要接受招安?我認為,這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當時社會宣揚“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宋江便是這種思想的產物。宋江還是鄆城押司的時候,其父便苦勸他不要與梁山草寇來往,好好為官,處人頭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應了。如果不是因為閻婆惜命案,他根本不會投奔梁山。他一直稱北宋的皇帝為“聖上”,可見在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高俅到來他親自下山迎接並在談判中保護其不被梁山好漢追殺,以致氣死林沖。他一直認為走與統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視自己和兄弟們“落草為寇”。最終為維護“兄弟們的名聲”將苦心經營的水泊梁山交給朝廷,這便是他招安的源頭之由,這也預示著起義的不戰而敗。

    不僅是宋江,梁山好漢中的許多人,如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秦明等人,他們也深受“三綱”思想的影響,他們是支援招安的。所以,選擇招安不是宋江個人的決定,是在“三綱”思想影響下的必然選擇。所以,將梁山好漢起義的失敗歸罪於宋江,這是有失公允的。

    梁山泊悲劇,並非宋江之過。梁山泊悲劇,這也是社會的悲劇。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藉助這個假期讀完了這本描寫人物的性情鮮明的名著給讀完了,讀後感嘆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勝,令我興奮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感慨萬分.

    水滸傳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吳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官逼民反,隻手遮天的社會狀況。

  • 6 # 今古雜壇

    國際評價:

    美國作家賽珍珠的諾貝爾獎獲獎演說《中國小說》,以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史作為主要內容,其中有較大的篇幅介紹了《水滸傳》的創作、演變及流傳過程。她評價《水滸傳》是“中國生活偉大的社會文獻”。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專門撰文對《水滸》進行過點評,他認為《水滸》的情節有“史詩般的廣闊”,並認為其與西班牙17世紀的“流浪漢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法國作家、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曾自稱很早就讀過《水滸》,他認為《水滸》“記錄了那個遙遠年代人的基本生存狀態”。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體小說的先河。它作為一種新的文體,從此在文學領域內確立了應有的地位,開始逐步改變以詩文為正宗的文壇面貌。

    從小說創作的角度來看,它和《三國志演義》一起,奠定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為廣大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心理和鑑賞習慣。

    但它比之《三國》,更貼近生活,作者開始把目光投向市井社會、日常瑣事和平凡的人物,注重刻畫人物性格的層次性、流動性,並純熟地使用了白話,多方面地推進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藝術的發展。

    《水滸傳》在明代時被列入“四大奇書”。近現代以來,又成為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文風、構思和理念,都對後世的中國乃至東亞小說,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擴充套件資料:

    社會影響

    《水滸傳》的忠義思想和對招安的描寫曾經對某些義軍的領袖產生過消極的影響,如張獻忠在谷城受撫,就表示“戮力王室,效宋江水滸故事耳”(《紀事略》)。但比較起來,《水滸傳》對農民起義的積極影響還是主要的。

    一批批義軍將《水滸》作為起義的教科書,從中汲取力量,高舉起武裝鬥爭的大旗。據現有的資料記載,從萬曆十四年(1586)起,就可以看到梁山英雄對於造反者的影響。

    特別是在明末農民大起義中,《水滸》英雄的口號已被廣泛地寫在農民軍的義旗之上,許多義軍首領襲用了《水滸傳》的人名或諢號,成為中國農民起義史上的一種奇觀。

    後來清代義軍打著《水滸》旗號的也屢見不鮮,太平天國、天地會、小刀會、義和團等無不受到《水滸傳》的影響。這在中國小說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是沒有一部作品可以和它相比的。

  • 7 # 山東梆韻魯西南

    評評意說說,論論有道道。

    水滸傳成書於施耐庵老夫子之手,借北宋末期的宋江起義的故事來喻意元末明初的農民大起義。據說,施耐庵也是起義軍的成員。

    元朝統治階級的昏庸無道逼反了天下的百姓,為了生命的存在造反,逐步的合成力量把元朝的統治階級推翻了。水滸傳也就是著重一個字“逼”,好漢們一個個都佔了這個字才上的梁山根據地,不要看他們做事魯莽,行為粗野,生活在最底層,他們思想上都有一個義字當頭,以德為道的觀點,才使他們有一個善良的心,敢做敢當來為老百姓除暴安良。

    另一方面,朝廷是上天的兒子,是專門來管理蒼生社稷的,雖然做了昏君,他也是被那些貪婪的官吏矇蔽的。這是水滸傳的敗筆,也是宋江只反貪官,不反朝廷的理由。

    教化育民是聖人,佛家,道家的自認責任,可是在這些好漢們身上得到了體驗,大放光彩,受過高階教育的朝廷官員還不如普通的老百姓的思想認識。

    正是,道德天天念,認識不過關。

  • 8 # 小蔚993

    老版的看起來比較土,但老百姓也不知道宋朝是啥樣,看著看著差不多也就這個意思了,估計完全徹底照搬宋朝的樣子多半沒法拍也沒法看!新版的最大問題是演員不對,感覺不像也不符合原著!老版是拍水滸,新版想在老版基礎上突破結果大失所望,還是演員不行,演員不像甚至不符合老百姓的喜好基本就宣告失敗了!

  • 9 # 一杯茶1967

    用評不敢。我且說說《水滸傳》。

    《水滸傳》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乃宏篇鉅著。描寫的36天罡,72地煞。108位人物栩栩如生。年少讀水滸,手不釋卷,血脈噴張,豪氣沖天,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枰分金銀,這就是江湖。恨不能置身其中。品嚐: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江湖快意。真是少小不知愁滋味。

    時光荏苒,38年彈指一揮間過去了。重拾水滸,總是沉甸甸的,心情也愈發沉重。我年少時心中英雄,都如多米諾骨牌一樣癱塌了。心中英雄及時雨宋江。其實不就是朝庭的鷹犬嗎?帶領眾弟兄徵方臘,死傷眾多悲慘淒涼,正如武松所說:寒了眾兄弟的心。

    武松,李逵是我年少讀水滸時頂禮膜拜的英雄。現在想想是不是難符其名。武松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哪一件不是為自己快意恩仇和私慾。又可曾見得半點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李逵更不用說了,濫殺無辜,草菅人命,為了讓朱仝梁山入夥。競一斧劈了淪洲太守四歲的愛子。哪裡有英雄本色。盧俊義,關勝,呼延灼,董平等本就是朝庭中人,從骨子裡瞧不起草寇。又哪裡能救民於水火。林沖的懦弱,楊志的官迷。白勝的嗜賭成性,時遷的雞鳴狗盜又哪一個具有正能量。

    水滸,真英雄只有一個,就是魯智深。重情重義,除暴安良。但閉目一想他是“佛”

    水滸中女性更不堪。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的偷奸賣淫。孫二孃,顧大嫂的母夜叉,母大蟲的形象。慘不忍睹。只有扈三娘名聲好些,還由宋江做主嫁給了,好色,醜陋的矮腳虎王英。真是好端端的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

    說了以上水滸心裡惴惴不安,就當豎子妄言。好在人微言輕,如蜻蜓點水起不了什麼波瀾。深思:年少不看水許,年老不讀三國也許是對的。

  • 10 # 靜一號普洱茶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型別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透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明清兩朝,出現了多個版本的《水滸傳》續作,另有很多小說、戲劇等以《水滸傳》中的故事為素材,比如明朝的世情小說《金瓶梅》就是從《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的情節發展而來的。另外,《水滸傳》還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在國外很多國家流傳開來,如18世紀流傳到日本、朝鮮,朝鮮最早的小說之一《洪吉童傳》和日本曲亭馬琴的小說《南總裡見八犬傳》的創作,都受到了《水滸傳》的影響。19世紀,《水滸傳》又流傳到了歐美各國,出現了德語、法語、英語等譯本。

    《水滸傳》主要描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九紋龍史進因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發,出於無奈,只得投奔外鄉。後來碰到了一個下級軍官魯達,二人在酒樓談天,得知酒樓賣唱父女受當地惡霸鄭屠的欺凌,魯達仗義贈銀,傳送父女回鄉,並主動找上門去,三拳打死了鄭屠。事後棄職逃亡,轉去五臺山出家,法名"智深",

    魯智深受不了佛門清規戒律的約束,寺中長老只得介紹他去東京(開封)大相國寺看管菜園。在此期間,他在偶然的情況下結識了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當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內貪戀林沖妻子的美貌,設計陷害林沖,誣陷他"帶刀"進入白虎堂,將他發配滄州,並企圖在途中殺掉林沖。幸虧魯智深一路暗中護送,才得以化險為夷。林沖發配滄州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個當保正的晁蓋,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書派楊志押送"生辰綱"上京,便由吳用定計,約集了其他七名好漢劫了生辰綱,投奔梁山。楊志丟了"生辰綱",不能回去交差,就與魯智深會合,佔了二龍山。

    鄆城有個好漢叫宋江,他的情婦閻婆惜與人私通。在探知宋江與梁山強盜有來往後,她百般要挾。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逃奔小旋風柴進莊上,結識了武松。武松與宋江分手後,在景陽岡上打死猛虎,成了英雄,之後去陽穀縣當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見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蓮卻不守婦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門慶,毒死武大。武松歸後察知其情,殺了二人,給兄長報了仇。事後他被髮配孟州,結識施恩,醉打蔣門神,怒殺張都監全家,也轉去投二龍山安身。

    宋江與武松分手後,到了清風寨寨主花榮那裡,不久被父親召回,因被人告發,發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題"反詩",又被判處死刑,幸得梁山弟兄劫法場救出。宋江執意要回家探父,又屢遭危險,終於上了梁山。

    隨後,經過三打祝家莊,出兵救柴進,梁山聲勢甚大。接著又連續打退高太尉三路進剿,桃花山、二龍山和梁山三山會合,同歸水泊。而後,晁蓋不幸中箭身亡,盧俊義經歷幾多曲折也上了梁山。梁山義軍大破曾頭市,又打退了朝廷幾次進攻,其中好些統兵將領也參加了梁山聚義。最後,梁山共招募了一百零八個好漢,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對梁山義軍越戰越勇的形勢,朝廷改變策略,派人招撫。於是,在宋江等人妥協思想的指導下,梁山全體接受招安,改編為趙宋王朝的軍隊。統治者採用"借刀殺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漢前去徵遼、徵方臘。連年的戰事,弄得一百零八條好漢最後只剩下了二十七個人。然而,就是這些倖存者也未能逃脫接踵而至的厄運。統治者眼見梁山好漢們勢孤力單,便在封官賞爵後不久,對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盧俊義被分別用藥酒、水銀毒死,李逵又被宋江臨死時拉去陪葬,吳用、花榮也在蓼兒窪自縊身亡。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就這樣被扼殺了。

    思想內容

    全書以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主線,透過各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描寫出他們由個體覺醒到走上小規模聯合反抗,到發展為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全過程,表現了"官逼民反"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塑造了農民起義領袖的群體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

    作者站在被壓迫者一邊,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於造反、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義士,當他被逼上梁山之後,壯大了起義軍的聲威,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由於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侷限性,在起義事業登上巔峰之時選擇了妥協、招安,最終葬送了起義事業。小說透過宋江起義的失敗客觀上總結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

    小說以高俅發跡作為故事的開端,意在表明"亂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作者還寫了大批的貪官汙吏和地方惡霸,正是他們狼狽為奸,魚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們不得不挺而走險,奮起反抗。同時,小說還對田虎、王慶、方臘等其他地區的農民起義軍作了一定的側面描寫,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時代的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以及農民起義的深層原因。

    藝術成就

    《水滸傳》之所以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影響巨大的作品,不僅在於它思想內容的豐富,而且也由於它藝術的成熟。《水滸傳》繼承並發展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秀傳統,而且把二者結合起來。

    《水滸傳》的藝術成就,最突出地顯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書巨大的歷史主題,主要是透過對起義英雄的歌頌和對他們鬥爭的描繪中具體表現出來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滸傳》中,至少出現了一二十個個性鮮明的典型形象,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點是作者善於把人物置身於真實的歷史環境中,扣緊人物的身份、經歷和遭遇來刻畫他們的性格。

    全書幾乎沒有什麼具體的社會環境的介紹,但透過對各階層人物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的描繪,一幅北宋社會生活的圖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以及受壓迫人民"撞破天羅歸水滸,掀開地網上梁山"的願望,則是組成這幅歷史圖景的經緯。

    書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和成長起來的。林沖、魯達、楊志雖同是武藝高強的軍官,但由於身分、經歷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樣,作者正是這樣表現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徵的。

    禁軍教頭的地位,優厚的待遇,美滿的家庭,使林沖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種安於現實,怯於反抗的性格,對統治階級的逼害一再隱忍;同時這種經歷,又使他結交了四方好漢,形成了豪爽、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因此林沖的隱忍不同於逆來順受。在他"忍"的性格中,蘊藏著"不能忍"的因素,聚集著復仇的怒火。

    最後,他被逼上梁山,正是這種怒火的總爆發,是他性格發展的必然結果。與林沖相比,魯達並未遇到那樣的不幸,但他在和統治階級長期周旋中,看透了他們荒淫腐朽的本質,加之他一無牽掛的身世,形成了他酷愛自由,好打不平的性格。這種性格和當時黑暗的現實,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因此,魯達是向整個封建統治階級挑戰而主動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三代將門之後"的楊志,走上梁山的道路更為曲折。"一刀一槍,博個封妻廕子"是他的生活目的。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他可以委曲求全。

    失陷"花石綱"並沒有動搖他追求"功名利祿"的意願,高俅的排斥也未能把他從這條路上拉回來,在充軍得到梁中書的青睞後,追求名利的慾望也更加熾烈了。

    在比武場上的鬥狠逞能,護送生辰綱時的兢兢業業,都充分表現了這一點。直到"生辰綱"被劫,不僅功名的道路被截斷了,而且有落入牢獄的危險,他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上了梁山。

    此外在對招安的不同態度上,來自社會底層的李逵等人是堅決反對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吳用主張有條件的招安;來自官軍的絕大部分的將領則是殷切地盼望著招安。這種不同的態度,可以從他們各自的身份、經歷中找到充分的根據。

    在人物塑造上,《水滸傳》總是把人物放在階級鬥爭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於生死存亡的關頭,以自己的行動、語言來顯示他們的性格特徵。

    在"劫法場石秀跳樓"一回中這樣描寫:"樓上石秀只就一聲和裡,掣出腰刀在手,應聲大叫:"梁山泊好漢全夥在此!"……石秀樓上跳將下來,手舉鋼刀,殺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殺翻十數個;一隻手拖住盧俊義投南便走。"

    只此寥寥數筆,透過對石秀幾個異常敏捷啟用的白描,把他當機立斷,臨危不懼的性格表現得入木三分。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行動、語言和內心的複雜活動,緊緊地交融在一起,雖無靜止的心理描寫,卻能準確、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樣以劫法場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扯住盧俊義便走。

    在他被捕後大罵梁中書時,道出了梁山大軍即將臨城的形勢,這才使梁中書不敢殺害他們。透過石秀果斷的行動,機智的語言,又看到了他細微的內心活動。

    小說中類似這樣的精彩的描寫是很多的,像當林沖抓住高衙內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時的微妙心理,像宋江吟反詩時流露出的那種壯志未酬、滿腔鬱悶的心情,都是透過行動、語言來表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並進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

    《水滸傳》善於把人物置身於真實環境中,緊扣人物的身份、經歷、遭遇,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魯智深、林沖、武松等眾多鮮明的英雄形象。

    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總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以其行動和語言顯示其性格特點。如在"劫法場石秀跳樓"一回,透過石秀幾個異常敏捷動作的白描,把他當機立斷、臨危不懼的性格表現得入木三分。

    在塑造人物時,作者既植根於現實,又把自己的愛憎感情熔鑄在人物身上,如吳用的機智過人,李逵的赤膽忠心,以及對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誇張的描寫,結合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寫作手法。

    在塑造人物時,作者亦多用對比手法。如在武松鬥殺西門慶的事件中,何九叔與鄆哥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何九叔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處處預留退步,表現其世故機變而怯懦的性格;鄆哥則好管閒事,反映其年輕好勝、幼稚天真而又抱打不平的態度。

    刻畫人物,往往在人物第一次出場時,首先透過肖像描寫,展示人物獨具的性格特徵,這是《水滸傳》刻畫人物的特色。如第三回魯達第一次出場時,透過史進的眼睛看見:他是個軍官模樣,"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絡腮鬍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只幾筆就揭示出魯達這個粗莽正直的英雄性格。對行者武松,寫他"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下子就揭示出武松精明英武的性格特徵。

    《水滸傳》曲折動人的情節,尖銳激烈的矛盾衝突,往往透過一個個場面展開、一個個細節描寫、一步步地推向高潮。第23回寫武松打虎的情節就是如此。第一個場面,寫他在景陽岡下酒店一連喝了十幾碗酒。接著第二個場面,寫他走出酒店被店家喊住說:有大蟲傷人和三碗不過岡。武松懷疑店家用心不良,決計過岡。第三個場面寫他行數里,看見剝皮樹幹上寫著有大蟲傷人等兩行字,武松將信將疑地仍繼續上岡。第四個場面寫他來到景陽岡上,看到山神廟前的印信榜文確信有虎。接著第五個場面才寫他在岡上遇虎、打虎。

    在打虎這個場面中,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剪,武松一一躲過,以及武松的哨棒打在樹上被折斷,他就勢按住老虎拳打腳踢,老虎以利爪刨出土坑等等,都是一個個細節。這些細節在寫武松神勇的同時,扣人心絃地把情節推向高潮。

    《水滸傳》的情節生動曲折,大小事件都寫得騰挪跌宕,引人入勝。有一些段落,集中了很多人物、精彩的場面,如"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等。而每一組的情節又往往是人物的性格發展史,如"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情節,使人不期然想起武松。

    類似的事件寫出不同的情節,這也是《水滸傳》的顯著特色。如林沖買刀和楊志賣刀 、武松打虎和李逵殺虎、武松殺嫂和石秀殺嫂、江州劫法場和大名府劫法場、以及林沖起解和盧俊義起解等等,事件類似卻寫出了完全不同的情節,顯示出生活豐富多彩和人物性格異彩紛呈。

    《水滸傳》的結構是縱橫交錯的複式結構。梁山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縱貫全篇,其間連綴著一個一個相對獨立自成整體的主要人物的故事。這些故事自身在結構上既縱橫開合,各盡特色,又是整個水滸故事的有機組成部分。《水滸傳》的這種獨具特色的結構,是民間藝人"說話"特色的具體表現。與之相聯絡的是《水滸傳》的語言,它在群眾口語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儲存了群眾口語的優點,具有洗練、明快、生動、色彩濃烈、造型力強的特色。《水滸傳》的語言,以北方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故其語言特色,明快、洗練。如寫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鄭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既通俗,又生動。《水滸傳》的語言生動準確,富有表現力。如寫魯智深打店小二時,"魯達大怒,揸開五指,去那店小二臉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還不足表現魯達之憤怒,而用了一個"開"字,表現出其神韻。

    《水滸傳》對招安的描寫曾經對某些義軍的領袖產生過消極的影響,如張獻忠在谷城受撫,就表示"戮力王室,效宋江水滸故事耳"(《紀事略》)。但比較起來,《水滸傳》對農民起義的積極影響還是主要的。一批批義軍將《水滸傳》作為起義的教科書,從中汲取力量,高舉起武裝鬥爭的大旗。據現有的資料記載,從萬曆十四年(1586)起,就可以看到梁山英雄對於造反者的影響。特別是在明末農民大起義中,水滸英雄的口號已被廣泛地寫在農民軍的義旗之上,許多義軍首領襲用了《水滸傳》的人名或諢號,成為中國農民起義史上的一種奇觀。後來清代義軍打著《水滸傳》旗號的也屢見不鮮,太平天國、天地會、小刀會、義和團等無不受到《水滸傳》的影響。這在中國小說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是沒有一部作品可以和它相比的。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體小說的先河。它作為一種新的文體,從此在文學領域內確立了應有的地位,開始逐步改變以詩文為正宗的文壇面貌。從小說創作的角度來看,它和《三國演義》一起,奠定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為廣大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心理和鑑賞習慣。但它比之《三國演義》,更貼近生活,作者開始把目光投向市井社會、日常瑣事和平凡的人物,注重刻畫人物性格的層次性、流動性,並純熟地使用了白話,多方面地推進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藝術的發展。

    《水滸傳》在明代時被列入"四大奇書"。近現代以來,又成為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文風、構思和理念,都對後世的中國乃至東亞小說,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11 # 戶仁

    施耐庵(公元1296-1372年),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施先生的學生。

    元朝有九十多年天下,才開了十六次科舉,知識分子是"臭老九",文化人幾乎沒有出路了,所以,《竇娥冤》裡就罵。"你不分好歹何為地,你錯t甚賢愚枉做天"。這是戲詞,實則是打著窗子讓門聽地罵朝廷。反正韃子不學漢語,也聽不明白什麼意思。文化人沒出路了,就寫戲,寫元曲,寫小說。傳說施先生就與元末農民起義有一定的聯絡,巴不得韃子的天下早點黃了,。

    《水滸傳》是其根據史籍、筆記、戲曲作品加工創造定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表現了官逼民反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作者是站在被壓迫者一邊,肯定他們敢於鬥爭,敢於造反的革命精神。

    坊間有個說法,就是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因是什麼呢?這就是怕惹事生非,老了就別與人鬥智鬥勇了,年輕人學李逵就不守王法,犯科殺人,反正不安定就不好。

    T人

  • 12 # 分明就是

    第一,《水滸傳》的立場是批判腐敗朝廷,歌頌梁山好漢。這一點是該作品能夠成為文學名著的最重要條件。也有作品站在統治者的立場,把梁山好漢當做匪寇寫的,於是沒有成為名著。

    第二、《水滸傳》通過樑山好漢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黑暗、殘暴,證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

    第三、梁山好漢的悲慘結局看起來似乎是因為宋江極力促成招安,實際上根源還是封建統治勢力的強大、黑暗、殘暴。

    第四、梁山好漢們為了達到反朝廷替天行道的目的,也做了一些比較缺德的事,最典型的就是設計迫使盧俊義上梁山,害得人家家破人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單身女上司很難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