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華的滄桑
-
2 # 小阿虎v
大部分時候,古代的皇帝在鑄造銅錢的時候,會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年號,因此不同的時期生產出來的錢幣上面所刻的字也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見過各種各樣的通寶,前面刻的就是年號,而有一種“寬永通寶”,翻遍古代歷史怎麼也找不到這一個年號,那這種通寶又是什麼時期的?它現在的價格是多少呢?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皇帝和年號較為繁雜,對於不瞭解日本歷史的人是比較混亂的。相比之下,中國自明太祖時期就開始執行“一帝一元制”,即一個皇帝只能使用一個年號。此後縱觀明清兩朝,只有明英宗朱祁鎮和清太宗皇太極因為特殊原因擁有兩個年號,其他的皇帝都是隻有一個年號。
“寬永”這個年號是日本後水尾天皇的第三個年號,但是與中國不同的是,這個年號不止後水尾天皇在位時期使用,在後水尾天皇之後的明正天皇和後光明天皇都使用了該年號。
“寬永”是在1624年首次使用,到1643年結束,前後大約使用20年時間,“寬永通寶”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鑄造的。(寬永通寶)
到1643年,後光明天皇改元“正保”,“寬永”年號停止使用,但是“寬永通寶”仍舊在持續鑄造。“寬永通寶”的鑄造和使用時間歷經242年之久,到1867年明治維新時期才終止,是世界歷史上鑄造時間最長的貨幣,沒有之一。
由於鑄造時期實在是太長了,這些銅錢隨著中日貿易開始流入到我國境內,在東南沿海地區使用。至於為什麼使用日本銅錢?原因在於中國的銅錢不夠用。
中國是一個銅礦資源比較匱乏的國家,再加之有時國庫財政吃緊,市場上流通的銅錢數量就無法滿足需求。
以明朝為例,按理說新皇登基後都要重新鑄造刻有新年號的銅錢,但由於缺銅,明朝17位皇帝中只有10位發行了自己的通寶,分別是: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宣德通寶、弘治通寶、嘉靖通寶、隆慶通寶、萬曆通寶、泰昌通寶、天啟通寶、崇禎通寶。
由於銅錢發行量不足,嚴重妨礙了民間的正常生活。為了解決銅錢不夠的問題,明代政府於是積極發行紙鈔。但是受限於當時的印刷技術,紙鈔在國內並沒有徹底取代銅錢。
(大明通行寶鈔,世界上最早大規模發行的紙幣之一,其發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決銅錢不夠的問題,但大明通行寶鈔是隻發不收,也就是沒有回收機制,導致超發嚴重,到正德年間基本廢止,而且要注意的是,大明通行寶鈔就是純粹的紙幣,不是銀票!銀票更類似於今天的支票)
到明朝中後期,隨著中國與西班牙人貿易的日益密切,大量白銀從美洲被運往中國,中國也漸漸建立了“銀本位”的金融體系,白銀逐漸成為明清兩朝的硬通貨幣。
不過白銀只是大宗交易的貨幣,銅錢在國家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仍舊時不可撼動的,為此明朝政府就預設民間使用前朝貨幣,例如唐代銅錢和宋代銅錢,可還是無法滿足要求,於是不少日本銅錢就進入我國流通。
而由於“寬永通寶”是日本製造和使用時間最長的銅錢,於是“寬永通寶”銅錢都伴隨著中日貿易大量流入中國。
到了清代,銅錢的鑄造量有所提升,清朝歷代皇帝都有自己的通寶,但貨幣發行量仍舊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因此民間仍舊有使用日本銅錢情況。
乾隆時期,清政府曾一度禁止使用日本銅錢,但是到了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為了籌集軍費,清廷鑄造了許多“當百”和“當千”錢,貨幣體系嚴重混亂,於是外國銅錢再度抬頭。而且不僅日本銅錢流入國內,就連朝鮮和越南銅錢在國內也有發現使用。(咸豐當千錢)
目前“寬永通寶”在國內多有發現,當年在萊蕪修建高速時就出土了不少“寬永通寶”。不過大部分古銅錢在日本侵華時都被日軍強行徵繳,用於製造槍炮彈藥了,以至於許多銅錢已經絕跡了。至於現存的“寬永通寶”估計,一般的不值錢,一枚10-20元,特殊的民間極少,值1000左右,這個是要看著實物,才知道。
-
3 # 思會
宋代的,那個正體書應該這樣念“元豐通寶”。
元豐通寶·銅,直徑3.1釐米,重量9克,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1078~1085年)鑄。
是錢元豐通寶篆書背“銅”,系翻鑄鐵錢之印範鐵母錢。
據文獻資料載:早在宋仁宗慶曆年間,宋與西夏交兵時,為籌措驟增之軍費,曾在河東路晉州、澤州、石州,威勝軍先後設監鑄過大鐵錢,後詔令罷廢。
元豐時,宋廷又兩次對西夏開戰,一次是元豐四年(1081年),宋神宗發兵20餘萬兵分五路,進攻西夏,西夏軍決黃河,水淹宋營,宋軍大敗。第二年,西夏又派30萬軍反攻宋永樂城(今陝西米脂),城池陷落,宋軍傷亡慘重。河東路有可能由於戰爭原因恢復了舊有錢監的鼓鑄,以資軍用。據考:“銅”字若指鑄地或錢監,極有可能是河東路威勝軍治所銅(今山西沁縣)。當時,河東路是銅鐵錢兩用區,且以小鐵錢為主,折二鐵錢亦可參與流通。
又:秦鳳路渭州(今甘肅平涼)所轄華亭曾於元豐六年(1083年)復置黃石河鑄冶務鑄銅錢,其錢監東北有銅城山。
譜錄上有元豐通寶背“銅”折二鐵錢存在,雖史料無明載,但實物可證之,現已知其鐵錢有行、篆兩種書體,且存量稀少。從錢文和形制看,這種鐵錢偏於弱小,風格氣息異於永興軍路、秦鳳路所鑄大鐵錢,亦與川爐所鑄有別,故可初定背“銅”鐵錢是河東路為解決“邊用匱闕”臨時所鑄的軍費錢。是品篆書背“銅”鐵母錢的首次發現,對於研究神宗元豐年間鐵錢監的增減情況以及對錢監地名的考證認定,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是錢因錢譜無載,又是難覓之鐵母,故可躋身於北宋珍泉行列之中。
-
4 # 約定9521
贗品,全世界僅存兩枚,北宋神宗年間發行的元豐通寶,一枚價值一千萬人民幣。驚不驚喜,可惜做工粗糙,一眼就看出是贗品,不值幾個錢。
-
5 # 莫傾塵歸搞笑專欄
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極其複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
另有元豐重寶為大珍,折五光背,篆書旋讀,為未發行的樣錢,僅有兩枚存世,市價100萬元以上,且有價無市。近年市面坊間頻頻傳出的所謂“意外發現的“元豐重寶”無一例外皆為贗品。
很多錢幣文獻都提到蘇東坡在宋神宗時期曾經書寫過“元豐通寶”錢文,也有人認為蘇東坡書寫的是“元祐通寶”而不是“元豐通寶”。
宋代是中國經濟、文化、科技的鼎盛時期,書畫名士與文學大家濟濟一堂,就連宋太宗與宋徽宗都是著名的皇帝書法家,因此,宋代的很多錢幣的文字都是皇帝與當時的一些書畫名士與文學大家書寫的,蘇東坡能夠為宋代錢幣題字也便不足為奇了。上海錢幣學家葉世昌先生認為蘇東坡寫“元豐通寶”一說是極不現實的,他書寫的只能是“元祐通寶”而不是“元豐通寶”。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蘇東坡因反對新法,並在自己的詩文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李定等人拿其詩文大做文章,蘇東坡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臺詩案”。 坐牢103天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個職位相當低微,蘇東坡是不可能有機會書寫“元豐通寶”的。直到元豐八年三月,朝廷啟用司馬光為相後,蘇東坡才被召回朝廷重新啟用,歷任翰林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從元豐八年冬到元祐八年秋的將近九年時間裡,才是蘇東坡生平最春風得意的歷史時期,也只有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蘇東坡才有資格與機會為朝廷書寫“元祐通寶”錢文。
-
6 # 愛妮品歷史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極其複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
另有元豐重寶為大珍,折五光背,篆書旋讀,為未發行的樣錢,僅有兩枚存世,市價100萬元以上,且有價無市。近年市面坊間頻頻傳出的所謂“意外發現的“元豐重寶”無一例外皆為贗品。
-
7 # 九零後回憶中的電視劇
元豐通寶,屬於宋朝。第一反應是想到蘇軾的《夜遊承安寺》,首句“元豐五年”,那這枚錢幣應該和蘇軾一個朝代,即北宋神宗年間所用。
-
8 # 飛翔的企鵝278573606
元豐重寶
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銅質,折五光背,篆書旋讀,為未發行的樣錢,僅有兩枚存世,是為大珍,市價10萬元以上,且有價無市。
-
9 # 軫念信箱
宋朝的,因為官員頭戴的都是趙匡胤發明的長翅帽。
長翅帽由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發明。是宋朝大小官員戴的帽子。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避免官員交頭接耳。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
-
10 # 瘋言說史
元豐是宋神宗趙頊的年號,這個年號在中國歷史上使用了8年(1078-1085年)。
此錢若為真品的話,至少已經流傳千年了。
圖片難以辨別真假,建議找人鑑定。
-
11 # 無史不丈夫
元豐(1078年-1085年)是北宋宋神宗趙頊的一個年號,這個年號用了8年。這枚錢幣就是這個時期鑄造的。
元豐通寶,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極其複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
你這枚是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小字光背價值在100元左右。
-
12 # 我的名子是桃子
從上面的字樣“元豐通寶”來判斷是北宋時用的錢幣,歷史上有個比較有名的皇帝趙匡胤喜歡歷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就是那個年代用的錢幣,在1125年金國南下入侵,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事件,北宋滅亡,後面康王趙構建立了南宋。
從近代封建王朝歷史上,大家都會想到唐、宋、元、明、清近代的5個封建王朝,617年唐國公李淵定都長安建立唐,比較有名的皇帝是他的兒子李世明,那是用的錢幣是什麼樣子的呢?
1127年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建廟稱帝,不過1279年南宋就覆滅了,當時所用的錢幣是什麼樣子的呢?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1260年忽必烈即位,於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那時代的錢幣是什麼樣子的呢?
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稱帝,國號大明,於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滅王,這個朝代的錢幣是什麼樣子的呢?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大清”,1644年定都北京,1912年2月12日,北洋袁世凱誘使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遜位,清朝結束,這段時間的錢幣是什麼樣子的呢?
總結:不同的朝代用的銅幣也是不同的,具體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錢,還要專業的機構進行鑑定真偽和實際的歷史價值!
-
13 # 劉石球16
元豐通寶,這是最普通的了。
我們不知在河裡撈了無數。
幾塊錢一枚批發賣給大家。
你們都沒有回答對。
回覆列表
根據你圖中的字型及範鑄的成色,應該是後人仿造的贗品,真正的元豐通寶現僅存世兩枚,當然也許還有私藏未發現的,下圖才是正版的樣子。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極其複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
另有元豐重寶為大珍,折五光背,篆書旋讀,為未發行的樣錢,僅有兩枚存世,市價100萬元以上,且有價無市。近年市面坊間頻頻傳出的所謂“意外發現的“元豐重寶”無一例外皆為贗品。另外還有一枚特別罕見的元豐通寶,俗稱“乾坤元”。此元豐錢由其元字被設計成連緣接郭,象徵連天接地而得名,由此見證方孔圓錢的“天圓地方說”並不是無據可依,此錢元字超出了所有字體範疇的變化,為錢幣史上所未見之大膽設計,乃為元豐錢中一奇特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