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玄明仙人
-
2 # 酷嘟推文
《水滸傳》裡不管換誰當首領,結局早就註定了,就是失敗。因為108梁山好漢,各有各的思想,他們聚在一起的目標沒統一,能聚在一起完全是巧合。有的是為了報仇,有點是為了功名利祿,有的是為了義氣,還有的就為了一口飽飯,大多數人都沒去想過要推翻宋朝,所以這就是失敗的核心原因。
-
3 # 山丘佬
水滸傳中,如果把宋江換成劉備,梁山好漢們的結局會讓人意想不到。先說下劉備和宋江的性格特徵。大家對於劉備的認識大多緣於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劉備雖然勉強算個英雄,但其最大的特點卻是哭。
很多人都認為劉備的天下是哭來的。其實看陳壽的三國志就能明白,劉備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有著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在諸葛亮沒有出山的時侯,劉備吃敗戰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很少能打勝仗。
但他卻屢敗屢戰,毫不氣餒。一開始劉備先是跟著公孫瓚對付袁紹,後又投奔陶謙對付曹操,再後來又投奔曹操對付呂布,然後又投靠袁紹對付曹操。好像是個反覆無常的人,實則是個能屈能伸,百折不撓的真英雄!而且寬宏大量,會用人,能人盡其才用人不疑。
筆者認為三國中確實如同曹操所說的: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當然是人就有缺點,人無完人嘛!不過如果劉備能再多活幾年或能有個中用點的兒子,可能歷史就會改寫。
再來看宋江,宋江與劉備的格局就不一樣,沒有大志,只會做表面文章,口蜜腹劍,為了自已能榮華富貴,光宗耀祖,不惜將兄弟手足全部犧牲。跟劉備完全是兩個極端。所以,如果把宋江換成劉備,梁山好漢們的結局只會更好,隊伍會更壯大。你說呢?
-
4 # 華嚴
如果換個首領,或者不換首領,繼續在梁山待著,那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人口素質問題。大家想想一開始上梁山的都是些什麼人?雖然有些人是被逼上梁山的,但是絕大多數人,那都是犯了事的犯人,或者是一些社會上的流氓混混。這些人才是梁山上面的絕大多數,以這樣的基礎進行發展,可以說難度實在太大,很難長久。
其次,就是梁山的經濟來源,梁山泊四周環水,沒有可用耕地,他們就只能做一些打家劫舍的勾當,儘管到了後來,宋江打起了“替天行道”的旗號,但其實也只是多做了一些殺富濟貧的事情。可這畢竟只是權宜之計,從長期的發展來看,這種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他們會越來越失去周邊群眾的支援,從而走向滅亡。
最後,就是梁山內部的矛盾了。梁山對待招安其實是分為三派的,以武松和魯智深為首的這些人,他們深知官場的險惡與腐敗,所以是堅定的反對派。而如宋江、盧俊義、楊志等人,他們大多都希望可以在朝廷謀個一官半職,並且深以落草為寇為恥。因此,他們就是招安的支援派。還有這麼一派人,他們對於他們的處境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多的感受,只是追隨著梁山的領導人物,讓做什麼就做什麼。所以,上面的領導分為兩派,而下面的普通人員也就會分為兩派,即使宋江不接受招安,但這兩派人物也遲早會窩裡鬥,最後自然會被宋朝的軍隊所滅。
-
5 # 行者JXM
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水滸》所描寫地是當時歷史條件下,個性突出的一百零八將在淪落社會底層的精神壯態,過份追求,大稱分金,小稱分銀,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生死之間一碗酒的團伙利益,對社會其它各階層利益,不管不顧,更對歷史,現壯毫無深層次探討,研究,更無改革地目標方向,僅憑與封建統治階級做對的勇氣,換一個頭領,也只能是朝庭心腹大患,很難對歷史發展,進步做出貢獻,個人觀點,不喜勿噴。OK,謝謝了。
-
6 # 雲中錦書2020
《水滸》如我們大家看到的,大部分梁山好漢都是一身正氣,義薄雲天。他們有劫富濟貧,替天行道人文關懷。再對比北宋官員的昏庸腐敗,無惡不作。作為觀眾,都是希望梁山泊能推翻當時的統治階級,建立一個新社會。
-
7 # 錯不過的事情
換成誰都改變不了被取締的命運。時代成就的都是順應它的人,西楚霸王項羽算不算一個牛人,可是打下天下以後卻想回到當初割據的狀態,本可做天下霸主,卻只想做西楚霸王,時代不會答應,所以劉邦贏了。北宋末年時期的梁山,本就是一個王朝的病變,命運只會被割除,無所謂誰當頭領,最重要的是他們本就靠義氣聚在了一起,沒有能力解決根本的社會矛盾。就像現在的公司一樣,把小公司搞大,然後高價賣給王牌公司,自己賺個盆滿缽滿。
-
8 # 易乎
不會的,即使老大不是宋江,梁山泊最終還是難免一死。
如果當初晁蓋沒有死的話,而宋江也甘願屈居於人下,那麼梁山泊的下場可能會比招安更要慘。
因為如果你不招安的話,你即使再怎麼劫富濟貧替天行道,那你終究還是一個賊寇,而且說出去也不光彩。但如果要是被招安了,就不同了,因為招安就相當於從黑社會正式轉變成了國家公務員,都是有編制的,雖然最後梁山好漢還是死傷了不少,但最起碼還剩下二十多個。
假如晁蓋真的堅持他的觀念不招安,很有可能被朝廷派大軍圍剿,梁山泊再厲害,那也只能是地方上的小黑社會,和朝廷的正規軍還是沒有辦法相比的。
所以說梁山泊的頭領換不換結果都差不多,如果換成我的話,我也是力挺宋江的,畢竟誰也不想一輩子都揹負著賊寇的罵名。
-
9 # 雲狐不喜
不會的。梁山好漢的結局是註定了的。
無論是作為反賊被殺,還是被招安。
“梁山好漢”的滅亡是一定的。
比如青面獸楊志在梁山是青面獸,而招安了就是楊副將。青面獸楊志已經死了
-
10 # 三藏不騎白龍馬
《水滸傳》寫的是北宋後期宋江等人的故事,要了解梁山好漢的造反能不能成功,要放到北宋時期的大環境裡去看。北宋時期中國的社會經濟比較其它朝代來說,可以用高度發展來評價,它不像其它朝代限制手工業和商業,整體來說人民生活較為富裕。在此背景下,宋代造反事件基本上都沒有形成規模,也沒有群眾基礎,要透過造反奪取政權是不可能的。
回頭來說宋江等梁山好漢的聚義,其成員大部分是惡人,對待普通群眾是隨意殺害和搶劫,為了糧草任意攻打村莊,為了裹脅他人入夥殺人家全族(或其他無辜的人)。只有少數人是真正的受到迫害被逼上山的,這些人在山上也沒有話語權。可以說宋江等人的造反沒有多少群眾基礎和社會環境的支撐。對比歷代起義造反成功取得政權的人和事件,宋江們無論是起事緣由、歷史環境,還是人員構成、行事方式,亦或是目標、戰略,都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不管梁山好漢們是宋江、晁蓋,還是王倫,不管是招安、稱王,還是堅守,都難於擺脫覆亡的命運。換一個頭領未必能夠做到更好,——他們的聚義本身就沒有大義,在名不正言不順的狀況下,不能獲得社會的廣泛同情和支援,又豈能成功。
-
11 # 有話我要說153519311
應該是梁山泊換一個頭領吧。如果真換一個首領,綜合各方面因素考量,結局也好不到哪兒去。嫌招安沒得面子,那就血戰到底。梁山就那麼大點地盤,兵員補充是個極大的難題。並非人人都願去當賊冦,經濟用度又怎麼解決?短時聚義倒是鬧熱,長久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宋江審時度勢,選擇招安也算迫不得已。不管為人還是為己,都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與朝廷對抗確實揚眉吐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彼此稱兄道弟,這樣的日子好不愜意,但終歸不是長久之計。世上無不散的筵席,趁早謀劃梁山非久留之地。朝庭招安是一大好事,藉此脫罪又能恢復名譽。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迴歸正道確實算最佳的選擇。
回覆列表
那要看換誰。
換前幾位的話:
盧俊義當老大,團隊建設估計會更有調理,不會輕易向朝廷請安,會發展得更有尊嚴,後勁也會更持久。
吳用若當老大,估計就都“吳用”了,因為文人不適合帶隊,情懷太多,魄力不足,看看那個書畫家宋徽宗,空有鼎盛國力,卻毫無帝王王霸之氣,最後落得悽慘悲涼,上至國家,下至兒女皆為人魚肉,活成千古悲劇。
公孫勝當老大,估計中國道教又要開啟新的分支,對老派正一道恢復往昔利大於弊,對後來新派全真道的歷史大起會弊大於利。
接下來若是排名前位的幾員猛將當老大,山寨早期不打則好,與方臘跟朝廷,以及其他起義軍多方共存,朝廷若被拖垮,有望逐鹿中原,稱王封侯;早期若打,勝敗參半,聽天由命。
其實吧,誰當都一樣,反正都不是你我,更何況還是小說,大家茶餘飯後嘮嘮就好,切莫意見不合動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