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G孤獨患者D

    酒是好東西,比生活實在,至少喝多了能證明我還活著,對於麻木的世界,或許酒更善良。人或者總需要寄託,有人寄情他人有人自我寄託,有人寄託某種愛好,有人寄託抱怨,酒不過一種愛好罷了。又何必如此看待

  • 2 # 三秦一人

    喝酒會上癮,喝酒也會成為習慣,酒癮好戒,習慣不好變,對那些愛喝酒的人來說,喝了之後那種感覺非常的舒服,那種生活狀態讓他覺得非常的適合,所以要戒酒就讓他有事幹,喝酒誤事,讓他痛苦,就容易戒掉酒癮。

  • 3 # 天馬909張冰河

    嗜酒如命,早上都喝酒,說老實話,不是好現象。

    早酒對身體健康傷害很大,我身邊有幾個常喝早酒的人,不到六十歲就告別了人世。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因種種原因,造成悲觀厭世的情緒。他們常說的一句話,《今晚脫了鞋,明早不知還能不能再穿上,爽一天是一天》,親朋好友誰也勸不了。

    總之,對酒的認識,各有見解,屬於個人嗜好,不好對別人下定論。

    我個人認為,喝個小酒,最好以健康為前提,不要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不要對家庭或他人造成負面影響,傷及感情,友情,親情。否則,就是惡習了。希望愛喝酒的朋友們,能喝出精神愉快,喝出情趣,喝出和諧的境界。

  • 4 # 阿杰在廣東

    酒精依賴者往往對自己目前的狀況缺乏正確的認識。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及自己對酒精的渴求以及畸形扭曲到了何等嚴重的程度。首先應該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就是一個酒徒,酒鬼,酒精依賴者。定位要精準,才有可能對症下藥。要真誠地承認自己對酒精無能為力,自己的生活因為酒精而變得一塌糊塗。認識保持清醒和獲得健康生活之間的必然因果關係。這是跨出戒酒的第一步。是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沒有這個認識,其他的免談。這是一個最最基本的而又無比重要的態度問題,而態度在這裡就決定所有的一切。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周圍的人是否對酒精有依賴呢?(醫學版14條)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佔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揹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藥,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儘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覆戒酒,反覆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徵。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徵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徵: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幹,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徵: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衝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徵: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儘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遊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藥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

    我們認為自己已經嗜酒,並下定決心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也要戒酒。但我們反反覆覆(即便住院治療也無效)總是不能擺脫酒精的控制,我們痛不欲生,難道我們真的只有死路一條嗎,要怎麼做才能保持長期清醒呢。

    下面我們要介紹一些方法,只要認真的實行將有助於避免復飲。

    充分的休息

    嚴重酗酒的人一般不瞭解自己身體為什麼疲憊。其實,至少有三個源自於酒精特點的原因:①酒精屬於高熱量飲料,能夠快速提供能量;②酒精麻痺了中樞神經系統,使得酗酒者無法察覺到身體不適的症狀;③當酒醉麻痺狀況逐漸消失後,隨之而來的焦慮又引起另一種緊張感。

    在我們停酒後,焦慮不安的感覺仍會持續一段時間,並導致躁鬱及失眠。同時我們也經常感到十分疲倦和昏昏欲睡,這兩種情況時常會交替出現。隨著停酒過程的延續,這兩個問題都會逐漸好轉,毋需擔憂。

    這就提醒我們,初期停酒階段必須要有充分的休息。因為當我們疲倦時,往往又會產生再端起第一杯酒的念頭。

    我們很多人急欲瞭解為何有時會無緣無故地、突然間出現想要喝酒的衝動。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當時的情況,就會發現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我們感覺特別疲憊的狀態時,只是我們當時不瞭解其中的關聯性。我們常常消耗了過多體力又得不到充分休息,一般而言,此時只要吃份快餐、小點心或者小睡一會兒就能立即恢復,同時想要喝酒的念頭也會煙消雲散;即使我們沒有立即入眠,但只要躺一會兒或在椅子上小憩片刻,都能夠放鬆心情,消除疲勞。當然,如果我們能在每天的計劃中為自己安排出足夠的休息時間,會有更好的效果。

    停酒後常常出現失眠的各種狀況。而“失眠”太多的被我們作為需要喝一兩杯的藉口,因此我們必須採取一些措施以幫助自己避免再去喝酒。

    有時候與其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無法入眠,倒不如索性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是在凌晨一兩點鐘,亦不妨起來閱讀或寫作,直到身體需要休息時為止。

    重新檢查自己的生活起居習慣,看是否因某種不良習慣造成了自己的睡眠障礙。例如,晚上是否喝了太多茶或者咖啡?飲食是否適度節制?有沒有適量的運動?消化道系統的運作是否正常?

    另外,很多傳統的老偏方對解決失眠問題也很有效。例如,喝杯熱牛奶、深呼吸、熱水澡、閱讀一本單調、乏味的書或是欣賞輕音樂等等。

    如果情況沒能改善甚至持續惡化,我們建議去尋求一位比較高明的、同時瞭解酒癮問題的醫師診治。

    我們必須謹記:安眠藥並不能解決我們嗜酒者的失眠問題。經驗表明,依賴藥物,最終不可避免的會復飲!況且藉助藥物入眠,需要承擔很大風險。因此,我們寧願忍受短期的不適,也不願冒險藉助藥物,直到身體重新恢復健康的睡眠習慣。

    在擺脫酒精的桎梏後,我們很多人曾在夜深人靜或是黎明破曉時,驚懼的發現自己竟然做了一個鮮明生動的有關自己復飲的噩夢。 我們對於復飲的狀況感到如此的震驚與痛苦,但這種現象並不是一件壞事,它表示:我們確實已經痛改前非,領悟到自己不能再這樣繼續狂喝濫飲,所以我們在夢中、在潛意識裡也認同自己保持清醒的選擇。

    當我們可以滴酒不沾安然入眠,感覺是如此的美好,一種身心純粹愉悅的享受,從此不必再經受宿醉的痛苦折磨,也勿需擔心酒後失態、記憶一片空白等窘境的出現。這意味著,我們已經能夠以感恩而又充滿希望的心情迎接嶄新一天的到來了!

    謹慎喝酒的場合

    在戒酒的初期, 與從前的酒肉朋友保持適當距離,或者找個合理的藉口來避開以喝酒為主要活動的宴會是明智的做法。但是遲早我們必須出席一些喝酒的聚會,因此如何面對酒局很重要。

    如果主人是老朋友,可以事先告知自己現在已經戒酒; 或至少有一位同伴知道我們正在戒酒 ,並瞭解到它對我們的重要性——他能聲援你並減少你將承受的壓力。

    另外如果在出席宴會之前在胃裡先補充一些營養東西對於你穩定情緒是有益的, 你也可以隨身帶著一小包你最喜歡的糖果或是替代食品 。有時候如果在吃完晚餐後,晚上還有很長的喝酒時間時,我們也可以提前離開。大多數的人幾乎完全不在意我們的離去, 他們太忙著喝酒或是諸如此類的事 。

    總體而言我們不要過於緊張,因為(1) 別人喝酒並不像我們原先所以為的那樣 (2) 非常 、非常少人注意到或在乎我們是否喝酒 (3)愛護我們的朋友或親戚,他們樂於見到我們不喝酒。

    聚會時也許會有喝酒的親戚朋友詢問 :

    “ 你喝什麼? “

    “ 只喝一杯沒關係 “

    “ 你為何不喝? “ … 等等 諸如此類的話。

    我們儘量採取不說謊同時也讓其它人能夠比較快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說明。 例如” 健康因素”和 “ 醫生的吩咐 “ “ 我發現自己不適合喝酒 “。一般人都能接受我們現在已經不喝酒的事實,同時停止詢問我相關問題。

    當然越早向我們熟識的人坦白事實的真相對自己越好。大部分友善的人會讚賞我們的誠實並鼓勵我們為擺脫酒癮所付出的努力。對別人大聲說出我們不喝酒可以給我們自己很大的幫助, 強化我們保持清醒的決心,同時可能會有一項附帶作用 : 有時候當我們做出如此的聲明後,會鼓勵其它有些想要或需要喝酒的人不喝,別人並不會看低你。

    當我們被問到想喝點什麼時,我們大部分人可以接受汽水或其他飲料,如此一來可以讓自己更自在。

    有時候一個喝了很多酒的人或者原來的酒友,對於你突然不喝酒不滿意,你碰到這種強迫的情況並心情不愉快時,請記住有千上萬正在戒酒的吧友支援你,即使我們不在現場,但我們的心與你同在 。你要學習避開這一類的人,有時候完全可以找個藉口直接離開,即便得罪這類人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畢竟我們不過是採取必要的措施以維護自己的健康。

    2、遠離第一杯酒

    “如果你不喝第一杯酒,就不會醉。”“一杯太多了,但二十杯也不夠。”

    當我們從一般性喝的多發展為嗜酒時,經常的醉酒嚴重干擾了生活

    專門研究酒依賴問題的醫生告訴我們——正是第一杯酒觸發了潛在的飲酒慾望,進而使我們失控。這種重複的經歷使我們得出結論:試圖控制酒量計劃如何不喝醉是不可能的,而避免那關鍵的一杯酒——“永遠不端第一杯”才能使我們保持長期清醒。

    酒依賴是一種對於酒精的成癮行為。酒精作為一種軟性毒品與任何其它成癮物質一樣,我們如果想保持康復狀態,只有遠離第一劑導致我們所成癮的那種麻醉劑。

    3、 使用“24小時”計劃

    在酗酒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會在非常難受的時候很嚴肅的發誓“再也不喝了。””我發誓要一年不喝。”,從心裡說,我們真的是不想再喝醉了。當然有些人會有所保留:說這個誓言只是針對於“烈酒”,而不是啤酒。其實啤酒與葡萄酒也會讓我們喝醉,只是需要喝更多的量來達到與白酒一樣的效果。我們喝啤酒與葡萄酒醉酒所受的傷害同我們喝烈酒一樣。

    然而,過一段時間,誓言和痛苦的記憶都會被拋之腦後。我們在某個時刻又開始喝酒了。我們的“永遠”總是不能持久。

    當然其中一些人確實信守諾言戒了很久,2個月、半年、或者一年,直到時間到了,我們覺得應該可以自由的、控制性的喝酒……我們又復飲了,很快落入原來的麻煩中,同時帶著新的內疚與悔恨。

    酒依賴是一種永久的、不可逆的疾病,我們大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保持清醒不要髮長期的誓言。更實際、更有效地說法是:“我只是今天不喝酒”。

    也許我們昨天喝酒了,但可以決定今天不喝。無論遇到什麼誘惑和憤怒,我們盡我所能努力避免今天喝第一杯酒。

    如果飲酒的願望過於強烈,那就把24小時分成更小的單元——至少一小時——我們可以忍受這種暫時的停酒引起的不舒服,那再多一小時!再一小時!再繼續下去。我們今天成功了,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明天也能做到。

    “24小時”計劃是很隨意的。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重新開始,無論我們在哪兒。在家,在工作時,在醫院的病房,在下午的4:00或早上的3:00,我們可以決定從任何時候開始在未來的24小時或5分鐘內不去沾酒。

    我們只是嘗試著過好今天(現在),僅僅為了保持清醒--它的確奏效。一旦這種思維方式成了我們思想中的一部分,我們發現以24小時為一階段的生活對於處理其它的一些事情同樣有效和令人滿意。

    4、 採取行動

    我們越想要遠離酒精,想喝酒的念頭就越揮之不去。因此簡單地遠離酒(或不去想喝酒)是不夠的。

    一旦停酒之後 ,那些空餘出來的時間要如何打發? 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有正式工作要做,但仍然有許多空出的時間必須打發。所以我們必須培養新的愛好、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填補這些時光,同時也給原本一度沉迷於酒精之中的精力找到適當宣洩的渠道。

    可以做的適合於我們並有意義的事有很多。

    1.戒酒的初期,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尤其是去未曾到過的新地方。去公園或鄉間小道悠閒地漫步,但不是累人的急行軍。

    2.閱讀。雖然我們有些人無法定下心來看書, 但是我們真的該好好看一些書籍,以此使自己開闊視野,增加生活的閱歷,同時更加專心。

    3.逛博物館或畫廊,有些人選擇攝影也很不錯。

    4.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瑜珈或醫生建議的其它運動。

    5.著手處理忽略已久的家庭雜務。整理衣櫃、梳妝檯、將檔案分門別類歸檔、或是處理我們拖延很久的事務。但我們在做這些事時,不要貪多,量力而行。不要一次清理整個廚房或是整理所有檔案, 而是一次清理一個抽屜或一個檔案夾,其它工作改天再做。

    6.嘗試培養新的嗜好。選擇不會太昂貴或要求太高、純粹娛樂消遣、沒有競賽壓力卻令人耳目一新、振作精神的活動。例如歌唱、寫作、熱帶魚、木工、籃球、烹飪、賞鳥、業餘表演、木雕、園藝、吉他、電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許多人發覺,自己現在真正喜愛的活動竟然是過去從未考慮嘗試的嗜好。

    7.重拾往昔樂趣。一件你多年沒有潤色的水彩畫、桌球或圍棋、閱讀札記等,延續這些愛好。但如果覺得已不再適合你,就直接捨棄。

    8.去上課。學習日語或是英語?喜愛歷史或數學?想了解考古學或人類學?或者烹飪、電腦操作,那就去參加函授課程、電視大學或成人教育(只為興趣,不一定要有學分證書)。還有很多地方都有每週只要上一天的課程,何不嘗試一下?上課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更可以拓寬生活領域。萬一你對上課內容感到厭倦,不要猶豫馬上退出。學會放棄對自己無益或是沒有正面、積極、健康意義的活動,我們才能夠鼓起勇氣重新面對,才有機會去領略喝酒之外嶄新的生活層面。

    9.自願去做一些有用的服務。許多醫院、兒童服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都非常需要志願者提供各項服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當我們能夠對他人有所貢獻時,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務 ,我們也會覺得特別受用,甚至在談論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及其相關訊息時,我們也會感覺非常有興趣而特別投入。

    10.打扮自己。我們大部分人知道很多方式剪個新發型、穿件新衣服、換副眼鏡、甚至更新牙齒,都會有出乎意料、令人愉悅的效果。

    11.放鬆地玩!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必須要積極進取、求新求變。我們也需要去做一些純粹只為了興趣的活動,諸如你喜歡的風箏、動物園、喜劇電影、靈魂音樂、偵探小說等等;都不喜歡的話,找其它一些好玩而又與喝酒無關的活動,純粹為了犒賞自己。

    5、 改變舊有習慣

    在我們酗酒的過程中,固定的時段、熟悉的地點以及習慣的活動。尤其是在疲累、飢餓、寂寞、憤怒或是特別高興的時候,這些看似平常、重複出現的場景,對我們清醒的生活而言都是危險的陷阱。

  • 5 # 徐克文0

    我認為討厭喝酒是個性,喝酒是通性。喝酒有兩大弊處:一,不利健康。二,混淆思維誤事。同時也有一些好處,就沒有必要細說了,喝酒的人都知道。

    每個人或有生命的動物都有他

    的愛好,不喝酒的人也不乏其中。籠統的說一切愛好都是通常的弊處,戒掉的就做著努力,不要緊的就繼續發揮。缺情寡慾的人間還有什麼意思呢?那不是都成了植物人了嗎?

    只要不太影響健康和鬧事,節點的貪酒是正常地,什麼時候該喝也沒有明確的規章,就好比你要吃飯一樣,白天吃飯難道晚上就不可以吃嗎?個有所長,個有其短,貴在相互理解。

  • 6 # 右後方

    我也喝酒,但是我討厭喝酒,尤其是應酬時,上級領導在場,那是躲也躲不了,閃也閃不掉,結果是第二天頭疼肚子疼,廁所跑個不停。我曾經問過幾個酒友,喝酒到底是需要什麼感覺?這東西入口又苦又辣,喝起來並不開心啊!有一個人回答的很到位:喝酒就是為了那種微醺的感覺!我估計喝到這種程度應該是剛剛好,不是太醉,但是也不太清醒,眾人皆醒我獨醉,世俗煩惱如雲煙,感覺應該很不錯。但是很多場合和環境中我看到是喝的爛醉的,走路東倒西歪,吐的一地都是的人,這時,是為了追求啥感覺我就不太清楚了?喝成這樣肯定不會很舒服,至少我感覺宿醉之後很痛苦,恨不得把胃掏出來洗乾淨。酒的口感我不知道別人怎麼評價?反正我覺得又苦又辣,難以下嚥。那些喝酒需要一醉的人,相信是想忘記很多事情或者逃避一些問題,靠酒精的作用活到一個飄飄然的世界。我不想討論就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以及社交環境中的作用,這個大家都知道,嗜酒如命者,無非就是想逃避。可是,酒終究會醒,終究要面對一切!那麼,就再來一杯吧!

  • 7 # 萍水相逢皆是緣

    叫我說,嗜酒如命的人,不能說是什麼好習慣,就是靈魂空虛,以喝醉酒麻痺自己,說嚴重點就是對自己和家庭的極度不負責任。

    生活中見多了嗜酒如命的人,工作中容易誤事,家庭中夫妻感情不合睦,有的甚至因長期喝酒,導致英年早逝。

    這不是危言聳聽,我舅家表弟,就是天天喝酒,達到每天不吃飯可以,不喝酒就不行的地步,任誰勸都不聽,前年,剛四十二歲的表弟終於得了肝癌,撇下未成家的兒子和已經八十歲的舅母去世。就在表弟去世倆月後,高齡的舅母因老年喪子,悲傷過度也去世了。

    雖然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愛好不同,喝酒也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忍不住還是想勸一勸哪些嗜酒如命的人,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對家庭負責任,還是少喝點酒吧!

    這是我自己的觀點,不喜無噴。

  • 8 # 故交酒談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生活習慣,處世態度。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作為外人,儘量不要評價別人,作為朋友,儘量給予自己認為的有價值的建議,對方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罷,不要把自己的認知強加給對方。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肯定就比村頭整天樂呵呵的“傻子”幸福呢?

  • 9 # 心理諮詢師徐燕

    早上喝酒的人絕對是有酒癮了,這個就需要引起注意了,酒癮者不僅會傷害到自身的健康,而且會對身邊人造成傷害,因為長期飲酒不僅會導致肝功能損害,同時也會帶來腦部神經的損傷,導致出現多疑甚至幻聽,有的還會引起人格的變化。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婚姻家庭問題就是男方酗酒導致的,當然有人說自已不酗酒,只是每天都要喝酒,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酒量,否則,時間久了都會引起酒精中毒。

    特別是早上喝酒的人,建議去醫院做個全面檢查,如果家裡經常發生爭吵,那麼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因為自已的脾氣或者猜疑導致的?

  • 10 # 海過天空

    就像問題描述的一樣,酒已經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生命不息喝酒不止!心臟尚在跳動,喝酒仍要繼續!只要喝不死,就朝死裡喝,直到喝死了!

  • 11 # 廣魯鄉老

    首先對酒的看法說一下自己的理解,酒是有水和酉組成的字,水是自然界動植物缺一不可的,酉在地支是代表了雞,雞的特性就不多講了,在這個問題當中也不是主要,為什麼水和酉組成了酒?這也是先人的用意後人不理解就是了,(雞喝多了水它沒有這方面強的排洩這個大家都知道),早就透過多少年的實踐用這個字代表酒是有它的用途的,當然了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這也是禺人自己的見解就是了,別說酒了就是水喝多了還有中毒的,酒的發明和製造如果它對人體沒有好處早就淘汰了,所為對人有害那是不恰當的喝,和離了酒不能生活的酒鬼而已,嗜酒如命的人只是少數人,喝酒是有癮的這部分人一開始也不是這個樣,從生活的不如意和家庭的不順心從這方面沒有爭脫出來,破罐子破摔只能依酒為伴了,這也說明他還是有點錢買就是了,如果一分錢沒有我認為別人就是發慈悲也不會供他每天喝酒的,這就是根本原因。

  • 12 # 清苑小文

    這些愛酒如命的人不讓他喝酒估計活不下去了,大部分都得了酒精依賴症了,只要有一頓不喝酒就渾身難受,我認識幾個喝酒的就是一頭蒜幾片魚鹹菜就能喝兩杯白酒

  • 13 # 藍天對綠水

    酒喝多了也會上癮!喝到一定程度會酒精中毒,明顯的手發抖,喝點下去就消失了,說明身體對酒精已經有很大的依賴性了。酒這東西,適量就好,對身體有好處,過量了就適得其反了!

  • 14 # 水若冰嬋792

    嗜酒如命無非就是生活過的不如意,一種是懶惰造成的,一種是受到過打擊一蹶不振的,只能靠酒精一時的麻醉來換取一時的安寧。久而久之也就上癮變成一日三餐都要喝酒的習慣,自我理解!

  • 15 # 攬勝潛力

    兩個字,厭惡,三個字,煩煩煩。我丈人就嗜酒如命,中午喝了,晚上喝,有時候上午和下午也喝,基本泡在酒裡,為此,家裡人和他吵了N次,沒用的,我現在索性就不去了,不願意看見他喝多了的樣子,對於酒嘛,我是深惡痛絕,基本也不喝。

  • 16 # 香芋紫萱草

    現在很多人是不是對酒有誤解?

    從古至今,好像酒這個東西從來就沒被淘汰過。而且一直被推在了飯桌上。

    但酒這個東西,它其實也是一種文化。

    至於燻酒或者嗜酒,似乎這類人群對酒有一種情有獨鍾的感覺。我們不能說他好,也不能說他不好。

    對於某些人群身體狀況的人而言,可能滴酒不沾,也有可能適當飲酒。而對於某些身體素質比較好的人群來說,飲酒也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兒。

    而對於早上喝酒來說,我覺得可能有兩個方面。

    1、酒精可以使人興奮。

    對於這類人群他們早上需要一點酒精來刺激大腦。那麼接下來這一天他們都將非常的有激情、有動力。

    2、前一晚餘酒,扔之可惜。

    關於這類說法,也算是我親身經歷。

    那是一個夏天,我帶閨蜜去外地出差。由於前一天晚上點了一點燒烤回酒店,當然少不了酒助興。後來還剩了四瓶啤酒,兩人就睡下了。第二天早上點了早餐。而我們中午就要退房,感覺那啤酒不喝就浪費了,結果兩人大清早一人兩瓶把它幹了。

    總結

    飲酒應適量,才有益身體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短線做配資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