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見賢思齊焉
-
2 # 女小鞭夜du
文字和語言做為情感承載載體,是需要技能訓練的。文字能力越強,傳達感受力越強。正經歷的事是否震撼自己心靈是情感,震撼他人心靈,就是技術了。
-
3 # zs0208
書寫整理,其實也在整理自身,當覺得都沒什麼的時候,說明已經把個人的得失都放下了,輕鬆又快樂,自然也就沒什麼了。
-
4 # 魚兒有話
這種情況很正常。
譬如你現在遇到了一件令你十分氣憤的事情,如果你憋在心裡面,那麼就容易越想越氣,越氣越想,如同鑽牛角尖一般,整個人都不好了。
若是這個時候,有個朋友在你身邊,你將這件事情傾訴給朋友,那麼心裡的包袱就會輕鬆許多,整個人就不會有那麼大的負擔。
這就是找到了情緒的發洩口,將自己心中的煩事宣洩了出去,就不會那麼難過。
同理,當把自己經歷的事情寫下來以後,也有同樣的效果,彷彿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一名看客,而紙上的事情如同別人的故事,就好像沒那麼重要了。
-
5 # 粵文明
經歷就是財富!!
人生就像坐公交車,起點和終點都相同,只是經歷的風景不同而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經歷,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下,經歷也是不一樣的,一個人能把正經歷的事寫下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那麼為何讀後覺得沒什麼?這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本身經歷的事平淡,沒有什麼價值。因為就像吃飯穿衣,每天都經歷,每個人都經歷,寫下和記錄這些平淡無奇的東西,就像流水賬,當然看起來沒啥意思。如果記錄的事是有特點、有亮點,不是雞毛蒜皮的繁瑣事,或者經歷事雖平凡,但有深入思考,對未來工作生活有啟示意義。
二是經歷的事有價值,但寫得比較平淡。就如經歷新冠肺炎疫情這件事一樣,這是一起重大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如果你單獨就寫你一個人或家庭在家呆了一個月、兩個月,每天戴口罩、洗手、消毒等,千篇一律,肯定沒啥意思。但你如果把自己放到與全國人民一道“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防治”的大背景來思考,就會發現“呆在家裡也是為國家做貢獻,這就很有意義了。
三是自身經歷屬於“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旁人看來是你經歷的事很有意義,很值得大書特書,但你認為很平淡,不值得一提,好像沒什麼意思。就如雷鋒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做好事,郭明義每天堅持提前上班,每時每刻關注地上垃圾菸頭等等,他們自己感覺沒什麼,其實他們為社會樹立了一個模範榜樣!
-
6 # 黃潢
你不知道好多事情只有久了才值錢,才有價值。你看搞古董的,年代越久越好。還有就是一些老專家、老院士、老藝術家等等越老越能整。
-
7 # 許小羿
就像你第一次看到一個讓自己很有感觸的風景,第二次再看到的感覺,我想這種感覺大家都應該差不多。不會過大的偏差。
-
8 # 詩人流浪
世界總是荒繆的,我們總以為別人的人生會是我們的翻版。
我們也以為自己的成長經歷是獨一無二的。
但事實是我們成長經歷的,也是別人差不多的經歷,差不多的成長。
你覺得對現在的經歷無感了,只不過是你要比你想象的要更成熟的多,更加的通明事理。
這便已經是在成長的路上,加油!!
-
9 # 夢枕留香
有一個成語,叫做:文以載道。
意思就是說,文章,是用來承載情興道理的。
太古之時,無筆無紙,先民以金石為筆,骨木作紙以記事。因此有甲骨文,鐘鼎文,篆書。
因在骨木上篆刻太過困難,因此先民所留皆言簡意賅,非極為重大的事情不會輕易記錄。
後來蒙恬發明了毛筆,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因此書寫的代價大大降低。且隨著時代發展,受教育人群也大大增多,所以記錄也慢慢成為普及,併成為人們表述自己觀點,思想的一種承載方式。這就是文以載道。
隨著時代的更加發展,教育的更加普及,書寫並不僅僅用在文以載道上了,更凸顯他的記錄功能。但是,話說回來,文章之所以是文章,流水賬之所以是流水賬,就在於其中是否有中心,有目的,有道理,有意義!若非如此,一連串的一,也能叫文章?謬矣!
每代有每代之文章,如漢賦,如駢文,如唐詩,如宋詞,。為什麼說漢賦太過於花哨?為什麼說駢文太過於追求形式?為什麼要興起古文運動?原因就在於一個道字!
記住一句話,文以載道,就能寫出好文章!
-
10 # 子洋周易
生活,和寫作有時是兩個概念。不管你經歷的有多麼讓自己感慨,但寫出來往往他有一定的,藝術加工在裡邊,同時,即便不用藝術加工,我們寫出來的東西有時也是非口語話的,所以表述和經歷有時不在一個層面。
所以任何事物,以白描的方式寫出來,有可能就不能夠打動別人。當你把它寫出來的時候,要尋找角度,找到切入點,這樣才能夠感動別人,更好的表述自己的經歷。
回覆列表
記錄生活,記錄美好,只是對於發生的事情有個痕跡可尋。
人在潛意識裡對於未發生的事件是有著不同的情緒預期的,或擔心,或期待,或恐懼,或茫然,當然這些情緒隨著事件的發生,或者經歷過後會逐漸消失!
而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即使記錄下來了,再去看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一種平常的心態了,可能一些當時覺得很波盪起伏的事情,後來才發現就是那麼回事。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後來再去看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的情緒在裡面了,就好像看書一樣,即使是你身上發生的!代入感也很強烈,但是經歷過得事情會使你身體和心理走了某些準備和暗示。當然不會覺得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