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朱門酒肉……
76
回覆列表
  • 1 # 五哥就是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語言運用在表達情感的時候,往往能夠給人意想不到意境。歷來有很多詩家,他們關注民生,憂國憂民,描寫下層百姓的生活狀況,並留下許多千古傳誦的詩句。在描寫貧富懸殊的詩句中,最出名,最令人讀之難忘的,當屬以下:

    1、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出自: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貴族人家裡飄出酒肉的香味,窮人卻凍餓而死,這是多麼巨大的對比。排在第一絕無爭議。

    2、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出自:漢·荀悅《前漢孝武皇帝紀四卷第十三》。

    富有的人擁有的土地寬廣,連成小路,貧窮的人連放下個錐子的地方都沒有。強烈的畫面感,令人心疼不已。

    3、十戶手肼胝,鳳凰釵一隻。

    出自:唐·於漬《古宴曲》。

    十戶人家辛勤勞動,手上結滿老繭,才換來(達官貴人宴席上侍女的)一隻鳳凰釵。這是多麼深刻的差距。讀詩的時候,我們彷彿看見一雙佈滿老繭的勞動者的手。

    4、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出自:唐·王維《洛陽女兒行》。

    相識的全是城中的豪門大戶,日夜來往的都是些貴戚之家。有誰憐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處貧賤,只好在江頭獨自洗紗。讀詩,一個可憐的浣紗女躍然紙上。日夜浣沙,只是滿足了富家女子美麗容顏的需求。

    5、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出自:明·佚名《增廣賢文》。

    人窮在鬧市裡都無人搭理,人富即使在深山老林也有人去看。不信就看看杯中的酒,每一杯都是先敬給有錢人。即使到了現在,這首詩句依舊被人們廣為傳頌。用來形容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每個讀者也許都有自己的體會。

    中國詩詞之魅力,就在於能夠傳神的表達,語言的誇張,修飾的技巧,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巔峰。永遠給人以美的感受。是文化瑰寶,永放光芒。

  • 2 # 且迷且悟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舊時王榭門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不及金陵一個史。豐年好大薛。

  • 3 # 三月陽春111156816

    巜唐詩三百首》中有些描述貧富差距的詩句,現奉述如下:

    《富貴曲》,鄭遨

    美人梳洗時,滿頭間珠翠。

    豈知兩片雲,戴卻數鄉稅。

    此詩揭露了富貴人家的奢侈生活,並對農民的苦難寄寓了深刻的同情。

    《野老歌》

    …………………

    歲暮鋤犁傍空室,

    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

    船中養犬長食肉。

    此詩寫出山村老農終年勞作卻一無所有,只好上山拾橡子充飢,而商人的珠寶用斛來計量,連狗也長年吃肉。揭示了農民遭受剝削和壓迫,社會貧富不均。

    《蠶婦》杜荀鶴

    粉色全無飢色加,

    豈知人世有榮華。

    年年道我蠶辛苦,

    底事渾身著苧麻?

    此詩以蠶婦的口吻,向不公平的社會提出質疑和抗議。

  • 4 # 工信科

    古詩多少詩句,描寫貧富差距。

    沒有仔細研究,缺乏深入關注。

    詩詞抒情言志,寫詩之人富足。

    不是山水田園,便是花香鳥語。

  • 5 # 所欲隨心

    貧女

    唐 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 6 # 三國逐夢

    赤日炎炎似火燒,

    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內心如湯煮,

    公子王孫把扇搖。

    施耐庵《水滸傳》裡的詩,正因社會現狀如此,貧富差距太大,才會掀起農民起義。

  • 7 # 菡萏冰淚

    貧富差距,最著名的應該要算上杜甫的那句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了吧

    還有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你想啊,自己太窮沒辦法嫁人,努力工作卻是為了幫別人做嫁衣,算不算貧富差距)

  • 8 # 秋水文瀾原創

    古詩中有哪些描述貧富差距的佳句?

    古詩中描寫貧富差距的詩有以下幾篇:

    1、《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 唐 ]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蕭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當今廊廟具,構廈豈雲缺。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幹謁。

    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

    沈飲聊自適,放歌頗愁絕。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聖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慄。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

    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飢渴。

    入門聞號咷,幼子飢已卒。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未登,貧窶有倉卒。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譯文

    杜陵地方,有我這麼個布衣,年紀越大,反而越發不合時宜。對自己的要求,多麼愚蠢可笑,私自下了決心,要向稷契看齊。這種想法竟然不合實際,落得個到處碰壁,頭都白了,卻甘願辛辛苦苦,不肯休息。有一天蓋上棺材,這事便無法再提,只要還沒有嚥氣,志向就不能轉移。一年到頭,都為老百姓發愁、嘆息,想到他們的苦難,心裡像火燒似的焦急。儘管惹得同輩的先生們冷嘲熱諷,卻更加激昂無比,引吭高歌,毫不洩氣。

    2、《山村叟》 唐 於濆

    古鑿巖居人,一廛稱有產。

    雖沾巾覆形,不及貴門犬。

    驅牛耕白石,課女經黃繭。

    歲暮霜霰濃,畫樓人飽暖。

    3、《驅豎子摘蒼耳(即卷耳)》杜甫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登床半生熟,下箸還小益。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飽食復何心,荒哉膏粱客。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寄語惡少年,黃金且休擲。

    4、《野老歌 / 山農詞》唐 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譯文

    老翁家貧住在山中,靠耕種三四畝山田為生,田畝少,賦稅多,沒有吃的。糧食送進官府的倉庫,最後腐爛變質,化為泥土,一年到頭,家中只剩下鋤頭、犁耙靠在空房子裡面,只好叫兒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飢。從長江西面來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寶用斛來計量,就連船上養的狗也長年吃肉。

    5、《買花 / 牡丹》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譯文

    這一年暮春,長安城中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原來是到了牡丹盛開的時節,長安城裡的名門大戶紛紛相隨前去買花。牡丹花的價錢貴賤不一,價錢多少以花的品種來定。這裡的牡丹有的枝繁葉茂,鮮紅欲滴,小小的束花,要付五捆白絹的價錢。它們被精心呵護著,主人還給張上了帷幕,築起了樊籬,辛勤澆灌之餘還培上了最肥沃的土,因此花的顏色還和以前一樣鮮豔。家家習以為俗,更沒有人認為是錯的。有一個老農無意中也來到了買花的地方。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頭長嘆,然而此嘆又有誰在意呢:這一叢深色的牡丹花價錢相當於十戶中等人家一年的賦稅了。

    6、《富貴曲》唐 鄭遨

    美人梳洗時,滿頭間珠翠。

    豈知兩片雲,戴卻數鄉稅。

    譯文

    美人梳洗妝扮的時候,滿頭遍插金銀和珠翠。怎知道兩片雲一般的髮髻上華麗佩飾,抵得上幾個鄉的賦稅。

    7、《蠶婦》唐 杜荀鶴

    粉色全無飢色加,豈知人世有榮華。

    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苧麻。

    譯文

    我的臉蠟黃,沒有一點光澤,哪知道人世間的什麼榮華富貴。年年都說我養蠶辛苦,為什麼身上穿的是苧麻做的衣服?

    8、《老夫採玉歌》唐 李賀

    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嫋嫋。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譯文

    民工不斷地採玉啊採玉,要採那珍貴的水碧。不過是雕琢成貴婦的首飾,替貴婦們裝扮容姿。

    老漢飢寒交迫來採玉,鬧騰得水中蛟龍也愁戚。碧藍的藍溪水啊,也被翻攪得渾濁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岡上,老漢只好以榛子充飢。杜鵑聲聲哀怨啼血,就像老漢悲傷的淚滴。

    又深又險的藍溪水,把多少採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縱然過了千年仍怨恨藍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樹呼嘯,風狂雨急。老漢腰繫繩索盪悠悠,從山腳直垂到藍溪底。

    心理掛念著寒村茅舍裡,嬌兒弱女在嗷嗷哭啼。看著山崖石級上的懸腸草,老漢的心悲慼無已。

    9、《雪》唐 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譯文

    都說瑞雪兆豐年,豐年情況將如何?

    長安城裡有窮人,我說瑞雪不宜多。

    10、《陶者》 宋 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譯文

    燒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門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卻沒有一片瓦。

    那些富貴人家,十指連泥也不碰一下,卻住在鋪滿瓦片的高樓大廈。

    11、《蠶婦》宋 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譯文

    一個住在鄉下以養蠶為生的婦女,昨天到城市裡去趕集並且出售蠶絲。回來的時候,她卻是淚流不斷,傷心的淚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溼了。

    因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著美麗的絲綢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這樣辛苦勞動的養蠶人!

    12《蠶婦吟》 宋 謝枋得

    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譯文

    杜鵑鳥於四更時分啼徹窗外,喚醒養蠶婦人起身關照蠶寶寶們,擔心著這幾天桑葉不夠影響了蠶寶寶吐絲結繭。歌舞樓臺之聲竟遠遠傳來,難道深夜了高樓歡宴的歌女們還沒有歸來入睡?

  • 9 # 長風文史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張俞《蠶婦》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王維《洛陽女兒行》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韜玉《貧女》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燕歌行》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白居易——《買花》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

  • 10 # 雨後嬌陽518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 11 # 哼哈蝸牛在路上

    野老歌 / 山農詞》張籍(唐代)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觀祈雨》李約(唐代)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選·杜甫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贈花卿》杜甫(唐代)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12 # 碧野地理文人

    唐代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李紳的“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羅隱的“糞土金玉珍,猶嫌未奢侈”。

  • 13 # 羞羞PLUS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出自: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百詠懷五百字》。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出自:明·佚名《增廣賢文》。

  • 14 # 靜觀壽州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一擲千金渾是膽,家徒四壁不知寒.。

    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

    ----梅堯臣 《陶者 》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 15 # 琴緣61

    俗語

    富家一席酒,窮漢半年糧。

    杜甫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蠶婦》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舊社會里,民間諺語

    泥瓦匠,住草房。

    紡織娘,沒衣裳。

    賣鹽的,喝淡湯。

    種田的,吃米糠。

    編草蓆的睡光床。

    當奶媽的賣兒郎。

    淘金老漢一輩子窮的慌。

  • 16 # 韓江之東2018

    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描述了貧富差距之大,感覺言詞已經用到極致;其詩句淺顯易懂,直截了當,可謂快哉!

  • 17 # 子度雨煙

    賣炭翁

    唐 ·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 18 # 在路上冷眼觀

    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十指不沾泥,嶙轔居大廈。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 19 # 南梔花晚

    印象很深的是小學學過的兩句詩

    第一句“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出自唐代李紳的《憫農》(其一),全詩如下: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第二句“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出自

    宋代張俞的《蠶婦》,全詩如下: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簡單易懂,寓意深刻。

    記憶鮮明,刻畫形象。

  • 20 # 任飛隨心說

    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太出名太出名。

    《增廣賢文》的“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荀悅的“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男朋友父母和親戚反對的愛情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