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零度Military
-
2 # 逍遙散人的酒館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劉備對吳國發起的戰役,三大戰役最後一場,220年東吳孫權奪取荊州,擒殺關羽。221年七月,劉備為關羽報仇,揮師東征,東吳求和不成,向曹操稱臣,避免兩面作戰,拜陸遜為大都督,吳軍避其鋒芒,以逸待勞,退至夷陵,陸遜火燒連營打敗蜀軍,後來劉備敗逃白帝城,一病不起,託孤諸葛亮,至此進入後三國時代!
再來回答一下問題,夷陵之戰為什麼是三大戰役之一,主要是因為影響深遠,官渡之戰,袁紹大敗,為曹操一統北方奠定了契機,也可以說是為三國的開始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蜀漢、東吳聯合抵抗曹操,曹軍大敗,劉備佔領荊州、益州建立蜀漢,真正的開啟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夷陵之戰,雖然東吳贏了,但是蜀漢、東吳兩國的實力都衰弱了,已經打破了三分天下的平衡,為後來晉朝的統一做了鋪墊,是前後三國的分界線。
-
3 # 一朵跳躍的浪花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時多少豪傑!
昨日話舊夢,都成煙雲!
夷陵之戰與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大戰役,是有很深刻的歷史意義的。我從三個方面介紹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夷陵之戰是蜀漢兵力由強轉弱的一個轉折點。
劉備取得漢中,收服了馬超等戰將之後,在漢中稱王。這時蜀漢的實力可以說是爆棚。關羽在荊州、馬超鎮守漢中,而且益州作為基地,劉備具備了三國爭霸紙面上的實力,而且這時候五虎上將集齊。但是物極必反,關羽被殺徹底攪亂了三國的這攤渾水。劉備攻打東吳,是集齊了全部的水陸兵馬,可以說是蜀漢的全部精銳。如下圖所示,剛開始的時候勢如破竹,但是東吳啟用了陸遜——東吳的鷹派,一把火把蜀漢的水陸大軍燒的幾乎全軍覆沒,劉備被困白帝城,有了後來的白帝託孤的故事。這場戰役不僅僅損失的是兵馬,更是蜀漢計程車氣,劉關張的故事謝幕。蜀漢被迫堅守益州。
——圖片摘自傅樂成《中國通史》
第二,夷陵之戰使得東吳和蜀漢的聯盟產生了裂痕,孫劉聯合抗魏的實力大打折扣。
夷陵之戰是蜀漢的一個恥辱,這種切膚之痛是不能消除的,在蜀漢內部的人對東吳的敵對心理日益增強。儘管東吳後來主動修好,諸葛亮也竭力避免這種裂痕的擴大。但是在蜀漢將士的心裡產生的落差是變不了的,也讓蜀漢的一些將領對抗魏產生了動搖,這都是很大的影響。
第三,劉關張謝幕,蜀漢本就緊張的兵源問題擺上桌面。
益州雖然被稱為天府之國,但是人力資源是匱乏的,人口非常珍貴,一場夷陵之戰將益州的精銳蕩盡,蜀漢再要維持一隻可以抗衡東吳和魏國的部隊,需要幾年的努力,這種影響可以說改變了歷史的走勢。
綜上,夷陵之戰看上去規模不大,但是歷史意義太大了!
-
4 # 設計師講歷史
戰役簡介: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歷史背景: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聞劉備將來伐,遣使求和,備不許。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備來箋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來自吳人的議論,只能引起劉備的更大反感,而不會有何效果。蜀漢猛將張飛率兵萬人,從閬中至於江州,與劉備會師,但在出發前,被部下張達、範強所殺。
戰爭過程:
1、前期: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當時,兩國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人(後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蠻夷加入,總兵力應達到五萬)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 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孫權在面臨蜀軍戰略進攻的情況下,奮起應戰。他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所謂的劉備前軍四萬人的說法,主要就依據這時孫權向曹丕寫的求救信上所說的劉備支黨四萬)。
陸遜上任後,透過對雙方兵力、士氣以及地形諸條件的仔細分析,指出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吳軍應暫時避開蜀軍的鋒芒,再伺機破敵,耐心說服了吳軍諸將放棄立即決戰的要求。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線。然後在那裡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並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這樣,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
2、相持:
公元222年正月,蜀漢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二月,劉備親率主力從秭歸進抵猇亭,建立了大本營。這時,蜀軍已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由於開始遭到吳軍的扼阻抵禦,其東進的勢頭停頓了下來。在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為了調動陸遜出戰,劉備遣前部督張南率部分兵力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孫桓是孫權的侄兒,所以吳軍諸將紛紛要求出兵救援,但陸遜深知孫桓素得士眾之心,夷道城堅糧足,堅決拒絕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議,避免了分散和過早地消耗兵力的行為。
從正月到六月,兩軍仍然相持不決。劉備為了迅速同吳軍進行決戰,曾頻繁派人到陣前辱罵挑戰,但是陸遜均沉住氣不予理睬。後來劉備又派遣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八千人馬,企圖引誘吳軍出戰,伺機加以聚殲。但是此計依然未能得逞。陸遜堅守不戰,破壞了劉備倚恃優勢兵力企求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蜀軍將士逐漸鬥志渙散鬆懈,失去了主動優勢地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從而為陸遜實施戰略反擊提供了可乘之機。
3、反攻:
陸遜看到蜀軍士氣沮喪,放棄了水陸並進、夾擊蜀軍的作戰方針,認為戰略反攻的時機業已成熟。為此他上書吳王孫權說:交戰之初,所顧慮的是蜀軍水陸並進、夾江直下。眼下蜀軍舍舟就陸,處處結營,從其部署來看,不會有什麼變化。這樣就有了可乘之機,擊破蜀軍,當無困難。孫權當即批准了陸遜這一由防禦轉入反攻的作戰計劃。
陸遜在進行大規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隊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這次進攻雖未能奏效,但卻使陸遜從中尋找到了破敵之法—---火攻蜀軍連營的作戰方法。因為當時江南正是炎夏季節,氣候悶熱,而蜀軍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所築成,其周圍又全是樹林、茅草,一旦起火,就會燒成一片。 決戰開始後,陸遜即命令吳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吳將朱然率軍五千首先突破蜀軍前鋒,猛插到蜀軍的後部,與韓當所部進圍蜀軍於涿鄉(今湖北宜昌西),切斷了蜀軍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軍馮習部,大破之。諸葛瑾、駱統、周胤諸部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守禦夷道的孫桓部也主動出擊、投入戰鬥。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四十餘座,並且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絡。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四面圍攻,又殲滅蜀軍近萬之眾。至此,蜀軍潰不成軍,大部死傷和逃散,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劉備乘夜突圍逃遁,行至石門山(今湖北巴東東北),被吳將孫桓部追逼,幾乎被擒,後衛將軍傅彤等被殺。後依賴驛站人員焚燒潰兵所棄的裝備堵塞山道,才得以擺脫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這時,蜀軍鎮北將軍黃權所部正在江北防禦魏軍。劉備敗退後,黃權的歸路為吳軍所截斷,不得已於八月率眾向曹魏投降。同月,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時被步騭截擊而死。
此戰,劉備軍幾乎全軍覆沒,陣亡數萬人,《傅子》更是記載吳軍消滅蜀漢軍八萬餘,劉備僅以身免。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的後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再加上他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4、結果:
東吳守住了荊州,而蜀漢受到重創,元氣大傷。此戰兩國實力都受到影響,為雙方日後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礎。
戰役中失利的蜀漢昭烈帝劉備向西敗逃,但是到了益州東部的永安便不再西進。孫權方面雖然獲勝,但是聽到劉備駐紮在離邊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懼,遣使議和。因長期征戰和兵敗而心力交瘁的劉備同意停戰,次年四月逝世,蜀漢軍政大權全部託付於丞相諸葛亮,後者立即遣使與東吳恢復同盟,共同對抗曹魏。
夷陵之敗讓新建的蜀漢政權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僅損失大量士兵與物資,還有多名將領陣亡。而隔年君主劉備的死亡更讓這個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國家搖搖欲墜,國內叛亂四起。丞相諸葛亮花了約5年的時間才能重建軍隊與彌平這些叛亂,並讓國力提升到可以對外出兵的地步。
這場戰役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漢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彝陵之戰也因此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正因為有著那麼大的影響,因而與曹袁之官渡、魏吳之赤壁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
-
5 # 邵哥說古今
能夠與赤壁之戰和官渡之戰並稱三大戰役,是因為三次戰役均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都充分體現了弱勢一方指揮者的戰鬥藝術,且均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的局勢和歷史的發展程序。
官渡之戰,曹操以兩萬對袁紹十萬,諸侯中當時袁紹實力最強,但最終曹操勝。後又滅烏桓,曹操統一了北方和中原地區,成為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諸侯。
赤壁之戰,是曹操在擊敗劉備後發起的統一江東的戰爭,曹操以20萬對陣聯軍5萬。因為周瑜使用連環計火燒連船擊敗曹操,讓曹操銳氣大減,失去了統一全國的機會。經此一戰,也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此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兩個作戰。
夷陵之戰背景:三國實力依次是魏蜀吳,公元219年,東吳呂蒙奪荊州殺關羽,吳蜀聯盟破裂。公元220年曹丕魏國稱帝。公元221年蜀國劉備稱帝,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以為關羽報仇為名,親率大軍攻打東吳。東吳求和被拒,孫權進而派陸遜為大都督迎戰,一面向曹丕稱臣。
戰爭最後,以陸遜火燒連營之計戰勝蜀國,劉備幾乎全軍覆沒。劉備逃到白帝城後便一病不起,第二年在白帝城病逝。
影響:雙方實力都被極大的消耗,此時任何一家都無法獨自對抗曹魏,諸葛亮掌權後立刻重修吳蜀聯盟,堅定了共同抗魏的決心。從此三國格局疆域在以後的四十年裡基本不變,三國局勢穩定。夷陵之戰由此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
正因為夷陵之戰的戰爭過程太過經典,更因為對當時時代格局影響太大,所以才可以並稱三大戰役。
-
6 # 史客不輕鬆
發生在公元221年7月—222年8月的夷陵之戰,是以劉備為首的蜀漢大軍攻打以孫權為首的東吳引起的,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中最後一戰。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小編給諸位分析一下。首先,“夷陵之戰”雖然規模不是特別大,但影響深遠啊!經此一戰,徹底把劉備打醒了。他“恢復漢室,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一直引而不發,今假借二弟關羽之死而欲報此仇之際,舉全蜀漢之力攻打東吳,目的就是想一鼓作氣掃平江東,以形成於曹魏平起平坐之勢。到那時實力大增,兵馬城池大大增加,糧草器械供應充足,然後再揮江北下,攻克洛陽,完成一統並非不可能。但遇上了陸遜這個書生,一把火把劉備的雄心壯志燒的乾乾淨淨。損失慘重的劉備退至白帝城,幡然醒悟,急切之間想一統天下是萬萬不可能的,縱然如曹操這樣的不世梟雄也做不到,何況是十分平庸的自己呢?劉備追悔莫及啊。其次,徹底改變三國秩序。當劉備醒悟過來後,白帝城託孤,蜀漢大權就落在諸葛亮的手裡。諸葛亮首先就主動和東吳修好,立致於孫劉繼續結盟,互相不干涉,不挑起紛爭,相互資源共享,有義務配合共同伐魏等。這些約定為諸葛亮穩定邊疆起了很大的作用,使諸葛亮能騰出手來全力伐魏。孫劉聯盟,也斷了曹魏一統天下的野心。如果僅僅一家之力,曹魏還是很有相當大的實力能夠征服的,若兩家聯合那就絕對討不到好。而孫劉聯盟即使同時舉兵攻打曹魏,勝算未必就大,再加上曹魏若滅,兩家必起刀兵之爭,那就是你死我活了,勝負難料。所有風險很大,兩家誰也不敢下這麼大的決心,最明智的選擇就是三家都存在,互相掣肘,又互相制約,可保太平。哪家的野心大,哪家先出手,哪家就有可能覆滅的快。歷史證明,蜀漢窮兵黷武,連年挑起戰爭,結果是最早覆滅的那個國家。而東吳四平八穩,一直溫和避戰,蜀漢滅亡後,又多生存了17年。
-
7 # 行者要行萬里路
我認為夷陵之戰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和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大戰役原因有如下三點。
第一:參戰人數多,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起兵七十餘萬,連營七百里,從人數來說不比另外兩場少。
第二:都是弱勝強防禦成功的戰役。官渡之戰是曹操以七萬兵馬戰勝袁紹七十萬大軍,赤壁之戰是孫吳用約十萬兵力破曹操八十萬大軍而夷陵之戰是孫權以不到十萬兵力擊敗劉備大軍七十餘萬,這三大戰役都可謂以少勝多之典範。
第三:從造成的結果來看,官渡之戰造成袁紹衰敗而曹操崛起,赤壁之戰造成了曹操勢力發展的停滯期而夷陵之戰造成了劉備勢力逐漸走向衰弱,三大戰役都對各方勢力格局有重大影響。
綜上來看,無論從參戰人數、以弱勝強之經典還是對於整體格局的劃分,夷陵之戰完全可以和另外兩大戰役相比較!
-
8 # 新莽傳奇
夷陵之戰後才正式確立了三國三分天下的局面。
官渡之戰基本確定了曹操對北方一統局面,也正是北方統一後曹操才會南下發動戰爭準備統一全國。赤壁之戰的由此爆發。
赤壁之戰的結果是曹操暫時沒有能力再度南下,孫吳得以佔據江東,劉備初步有了塊根據地—荊州。初步形成了三國分立的局面。
荊州則成為一個新的火藥桶,劉備與孫權因為荊州的戰略地位重要,戰爭是早晚的事。
孫權率先發動戰爭奪取荊州,斬殺關羽,令劉備痛失左膀右臂。劉備既要復仇又因為荊州是實現復漢大業的戰略要地。所以夷陵之戰爆發。
夷陵之戰的結果,劉備病逝,蜀漢損失慘重無法再與孫吳戰爭只能重新聯吳抗曹,由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就正式確立。
所以夷陵之戰能夠在三國形成前後期的那麼多戰爭中脫穎而出,顯得這麼重要。
-
9 # 白龍赤子
前言
夷陵之戰,發生於221年7月(蜀漢章武元年)——222年8月(蜀漢章武二年),對戰雙方是東吳和蜀漢,戰役的發生在於雙方領土的老問題,那就是“荊州問題”,荊州由於重要的戰略位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對於孫權保住江東還是蜀漢北伐中原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戰爭以劉備一方的失敗而結束,使蜀漢元氣大傷,面臨“國危主幼”的險地。
蜀漢遭到了沉重的打擊章武元年(221),劉備以黃權為鎮北將軍,發動了對孫吳的戰爭,雙方相持數月,以蜀漢的失敗而告終。這一仗的結束,催生了“白帝城託孤”的上演,使蜀漢面臨“國危主幼”的危機。眾所周知,劉禪是一個非常平庸的人物,他繼位之後沒有任何建樹,蜀漢的命運仍然掌握在丞相諸葛亮手中。
此時,東吳封鎖了長江,在長江流域中下游擁有了絕對的優勢。同時,東吳在蜀漢的內部出現叛亂的情況下還火上澆油,孫權任命曾經的牛人劉璋之子劉闡為益州刺史,不斷地挑起爭端,令諸葛亮焦頭爛額。
壯大了東吳的力量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孫權就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害怕“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發生,主動向曹操上書稱臣,這是孫權的智慧之處,他做到了能屈能伸,不愧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話。夷陵之戰的結束,東吳獲得了荊州和江淮地區的大部,成為真正意義上三國中的一極。222年,孫權稱王,建立吳國,定都建業(南京)。
改變了“三國”的政治局勢孫權於222年的稱王,不僅僅在於其個人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兩年前,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位後,廢掉了漢獻帝劉協,自立為帝,建立魏國,定都洛陽。一年前,劉備自立為帝,建立蜀國,定都成都。
同時,夷陵之戰的結束,也改變了魏蜀吳三國的綜合國力。唇亡齒寒的道理,想必孫權和劉備早就想到了,但最終在他們之間還是爆發了戰爭。這樣一來,導致本來就強大的曹魏更加強大,本來就弱小的蜀國更加弱小,曹魏的強大對東吳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這個意義上,司馬懿促成“三家歸晉”是比較容易的。
結語
夷陵之戰的規模可能不如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但它所造成的影響絕對是這一時期罕見的。最為重要的是,這一戰爭的結束,導致了孫權的稱王,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此外,這一時期重量級人物劉備的死亡,給蜀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所以,從參戰方、結果和影響上來看,此次戰役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合稱為“三大戰役”是合理的。
-
10 # 京華新媒體
夷陵之戰的規模看似不大,實則遠超赤壁之戰,堪比官渡之戰。
為什麼這樣說呢?
赤壁之戰先看赤壁之戰。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的氣勢恢宏,高潮迭起,好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和故事都是在這裡產生的。如:長坂坡的趙雲單騎救主,當陽橋上張飛呵退曹操百萬兵,還有諸葛亮過江後的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蔣幹盜書,龐統巧獻連環計,最後諸葛亮借東風,火燒赤壁,華容道關羽捉放曹...故事精彩紛呈,堪似大片!但是,這麼規模宏大,激烈的戰爭,竟然沒有一個將軍是戰死的?除了曹操誤中反間計,殺了蔡瑁、張允和周瑜殺了詐降的蔡中、蔡和外,其他將軍零死亡率!說明了什麼?戰爭一點都不激烈,曹操根本就沒和孫劉聯軍怎麼打仗,而是曹營爆發瘟疫,曹軍主動撤軍北還的!但是,赤壁之戰後,確實改變了以往的格局,三分天下有了可能。所以,赤壁之戰屬於雷聲大雨點小,但是影響比較大。在三大戰役中,規模算是最小的一次。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沒有什麼大的損失。反而都有收穫。
官渡之戰再看官渡之戰。袁紹和曹操經過前期的遭遇戰——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後,雙方在官渡對峙,準備決一死戰。結果曹操燒了袁紹的糧草,擊敗袁紹,曹操完勝。經此一役,袁紹元氣大傷,實力天平向曹操傾斜。隨後曹操在奪取了袁紹的冀青幽並四州後,基本統一了北方。官渡之戰,除了前期的顏良和文丑外,淳于瓊、蔣義渠、韓猛等戰死。還有許攸、張郃、高覽、牽招、何茂、王摩投降,沮授被殺。袁紹損失慘重。
袁紹的八大將,五個戰死沙場,三個投降。謀士許攸投降,沮授被殺。可見戰況激烈。
夷陵之戰夷陵之戰。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舉蜀漢全國之力征討孫權。結果劉備軍在夷陵被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慘敗,幾乎全軍覆沒。最後逃亡到白帝城才算穩住陣腳。這場戰役,劉備所帶的大將幾乎全部戰死。黃權被陸遜的兵馬斷了後路,不得已帶兵投降了曹丕。正史中,劉備戰死的大將有張南、馮習、傅彤、胡王沙摩柯。杜路和劉寧投降陸遜。文臣裡面,馬良和程畿戰死。
夷陵之戰,影響重大。因為在此之後的四十年裡,三國之間的領土幾乎沒有變化。孫劉再次議和聯盟,一直到蜀國滅亡。夷陵之戰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三國鼎立三國鼎立始發於官渡之戰。因為在官渡之戰後的幾年裡,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是三國的開始。赤壁之戰後的幾年裡,劉備奪取了荊州大部和益州漢中上庸等地,天下基本被曹操,劉備和孫權劃分完畢,三國雛形出現。而夷陵之戰,確立了三國的版圖和格局。所以,夷陵之戰完全可以比肩其他兩大戰役。
-
11 # 一根有思想的韭菜
夷陵之戰的規模不大,卻能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大戰役是因為這三場戰役導致的結果是非常重要的。
夷陵之戰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公元222年劉備企圖重新奪回荊州,於是以替關羽報仇為名,調集所有兵力,親征東吳,結果被東吳大都督陸遜消滅於猇亭,僅剩劉備一人被趙雲接回蜀中,差點被孫權侄兒孫恆活捉。
劉備在對東吳發兵的時候,幾乎把新生代文武大臣都帶上了,結果都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殆盡,有馬良、馮習、張南、沙摩柯等年輕將領,黃權像曹魏投降,進而導致諸葛亮北伐無將可用。
夷陵之戰的失敗,劉備死於白帝城,三國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
官渡之戰中曹操的勝利,盡得袁紹四州之地,成為北方霸主。赤壁之戰中曹操的失敗,使得曹操征服南方的計劃落空,而劉備與孫權在戰後的勢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三國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這三場戰役都對當時的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夷陵之戰雖然規模不大,但也成為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戰役。
-
1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夷陵之戰的規模有限,既比不了袁曹官渡之戰,也不比了赤壁之戰。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此次東佂只帶領了區區數萬兵馬。並不像《三國演義》裡描寫的那樣,劉備率領幾十萬大軍傾國而出。
而在官渡之戰中,袁曹雙方的兵力加起來共有十幾萬人馬。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在劉琮不戰而降後,更是擁兵約20萬。因此,與之相比夷陵之戰當然就相形見絀啦!
不過,夷陵之戰的規模雖不大,但是意義卻不小。因為這場戰爭的勝負,不僅決定了孫劉兩家今後幾十年的命運,而且也左右了三國時代大趨勢。
為什麼呢?因為此戰如果劉備取勝了,自然不會滿足於奪回荊州,更會挾勢一舉攻滅東吳,從而形成與曹魏夾江對峙的局面。如此一來,曹魏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它將會面對著蜀漢從漢中、荊州和江東三路出擊的態勢,劉備可以選擇一路主攻,另外兩路佯攻牽制的戰術,到那時真不知曹魏的兵力該如何佈署了?
然而夷陵之戰的結果卻是劉備失敗了,而且敗得極慘,幾乎是以全軍覆沒而收場!此戰的失敗不僅使蜀漢損兵折將,更使其元氣大傷。從而使劉備集團從勢力崛起的巔峰上跌落下來,使其在一定時期內失去了主動進取的力量。
更為重要的是,劉備的失敗引發了蜀國內部的動盪——南有孟獲等人在南中造反,內有派系之間的重新洗牌。至使,諸葛亮在接受了劉備的白帝城託孤之後,不得不耗費心血重新穩定內部統治秩序。而在蜀漢忙於內部整頓的同時,吳魏兩國早已做好了戰略部署。
到了這個時候,以蜀國的有限國力,絕難抵擋吳、魏兩國的東、北兩路夾擊!因此,擺在蜀國面的也就只有重走“聯孫抗曹”的老路了!於是,在夷陵之戰後元氣大傷的蜀漢政權,只得選擇與東吳媾和,然後再集中其有限的力量北伐曹魏,去做恢復中原的嘗試。
-
13 # 納蘭談史
無論是在正史還是小說中,夷陵之戰的戰役規模都不算小,咱們以正史為例,夷陵之戰中蜀軍是五萬人對戰吳軍的五萬人,雙方加起來是10萬人的戰爭規模,戰役規模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三國戰役中僅次於赤壁之戰(25萬人的戰爭規模)和官渡之戰(15萬人的戰爭規模)的大戰役了。
夷陵之戰最為深遠的意義在於,此戰打亂了三國的軍事格局、政治格局,鞏固了三國鼎足之勢。 夷陵之戰前夕,可以說是蜀國和劉備最輝煌的時刻,蜀軍不僅成功奪取了西川廣饒之地,蜀軍還在漢中打敗了強大的曹軍,佔領了軍事要地漢中,由此蜀國進入了政治、經濟、軍事的巔峰期,距離諸葛亮的隆中對只差最後一步,然後只要從荊州和漢中同時向魏國發動鉗形攻勢,那麼就很有一統天下的希望。
蜀國接二連三的勝利,不光讓魏國產生了巨大震動,還深深地刺痛了吳國的玻璃心,江東方面感到了極大的威脅,所以又與魏國聯手,派兵襲取了蜀國的荊州,吳國成功奪取了戰略要地荊州,還斬殺了關羽,成為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源頭。 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劉備舉全國之兵東征伐吳,前期打的順風順水,但是後期孤軍深入,被吳國陸遜在夷陵一把火燒的片甲不留,蜀軍的大敗,不光令蜀國國力重創,還讓失衡的三足格局重新穩固,蜀主劉備也在這場戰役中喪命,蜀國進入了蜀後主時代。
從政治角度來看,蜀國經歷此大敗後,荊州徹底歸屬吳國,這就意味著諸葛亮的隆中對無法繼續下去,也意味著蜀國基本上沒有了一統天下的可能性。此戰役後東吳和蜀國國力均有所下降,與曹魏的國力差距拉大,所以外交策略也要隨之而調整,繼續要和東吳結盟,共拒曹魏,才是兩國的求存之道。從軍事上來看,蜀國雖然沒有了戰略要地荊州可供用兵,但是依然還有川蜀和漢中之地,自保有餘之際,依然可以透過漢中居高臨下時不時的向關中打擊,即便是無法攻入長安,也能夠大大損耗魏國在西線的軍力,起碼使之無法短期內有向西川用兵的可能,這也是後來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的目的所在。
同時夷陵之戰也是三國疆域的奠基之戰,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沒有爆發更大的戰爭,無形中延長了三國的歷史程序,所以這場戰役影響還是蠻大的,和赤壁之戰、官渡之戰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
-
14 # 史海尋蹤
戰役重不重要,一是看戰役本身的輸贏勝負以及規模戰果,更重要的是長遠上對戰略全域性的影響。
舉個例子,為什麼說四渡赤水非常重要?當時紅軍只有一萬多人,和國民黨之間戰鬥規模也較為有限,但透過四渡赤水紅軍甩開了敵人的重兵追擊,這才使革命火種得以儲存,才有了之後新中國的建立。
簡要說下夷陵之戰,夷陵即如今的宜昌一帶。因為關羽在圍攻曹魏的襄樊時,不幸被孫吳名將呂蒙白衣渡江偷了荊州,結果被殺害於麥城。
此事對於西蜀是一個重要轉折,荊州失去之前,西蜀形勢一片大好,既擁有益州(西川)作為大本營,還據有要地漢中扼川陝咽喉,進可攻退可守。在川外還佔據著荊州這一前哨基地,而且如果能拿下襄樊,荊州將會與劉封守衛的上庸(鄂西北地區)連成一片,進而北上曹魏腹地南陽,克復中原指日可待。
在這種局面下,關羽的失敗令西蜀形勢急轉直下,更為重要的是,盟友東吳的背叛。聯吳抗曹一直是西蜀國策,東吳的拆臺之舉使曹魏重新取得主動,而西蜀危殆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重新拿回荊州方可挽回局面,因此劉備兵出三峽伐吳表面是為關羽復仇,實際是重新奪回要地荊州,恢復之前的戰略格局。
但是這事劉備乾的草率了,全國只十萬兵馬,被他帶走一大半,還被陸遜火燒連營,啥都沒撈著,連老本都給虧個精光,實在是得不償失。
夷陵之後,令原本已出現裂痕的蜀吳關係雪上加霜,連劉使君也魂歸天外。沒了主心骨的西蜀元氣大傷,自此被壓制在西蜀一隅,即使諸葛丞相拼了老命數次北伐,終歸一無所獲。
因此夷陵之戰起,三國的命運已經決定。曹魏沒了蜀吳聯盟的掣肘,一家獨大;東吳為了荊州短利自毀江山,他和曹魏只隔著一條長江,比攻打西蜀方便的多,自此進入不斷被消耗的煉獄模式;而西蜀從此後再也沒有機會恢復之前勃勃生機的盛況。
官渡之戰決定了中原的歸屬,赤壁之戰確立了三國鼎立,而夷陵之戰卻決定了日後天下的走向,厲不厲害?
-
15 # 蒼茫大地顧煒斌
答案很簡單,這三大戰役決定了三國的走向,請聽蒼茫大地替文官渡之戰決定了中國北方誰是雄主。袁紹要發兵官渡,關在獄中的謀士田豐勸諫:今且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袁紹無腦,被逢紀挑唆,差點幹掉田豐。袁紹繼續發兵,沮搜又勸諫:我軍雖眾,但勇猛不及彼軍;彼軍雖精,而糧草不如我軍,利在急戰,我軍有糧,宜且緩守。若能曠以日月,則彼軍不戰自敗矣。結果也被關起來。袁曹兩家在官渡相持,留守許昌的苟彧力主曹操死戰。後來袁紹手下謀士許攸來投曹操,曹操依計燒了袁軍後勤倉庫一烏巢。張郃、高覽去偷襲曹營失利,袁紹大敗,這一戰決定了中國北方誰是雄主。曹操勝出,統一了北方。
赤壁大戰的結果奠定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否形成。曹操揮師南下,荊州新主劉琮投降,孫權佔據江東,劉備與劉表長子劉琦佔據江夏一帶。曹操想一舉平定江東、掃清荊州劉備叔侄的殘餘勢力,孫、劉寧死不降,雙方戰於赤壁。
輔佐江東三代的老臣黃蓋獻苦肉計,詐降,周瑜孔明用火攻玩殘曹操,曹操北退,孫劉趁勢進兵,三家分了荊州,曹操、孫權、劉備三足鼎立的局面已成。劉備又在孔明、法正襄助下征服益州,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三國成鼎立之勢。如孫、劉失敗,曹操一統天下夷陵戰役的失敗,決定了蜀漢最終滅亡的命運。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先水淹七軍,活捉魏帥于禁,斬殺魏先鋒龐德,華夏震動。曹操差點兒遷都。後曹操派徐晃去抗擊關羽,徐晃踏營進擊,關羽敗退。背後呂蒙、陸遜白衣渡江,實施偷襲,荊南全失,關羽、關平被擒殺,劉備荊州地盤全失。為了奪回荊州戰略要地,劉備傾全國之力全力東征,先勝後敗,結果在夷陵猇亭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劉備糾集多年的四海精銳盡失,劉備也因年老鬱悶在永安城薨世,託孤於孔明。至此,劉備蜀漢集團已失去逐鹿中原的實力,也再也沒能踏進荊州半步。
簡言之,孫權的東吳集團再也不擔憂蜀漢在長江蜀漢對東吳領土再無任何想法。吳蜀再也不互為敵手,到後主劉禪降魏,吳蜀再無戰爭。蜀吳從此修好,共抗曹魏。夷陵之仗,奠定了蜀吳聯合抗曹的局面!
-
16 # wangchengzhia
夷陵之戰最終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夷陵之戰以孫吳的勝利告終,而若相反,劉備戰勝孫權,那麼順流而下,曹丕亦必過江搶奪勝利果實,那麼,很可能孫吳被滅,曹劉兩分天下,而提前進入南北朝了。
實際上,孫權當時是最危險的,一來年輕,政治資本弱,再者,除長江外,並無其它天險可守,或者說沒有大的山脈為屏障,唯有全據長江,特別是荊楚之地,對東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孫權不得不向曹魏稱臣,而防止兩面受敵,而再次為生存而戰,力保荊州。而劉備也實為荊州而來,畢竟這才是爭天下的資本和要地。而曹丕也是坐山觀虎鬥,準備隨時前來摘桃子,取漁翁之利。
而劉備戰敗,陸遜也不敢窮追不捨,實在是唇亡齒寒,他也深知曹氏父子之奸詐,時刻小心曹魏乘虛襲擊江南。
因此,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又一次總的角力,也是荊州,襄樊之戰的延續,最終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
17 # 佑豐
夷陵之戰無論規模還是意義都是比不上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一方霸權的基礎,赤壁之戰的後果則是形成了三足鼎立。而夷陵之戰前後,各方實際比較沒有本質的變化,還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夷陵之戰的最大的一個後果則是劉備病逝,從此蜀國再也沒有希望一統天下了,但是劉備逝世時也已經六十多了,在古代,這個年齡也絕對是高齡了,哪怕劉備能再撐十年,蜀國在剛面臨大敗後,也是無法在十年內完成統一的,所以夷陵之戰對整個三國的程序的影響都是比不上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
-
18 # 東秋妮
夷陵之戰是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夷陵之戰的作戰規模到底有多大?夷陵之戰對當時局勢有什麼影響?
帶著以上三個問題,讓我們來回顧下"夷陵之戰"的前後過程。
一.歷史背景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荊州被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瓜分。
曹操佔據南陽和江夏北部,劉備奪取了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都,孫權據有南部和江夏南部。
曹操回軍北方並將兵鋒指向關中、涼州一帶。
公元210年,在劉備的請求和魯肅的規勸之下,孫權又把位於長江北岸的戰略要地借給了劉備。
這樣一來,劉備實際上基本控制了荊州。
劉備透過武力奪得西川和漢中後,已經擁有了橫跨益州和荊州的龐大勢力。
二.聯盟破裂
公元211年、孫權佔據交州後,カ量進一步擴大,此時曹操正忙於穩定後方,無暇南顧。
孫權趁機向劉備索還荊州,而劉備則以“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為藉口拒絕歸還。
由於當時雙方正在合力抗曹,這一矛盾暫時未被激化。
漢中和荊州是蜀漢的兩個戰略基地,從漢中可以北出流關,攻打洛陽;從荊州北上可以經襄陽攻打許昌,東下則可以直搗吳國的腹地,使蜀漢處於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
東吳處於長江中下游,對劉備勢力的迅速發展深感不安。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裡樊戰役”。孫權乘蜀漢荊州軍北攻襄陽、樊城,與曹魏大軍激戰不已,後方空虛之際,派大將呂蒙“白衣渡江”,襲佔江陵。
關羽聞訊後倉猝率軍回救,結果兵敗被殺,孫權遂佔有了整個荊州。
孫、劉聯盟破裂,矛盾全面激化,最終導致了“夷陵之戰”。
三.夷陵決戰
面對強敵,東吳主帥陸遜採取積極防禦的方針,實施戰略退卻、把難以展開兵力的峽谷險地留給了蜀軍,使蜀軍顛簸在崇山齡之中,將士疲憊,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
吳軍掌握了主動,集中兵力進行決戰,火燒連營,贏得了勝利。
劉備兵敗逃到白帝城後,陸遜為避免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
公元220年4月,劉備因“夷陵之戰”的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
“夷陵之戰”就此結束。
夷陵之戰,蜀軍四萬多人,吳軍五萬兵馬,規模確實不大。夷陵之戰,蜀軍受重創,元氣大傷!夷陵之戰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蜀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夷陵之戰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正是因為有這麼大的影響,所以夷陵之戰,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並稱三國的三大戰役!
-
19 # 奕天讀歷史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號稱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
夷陵之戰的規模雖然相較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規模要小一些,但在三國的各大戰役中,也算是規模較大的一次大戰了。之所以這三次大戰並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最主要的原因是每次大戰都是歷史程序的重要轉折點,都形成了新的天下形勢。
先看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曹操以數萬大軍對陣袁紹的十一萬大軍。在許攸的建議下,曹操奇襲烏巢,燒了袁軍糧草,導致袁紹軍心大亂。曹操趁勢誅殺袁軍,殲滅、坑殺袁紹軍隊七八萬之眾,而袁紹自己僅帶了數百騎逃回了冀州。
此戰,曹操收了張郃、高覽等袁軍將領,以及上萬的袁軍士卒,大大增強了自身實力。而袁紹則從此一蹶不振。
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也讓曹操成了諸侯中的最強者。
再看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五萬兵力對戰曹操的十餘萬大軍。曹操軍中疾役蔓延,東吳周瑜又使用火攻計,火燒曹軍戰船,導致曹操不得已焚燒了剩下的船隻敗退而走。
劉備則趁機佔領了荊南四郡,後來,又從孫權手中用半個江夏郡換了南郡。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奠定了曹孫劉三足鼎立的局勢。
最後來看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發生在關羽敗走麥城,失荊州之後的第二年。劉備稱帝三個月之後,打著替關羽報仇的旗號,發兵東征。實際上,劉備此舉是想重新奪回丟掉的荊州之地,實現諸葛亮所謀劃的荊州、漢中兩路齊出,北伐曹魏,統一天下的戰略佈局。
此次大戰,蜀吳之間的實力相當,雙方均有五萬左右的軍隊參戰,都將各自可調動的軍隊全部派到了戰場之上。因為勢均力敵,所以,大戰初期雙方處於膠著的對峙狀態。
直到第二年夏天,陸遜採用火攻計,火燒蜀軍連營,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才取得戰役的最終勝利。
此戰,劉備帶去的軍隊損失殆盡,同時還損失了十餘員戰將,蜀漢實力大損。劉備去世之後,重新形成了蜀吳聯盟,共同抗曹的局面。
夷陵之戰後,直到蜀漢滅亡,天下三分的大勢基本沒有發生過太大的變化,三國之間的疆域也沒有過多改變。因此,夷陵之戰被視為後三國時代的開端。
正因為夷陵之戰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一樣,都是三國時期歷史發展程序的轉折點,所以,才同後兩者一起,被並稱為了三國“三大戰役”。
-
20 # 萌哥蛋蛋看世界
夷陵之戰屬於漢末三國時期的戰略決戰,對三分天下、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持續有著重要意義。
因為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這三大戰役,都是漢末三國的戰略決戰,戰爭的結果直接關乎參展方的生死存亡與勢力歸屬,對三分天下、三國鼎立都具有重要決定性意義。夷陵之戰開始前孫權曾經多次向劉備求和,劉備勢要出兵取荊州徵東吳,注意這個時候孫權也和曹操已經修好;劉備和孫權的聯盟已經陷入破裂,這一戰並非僅僅是區域性戰爭,如果劉備在夷陵取得勝利勢必會進取荊州,那麼劉備與諸葛亮的隆中戰略路線“佔荊、益,兩路出兵平定中原、中興漢室”將會重新得到實現;而孫權的“立足江東,佔據荊州,全據長江天塹自然防線、儘可能佔據長江以南所有土地;然後稱帝立號統一天下”的戰略目標將會破碎。章武元年(221年)劉備以江東孫權襲取荊州、殺害關羽,蜀漢為關羽復仇的名義,發兵征伐東吳;恰逢此時張飛又被部將張達、範強殺害,投奔了東吳;劉備更是大怒,孫權遣使求和、劉備也不同意。
七月,時年61歲的劉備親率數萬大軍,東征東吳;蜀漢大軍勢如破竹,攻入吳境擊敗吳軍李異、劉阿部,佔據秭歸。東吳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統軍五萬抵禦蜀漢進犯。陸遜對比東吳和蜀漢雙方兵力、士氣、綜合實力條件,做出戰略退卻、轉入防守的決定,蜀漢大軍也一路進至夷陵猇亭一帶。隨後吳軍扼守要地、堅守不戰,與蜀漢相持半年之久,蜀漢大軍不得已在夷陵一帶設立幾十座營寨。轉眼酷暑時機已至,蜀漢軍隊因天氣炎熱,把營寨挪至深山密林之中,準備秋後在對吳軍發動大規模進攻;關鍵時候,這場戰爭決戰一如既往,從袁紹和曹操官渡之戰戰略決戰,曹操火燒烏巢燒燬了袁軍的糧倉基地實現轉折;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火攻擊敗曹軍,使得曹軍死傷無數,曹操幾十萬大軍瞬間潰不成軍;夷陵之戰東吳統帥陸遜更是在長期堅守相持後,把握盛夏時機、酷暑炎熱,“火燒連營七百里”。
陸遜命吳軍士兵每人手持茅草,夜晚趁機突襲火燒蜀軍營寨,蜀漢大軍大亂頓時潰不成軍;陸遜率吳軍趁勢攻打追擊漢軍,蜀漢劉備大敗;劉備好不容易突圍逃出,率軍退至魚腹縣,並改魚腹縣為永安縣鎮守永安城(也稱白帝城);東吳孫權聽說劉備駐軍白帝城、因為永安一帶屬於蜀漢的東大門,距離東吳邊境非常近;於是孫權非常擔心遣使請和,鑑於形勢劉備也同意了;這一戰孫權其實也是雖勝猶敗,東吳和蜀漢本身國力較之曹魏相差極大,這一戰使得蜀漢和東吳的實力都大大得到削減,特別對於原本國力處於弱勢的蜀漢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這一戰後直到5年後建興六年(228年)蜀漢才得以恢復、再度揮師北伐曹魏;夷陵之戰對於三分天下、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持續意義重大,同時此戰也為蜀漢和東吳再次走向聯合奠定了基礎。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的戰爭很多,而最著名的堪稱三大戰役。三大戰役是指三國時期發生的三個大規模著名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其中,就夷陵之戰來說,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在夷陵之戰中,南征北戰一生的劉備,卻被相對年輕的陸遜擊敗,並最終在永安白帝城病逝。值得注意的是,夷陵之戰的規模不過10萬人。那麼,問題來了,夷陵之戰的規模不算大,為何會成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呢?
一
首先,就三國三大戰役來說,夷陵之戰的規模可以說是最小的。就夷陵之戰來說,劉備親自率領了5萬大軍,而東吳陸遜也率領了5萬大軍。由此,這是一場10萬人規模的戰役。與此相對應的是,在夷陵之戰之前的赤壁之戰中,曹操一方的兵力在20萬人左右,而孫權、劉備的聯軍在5萬人左右,也即這是一場25萬人規模的戰役。至於更早的官渡之戰,雖然曹操的兵力不過3萬人左右,但是,就袁紹來說,則在官渡之戰中投入了11萬的大軍。由此,在規模上,官渡之戰也要超過夷陵之戰。
二
同時,在漢末三國時期,還有不少戰役的規模,也超過了夷陵之戰。比如在渭南之戰中,曹操一方派遣了10萬大軍,而馬超、韓遂等關中諸侯的聯軍,也有10萬人左右。比如石亭之戰中,曹魏派遣了10萬大軍,東吳則在9萬人左右。再比如興勢之戰中,曹魏大將軍曹爽派遣了15萬大軍征討蜀漢,結果被王平的3萬大軍擊潰。至於歷史上的多次合肥之戰,其兵力也經常在10萬人以上。那麼,問題來了,夷陵之戰的規模不過10萬人,為什麼其可以列入三國三大戰役,而渭南之戰、石亭之戰、興勢之戰等戰役沒有入選呢?
三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主要是因為夷陵之戰的意義和影響極為深遠。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在夷陵之戰後,東吳守住了荊州,而蜀漢受到重創,元氣大傷。此戰之後,東吳和曹魏兩國實力都受到影響,為雙方日後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礎。一方面,就直接影響來說,夷陵之戰是蜀漢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在夷陵之戰前,蜀漢整體上是一個向上的趨勢,甚至有望和曹魏爭奪天下,但是,在夷陵之戰後,儘管有諸葛亮北伐,實際上,這都是在延續蜀漢的生存時間。換而言之,在劉備病逝,且蜀漢損失數萬士兵後,蜀漢的滅亡,幾乎無可避免了。
四
最後,另一方面,就東吳來說,雖然在夷陵之戰中戰勝了蜀漢,守住了從關羽手中偷襲的荊州,但是,這也意味著東吳承擔了更大的防禦壓力,這一壓力來自於曹魏。比如在夷陵之戰中,魏文帝曹丕就派遣了大軍征討東吳。在此之後,曹魏和東吳經常在荊州、江淮等地交鋒。而從整個三國曆史的走向來說,在夷陵之戰前,魏蜀吳三國的疆域是不斷變化的,但是,在夷陵之戰後,魏蜀吳的疆域格局就相對穩定了,也即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並且,就魏蜀吳三國的實力也基本上固定了,也即曹魏一家獨大,東吳居中,蜀漢最弱的格局。因此,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顯然是比較適合的。
赤壁之戰後,雖然孫權數次北上進攻合肥和壽春,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始終都沒有作為,結果都是騷擾性質。關羽發動的樊城之戰,差點嚇得曹操遷都,雖然戰役失敗了,但更堅定了劉備兩路北上中原的信心,因此親征東吳,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奪得荊州。而夷陵之戰的失敗,讓劉備徹底失去了進攻能力。
此後諸侯亮數次北伐,之所以沒有選擇進攻長安,而是選擇穩妥的“平取隴右”策略,究其原因是受到夷陵之戰失敗的影響。夷陵之戰還有另外一個後續影響,它讓蜀漢和東吳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誰也沒能力獨自抗衡魏國,否則兩國皆亡,這也促成吳蜀再次結成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