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語文小世界kangge
-
2 # 魚頭聊史
“一問三不知”,指怎麼問都不知道,比喻對實際情況瞭解太少。也有故意裝糊塗、明哲保身的意思。“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為防止晉國做強做大,齊國就派陳成子帶兵援助鄭國。兩軍對壘之際,齊軍有個叫荀寅(又稱荀文子)的人向陳成子報告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準備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們,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大怒:“出發前國君有令,不要追趕零星的幹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就是出動一千輛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是壯敵人的威風,滅自己的志氣,回國後我要報告國君”。荀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道:“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意思就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而我對這三個方面都不知道就急忙向上報告,難怪不會有好結果。
-
3 # 新娛樂影視剪輯
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三不知”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釋義:“一問三不知”就是從荀寅的話語中概括出來的。它的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
再解釋一下:“三不知”
三不知”指抄的是開始、中間、結局都全然不知。“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件不知道的事呢?出自《左傳》,據記載,晉國的荀瑤率領軍隊攻打鄭國時,荀文子認為,不可輕舉妄動,他說道:“君子之謀也,始衷(即‘知中’字,三代‘衷’字有“中心”一解)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荀文子說話的大意是,仁人君子的進攻謀略,是開始、中間和最後終結(即“始衷終”)都弄得了如道指掌明白清楚才進攻。現在我們這三部分都不知道,不是很難嗎?
回覆列表
一般指發生、過程、結果。有的是對此瞭解太少,真不知道,無知淺薄;有的是事不關己,裝傻充愣,明哲保身。出自荀文子,“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