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葛寶君不攝影
-
2 # 離城未安
攝影,與被拍主體的距離,也是影響一張照片好壞的關鍵。我們都知道,近距離可以拍細節,遠距離可以拍大景。那在“離遠一點”的情況下,還有哪些技巧可以用,能讓照片更漂亮呢?
攝影自學班,總結了4句攝影口訣,希望幫朋友們,在與景物“距離遠”的情況下,拍出更多漂亮的照片:
離遠一點拍遼闊。登高望遠景色多。
後期調色廢片活。順線航拍不會錯。
結合具體圖片,為朋友們詳細解說下,這4句口訣,包含哪些攝影技巧:
1、離遠一點拍遼闊。
距離景物遠,我們可以拍更遼闊對場景。但有些時候,因為太過遼闊,照片往往過於空曠,過於單調。該怎麼辦呢:

(1)等光等色:室外拍攝風景,距離遠的情況下,多數是以天空為背景。以天為背景,就要挑選時間:清晨和傍晚的天空,才有顏色,才更漂亮。
(2)選擇天氣:多雲的天氣,天空才更豐富,不是藍藍一片,而會有更多“天”的筆畫。
(3)離遠一點拍攝,注意: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照片中,會出現水平線。這時,我們要讓照片保持水平,別傾斜。怎能保持?

(4)把你裝置上的攝影參考線調節出來。單反裝置,參看說明書。手機調整方法,借鑑下圖:



(5)拍景色,為了保持照片整體的清晰:要用小光圈。手機可以調出遠景模式,如下圖:

2、登高望遠景色多。
距離遠,我們也可以改變角度:

(1)登高到山頂:可以拍攝山林,早起,或者霧天氣,可以拍導迷茫霧氣。
(2)遠距離拍霧,要點:如果城市拍霧,想拍清一些建築頂端,要到30層以上。如想拍清山上某些區域性,要等風。有風吹過,會讓景物出現區域性清晰。有虛有實,照片就主次分明瞭。

(3)登高,遠距離拍夜景:帶三腳架,沒有三腳架,要把裝置固定好,別掉下去,同時,不能抖動;調小光圈,為了拍清全景,降低感光度,降低照片噪點;調慢快門,照片才不暗。

(4)手機調整這些引數的方法,見下圖:

3、後期調色廢片活。
拍風景,有些時候,拍出來的照片顏色不理想,紋理不清晰。那咋辦?調它!

我這裡,只是為朋友們,介紹些修圖的思路。具體引數,根據不同的照片,有不同的設定。
(1)用手機修圖軟體Snapseed開啟要調色的風景照。工具,調整圖片。提高對比度,讓照片不那麼灰,提高飽和度、氛圍,讓照片鮮豔。



(2)因為原圖,山草,呈現黃色,雲水呈現藍色。有很好的冷暖對比基礎,所以,要凸顯這個對比。工具,白平衡,色溫,數值為負數,讓照片整體偏藍。


(3) 用蒙版,保留雲和水的藍,還原山和草的黃。蒙版在這裡,右上角彎曲的箭頭,檢視修改內容,右側出現“白平衡”,點它,出現仨選項。中間畫筆,是蒙版。


(4)進入蒙版介面,白平衡數值,設定為100,對雲、水塗抹。雲水藍(冷)了。

(5)再次工具,白平衡,色溫調為正數,讓照片偏黃。蒙版,保留山和草的黃。如果感覺草地太豔了,那用白平衡數值為50,對草塗抹。數值100,對山塗抹。冷暖對比出來了。



(6)突出照片整體的紋理:工具,突出細節。提高結構。讓照片整體紋理更清晰,尤其讓山脈紋理更清晰。如果不想讓草過噪,同樣可用蒙版,只保留對山的結構提升。哦了,調整完畢,匯出即可。




4、順線航拍不會錯。
遠距離,有時,是前後距離較遠,有時,是上下距離較遠。這兩種情況,還有哪些技巧可用呢:

(1)航拍:也要講究構圖。可讓主體,處於照片對角線上。
(2)從近向遠拍攝時:注意場景中的前景,或者線條。有前有後,有引導線,會讓遠距離的大景別照片,更有縱深感。
以上口訣的詳解,有具體怎麼拍,有手機攝影引數怎麼設定,還有後期技巧,希望幫助到朋友們。

-
3 # 臥龍超歌
關於風光攝影的話題太多了,原理技巧不再敘述,各有各自的理解和方式。我個人認為,拍近景是看得見的風景,拍遠景是拍看不見的風景,這個近和遠是想對來說。一般的理解是遠景就是廣闊天地的大風景,近景就是身邊很近的風景。
為什麼說拍遠景是拍看不見的風景呢?拍遠景我常用中長焦鏡頭去觀察,能看到平常肉眼不容易看到的“景色”透過自己的觀察取景,壓縮了景深和空間,得到自己想要的畫面。這也是很多經驗豐富有想法的攝影師慣用的方法。
拍近景大景很多攝影人喜歡用廣角鏡頭拍,那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場景,拍的會雷同沒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要說近風景好,還是遠風景漂亮,沒有優劣之分,只有不同的用途,不同思考和表現方法而已。
-
4 # 攝影屯
在攝影過程中有很多對比,遠近對比,也是我們常用的一種,用好遠近對比,可以讓照片看起來更有層次,縱深感也會更好,那具體應該怎麼用呢?
有哪些拍攝技巧?又有哪些修圖技巧,可以讓遠近對比明顯的照片,看起來更好看呢?
這4句攝影口訣,希望幫助到大家:
登高眺望遠近分。有路有線層次真。
遠近對比色彩悶,利用蒙版調色溫。
遠近也可獨一人,前景清晰背景深。
下面透過具體運用了遠近對比的照片,來為大家解說一下這4句口訣的用法:
1、登高眺望遠近分。
(1)無論是拍攝城市的建築,還是一些山川的風景,當我們登的足夠高的時候,可以讓景物盡收眼底,拍出從近到遠縱深向前的畫面。
比如第1張圖我們可以用機翼上方倒映出地面建築的風景,讓遠近對比體現的更清楚,更明顯。
(2)也可以調慢快門速度,讓路上行駛的車輛變成光軌,讓這個路面引導觀者的視線,從近向遠,有近處的路,有中間的建築,有遠處的天空,遠近對比,讓照片的層次感更好了。
(3)如果沒有機翼倒影可用,沒有光軌可用,我們可以拍攝由近向遠遞進向前的建築群延伸到天邊,近大遠小,縱深感很好。到足夠高再進行拍攝的角度,很容易拍出遠近對比的照片。
2、有路有線層次真。
(1)如果不能夠登得太高,那我們在地面也可以,尤其注意一些路,一些小巷和衚衕,或者海邊的浪花,中間的溪流、小河等等線條明顯的景物。
(2)如果當時的環境,並不能讓遠處的景物太清晰,那麼我們就可以順著這些線條進行拍攝,遠近就體現出來了。
(3)如果當時天氣晴朗,遠處的風景,也可以很好地體現出來。那我們可以讓線條斜在畫面,這樣近景清晰,遠景雖然模糊,但是色彩也很清晰,同樣能夠體現很好的遠近對比關係,照片縱深感層次感也很好。
3、遠近對比色彩悶,利用蒙版調色溫。
如果近景沒有什麼可以利用,可以把裝置放到接近於地面,利用地面上水流形成的線條作為前景,遠景山和天空形成很好的遠近對比,但是有些時候,我們拍攝的遠近對比風景的照片,色彩沉悶,那麼可以通過後期修圖進行調整。
(1)用手機修圖軟體Snapseed開啟照片。
(4)我們可以看到,照片中遠處天空,有很好的藍色,所以可以利用工具中的白平衡,提高色溫。利用遠方的天空與中間的山和近處地面,形成好的冷暖對比。
(5)提高色溫之後,發現照片整體都變得比較暖了,所以這裡利用蒙版,保留地面和山的暖色,適當降低天空的暖色。
(6)在蒙版中,把頁面下方白平衡的數值,調整為100,對山以下的地面以及山下方的邊緣,進行塗抹上。讓這裡呈現出很好的暖色。
(7)再把白平衡的數值調整為50,對天空以及山尖的部分進行塗抹,讓它們體現出淡淡的暖色。這樣照片整體色調統一,又有很好的過渡,一個沉悶的照片變得漂亮了。
(8)調整前後對比圖,見下方:
4、遠近也可獨一人,前景清晰背景深。
當我們拍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利用遠近對比:
(1)如果不想利用當時的現場環境形成對比,那麼也可以讓手適當遮擋鏡頭,對焦在人物的眼睛上,這樣前景的手,就會形成虛化,與遠處人物的臉形成很好的,遠近對比。
(2)如果想利用當時的現場環境,那就要對焦在人上,人物是清晰的,但遠處的風景就會形成相對模糊的狀態,虛實結合,遠近對比,都讓照片整體看起來更漂亮。
-
5 # 發現湛江
說實話的,拍風景就是要有一種大氣的感覺才好看,鏡頭越廣越大氣,越震撼,近拍風景就是拍特寫了,這樣會大氣嗎?你又不是拍花花草草的,你拍啥特寫啊。
-
6 # 半在鄉村半在城
遠景是大視覺,大格局,用廣角拍攝好,。近景是關注細微。各有不同,用放大和微距拍攝適宜。
近景
遠景
-
7 # 絨花兒
感謝提問近攝影風景還是遠拍風景漂亮? 景物的拍攝分為遠景 近景 全景 中景和特寫。今天咱們就是說說遠景和近景拍攝。遠景拍攝,當環境的美比畫面中某個景物的美更突出的時候,就用遠景來突出。
當我們想要表達這個物體的質感之美,就可以用近景拍攝 。這個時候攝環境成了烘托,拍攝主體物才是重心。
說到拍攝技巧 在拍攝時我們要學會找到主導線,拍攝中我們可以利用柵欄 道路 橋 或者任何可以成線一樣的東西,將影象分成對稱的兩部分,這樣拍攝的風景整體更有美感。
還有就是找到合適的前景,這樣會讓我們自己的風景照更加吸引人更加的有趣,小植物小動物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下邊這張雨中鴛鴦的一家 是不是很有愛。
以上就是我日常拍攝的一點點體會,我不是專業攝影人就是喜歡拍照走到哪拍到哪 並且樂此不疲。
-
8 # 上海—阿澤西
近攝和遠拍哪個漂亮。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的。漂亮?怎麼來定義,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同。
首先,我們要了解鏡頭的透視關係。理解拍攝方法的鏡頭語言。比如,仰拍表現的是高大,平拍表現的是平穩,俯拍表現的是寬廣。只有理解了鏡頭拍攝方法的運用,才能拍好每一張照片。
其次,要學會構圖,什麼是主體,什麼是陪體。構圖又分為三分構圖、中間構圖、S 型、三角形構圖等等。其中中間構圖最爛但也是最經典的表現手法。
再有要學會運用對比方法。比如,色彩、大小、新舊、冷暖等,讓照片有生動性、故事性、趣味性。使人看了能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
9 # 巍岷光影
簡單幾招 拍好風光
攝影是一門藝術,他絕不是用了高階相機和好的器材就能拍出高逼格的大片,更不是快門一按作品就來這麼簡單。當你從“看到”(景)過度至“得到”(片),這是一個客觀到主觀、抽象到形象、創作到藝術的漸進過程,如你想進階到高階的行列,甚至需要有漫長的路要走,所以這也不是一個問題或幾十萬字就能講清楚。這裡瑾介紹幾種短、平、快的方法,望能幫你在看到、想到、拍到、得到的過程中有所啟發和助你一臂之力。
一、名山大川
拍攝名山大川時須注意以下原則:
1、掌握季節的變化。自然景象都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各有特色,所以掌握住季節的變化,去尋找最佳的特色是拍攝成敗的關鍵。
2、掐住時間的變化。凡是要拍名山大川,都應該注意時間的變化和光的變化,外界的改變導致的景象變化。比如,日出前後時間的變化,對光線尤其是色彩的變化影響極大。因此,必須在日出之前趕到現場,以便充分觀察和利用景象的變化,從中抓住最佳時機。另外,夏季中午時分,對於通常的攝影來說光線不好,但若在山谷裡,利用中午的頂光拍攝,山會變成灰藍色,以此為背景,表現深谷裡的樹林、村莊,更富有韻味。而傍晚,往往會出現微妙的光線和絢麗的雲彩。因此日落比拍日出有更多的優點和特點。
3、把住氣象的變化。拍山水風光,充分利用氣象的變換十分重要。比如說雲就是自然風光的一景,它對風景可以起到修飾畫面,增強氣氛、加深意境的作用;同樣,霧山朦朧也是山水風貌難得的特殊景象,因為霧能改變景物的自然面貌,如改變景物的空間層次、形態和色調等等。
4、抓住角度的變化。拍攝山水風貌,選擇拍攝位置(機位)十分講究,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產生的畫面、視覺和效果盡然不同。一般來說,拍攝點宜選擇高一點,且以站在此山看那山為好。因為若在山底下或在山腰中拍山峰,山頂往往會看不到,或由於透視變形的結果,原來峻峭的山峰會顯得既不陡也不高。山麓邊如有湖泊,站在湖邊將高山與它在水中的倒影齊攝入畫面,就能有效的渲染,誇大山峰的高聳和氣氛。在構圖上,儘量造成山勢的雄美,景象上照顧山景倒影的畫面,多用小光圈加到景深,使得畫面三維、立體、通透和深遠。
二、峽谷瀑布
拍峽谷瀑布有共同點,即是山水相依的奇峰和峻嶺的陡壁,一瀉千里的氣勢。由於水位的高低不同從而也產生了各不相同的氣氛與效果,因此拍攝方法也各不相同了。
1、峽谷求其“曲” 拍攝峽谷要忌“平”“直”。“平”即是兩岸景色貧乏,單調平庸;最好的“不平”是選擇有依山而立的峻嶺,兩岸景色神采橫溢而絢麗多彩。“直”即是江河的河床過直,呆板少變化。最好的“不直”是選取曲折蜿蜒的江河。因“曲”能將眾多的景物錯落有致的會聚在一定的空間裡。使畫面十分優美,達到完整的構圖目的。由於“曲”使景物遠近、大小、高低的透視變化顯得十分強烈,是畫面結構寬廣、縱深大、層次多。
2、瀑布取其“勢” 不同的瀑布有不同的拍攝手法。如果瀑布寬大而曲折,可採用較低的角度取景,由下而上進行仰拍,求其宏大跌宕的氣勢。如果瀑布水勢潺緩,貌不驚人,可採用更慢的速度,讓流水完全呈動態。可以用三腳架拍低速慢門,把瀑布拍成飄動的絲綢。不同的光照角度,也可導致瀑布水流的色彩變化,如在清晨旭日或傍晚夕陽的輝映下,瀑布流水的受光面會呈現出一片金黃色。拍攝時往往用眼觀察白色的流水,只能感到明暗深淺的影調差異,看上去很平淡,但由於光照不同,效果也不同。比如,正面光使瀑布流水錶現為耀眼的白色,因缺乏光彩對比,顯得較平淡;側光和頂逆光使瀑布流水的受光部分表現為白色,陰影部分表現為淺藍色,相互映襯,流水質感晶瑩閃耀;逆光拍攝,流水往往受不到Sunny直射而處於懸崖等景物的陰影中,瀑布流水呈深藍色。另外,拍攝點的遠近,也會出現不同的效果,近景反映其動勢,全景表現其氣勢。
三、草原牧場
1、草原風光選最有代表性的點和麵 在無垠的草原上點綴的牛馬羊,會給畫面增加生氣。在拍攝大群牛羊時,要選擇高角度,取景時最好把地平線放到畫面1/5處,甚至放到畫面的邊緣處,切莫天空草地各佔一半。為避免牧場給人以空曠美感,可將彎曲的河流安排到畫面中,這樣不僅美化構圖,豐富影調,還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如在牛羊不多時,用高角度拍攝,會顯得零散,就可改用低角度拍攝,能使羊群與空中的白雲連成一體,相映生輝。草原取景用光的特點是藍天白雲,層次豐富,質感強,建議加上偏振鏡,可使深藍的天空更深沉,草原立體感更強。
2、草原人物選最具典型性的人物 老人要突出他們的飽經滄桑,可以表現其臉部刀刻斧鑿般的皺紋;青壯年儘量表現出性格剛強和爽朗;姑娘女子要盡顯民族服飾的豔麗多彩,還有很多好的題材,你需要用發現的眼睛去尋找、去表達。
四、海濱灘塗
1、熟悉海上的規律 在岸灘拍攝,要注意潮汐變化。潮汐潮落,場景的變化很大。應事先了解漲潮落潮的時間,認真觀察,抓住時機。
2、突出海濱特色 海濱許多景物都與陸地迥然不同,礁石林立、海浪拍岸就極具特色。用逆光拍攝浪花,能產生生動的光斑效果;拍藍藍的,光滑的卵石來反應平靜的海岸;用慢快門能反應出寬廣、內涵、博大的海面。另外,在海邊選景時,儘量選擇如藍天白雲、大海、礁石等作為背景。海上景物明亮,通常建議用小光圈為宜。
3、發揮濾鏡的作用 在海邊拍攝可用濾鏡以增加反差,減少霧氣或突出色彩,改善海濱風景的照片效果。如用偏振鏡可以使天空更藍並消除反光現象,還可以用星光鏡來使海面產生亮光閃爍的效果。
五、田園風光
1、拍攝農村景色 選擇畫面時應儘量利用田坎、道路、林木、水渠以及農作物的行距所形成的線條和色塊,來突出主題,強化氛圍,美化形象。一定要選擇較高的拍攝點,因為這類片是要求景象深遠,線條和影調分明。在光線處理上,一般宜採用側光。這種光線立體感強,層次豐富,景物的輪廓明朗,線條有力。同時,還要注意利用前景,這有助於增加農村景物的畫面層次、縱深感。為了使前景、遠景的細節儘可能清晰,必須用小光圈、多焦點等拍攝。前景還可以反映環境及季節,或者優美倒影,達到情與景的完美結合。
2、拍生產活動 拍農村田園風光應結合春耕、夏鋤、秋收和冬藏。如能巧妙的根據農事內容,結合地區特點,往往能拍到別出心裁的作品,特別在拍農事活動時,不能缺少人的活動場面,要抓取人物的情緒動態,充分反映農民的真實情感,勞動的氣氛、姿態和有節奏的動作等等。
六、戈壁沙漠
1、充分做好用光 沙漠的色彩單調,陰天時缺乏明暗反差,沒有生機,只要在Sunny下,沙漠有明有暗,沙丘起伏,氣勢磅礴。但並非晴天任何時候都可以出好片。比如中午太陽過高,沙漠受光後又互相反射,強烈的反光會使整個沙漠如一片白板,看起來生硬刺眼,唯有日出後一小時和日落前一小時,才是拍攝的最佳時機。此時的沙漠明暗效果好,能顯出沙漠光影漸變的美麗與神奇。
2、抓住細節構圖 浩瀚的環境、跌宕的沙浪形成各種幾何曲線的圖形,而且是有肌理和條理的,主體在畫面中的表現要做到疏密有序,否則會給人以不協調感。在沙漠中,沙浪與沙浪間前後左右的距離較大,若採取縱線構圖,就很難反映出沙海的遼闊景象,因此,橫線構圖易於奏效。為了對較多的橫線構圖加以突破,可以利用駝隊或沙脊的斜線走向,來取得生動而勻稱的佈局結構。
總之,只要你多實踐多練習,多觀察多思考,多學習多總結,慢慢地就會看到初學時看不到的畫面,慢慢地就會把你的照片變成作品。
-
10 # 晨言2020
我認為所謂“風景”,一般是專指一個相對大的或一個廣大的場面,既然大就需要遠,要遠拍就是拍遠較多一些。遠拍的風光,空間廣闊深遠,廣闊無垠氣勢磅礴,給人無限的空間和遐想。
遠拍的大場面從近到遠一覽無遺,令人心曠神怡。我以為近拍風景適宜拍小景,表現亭、臺、樓、閣等前後左右是以陪襯烘托而存在,或可有可無;或刪繁就簡。
這是在高處遠攝的景物,從近的翠綠的樹梢到遠處的山脈;從地上的車輛到天上的雲朵,令人目不暇接……
-
11 # 橡見恨晚圖文說事
拍攝風光長焦拍特寫,廣角拍全景,特寫看細節,全景看氣勢,選擇好要拍攝的主體,主體要明確、有趣。要拍出來好的照片不管特寫還是全景只要條件允許一定要上三腳架,關閉鏡頭防抖功能,光圈一定要合理,景深是攝影人永恆的話題,是很重要的因素,根據需要做好構圖也是拍好片子必不可少的條件,初學者不確定如何構圖的時候可以留點餘地拍攝出來,給二次構圖創造條件。
-
12 # 白麵神俠
利用廣角拍攝遠景,微距拍攝近景其實各有各的特點,但是遠景稍微容易拍一些,近景的難度稍微大一些,拍不好的話不漂亮。
-
13 # 蛋白石綠
近景拍神,遠景拍勢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攝影者想取近景構圖,他就應該注意抓住景物能夠反映神態的東西。比如人物的眼神;人與人之間很微妙的感情傳遞(一種愛意啦,一種妒忌啦,某種悲傷啦);還有,就是近景構圖中的前景與背景的良好呼應關係也屬於此類。打個比方:幾片枯葉前的一枝小綠芽往往就賦予作品一種傳神的效果。使人們一看就會產生一種共鳴。所有這些,都可以用“神態”來歸結。這就要求我們攝影者在拍近景景物時必需具備“神態”。否則,就不算一張成功之作。
“遠景拍勢”這句話相對比較好理解。我們看到了不知多少像黃山;大海;日出日落一類很有氣勢的大作。這是“勢 ”的具體表現。遠景者,一般指你拍風景。“勢”倒不不一定指氣勢。凡是構圖完整,簡潔的遠景攝影都可以稱為有勢。記得有一位攝影家曾說過:“我拍到的都是必需的,去掉的都是多餘的”。這是拍到“勢”的首要條件。你想想,假如一張原本很理想的遠景作品,被不適當的景物干擾了視線,那它是無論如何不可能成功的,就更談不上氣勢了。我們經常遇到的就是拍風景照時,常常會留出很大一塊慘白色的天空。一下子就把觀者的注意力給轉移了。而想拍的景物再優美,也不可能有“勢”了 ——天空把景壓倒了!
好的攝影技術加上獨特的背景效果及藝術品味,拍出的照片可謂達到攝影界至高無上的意境!
回覆列表
近攝風景,是表現風景的區域性景觀,或者區域性景別,體現出景色的細節,遠拍攝風景屬於大景別,體現出風景的廣闊,比如拍海,一望無際,拍山連綿不斷,壯觀宏偉,讓人的心情豁然開朗的感覺。拍好了都好看,拍風景照平時要橫平豎直,多拍多景別,遠景,中景,近景,不同景別體現表的含義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