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樹丨

    單身時代:不結婚是出於主動的選擇,還是被動的無奈?

    大家不願結婚的理由千千萬,生活壓力大、沒有合適的物件、結婚成本過高等等……

    最新資料顯示,中國單身青年目前已經超過2億了,而其中最被汙名化,也最容易掀起熱點的就是——“剩女”問題。

    “剩女”一詞是指已經超過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是仍然未結婚的女性。

    這個詞在某種意義上是對未婚女性的貶損,更是貼在中國女性身上的沉重標籤。

    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最近幾年對於剩女的探討日益火熱。

    某化妝品的廣告——“她最後去了相親角”,採訪了多名剩女,讓她們在影片中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為什麼我選擇不結婚”。

    我們禁不止要開始認真思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晚婚甚至不結婚?

    在過去漫長5000年的歷史中,婚姻一直是女性生活的基礎和頂點。

    但是近幾十年,社會發生了變化,這為女性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和就業機會,這些是母親和祖母那一輩連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以前,絕大部分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的婚姻普遍不能自己做主。

    如今,越來越多受過教育的女性只有在經過自我發展,事業也有起色的情況下,才考慮結婚——如果願意結婚的話。

    可以這麼說,因為社會全面發展進步,女性開始不斷地突破自己撐起半邊天的界限,也不用依靠另一半獲得穩定的生活,婚姻也不再是人生的必選項。

    相對於此,事業成功和其他精彩的選擇或許對女生的吸引力更大。

    比如,鄭州艦實習艦長韋慧曉。她的人生經歷在大部分人看來會有些不合常理。

    韋曉慧在大學畢業後去華為工作,在那裡幹得不錯。但是她很快辭去這份人人羨慕的工作,跨專業考研並不熱門的地球科學專業。

    研究生時,她選擇去西藏支教。在34歲時,博士終於畢業,又立志去參軍,最終,透過不懈努力,成功成為了鄭州艦的實習艦長。

    她並沒有滿足於人們眼中很穩定安逸的生活,而是一直追求著自己內心向往的軍隊生活,並且為著這個目標拼命地努力,最終,她成功做到了。

    原清華大學教授、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顏寧,她在2016年解析出困擾生物界50年之久的“葡萄糖轉運蛋白的晶體結構”。

    這樣一個優秀的女性,在社交媒體上被津津樂道卻是:“她為什麼不結婚”,“女人事業做得再好,不結婚生小孩人生就不完整”等等。

    但是她並沒有正面迴應這個問題,只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我太愛科研了,根本分不出時間在這些事情上。

    就像某綜藝中女明星焦俊豔的採訪說的那樣:

    “世界上那麼多人,百分之九十多都會選擇那條路(婚姻),我已經知道那條路的結果是什麼了,那我不能選一條我覺得沒有走過的路嗎?拿我的人生實驗一下又怎麼了?”

    是呀,人生有很多選擇,也不一定要結婚呢!

    有許多人是主動選擇了晚婚或是不結婚,那麼,還有一些人可能在權衡了利弊之後被動選擇了晚婚或單身。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價水平和房價不斷上漲,大城市生活的成本和壓力日益變大。

    特別是中國城市化程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向大城市。

    每個人都需要努力工作掙錢,大部分年輕人剛踏入社會,開始工作,工資只能夠一個人勉強餬口。

    如果在城市定居,還要考慮買房、子女的教育等等。

    隨著父母年紀太大,還需要贍養父母。如果結婚,買房以及照顧兩個家庭的生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且由於傳統觀念和性別觀念的影響,女生結婚後會在婚姻關係中付出更多。

    我們可以算一筆時間賬:一旦結婚,女性需要處理夫妻關係、婆媳問題、家務勞動、育兒壓力等等,這些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隨之而來的,可能更多地是對心理的傷害。

    這就給很多女性敲響了警鐘。

    除此之外,在職場中,女性遭到的歧視更是層出不窮。甚至有傳言,HR圈內給女性候選人有了潛規則排名:已婚未育<未婚未育<已婚已育。

    “我面試前面環節表現得到了面試官的一致認可,但是最後得知我已婚未育時,他們默契地搖了搖頭。”

    “我是XX公司高管,休完產假回來,發現公司已經沒有了自己的位置,只能辭職。”

    ……

    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於是,面對目前的生活壓力和職場性別歧視問題,許多有職業追求的女性,為了掌控自己的人生,她們在權衡利弊之後,只能被動地選擇晚婚或者不結婚。

    還有一些女性並不是完全的單身主義,而是不想將就,不想隨便找個人結婚生子。

    越來越多女性因為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更加自立,更加堅定自己的個性,於是在找物件方面也有不同的側重點。

    現在的社會也提倡女性獨立,很多女性依賴自己的努力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們不想出於社會責任感或物質需要去結婚,而是想要同自己愛的人結婚,而不是僅僅找一個養家餬口、在一起結婚生子過日子的人。

    大家心目中的女神級演員俞飛鴻至今未婚,竇文濤採訪她時,問及了她對單身和婚姻的看法。

    她回答的真誠且大方:

    “首先,我不是獨身主義者,我也不是不婚主義者,我的狀態只不過我沒結婚,我只是說我並沒有那麼著急,去選擇說,我到什麼年齡我就必須要有一個實際的婚姻。”

    俞飛鴻還認為,單身女性的精神世界其實是豐富多彩的。

    很多的單身女性對生活的品質要求高,她們有穩定可觀的收入,有強大的能力和體面的工作。

    她們完全可以去放心的追逐自己的精神信仰,而不需要把男人當成精神支柱。

    以往的婚姻生活之所以能夠維持,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女性在婚姻中的自我犧牲,但是,現在情況改變了。

    女性不需要再依賴男人獲得生存的根本,所以她們不再著急結婚。

    如果有喜歡的人,她們可以結婚,但是如果等不到合適的人,她們也不願意將就。

    每個人單身和晚婚的理由都不一樣,肯定也不止上面提到的這幾種。

    在現實中,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單身或晚婚,我們都會面對許多非議,甚至和父母之間爆發激烈的爭吵。

    我們嘴上說著不想結婚,想要自由的狀態。但從內心深處誰不想擁有完美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呢?

    我們可以接納單身的狀態,享受單身,因為只有在這種坦然和放鬆的心情下,我們才能提高自己,更快找到合適的另一半。

    沒有人會想要孤獨地度過一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單身只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可以抓緊時間自我成長,走在追求幸福婚姻的路上。

    在單身時,對婚姻生活抱有合理規劃,才能明確此時單身的自己到底該如何成長,如何將自己變得更優秀。

    在這樣的目標推動力下朝著幸福生活努力奔跑,在奔跑的途中,左盼右顧尋找同樣方向同樣頻率的同路人。

  • 2 # 冬子愛剪輯

    作為93年的來回答一下,個人觀點

    沒有結婚沒什麼好奇怪的,結婚是一輩子的事情,而不是隨便找一個人湊合過,93年是一個很尷尬的年齡,記得很清楚那一年計劃生育很厲害,女孩子普遍很少,要麼很早結婚,要麼過了那個階段就耽擱下來了。

    剛開始家裡父母還是催的比較厲害,慢慢的也就不再說你了,不管你相親也好,在外面自己談也好,要麼比你大幾歲,要麼比你小好幾歲,所以說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找個自己喜歡的看對眼的,不是盲目的去找一個應付,

    做好自己就行,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 3 # 瓊秉快樂

    不奇怪,還有更早都沒結婚的,要說我們平凡人不結婚或者晚婚,說出來大家誰都不知道,但是很多名人也結婚很晚或者不結婚的也有很多,是自己選擇的還是被迫選擇,最終的結果都是孤家寡人,以後老了,如果有錢,有人願意搭理,沒錢老了沒有親戚,朋友,病了更是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人生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要幹該乾的事,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煩惱和麻煩,不要因為某些事就放棄一個做人的基本責任,害怕一些困難就不結婚,那都這樣那裡來的你,世界哪裡有將來,辦法總比困難多,古人都知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是有智慧的人,必須提前考慮到以後的事情,比如我們老了怎麼辦,老了病了怎麼辦,都靠國家,那都沒有孩子那來的國家,所以婚是要結,好讓自己以後老了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孩子也要生,一是讓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續,二是給國家儲備力量,人才,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當然美好事情也需要有付出和犧牲的,但這些在大是大非面前又算得了什麼呢?是嗎?我是這樣理解的

  • 4 # 90逅小菻

    93年的不結婚會覺得奇怪嗎?

    那92、91還有80後的未婚朋友呢?那不是非常尷尬!

    在我們村子裡面,就有兩個35歲以上的男孩子,還沒結婚,並不是他們窮,相反,他們的收入很穩定,而且長得還挺帥的,可是他們都不想結婚,當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所以一直都是單身,一年,兩年,五年,時間就這樣過了,一下子就是接近四十歲的人了!他們的父母可謂心急如焚!

    每次村子裡面的叔叔阿姨一談到結婚話題,都會調侃誰誰沒結婚!他們兩個總是被提到!

    再來說說93年的小夥子,年齡也就是27歲左右,也算是適婚年齡,再加上這幾年來,男孩結婚年齡似乎都都晚了很多,記得十年前,男孩子一到24歲父母就催婚了,現在二十七二十八歲也不催,這跟現今社會形勢有很大關係,比如生活成本,工作收入,人們的婚姻觀念變化等都有關係!

    當然每個人沒結婚單身都有各自的原因,但不管怎樣,我們都祝願每一個朋友都可以步入婚姻的殿堂,創造美好的生活!

  • 5 # 藍冰Vicky

    作為93年單身汪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不是不想結婚,只是選擇單身。

    作為一個27歲的單身女性,家裡當然是各種催婚,但是我知道我沒有辦法將就,我要為誰將就?誰又要為我的將就負責呢?

    現在社會講究男女平等,但是女性掙的不一定比男性低,但結婚後又要考慮生孩子,哺乳期又要日夜顛倒的餵奶,產假後工作和孩子不能兩全,還有繁重的家務和各種瑣事。

    選擇不結婚,因為還沒有等到那個可以讓我放下所有顧忌的人!希望和愛的人孕育未來而不只是因為傳宗接代;希望所有的付出和選擇都能被另一半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充滿抱怨和理所應當。

    年齡從來都不是選擇要結婚的理由,如果命中註定的那個人還沒有出現,那就再等等!

    魯道夫說:“原諒我生性倔強,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怨,也不將就。”

  • 6 # 鹿子555

    結不結婚是個人的事,選擇單身或者剩下來,對別人來說不重要,按自己的想法去過日子,只是要對自己選擇所帶來的後果負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留學生在國外大街上演唱掙錢,是勤工儉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