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靖難之役後,明太宗(成祖)朱棣在永樂二年(1403年)指定朱高熾為皇太子,朱瞻基在永樂九年(1411年)被朱棣正式立為皇太孫。

    歷史如果巧合的再來一輪,就像太祖朱元璋,懿文太子朱標皇太孫朱允炆那樣,朱標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邊,結果建文帝繼位後被他四叔“靖了難,革了命”,丟掉了皇位。

    那麼朱高熾死在了朱棣前邊,個人認為作為皇太孫朱瞻基保住皇位應該問題不大。首先,朱瞻基極其被朱棣重視和喜愛。傳說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朱元璋給了他一把玉圭,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夢醒之後,朱瞻基降生,長得英武健碩,很像年輕時候的朱棣,朱棣非常高興,興奮的連說:“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長子長孫,朱瞻基就是朱棣的長子長孫,明朝太祖朱元璋訂立祖訓“立嫡立長”,目標是為皇位的合法繼承樹立一個正式的原則。所以朱瞻基的地位是作為太宗(成祖)一脈中的大宗長房的嫡長孫,比同為仁孝皇后(徐達的女兒)所生的二子漢王朱高煦及三子趙王朱高燧的地位更具有道統的合法性。

    其次,朱棣並不是不知道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的身體不好。因為他喜文厭武,不愛鍛鍊,以致身體肥胖,不便隨軍征伐。但他性格穩重,具有長兄風範。朱棣靖難起兵便把他安排在後方鎮守老家北京,併成功的抵擋住李景隆的進攻。之後又長時間的擔任監國,雖屢屢被父親朱棣猜忌和低視,但他最終還是以他超高的情商和穩重的態度被他的父皇和母后已經滿朝文武所尊重。

    朱高熾的母親仁孝皇后徐氏是朱棣的結髮妻子,可以視為朱元璋之孝慈皇后馬氏。靖難成功後,她多次鄭重向朱棣進言主張立高熾為太子,而漢王高煦、趙王高燧則都生性驕橫,性格不好,不但不能重用,還得為他們選擇敢於監督勸誡的僚屬。所以在永樂二年朱棣正式冊封朱瞻基為太子儲君,朱瞻基又極得朱棣寵愛,加之永樂五年徐皇后去世後,朱棣更加堅定這個立場,在永樂九年正式冊封朱瞻基為皇太子,從而確立了永樂,洪熙,宣德祖孫三代帝王的傳承順序,併成為無論是朝野和民間都認可和支援的法統依據。

    最後,對比那位自小深宮長大,儒生習氣,溫和靦腆,性格柔軟的堂叔朱允炆,朱瞻基自幼習武,從小就跟著朱棣尚離開京城去狩獵和進行軍事視察,被朱棣刻意培養尚武精神以及勇氣和睿智,他身體健壯,性格堅強,被稱為“聖孫”。15歲時,他就被永樂皇帝朱棣帶去參加第二次遠征蒙古的戰役,殺過人見過血。多次幫助父親朱高熾化解了他兩位叔叔的威脅,並有效震懾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他父親朱高熾登上皇位後僅僅十個月便暴病而逝了(有謎團),他以二十六歲的年紀登上皇位,成為大明宣宗皇帝。趁著新帝登基,政權不穩,他的叔叔朱高煦立刻學著他老子永樂皇帝打起了“清君側”的旗號,準備來個靖難之役2.0版本。但朱瞻基沒有向朱允炆一樣在“行在”北京鎮守,而是身披龍甲,手握戰刀,御駕親征。在道統法理的支援下,在威武兇悍的震懾下,在大明天子的威嚴下,朱高煦的叛軍很快瓦解,大敗投降,朱高煦被生擒。

    宣宗分別在宣德三年八月二十七日至九月二十四日、宣德五年十月九日至二十五日、從宣德九年九月九日至十月三日的三次巡邊,其中一次朱瞻基用數百鐵騎直驅前行,敵人看到黃龍旗,才知道是皇帝親征,於是全部下馬拜倒在地請降,朱瞻基將這些人捆縛抓獲,大勝而歸。

    朱瞻基繼承了他祖父大明永樂皇帝朱棣的遺志,對外強硬打擊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對內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出現了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所以在朱棣的心中看重的應該是“聖孫”朱瞻基的成分多一些,正是因為朱瞻基的英武和睿智,才為他的父親朱高熾加了分。朱高熾如果死於朱棣的前邊,那麼他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和祖父的法統雙重標準下穩坐帝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料的步驟才能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