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囿山綠城

    在古代,孔子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被歷代皇帝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可以這麼說,孔子的地位超越任何人,特別是天下學子和讀書人,更是奉孔子為神靈頂禮膜拜。

    那麼,在西遊記這個神魔世界裡,有沒有孔夫子的一席之地呢?原著第八十六回有提到他老人家,行者罵南山大王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孔聖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

    中國古代文化崇尚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等思想,認為人間的帝王或聖人都是上天神仙轉世而來。比如老子是太上老君轉世,釋迦牟尼是如來佛祖轉世,趙匡胤是赤腳大仙轉世,包拯是文曲星轉世,岳飛是大鵬金翅雕轉世等。按理,孔子也應是天上高階大神轉世。

    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乃道祖,地位最高,住在天的最高層三十三重離恨天上,他來到靈霄寶殿,玉帝要離座親自出迎。此外,老君還化胡為佛,法力無邊,手中法寶無數,金鋼琢、金箍棒、九齒釘耙、紫金鈴等兵器都是他在八卦爐中煉出來的,可謂三界第一仙。

    不過,西遊記中並未交待孔子是誰轉世的,查閱諸多神話典籍,也全無權威記載。因此,我們無法推測天上哪位大神與其相匹配,只能認為他應運而生,創立名教,肉身成聖,一躍成為三界至尊。

    那麼,孔子在仙界的地位究竟如何呢?西遊記未作正面描寫,但從儒家弟子魏徵、關羽等人在天庭中的地位和表現來看,絕非等閒之輩。在西遊記三大續書之一的《後西遊記》(清無名氏著)中,也可以看出其神通廣大,其實乃仙界至尊。

    《後西遊記》第二十三回,孫小聖與文明天王大戰,天王大叫了一聲“至聖先師道通天地,文昌帝主才貫古今,豈可容異端作橫,不顯威靈?”叫聲未絕,那枝筆在小行者頭上就是泰山一般壓將下來。小行者便覺支援不住,再將鐵棒去撥時,就如生成,哪裡撥得他動!不一時壓得力軟筋麻,竟挫倒在地。

    根據後文得知,這筆乃孔子寫《春秋》時所用,後被文明天王獲得。按他的說法,這枝文筆奪天地之秀氣,吐山川之精華,其份量之重天下無人可拿。後孫小聖求援文昌帝君,帝君請出魁星才拿走文筆。

    可見,孔子身邊都是寶物,與太上老君一樣,什麼捆腰帶、淨水瓶、芭蕉扇,拿到下界都是無敵的法寶。依此判斷,孔子在三界的地位應與如來佛祖相當,略低於開天闢地之祖太上老君。

  • 2 # 村曉剛

    這個我來說說,佛經中有過描述,佛,菩薩,羅漢,金剛,使者,聖人,聖人在最後,這個等級差,我都多少看了些,不太明白,為何聖人在最後,如果是放在西遊記來說,就可以解釋,大家都是能為通天,你個人仙,能為不足,當然不會太有人,拿你當回事 ,天上的神仙,把人都看成螻蟻,如何還能給一個教書匠,太多的尊重 ,西遊記裡沒有太多表述聖人,就是連作者也沒拿聖人當回事

  • 3 # 元通pyf

    孔子是儒教的開創者,被尊為萬世師表,大成至聖先師,其倡導的內聖外王之道為中國曆代帝王所遵循,儒教之學就是帝王之學,在《西遊記》中很少直接提到孔子,但是天庭中的玉皇大帝就是儒教精神代表。

  • 4 # 董江波

    《西遊記》中的格局,其實是天庭為首,數教並舉的情況:

    第一,《西遊記》中的人仙神魔佛妖怪精鬼九界,其實已經界限分明,互想逾越可能不大了。

    經過前期的封神大戰後,西遊記中的世界,已經相對穩定,九界生靈,雖然有一定交集,但交集很少了,基本上都待在自己這一界中,互不侵猶。

    但這個時候,道教以太上老君為首,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靈寶天尊)為首,佛教以如來佛祖為首,儒教以孔夫子為首。

    再夾雜了以無當聖母(黎山老母)為首的截教、各方散在勢力,如牛魔王、鎮元子等為代表。

    第二,孔子的地位很高的,是一大教之主,這一教,佔據了人界最多的香火。

    孔子是誰,其實不難猜,有教無類,廣收門徒,孔子是這樣做的,莫明出現的菩提祖師也是這樣做的。而最早的通天教主也是這樣做的。

    封神大戰後,通天教主的門人弟子,遍佈九界,都擔當大任,如來佛祖本也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

    因此,很顯然,孔子像菩薩祖師一樣,也是通天教主的第二個分身,專門在人界教化世人。

    經歷過封神大戰的慘敗後,通天教主跟隨師父鴻鈞道祖到混沌中修煉,之後在《西遊記》前夕大成,遂出山,分化為靈寶天尊、菩提祖師和孔子三個分身,在不同領域教化九界眾生。

  • 5 # 人間一塵

    前兩位,都從人變成了神,地位變成虛無漂渺。供起來了。

    孔子則一直是以人的形式,受到尊崇。

    是人好還是神好呢?

  • 6 # 中國傳統文化v仁愛

    孔子是儒家學說創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儒釋道這三家是中華優秀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和精髓。你可能會疑惑佛教才傳入中國2000多年怎麼能儒道一樣的。這個就是我們古人的智慧所在了,中國是個能包容一切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是一個相融的名族。

    《西遊記》只是一部神話小說,看似講的是一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一段心路歷程。其實講的是儒釋道三家發展到相融相通,最終走到一個目的的過程。道家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倫理精神。道家崇尚自然,主張遵循客觀規律。“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規律。儒家的思想是孝 悌 忠 信 禮 義 廉 恥,講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四維,即禮、義、廉、恥。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鳥巢禪師把這三個字通俗易懂地表達成十六個字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諦說、八正道和十二因緣。

    四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是把社會人生的一切判定為苦,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原因,滅諦就是要人們消滅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諦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脫的途徑,可概括為八正道。三家的最終核心都一樣是仁愛。

    我們的古人透過這部神話小說,把三家融在一起的過程形象化,文字化。人之初,性本善。都是一樣的美好,令人稱讚,令人神往。

  • 7 # 魏保良

    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首先弄明白什麼是宗教。宗教的一大特點是要解決生死的問題,即我們從哪裡來,死後又回去哪裡的人類終極問題。如佛家講因果,生前行善,死後便可上天堂,生前作惡,死後便要下地獄,一般人便回繼續轉世輪迴;基督教講世人皆有罪,只有信主懺悔,來世才可有好報。道教、回教都是類似的。

    儒釋道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儒家文化,幾千年來的主流地位一直是不可撼動的。但這裡要說的是儒家文化並沒有發展成為一種宗教,這和孔夫子的“敬鬼神而遠之”的觀點有關,孔夫子是避開鬼神之說不談的,這也就是儒家只講今生,不講來世,也就對人類的終極問題沒有闡述,這種情況也就不會形成宗教了。

    《西遊記》是神怪小說,主要是以神、佛、怪等為載體,以春秋筆法來來抨擊當世。而孔夫子是聖人,而不是神,所以作者自然不會再孔子身上著墨。

  • 8 # 光能收集者

    《西遊記》是神魔小說,對於孔夫子沒有正面描述。不過《西遊記》還是說孔子是和太上老君、佛祖並列的存在,由此可見,也是個大能。《西遊記》第八十六回有提到孔夫子,行者罵南山大王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孔聖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我看啊,孔夫子的弟子若是對陣滿天神佛,只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那些神佛的法術就無效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小孩在馬路上扔了個飲料瓶,導致一名行人死亡,責任怎麼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