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悟致用

    我在改學生試卷的時候會經常的提醒自己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是大學,會有出勤率與考題等綜合因素。如果是初中和高中的主觀題,同樣不可以根據老師的主觀臆斷來進行批閱。但是對於主觀題來說,確實有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點影響。作為老師,改題的時候一般都會注意一些。

    1.以參考答案進行看點答分

    在閱卷之前我們要熟讀題目並且自己做一遍。對於主觀題的答案我們會進行得分點的劃分,所以很多時候是根據得分點來進行整體閱卷。這是所有的主觀類的題所涉及到的一點。

    2.見面的書寫整潔也會影響到得分

    有的學生訓練特別差,書寫很潦草,這樣子會影響到閱卷老師的心情。如果在排版上還有可能出現重點不突出的情況,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失分。

    3.主觀題考查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尤其涉及到論點題的時候,學生最好是以序號的形式出現,將會使自己的觀點清晰。一方面老師閱卷方便,另一方面自己檢查試卷也十分方便。

    4.看分答題在規定的範圍內多一些角度會更好

    文科類切記寫的太慢,但是寫的太少肯定很難得多分。可以試著看分答題,分點答題。邏輯清晰的基礎上可以找尋題目的其他亮點,多角度來進行思考。

  • 2 # Lucky研途有你

    首先是根據你的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情況進行打分。

    其次,比如你在及格的邊緣,心軟的老師也是會違背原則打一個高的平時分讓你透過。原則性強的老師就另說了。

  • 3 # 指尖黃金屋

    首先我認為還是要回到打分的本質來說吧,分數的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檢視自己學習的進展,所以我認為平時分不應該根據教師的主觀判斷來打分。

    合理的打分機制應該有相對明確的打分原則,學生能夠知道自己為什麼得到這個分數,老師也有辦法引導學生取得更好的分數。因此平時分一般還是以出勤率,課堂參與度這些能夠量化比較的指標為準。

    對於一些確實很重要的因素,例如一個學生的作業完成度,如果教師本身能夠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判標準,以及能夠提高的方案,例如能夠表明什麼樣的卷面算是整潔的,能夠引導學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卷面整潔程度,那麼我認為是可以加入到平時分當中的。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讓分數更加公正且帶有對比性,能更好的衡量學生的水平。老師的主觀判斷包涵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不適合作為平分標準,我建議可以當作是一個評語,但納入學生分數中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當然評分機制也可以靈活多樣,有些分數可以是簡單的1-10分,有些可以是透過和不透過,這樣再加入更多評分內容的同時,不會增加打分的難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官司贏了,老賴跑遍各地,就是不還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