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零度Military

    成濟殺魏帝是臣子弒君,封建社會最忌諱的事情之一。

    尉遲恭殺的是齊王李元吉。他是秦王的親信,不是齊王的手下,連下克上都算不上,只是各為其主,殺了貴人而已。對於皇帝李淵,只是威逼禪讓。

    性質差的很遠。所以下場也差的很大。

  • 2 # 天晴愛睡覺

    成濟被殺,尉遲恭稱為功臣,原因有兩點:

    第一,司馬昭和李世民當時處的位置不一樣

    司馬昭殺了魏國皇帝,但是他還是臣子,在禮法上還是必須給出交代,成濟就成了替死鬼!

    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李元吉,逼李淵退位後,他就是皇帝,他就是天下第一,他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

    第二,成濟和尉遲恭對各自的主子價值不一樣

    成濟對於司馬昭就是個莽夫打手,司馬昭是因為捨不得殺賈充,才把他送上斷頭臺的,說白了他對司馬昭價值太低了,死不足惜!

    而尉遲恭則是李世民手下最能打的之一,幾次救了李世民的小命,又幫他奪位有功,就算是做給其他人看,也必須要重視!

  • 3 # 邵哥說古今

    先糾正一下,李建成是李世民用箭射死的,尉遲恭殺的是李元吉!

    結果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刺殺物件不同:

    成濟刺殺的是皇帝曹髦,是自己的主子。這是叛徒的行為,是為不忠。為歷代君主和儒家學子所不恥。

    尉遲恭殺的是李元吉,是奉李世民之命所為,而李元吉和尉遲恭屬於不同陣營。

    二、環境不同:

    曹髦雖然被殺,但是當時畢竟是曹家的天下,官僚階級很多還是忠於曹魏王朝。為了平息皇族、官僚階級和百姓的民憤,司馬昭只能犧牲成濟,最後被誅殺三族。

    尉遲恭殺了李元吉,同時其太子黨陣營也跟著被滅。太子黨被滅後,李世民跟著被立為太子然後登基為帝,並宣稱李建成、李元吉謀反被誅殺,因此面對的輿論壓力也小。

    三、在主子心中地位不同:

    成濟是被賈充收買的,在司馬昭心中充其量就是一條被收買的毫無忠誠可言的狗。

    尉遲恭是李世民從競爭對手處挖來的,而且尉遲恭李世民忠心不二,三番兩次的救過李世民,更是為大唐開國立下汗馬功勞,是李世民的肱骨之臣,所以可以入凌煙閣。

  • 4 # 歷來都會意

    類似的事件,不同的結局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被殺物件的身份不同

    曹髦的身份是君,他與司馬昭的關係是君臣關係,成濟相當於司馬昭的家臣,以臣弒君,無論出發點怎麼樣,在整個封建社會上必定被定姓為亂臣賊子。

    李建成的身份是儲君,他雖然不是尉遲恭親手殺死的(尉遲恭殺的是李元吉),但他的死與尉遲恭脫不了干係,李建成與李世民是競爭關係,競爭關係就必定有個勝負,李建成被殺,可以理解為李世民與李建成政治鬥爭的結果,並沒有上升到以臣弒君的嚴重問題上。

    二、天下人的態度

    魏帝曹髦被殺,司馬昭還做不到天下萬眾歸心,他沒有那麼大的政治威望來壓住曹室臣民的怨恨,所以需要一個替罪羊。

    相反,李世民在儲君角逐上勝出,他有強大的威望讓萬眾歸心,就連李建成派系的魏徵都被他誠意折服,所以他不需要向天下人交代自己的功臣。

    三、行使者的地位差別

    成濟屬於司馬家食客、門客而上位的屠夫,他只是一個劊子手,在司馬昭心中是一個被利用的工具而已,失去成濟,並沒什麼大的損失。

    尉遲敬德跟隨過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他是李世民的肱骨之臣,假如尉遲敬德被犧牲,那麼跟隨他打天下的那群功臣就會寒了心。以李世民的智慧,他不會,也不敢去那麼做。

    所以,成濟與尉遲恭的不同結局多是看自己在服務物件心中的分量罷了。

  • 5 # 凌煙歷史社

    成濟殺的是魏帝曹髦,而尉遲恭殺的是李元吉,太子李建成是李世民一箭射死的。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成濟殺了魏帝,尉遲恭殺了李元吉呢?

    成濟殺魏帝的前因後果: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更加跋扈專權,曹髦不甘心只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因此寫了《潛龍》這首詩,以龍自比,認為自己是一條因傷受困的龍無法跳出深潭,只能深居井底,藏起龍爪,任由泥鰍、鱔魚在自己面前張牙舞爪。

    司馬昭知道後,在朝堂上公然呵斥曹髦,而年輕氣盛的曹髦難以忍受,所以召集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等朝臣,暗中商討除去司馬昭的計謀。

    曹髦帶領宮內的禁衛軍、侍從宦官趕往司馬昭的住宅,而侍中王沈和散騎常侍王業害怕此事禍及自身,就向司馬昭告了密,因此司馬昭命令親信賈充率領兵馬支援,與曹髦率領的禁衛軍展開激戰。曹髦喝問:“朕是天子,你們要弒君造反嗎?”賈充的手下見到皇帝有些膽怯,紛紛後撤,賈充手下成濟問怎麼辦,賈充吼道:“司馬公養著你們,不就是要你們今天為他們效力嗎?”賈充的話比較有震撼力,士兵們直接就衝殺過去,成濟頭腦發熱,一劍刺穿了曹髦的前胸,曹髦當場死亡。

    尉遲恭殺李元吉的前因後果:這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我就不細說了,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爭鬥白熱化,李世民的親信屬下都建議李世民先下手為強,因此,李世民派兵埋伏在玄武門內,當李建成、李元吉受到李淵召喚,來到臨湖殿附近時,感覺情況不正常,立即調轉馬頭,準備回東宮,但李世民突然出現,在背後大聲呼喊著追趕。李元吉回頭張弓就射,但因情勢緊急,無法拉滿弓,連發三箭不中,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遲恭率騎兵趕到,亂箭齊發,李元吉被射下馬,逃入園林。李世民躍馬向前,緊緊跟隨,不料馬被樹枝掛住,人重摔在地,李元吉見狀,奪過李世民手中的弓準備殺他,尉遲恭飛馬前來救李世民,李元吉慌忙逃走,尉遲恭縱馬在後面狂追,然後一箭從背後射死了李元吉。

    那麼同樣是殺了皇室的人,為什麼前者被處死,還連累滿門抄斬,而尉遲恭卻進了凌煙閣成了功臣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他們效忠的物件地位和所處局勢不一樣。成濟效忠的司馬昭,在當時,還沒有完全掌控魏室,天下民心還沒有歸附,所以司馬昭還不能稱帝,他必須給天下人一個交待,於是他選擇了成濟為替罪羔羊。而尉遲恭效忠的李世民本身就是皇子,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成了皇帝,他自然要對助他發動政變的功臣論功行賞,所以尉遲恭救駕有功,誅殺李元吉也是功勞,自然是大功臣了。

    其次,成濟與尉遲恭在效忠物件的眼裡地位不一樣。成濟在司馬昭的眼裡只是一個小將士,無關緊要,在他眼裡賈充更重要,所以他沒殺賈充,而是選擇把成濟推出來當替罪羊。而尉遲恭在李世民的眼裡,不僅是一員衝鋒陷陣的猛將,而且還救過他的命,那麼,尉遲恭成為凌煙閣功臣就不足為怪了。

    最後,司馬昭還沒做好殺皇帝,自立為帝的準備。古代弒君謀反,是誅滅九族的大罪,雖然司馬昭已經控制了魏國朝廷的整個局面,但天下民心並沒有歸附,所以他還沒走做好自立為帝的準備,那麼,要擋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就必須推出一個替罪羊,而成濟是最佳選擇。反之,李世民成為了皇帝,尉遲恭救駕有功,李世民肯定要把尉遲恭當做功臣中的典型,大肆封賞,以收買天下人的心。

  • 6 # 亭安讀書

    一言概之,成濟是棄卒,可有可無;尉遲恭擁立有功,當然得繼續倚重。

    從兩人的身份上來看:

    其實很容易理解的,簡單對比兩人的身份,成濟在殺魏帝曹髦的事件當中,僅僅是被利用的打手而已。當時成濟受司馬昭的寵臣賈充指使,仗著司馬氏的威勢,殺掉了魏帝曹髦。

    而尉遲恭呢?未歸屬唐朝之時,便是名將,歸順之後參與平定王世充、竇建德等勢力,對於唐朝和李世民來說,尉遲恭都是不可多得的功臣。

    而且,尉遲恭殺掉李元吉(太子李建成是被李世民射死),是在李世民發動玄武之變之時,李世民成為玄武之變的最終勝利者,幫助李世民獲勝的尉遲恭,當然不會受到懲戒。

    何況,玄武之變在唐朝的定性,是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謀反叛亂,尉遲敬德殺李元吉,是平亂的功臣,更不會被懲罰。

    從所殺之人的身份及當時局勢來看:

    成濟殺魏帝曹髦之時,司馬氏完全掌控曹魏政權,曹魏皇帝已經是司馬氏的傀儡,這也是成濟之所以敢對曹魏皇帝下殺手的主要原因。

    而被殺的曹髦畢竟是皇帝身份,司馬昭又不想殺掉主謀賈充,於是為了阻天下人之口,於是殺掉了可有可無的成濟了事。

    而尉遲敬德則不同,他在玄武之變中,殺掉了齊王李元吉,是有目的地剷除李世民奪位的阻礙,對李世民是有所助力的,這當然不會受到李世民的懲罰。

    很顯然了,成濟和尉遲恭兩人不同的結果,是兩個人身份、所殺之人身份及當時時局的發展所決定的最終結果。

  • 7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成濟殺魏帝曹髦和尉遲恭殺太子李建成,雖然都是犯上作亂,謀君篡位,卻不是同一種情況。兩人的結局也就天差地別,一人被處死,一人進了凌煙閣。

    下面從三個方面來進行比較說明。

    其一、司馬昭和李世民的身份

    成濟的主子是司馬昭,尉遲恭的主子是李世民。這兩位主子身份不同,份量不同,對朝政的影響力也不同。

    司馬昭是個外臣,哪怕魏帝曹髦死了,他也不能立時登基。換句話說,此時司馬家還沒有完全掌控局勢,曹魏還不是他家的一言堂,還有很多臣子忠於曹家,他若不想激起這些人的反彈,就不能對曹家人太過份,還得維持著表面上的忠誠。

    成濟殺了魏帝曹髦,哪怕司馬昭心裡很開心,也得從臣子的角度出發,殺了成濟為曹髦報仇,如此方能平息大臣們的怒火。

    李世民則有著得天獨厚的身份,他是唐高祖李淵的嫡子,本就有繼承帝位的資格。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死,李淵就只有他這嫡子了,帝位不給他給誰?

    而且此前李世民又建立那麼多軍功,在朝中民間都很有威望,由他登基,沒人能提出異議。也就是說,他已掌控一切,沒必要為了虛名折損己方大將,尉遲恭也就能安安穩穩當他的功臣。

    其二、成濟和尉遲恭的身份

    司馬昭如此輕易就把成濟推出來當替罪羊,還有一個原因,成濟論文論武都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只是個太子舍人,價值很低,捨棄他對司馬昭來說沒什麼損失。

    而尉遲恭是李世民心腹愛將,跟著他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又對他忠心耿耿。李世民要是放棄他,那損失可就大了。

    可見人還是要有一些價值,否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其三、曹髦和李建成的身份

    曹髦和李建成的身份,也是成濟與尉遲恭結局不同的原因之一。

    雖然曹髦沒什麼實權,能力也不行,但他是名正言順的曹魏皇帝;而李建成只是太子,哪怕李淵從沒動過換太子的念頭,李建成也只是國之儲君,還沒正位為帝。

    殺太子和殺皇帝,這是兩碼事。

    因為以上這些原因,成濟被處死,尉遲恭進了凌煙閣。

  • 8 # 鐵馬金吾衛

    哈哈,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成濟只是個背鍋的。硬要比的話,可以拿賈充和尉遲恭比。另外成濟是弒君,尉遲恭殺的是太子(後來定性為作亂的太子),事情的嚴重程度不一樣。

    李世民指使尉遲恭殺了李建成李元吉,還順手給他們安了個造反作亂的罪名,這樣一來尉遲恭當然是平亂的功臣,李淵讓位給李世民後,自然會把勞苦功高的尉遲恭納入凌煙閣。

    曹髦率領宮人討伐司馬昭,司馬昭讓賈充對付,賈充指使成濟殺死魏帝高貴鄉公曹髦後,輿論一片譁然,群臣也隱隱有不安。司馬昭慌張的問尚書僕射陳泰:“你說這事兒咋辦?”

    陳泰說:“唯有斬了賈充,才能向天下謝罪。”

    司馬昭捨不得犧牲賈充,只好犧牲成濟這個背鍋俠了。

    弒君者賈充後來紅極一時,深受司馬昭父子寵愛,如果西晉有凌煙閣的話,絕對有賈充的位置。賈充的女兒賈南風后來成為司馬昭的孫媳婦,晉惠帝的皇后,把西晉王朝送上了不歸路,中華大地陷入幾百年的黑暗拉開序幕。

  • 9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這跟兩個集團的性質有關。

    曹髦被殺和李建成被殺這兩場政變的性質並不相同,成濟和尉遲敬德在兩場政變中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這跟他們的最終結局有著密切的聯絡。

    先說尉遲敬德,他沒殺李建成,李建成是李世民親自動的手。

    《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隱太子建成傳》載:太宗乃射之,建成應弦而斃,元吉中流矢而走,尉遲敬德殺之。

    由此可見,尉遲敬德殺的是齊王李元吉而不是太子李建成。

    當然,就算尉遲敬德殺了李建成,也不會有任何負面作用,反而功勞還能大點,因為殺李建成只是這場政變的組成部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控制皇帝李淵。

    控制李淵後,李建成和李元吉成了亂臣賊子,李世民是平亂功臣,封為太子,隨同鎮壓的尉遲敬德等人自然也是功臣,功臣怎麼能夠受處罰呢?應當受獎賞!

    雖然這一論斷出自李世民集團,但蓋章認證的卻是大唐皇帝李淵,具有唐王朝最高法理性,除了李淵本人,只有後來的唐朝皇帝能夠予以推翻。下一個皇帝就是李世民,他就算要殺功臣,也不至於用這麼蹩腳的理由,因為玄武門之變是他主導,用這個理由除掉尉遲敬德,不僅其他參與者會起異心,他本人的皇位合法性都會受到質疑,得不償失。

    再說成濟,他跟尉遲敬德不同,尉遲敬德是李世民的心腹,成濟卻只是個打手,地位等同於玄武門之變中某個作戰勇敢的小兵。

    能夠跟尉遲敬德對標的是司馬昭的心腹賈充,算起來,弒君的指令還是賈充下達的,司馬昭正是因為捨不得殺賈充,才把成濟推出去當替罪羔羊。

    《漢晉春秋》載:眾欲退,太子舍人成濟問充曰:“事急矣。當云何?”充曰:“畜養汝等,正謂今日。今日之事,無所問也。”濟即前刺帝,刃出於背。

    這裡跟玄武門之變有一個巨大的不同——死的是皇帝。

    在帝制時代,皇帝就是國家的象徵,儘管無權,但明面上還是有最高話語權的,想要定義誰是亂臣賊子,用皇帝的口吻最為合適,可司馬昭面臨的問題是,皇帝死了,誰能將皇帝定義成亂臣賊子?

    只有太后,所以司馬昭立刻用太后的名義下詔把曹髦廢了,然而這改變不了曹髦死的時候是皇帝的身份。

    這裡就要提到兩個集團的性質,李世民本身是皇族,司馬昭卻是外姓。李世民身為皇子,只要掌控政權,是可以直接威逼李淵退位自己上位的,而司馬昭卻要費上許多周折,最重要的就是名正言順,要皇帝心甘情願讓位給自己,把奪位粉飾成禪讓。

    而殺皇帝,顯然是名不正言不順,司馬昭必須要讓此事跟自己撇開關係,找個替罪羊來平息事態。賈充捨不得,那就只能是成濟了,為了把戲演的真一些,司馬昭還把成濟的三族都給滅了,反賊標配。

  • 10 # 妙趣侃歷史

    亂臣和賊子,蛇鼠一窩,都是為主出力,結局不同,實屬上位者的實力。

    主要是,成濟殺掉的是名正言順的魏帝曹髦,尉遲敬德殺的是太子建成之弟李元吉,結局當然也不一樣。李世民大量追隨者,有底氣殺他哥,還親自上手;司馬昭不行,沒有光明磊落的氣魄,只會讓心腹對成濟說“公畜養汝等,為今日之事也,夫何疑?”。

    其次是,李世民是皇子,司馬昭是權臣。

    皇子殺太子,皇帝還是姓李,還是李家王朝,除了一些頑固派,還不足以引起民憤,也不用找人背鍋粉飾太平。尉遲敬德作為擁立者,當然會享受相應的待遇。

    臣子殺皇帝,那就意義非凡了,皇家換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天下要大亂了,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竊國賊,名不正言不順,必須要一個替罪羊,成濟兄弟就被跪安受死。

    綜上所述,史實告訴我們,為了我們未來的發展,跟對人很重要。

  • 1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尉遲恭和成濟都當了主人的槍手,都以下犯上殺了主人的敵人。但是,兩人的結果卻截然相反。尉遲恭進了凌煙閣,成了開國大功臣。而成濟卻被夷滅三族。那麼,為什麼兩人的結果這麼不一樣呢?

    (尉遲恭畫像)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

    一、正當防衛與防衛不當。

    尉遲恭當時殺李元吉是正當防衛。因為在玄武門政變的時候,首先是李元吉向李世民連射三箭。李世民沒辦法,只好回射一箭,沒想到,這一箭“不小心”射到李建成身上,把李建成殺死了。然後李世民的戰馬受驚,李世民從馬上摔下來,李元吉衝過來,用弓弦勒李世民,想把李世民勒死。在這種情況下,尉遲恭才射死了李元吉。可以說,尉遲恭雖然是以下犯上,但是他完全是正當防衛。

    成濟的情況不同。雖然曹髦確實是率領一隊士兵向司馬昭的府上衝去,並且已經衝到司馬昭大門口。但是,曹髦並沒有構成對司馬昭的直接威脅,至少不是直接就會要司馬昭的命。也就是說,成濟雖然也是出於防衛才殺掉了曹髦。但是他明顯是防衛不當。

    正當防衛和防衛不當,在這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主子如何向天下人做出解釋,如何給這個槍手開脫罪責的問題。李世民是很好給尉遲恭開脫的。畢竟如果那時候尉遲恭不出手,李元吉就很可能把李世民給殺死。但是司馬昭是不好給成濟開脫的。因為曹髦並沒有對司馬昭構成絕對的威脅。沒有的情況下,就動手,怎麼向天下人解釋呢?

    所以,司馬昭不得不殺掉成濟,而李世民完全可以把尉遲恭當功臣。

    (李世民)

    二、弒君與殺賊。

    曹髦是皇帝。在古代,君王是有絕對權威的。就算君王殘暴不仁,有什麼重大的過錯,也是不能殺的。殺了君王,就叫做弒君。這在整個古代,已經形成了公論。而且這也是整個古代皇權社會的價值基礎。有個這個價值基礎,整個皇權社會就能夠保持穩定。沒有這個價值基礎,皇權社會就會出問題。所以,成濟殺了皇帝,無論如何都是不能隨便把他放過的。

    尉遲恭殺李元吉不一樣。李元吉並不是皇帝,他也就是一個一般的王爺。而且,因為李元吉反覆“陷害謀殺”李世民,甚至直接向李世民射箭。這樣一來,李元吉就不是什麼王爺了,完全是“賊寇”。這一點,李世民在後來“修訂”史書的時候,把它講得很清楚。所以,尉遲恭殺李元吉,那就叫做殺賊。既然是殺賊,那就當然是功臣了。

    三、攬責與推責。

    兩件事情發生以後,兩個主人採用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李世民是主動攬責。他並沒有說尉遲恭殺得不對,而是說尉遲恭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自己被“賊寇”傷害而採取的行動。總之,李世民雖然並沒有說,這件事是自己吩咐尉遲恭做的(他也不能這樣說,畢竟李元吉是他的兄弟),但是他那樣,相當於是把責任攬到自己頭上,幫尉遲恭扛著。

    而司馬昭則極力推脫,說這件事自己不知情。自己當時在家裡,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都是成濟自作主張乾的事情。實際上,這件事是賈充慫恿成濟乾的,但是賈充不認賬,司馬昭也不追究,兩人都一口咬定是成濟自作主張,也就把責任推到成濟頭上,拿成濟當墊背。總之,既然是成濟自作主張乾的,與自己無關,因此,就該對成濟進行嚴肅處理。

    (司馬昭)

    四、成功與未成。

    這個其實才是問題的關鍵。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最終是取得成功了的。既然成功了,李世民當皇帝了,基本上就不用考慮輿論的問題的,誰也不敢再說三道四。因為誰要是敢再說三道四,誰就會掉腦袋。

    對於李世民來說,需要關心的問題,只是後人怎麼說的問題。所以,只需要把史書修改好就可以了。就算李世民也在乎當下人怎麼說,也不用著急,慢慢來處理。透過“貞觀之治”以後,應該說,天下的輿論,都對李世民有利了。

    而曹髦攻打司馬昭,是司馬昭沒有料到的,因為並不是他主動發動的政變。對於他來說,那時候篡奪曹魏的天下,時機還不成熟。因此,這時候把曹髦殺掉,就闖大禍了。既然闖了大禍,就要考慮輿論因素。所以,司馬昭必須找一個人來墊背,以堵住悠悠之口。而成濟就成了墊背的人。

    (參考資料:《三國志》《魏略》等)

  • 12 # 小龍女5505

    曹魏武將成濟殺魏帝曹髦是弒君犯上,大逆死罪,罪有應得,同時也是被權臣司馬昭滅口,以弒君之罪處死滅門。大唐武將尉遲恭殺太子李建成是救秦王李世民,有救駕之功。李建成敗於玄武門,死於皇權之爭,秦王李世民登基為帝即唐太宗,尉遲恭既有救駕之功,又有開國之功。所以尉遲恭成為大唐開國功臣,一代猛將,還進了大唐凌煙閣。兩位殺主的武將結局也大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我第一次來獻血,有什麼要注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