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史文集

    想象很美好,但是現實很骨感。五虎上將聽起來非常厲害,但現實中也是血肉之軀。

    關羽作為蜀漢頭號武將難免剛愎自用,即使敗走麥城留下性命,但蜀漢畢竟丟了荊州,元氣大傷。劉備只怕還要發動夷陵之戰,收復荊州。

    張飛死的很憋屈,但鞭撻士卒的毛病改不了,年齡越大脾氣越暴躁,恐怕結局沒有什麼改變。

    趙雲更不用說了,演義中雖然位居五虎將第三,可是並不被重用。夷陵之戰又和劉備意見不合,多活幾十年還是被邊緣化,趙雲活到第一次北伐,算是長命了。

    馬超在蜀漢註定得不到重用,在西涼殺的曹操割須棄袍,到了蜀漢啥事沒幹就死了。多活幾十年也夠嗆,如果撐到北伐還行,不過那時也是老將了,比趙雲還要老。

    黃忠除非像廉頗一樣保持好狀態,否則多活幾十年只能做一個老人家。

    蜀漢後期人才凋敝是北伐徒勞無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吳國魏國何嘗不是文臣武將死了一大批,剩下的都不是諸葛亮的對手,然而六出祁山寸功未立空耗國力。

    五虎上將多活幾十年確實可以彌補人才的缺失,但是要好好利用和發揮才行。如果利用率都像趙雲、馬超一樣,多活五百年也改變不了什麼!

  • 2 # 小嚴說歷史

    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之後,對外降服了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強敵,對內興修農田水利並恢復了社會秩序,使整個中原及北方地區人心思定,此時的曹魏不但佔據了天時,更佔據了人和。孫權承父兄之業,依大江之險以歷三世,同樣佔據了地利與人和。反觀一向以人和而著稱的劉皇叔,當初還可以用“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閣下玄孫”的旗號來召集點人馬,但在東漢滅亡、人心思定之後,誰還會買一個過了期的皇叔的賬?

    劉皇叔健在,諸葛丞相在世,五虎上將沒死,蜀漢仍然沒有滅掉曹魏的可能,在曹魏佔據了天時與人和的同時,就已經註定了蜀漢陪跑的命運。

    (如果覺得有用,請點一波關注)

  • 3 # 暮了秋

    你們不要想多了。在給50年他們也統一不了。咱們有一說一我不是質疑他們的能力。一三國分裂太久,天下人渴望安穩這個過程可能會加速,在多給幾年也不一定能保證他們中間有哪一個人不會出意外。二統一的肯定是中原政權至於為什麼你自己去看中國曆朝歷代的歷史。上面說的都是虛你肯定不服,咱們說點實的。三所在的蜀,蜀道難啊,(這也是多年來沒有被曹魏滅國的根本原因)同理敵人進來難劉備和將領們出去也難,在古代交通不便物質兵馬難以支援(別和我談演義裡諸葛用木牛流馬運物質,你知道的不可能)。四“人”我這裡指的人有兩種意思1、人口。蜀魏人口差了十多倍耗也給你耗死,而且人口的差距決定了人才的多寡。2、兵,蜀兵弱,我不是歧視蜀人你不要著急。蜀兵弱是事實。為什麼?原因不是蜀人天生不行,而是他們缺乏戰意,之前我說了蜀道難敵人進不來,那蜀人會想既然你不能進來打我,我為什麼要要出去打你?不是找不自在嗎?沒有威脅就不會變強。相反蜀人偏於守成,在家園受到威脅時就會有戰意(這也是魏很難攻進來的原因之一)總的來說蜀守成之地進取不足。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劉備不可能統一天下了。

  • 4 # 雲來客棧99

    魏國土地廣大,幅員遼闊。吳國領江東五十四郡,富庶繁華。蜀國主要依靠益州,荊州。總體實力上,蜀國難以長久抗衡。自保尚可,吞併天下,後力不足。當然地域是可以爭奪的,蜀國後期確實存在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問題。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可見一斑。

  • 5 # 奇卡奇卡

    我覺得有可能吧

    如果五虎將還在,關羽不死,荊州還在蜀國手中,劉備就不會著急伐吳,也不會被陸遜火燒連營,弄得蜀國元氣大傷。起碼自保沒問題。

    蜀國再養精蓄銳幾年,有荊州在,東據孫權沒什麼問題。諸葛亮就可以安心北伐,也不用擔心糧草問題。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歷史發展有它的必然性,我們作為旁觀者,應該學習成功之道,吸取失敗的教訓。

  • 6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蜀漢最終走向滅亡,我覺得主要原因是:

    五虎上將不死蜀國並不能統一全國。其實蜀國會不會滅亡並不取決於幾個五虎上將。需要的是人才,是軍事實力、戰略資源。

    我同意樓上所說,劉備是好兄弟,不是好皇帝。意氣用事,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元氣大傷。

    我覺得蜀國走向滅亡與劉禪弱不弱智關係不大,唱主戲的是諸葛亮,就連劉禪迎取皇后都是諸葛亮說了算,劉禪的皇后是張飛的女兒,張飛的女兒很醜。劉禪在蜀國是聾子的耳朵-擺飾。

    諸葛亮六出祁山,並不是盲目出擊,他是有目地的,他唱的是一出大空城計,只有不斷的進攻魏國,把戰火燒到敵國,才讓魏國覺得蜀國有軍事實力,實際上是外強中乾。他也是力不從心,採用六出祁山軍事進擊的辦法,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消滅曹魏。然而針對良將無數、謀臣輩出、幅員幾千裡的魏國,談何容易。在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指導思想下,諸葛亮終於落得個累死他鄉的結局。如果蜀國一直處於防禦狀態,等魏國來進攻,蜀國滅亡更快。

    諸葛亮諸葛亮遠見,聰明,果敢,自信,忠誠,遇事不慌。其實我覺的正因為諸葛亮遠見,聰明,果敢,自信,忠誠,遇事不慌亂害了蜀國,為什麼呢,他辦事處處想得周到,想的太周到,周到的別人做事不用去想,只要照做就行了,沒有給別人發展的機會。等他一死,蜀國亂了套,沒有人會拿主意,等待也只有滅國。

    還有一點,蜀國無儲備人才:在五虎上將相繼過世後,蜀國戰場無良將,朝堂無俊臣。有句俗語這樣講: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恰是蜀國戰場缺大將的真實寫照;而在朝廷之上,宦官亂朝綱,以致被諸葛亮託付重任的姜維還需借屯田避禍。從諸葛亮病逝算起,蜀國只存在了29年。而從宦官干政之後,沒有兩年蜀國就滅亡了。相較而言,曹魏自曹操死後,能人輩出,良將千員。像司馬師、司馬昭、鍾會、鄧艾、羊牯、杜預等皆有經天緯地之材。經過這些人的努力最後得以完成三家歸晉的統一大業。孫吳在蜀國滅亡之後,仍然在丁奉、陸抗等的輔佐下堅持了17年才為杜預所滅。

    文化的差異:益州乃巴蜀之地、鄰接諸戎、夷越皆非漢族文化,按當時的話就是蠻夷之邦,其民尚不開化。

    三國時期,文化最發達的地域是曹魏,其次孫吳,最末劉蜀。春秋時期,大部分楚地也屬於蠻夷之地,以後經過戰國、秦漢朝代,隨著人群遷移與文化交流,楚地才跟上北方先進文化。但是巴蜀在三國時期尚遠不能與孫吳與曹魏文化相提並論,它只相當於春秋早期楚地的文化地位。起先,劉備尚據有荊州,可惜因為關羽的剛愎自用又失了荊州。最後劉蜀的根據地只能依託文化落後的巴蜀。而文化氛圍將直接決定教育結果,也就是人才的數量。

  • 7 # 班達拉姆之重溫歷史

    多活五十年也無濟於事,無法助劉皇叔統一天下。

    性格和個人才能原因

    首先,我們從五虎將的個人才能及其性格來分析。

    五虎將之首,關羽。性格缺陷非常明顯,重情重義,但是又非常驕傲自負,剛愎自用。前有華容道義釋曹操,後有大意失荊州甚至直接導致了自己形神俱滅。

    大意失荊州,就是他的性格使然。陸遜,後起之輩,關二爺看不起他,加上陸遜故意吹捧麻痺二爺,導致他敗走麥城。其實這時候,二爺依然可以在周倉關平保護下全身而退,但他一則丟城兵敗有失顏面,二則有失大哥所託,大敗而歸實非心之所願,三則過於自負,被宣告所累,以為遭呂蒙所擒,不致被殺。結果……

    所以,就算再活五十年,關二爺也頂多充做衝鋒陷陣的猛將一名,無法勝任統兵坐陣一方的大將。

    五虎將之猛張飛。猛則猛矣,脾氣暴躁,動不動辱罵毆打部下,與兵士不合已久。衝鋒陷陣,兵士都不願為你拼死向前,還能有何作為?若不是看在劉皇叔結義三弟的份上,估計戰陣上,不少手下會一鬨而散。再活五十年,也非大將之才。

    常勝白袍將軍趙雲。武勇過人,也僅此而已。單論個人武力值,長坂之戰七進七出,當世恐除了已逝飛將呂布,無人能及。當然,也因為曹公生了愛才之心,下令不許弓箭傷他。統兵打戰實非趙子龍所長。就看他直到壽終正寢也從未被委以統兵重任就可知其才。有人說,趙雲因為陷入黨爭才不被所用,個人不認同。子龍向來被劉備和軍師孔明重用,且從不爭寵邀功與其他蜀將相處甚好,不被重用只能說他才能有限,只適合做皇叔保鏢。

    錦馬超最為可惜。好好一枚西北漢子,追得曹公割須而逃,一身武勇冠全軍,一入入蜀後,不適應蜀地潮溼氣候,水土不服,纏綿病榻,大病小病不斷,47歲就病死了。再活半百,怕也是繼續纏綿病榻無法跨馬上陣了。

    黃忠其實是五虎將中最為穩重有著大將之才的一人。只看他守長沙經久不失,就可知其智勇雙全。奈何年歲已老,又是降將,始終不得統兵一方的重任。再活幾十年,除非上層集團真正認可容納了他肯委以重任,否則,依然無力扭轉乾坤。

    地理環境實力原因

    曹公據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中原啊,農業和城市最為發達集中地區,畢竟是農業社會,一切還是靠糧說話。糧多地廣人多兵則足,城厚器利又坐擁正統地位。

    蜀地富足,可偏居一隅,民族眾多,內部矛盾不斷,孔明雖收服孟獲等少數民族,但隱患一直存在。人口基數無法與中原相比,可耕地也比不了,內部團結上下一體也比不上。曹公兵強糧足,上下一心,地盤又有戰略縱深,劉皇叔就算有臥龍雛鳳雙雙後天加持,先天的不足也是沒辦法彌補的。中華上下五千年,蜀地一隅何時又成功爭得過天下呢?

  • 8 # 高釣馬

    這事兒還真不好說。

    以玄德懷柔天下的帝王胸懷,輔以忠義無雙的雲長,須知雲長在荊襄起兵伐魏,差點逼得孟德遷都以避其鋒。

    翼德雖莽,但亦偶有智計,大敗張郃就是經典。況且他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猶如探囊取物爾。

    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虎威將軍,常勝不敗!

    孟起十七歲出道就英雄無敵,一來人品出眾,二來結束非凡,人言錦馬超是也。

    漢升雖老,但身體倍棒,吃嘛嘛香,試問:“廉頗老矣,嘗能飯否?”答案是非常能吃哈。況老黃人老成精,弓箭之精,可直追李廣。

    以五虎之威,加上孔明法正之智,佐以魏文長並剩下的那幾塊爛姜,玄德公真有很大機率定鼎天下,一統江山!

  • 9 # 戰利88

    劉備在後期才打下家底,建立基業,一點點穩固。而曹操孫權的家底早已是豐衣足食,兵強馬壯。打仗是特別能反應國家經濟實力的,特別耗國力,這不是幾個人能決定的。

  • 10 # 東山小強家

    作者本人覺得可以。理由有三。

    一.關羽不死,代表什麼?就是關羽逃回蜀中。那麼接下來又意味什麼?是的,吳國跟蜀國必有一戰。但這一戰絕對不是夷陵之戰,關,張都活著,他們這次就不是背後被偷襲了,而是正面進攻了。

    以關羽,張飛正面進攻能力,荊州四郡絕對會再次落入蜀國手中。當然你也可以說吳國還有陸遜,但陸遜打的也都是堅守策略,對於士氣高漲的蜀兵來說,這次的水陸並進結局就完全不一樣了。劉備會被火攻這點,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之所以中計也是憤怒加輕敵。關張經常埋伏放火自然也懂需要防備此點。

    二.馬超,黃忠多活些年,街亭就不是馬謖一個紙上談兵的人守著了。如此重要之地必定派了像黃忠以穩或是馬超這種善馬戰之人,至少馬家軍不會傻得跑到高地去守。

    三.很多人都說蜀國要一統天下不僅僅是靠五虎將,但事實證明,沒有人才,辦事效率非常低甚至是敗因。就像一家公司,沒有核心人員,天天招一堆上班打卡臨時工,那麼他們能成為世界五百強?要攻打城池還得去培養他們起來?

    至少劉備在得到五虎將之後,我看到了荊州四郡全降,四川一帶打下來。劉備第一次有資本跟曹操對罵不慫的漢中之戰,差點就能把曹操打趴。此時他的風頭不可一世。關羽更是憑藉一人之力,水淹七軍,嚇得曹操都要遷都。一虎如此,五虎無敵。

  • 11 # 夢修者

    多活幾十年也只一群老邁的武夫,統一天下你得有強大的國力。顯然,作為丞相的諸葛亮缺乏這些戰略眼光,後世的朱元璋則用”廣積糧緩稱王”策略致力於國力的集蓄,一統天下。五虎上將在年青時是很能征戰,但缺乏國力支援的情況下何用?一兩場勝利也扭轉不了大局,所以,沒有綜合國力超強,七出祁山也是徒勞,應像秦先強已,後統六國學習,靠幾個老將何用?

  • 12 # 老宋故事說

    如果你以為勇武就可以一統天下,其實項羽和呂布完全可以改寫歷史,根本就沒有劉邦劉備曹操什麼事了。

    劉備五虎大將,具備戰術大師的僅有馬超一人,若非馬超家族盡滅子女殆盡,劉備根本壓制不了馬超,馬超最後的結局只能是鬱鬱而終,沒有其它。

    其次是黃忠,定軍山一戰顯出黃忠的大將能力,關羽荊州之戰更多在於強兵以及天氣因素,張飛完全一匹夫,讓他單獨領軍就是災難性後果,趙雲,講真的,真實歷史上只是一員純粹的猛將而已。

    與其擁有這樣的五虎將,還不如徐晃、張遼這樣有勇有謀的人物,還有自知之明,劉備手下這些“虎將”,只是猛虎而已,單挑在行,殊不知劉備缺的是統帥級的人才。

  • 13 # 梅苑評史

    有很大可能,劉備真的能一統天下。

    只不過我並不是認為這五虎將有多大的能力,只為了一個人,那就是關羽,關羽不死,荊州不丟,蜀國就永遠在三國中佔據主導地位,進可圖天下,退可威懾孫曹。

    所以曹操和孫權在整個三國時期唯一一次合作就用在了五虎將之一關羽身上。

    荊州的重要性

    諸葛亮在隆中時對劉備說起三分天下的規劃,最後一部分關於如何在站穩腳跟的情況下再進取天下: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等到曹操內部出現矛盾,或者一些別的突發事件的時候,就讓荊州的大將帶領荊州軍隊進攻北方,劉備自己帶領一部分益州和漢中的軍隊做輔攻,也作為荊州軍隊的大本營;另一部分益州、漢中的軍隊防備南方的孫權偷襲。

    荊州將軍只需攻城拔寨,攻下來的城池則由劉備帶來的人馬接管,步步為營,平定北方,然後南北對峙。孫權偏安一隅,不可能長久,等到東吳出現問題,就一舉蕩平南方,天下就成功了。

    但問題關鍵還是荊州,荊州是百戰之地,從荊州北上是沒有多少可以供曹操堅守的城池的,外加上來自益州、漢中的補給,荊州軍隊可以縱橫天下。

    如下圖,中間的就是荊州。

    關羽本身的強大

    關羽在呂布死後,當了十幾年的三國第一猛將,但他不止有勇,還有謀略,例如水淹七軍等諸多戰役。

    關羽就武力而言,曹魏幾乎沒有一合之將,手下荊州兵又是劉備最精銳的軍隊,而且他又不失謀略,實在是劉備一統中帶領荊州軍隊北上的最好選擇。

    如果關羽還在,荊州未失,大漢可能又要傳上百年了呀!

  • 14 # 盜帥夜留香YE

    先說觀點。

    若是五虎上將多活幾十年,蜀國不敢說能一統天下,但處境肯定會比歷史上好很多。

    有一句話說得好。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就從這一句話中,就可以明確看出,在三國後期,蜀中的人才已經匱乏到了何種地步。

    其實蜀中無有良將的弊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就已經凸顯出來了。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於準備充足,又出其不意,形勢是一片大好。

    之所以最終失敗,就是因為馬謖痛失街亭,打亂了諸葛亮的全盤部署,最終只能無奈退軍。

    為什麼諸葛亮在明知馬謖可能失敗的情況下,還是把馬謖派到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就是因為在那個時候,諸葛亮身邊已經沒有其他人了,矬子裡面拔大個,把馬謖給選了出來。可以試想一下。

    當日鎮守街亭的,就算不是五虎上將,就是張南、馮習、傅彤之類,只怕也不會犯馬謖那樣低階的錯誤。

    以此我們可以推斷出,若是五虎上將不死,那就等於蜀漢陣營中一下子多了五位頂尖良將,諸葛亮北伐之時,也不至於束手束腳,歷史上的很多錯誤也許就能避免,說不好還真就能攻克雍涼。

    但你若是說,有五虎上將在,蜀漢就能天下一統,那就很難讓人信服了。

    畢竟客觀條件的限制,並不是幾員武將就能逆轉的。

  • 15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歷史沒有假設。曹魏國力三家最強,終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也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願景。就算五虎將多活幾十年,劉備依然不能統一天下。但如果五虎將活著,劉備面臨的局面會比諸葛亮時期要好得多。

    曹魏佔據天時,吳國佔有地利,蜀國最靠的是人和。

    蜀國最大的兩次失敗一是丟失荊州,二是夷陵慘敗,讓新建國的季漢政權實力大損成為魏蜀吳實力最弱的一方。

    尤其以關羽丟失荊州引發的蝴蝶效應最為嚴重,關羽兵敗被殺,張飛報仇心切鞭打士卒被部下所殺,劉備伐吳失利招致慘敗,氣憤而死。馬超、黃忠病死,趙雲年邁並未受到重用。

    想要逐鹿中原,拼的是國力、經濟和人才,想想為何三國會歸晉?司馬家篡取了曹魏的基業,佔有中原之地,國力強盛,經濟穩定發展,糧食充沛,人才鼎盛,對比下蜀吳,兩國後期人才凋敝,劉禪治國無作為,孫皓殘暴不仁、嗜殺成性,這樣的國家就是不會被他國勢力所滅,早晚也會亡於內亂。

    如果五虎將活著,劉備就算不能統一天下,但面臨的局面會比諸葛亮時期要好得多。

    1.如果五虎將多活幾十年,憑藉劉備的手段可以整合內部力量,凝聚人心,使蜀漢政權得到進一步的穩固。

    2.蜀漢後期無大將可用,名將斷層嚴重,五虎將可以彌補這一短板,並且可以為蜀漢培養出來更多優秀的二代、三代精英出來。

    3.不缺乏名將,諸葛亮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國治政上面,大力發展經濟,搞屯田,保證糧餉的供給,也不至於後期每一次北伐諸葛亮總是因缺糧而撤軍。

    4.繼續聯吳抗曹,東吳也曾多次出兵攻打魏國,劉備完全可以與東吳一起出兵伐魏。東吳東線出兵,劉備從荊州、漢中出兵,曹魏再強大,畢竟還是雙拳難敵四手。

    總結:歷史上並沒有那麼多假設,即使五虎將復生,劉備也很難一統天下,打天下靠的不僅僅是武將,更多的是靠綜合的國力,比如地盤、人口、經濟發展、軍事力量、人才儲備等等。但如果五虎將活著,劉備面臨的局面要比後期諸葛亮無大將可用的局面要強得多。

  • 16 # 腳踏28大槓高速飆車

    他們只要多活一年,那麼你就不存在了。因為歷史會改變,你我,我們。能夠存在這個空間的因素,就是當時他們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欠了6萬網貸,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