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立鶴書苑
-
2 # 伊圓錢
我的觀點是,無論怎麼變,除非地盤不要了不然改不了命。為什麼這麼說,兩個原因,
一:中國離西方遠,壓力較小。這個很好理解,奧斯曼離歐洲近,所以經常捱打。
鼎盛時期的奧斯曼
被肢解前的奧斯曼
二:在關鍵時刻站錯隊。一戰前奧斯曼的外交方針是當舔狗舔列強,以求生存。
如果奧斯曼保持中立,它很難相信勝利者在歐洲均勢被破壞後會剋制住瓜分自己的慾望,當然沒想到戰敗的下場更慘不忍睹。德國,義大利,巴爾幹諸國在一戰前就吃了奧斯曼不少肉,而英國的調停方式是讓奧斯曼認栽
在可能發生的歐洲大戰中,奧斯曼的唯一目標就是避免自己任人宰割。1914年早些時候,奧斯曼希望跟德國結盟,但德國不感興趣,跟俄國結盟也沒有結果。到了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德國終於意識到歐洲大戰是不可避免的,一番忽悠過後,成功將奧斯曼忽悠上船。到了1918年的時候,德國戰敗,奧斯曼只能接受被肢解的下場。
相比之下,中國永遠是贏家這邊。一戰、二戰、冷戰,都是如此,紅利吃飽飽,國運直線升。
所以,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總結一戰教訓得出結論,土耳其外交必須永遠跟英美混,確保永不站在輸家那邊。這不是凱末爾沒事瞎扯,而是無量鮮血白白浪費之後的國家教訓。
凱末爾,土耳其國父
理論上講不可能,中國雖然分分分合合,但是大部分時間是統一的,就算亂世,也是在中華文化之下,都是自稱天子,奧斯曼不一樣,只是短暫軍事統治,統治區域內民族混雜,就是同民族還有信仰不同,就是信仰相同,還有教派不同,奧擁有強大武力加上作為東西方貿易的中間商,軍事經濟好的時候還能壓制,當西方環球航行,繞過土耳其,他的優勢就沒有了,解體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