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駝峰

    同一片藍天,天空那麼湛藍!

    同一片藍天,白雲那麼悠遠!

    同一片藍天下,江河湖海自在奔騰!

    同一片藍天下,生命自由綻放!

    聽吧,內心最深處的呼喚——

    讓我活出我自己!

    讓我活出我自己的五彩繽紛奼紫嫣紅!

    生命只有一次!

    我的藍天只為我開啟那一瞬間!

    我的白雲正漸漸飄逝!

    在我唯一的生命一刻,

    就讓我盡情地擁有這唯一的一次輕舞飛揚吧!

  • 2 # 溪邊樹Enoch

    生命不能重來,只是希望餘生無憾。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這份辭職信,同樣作為老師的顧少強,是河南的一名心理學老師,當她遞上這份辭職信時,她也不是不喜歡老師這份職業,也不是一時的衝動。

    她曾解釋過,並非因著體制的束縛,只是想過另一種生活。

    之前她就在雲南認識了她的男朋友,兩個人一見鍾情,後來兩個人聊到了未來,聊到了生活,顧少強決定辭職,去尋找自己想要的另一種生活。

    兩個人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去旅行,最終決定落腳成都,並在那裡開了一家旅店,顧少強做起了老闆娘,後來她們的女兒出生了,她又成為了一個媽媽。

    事業上,她做了一個青少年心理培訓專案,又給一家旅行公司做商業代言,旅店起名為‘遠歸’,許多人聽說後慕名而來。

    多年後,沒有人還會在網上在聽說她的訊息,她們現在過著屬於自己的日子。

    ‘生命不能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

    同樣,我想這名老師,也不是不喜歡老師這個職業,一朝為師,終身為師。只是他想重新選擇另一個活法。

    生命只有一次,這一次的生命有多長,誰都不知道,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好好珍惜剩下的日子,在還能夠把握的時間,去走想走的路。

    健康,也是無法預料的未知,許多人都在說一句話:等退休的!可是真的等到退休時,可能還是無法走出去,退休時,腿腳可能不是你能夠控制的,身體可能不是你能夠掌握的,不如把這個時間提前,為自己活一次。

    或許,面對這次疫情,有了許多 的思考,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到!既然這樣,今天,就先行動,別留給意外機會。

    生命,如此脆弱,許多人在這些疫情中,都悄然離開,看到這樣的景況,活著的人都應該好好想想,如何面對家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有人喜歡固步自封,有人喜歡自由隨性。走怎樣的路,都是一路風景,你沒有勇氣走出去,就不要笑別人走的亂。

  • 3 # 西喬教育觀

    熊芳芳老師是老師,但也不是老師。她的才華、成就、地位、資源已經遠非一名普通教師可以望其項背,絕大多數普通教師終其一生,也不可能達到熊芳芳老師的地位。

    對於熊芳芳這位教育界響噹噹的人物,我之前還真不知道。一是本人孤陋寡聞,一是中國直達額,名人輩出的緣故吧!

    還是先來看看百度百科對熊芳芳老師的介紹。

    熊芳芳老師 筆名“麥子”,“生命語文”的倡導者、研究者和實踐者。2016年入選“百年中國語文人物”博物館,深圳市“十三五”重大招標課題負責人,多家核心期刊雜誌封面人物。

    熊芳芳是人教社部編教材培訓專家,首屆“全國文學教育名師”,首屆“全國中學語文十佳教改新星”,“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帶頭人”,“蘇州市學科帶頭人”,“廣州市骨幹教師”。

    著有《語文:生命的、文學的、美學的》、《生命語文》,《語文不過如此》,《高考微作文》等作品。

    一封辭職信名滿天下,難道不是最好的公關嗎?

    因為辭職信而一夜爆紅的,熊芳芳老師不是第一個。2014年因為那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火遍全國的女教師顧少強,已經開了辭職信爆紅的先河。

    2015年4月14日,河南省中學教師顧少強的一封辭職信引發熱評,辭職的理由僅有10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評這是“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如此任性的辭職信,領導還是批准了。那以後,顧少強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說,顧少強是普通教師辭職的代表,熊芳芳則是功成名就後辭職的代表。

    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有沒有謀劃,在這個流量經濟的時代,他們都因為辭職,獲得了海量的關注,為今後的事業和人生,積累了人氣,名氣。

    可能有人說,以熊芳芳老師的資歷,她完全不需要網路的風口為自己的事業造勢,因為她自己已經有足夠的影響力。但現實是,一封在網路流傳的辭職信,讓熊芳芳老師進入了全國人民的視野,這是名師、著作和各種榮耀無法帶來的影響力。

    結語

    還有七年退休,人生不能重來,對於一個48歲的女性來說,生命活力的巔峰正在消退。不想一身被安排,“以另一種方式,在同一片天空下相見”,現在離開,是最佳時間。熊老師的底氣,值得我們做教師的羨慕。

  • 4 # 孤鷹吳

    一個特級教師,領著相對高的工資,還有七年就退休,毅然決然的辭職,和時間賽跑,去體驗之前31年來沒有來得及體驗的生活,這份巨大的勇氣,讓我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用31年時間為教育作貢獻,並且爬到人人都羨慕的特級教師位置,證明熊老師是一個工作負責,能力超強的人。百度上搜索,才知道原來熊老師鼎鼎大名,筆名“麥子”,“生命語文”的倡導者、研究者和實踐者。2016年入選“百年中國語文人物”博物館,是人教社部編教材培訓專家,首屆“全國文學教育名師”,首屆“全國中學語文十佳教改新星”,“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帶頭人”,“蘇州市學科帶頭人”,“廣州市骨幹教師”。著有《語文:生命的、文學的、美學的》、《生命語文》,《語文不過如此》,《高考微作文》等作品。如此閃耀的教育界名人,選擇去追求藏在心底的一個夢,可嘆可贊!說明熊老師對生命的理解和對人生所站的高度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只有悟透人生,視名譽、金錢如糞土的人才能邁開這個坎。

    這封辭職信和2015年河南中學教師顧少強的辭職信一樣,在中國教育行業會引起軒然大波,很多教師會重新正視自己、反省自己。會衝擊傳統的生活觀念,特別是那些原來有一些成績,得到名譽和高報酬後,就不思上進,只想等退休舒服的人,是一次巨大的地震,如果民間反響強烈,或許會引起高層的重視,會對教育的一些弊端重新研究,如果是那樣,那麼熊老師的辭職就意義很大了。

    在教育領域能有所成就,是大智。生命不能重來,放棄所有也要追尋心中的夢,也不願一生被人安排,是大勇。具有大智大勇的人,以後她的人生也定會大放異彩!

  • 5 # 康3446

    這是個有能力,有廣闊視野的人。一個人,眼界越寬,視野越遠,心懷高瞻,那麼,這個人的路,當然越走越寬,卻總是伴隨著燦爛與成功!唯有成功,才能獲得一切!

  • 6 # 6290698112

    人不能太任性,特別在中國。每個人都這麼任性就會亂套。這個熊老師是有資格任性的人。希望此文不要誤導沒資格任性的人們。

  • 7 # 軫念信箱

    深圳鹽田高階中學名師熊芳芳今天辭職了。她身上有眾多光環,最鮮亮的就是“生命語文”的創始人。辭職的原因:把退休前的七年時光獻給自己。她的辭職信是這樣寫的:

    看到這封辭職信,我首先想到的是另外一封曾經引起熱議、至今仍常被提及的辭職信,內容很簡短: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是一封曾被網友評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的辭職信。顧少強老師是2004年7月入職河南省實驗中學的一名女心理教師,已經任職11年之久。辭職的時候,她還是中級職稱。從網上的資訊來看,她還不是什麼名師。從教時間也不算多長,她辭職的時候也就三十出頭。有人說這是一封任性的辭職信,但現在看來,熊老師的辭職信更加的有情懷,更加的任性。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不得不讓人思考:

    1.當下的教師,你教學生做真人,你自己是真人嗎?

    2.熊老師為了做特級教師,奮鬥了31年,當獲得過很多教師夢寐以求而得不到的榮譽時,她卻選擇了辭職,為什麼還是沒有幸福感與成功感?

    在大眾眼中,這樣一位名利兼有,被同行羨慕學習,社會認可的全國著名教師,為何在退休前7年,選擇了辭職呢?這背後是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呢?實在是令人不禁揣度一番。

    “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熊芳芳老師在53歲的年齡,開始了安排自己以後的人生。熊芳芳老師說:“如同從火盆的餘燼中搶出殘存的紙片,我決意搶出我的7年……”。

    遞交辭職信後的熊老師,讓人感覺到她如久在樊籠裡的小鳥一躍而出,天高任鳥飛的激情,很容易讓人對她前途浮想聯翩,對未來新生活的憧憬:線上、線下、獨立老師、教育培訓機構、教育文化公司,還有自己的“私塾”,熊芳芳老師宣言:都來吧,讓我來編織你們。

    她沒能像一般教師一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境界,而是功成名退。老師辭職與否,本無可厚非。我佩服熊老師的地方在於,在這個年齡,還願意敢於熱情燃燒自己,還敢於打破一種相對舒適的生活,還能對未來不確定的生活滿懷激情。這是很難得的,因為很多老師到了這個年齡,一般都在偃旗息鼓坐享安逸等退休了,能不教學也就不教學了,這時辭職,也是萬萬不可能的。

    映射了體制內工作者的職業寫照:每個人都是被安排、設計的,因而是無生命的“螺絲釘”,而且工作時間越長,越鏽跡斑斑。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我想,作為名師的熊老師在工作中肯定不缺尊嚴和成就感。也許,她想挑戰自己,超越作為“名師”的自己,想去追求人生更大的價值和快樂!“成功等於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這是我給“成功”下的定義。按照這個定義來揣測,也許,年近退休的熊老師,快到“知天命”年紀的熊老師對“自我價值”的定位發生了改變,她想完全依照自己的內心去安排自己未來的生活。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體制內很多優秀的老師,兢兢業業在一個學校可能就是一生。如熊老師如此高調辭職,畢竟是少數。熊老師想更好編織自己的生活,終是她的權利。凡事,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得必有所失。

    一個優秀的老師,不管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會在專業方面孜孜以求,都能發揮他(她)的價值,在這個角度上來說,熊老師辭職,我想或許是想更好地體現自己的價值,自己還可用於更大舞臺,期待有更大發揮。

    作為同行,看到熊芳芳老師的辭職,還是心生佩服的,因為辭職是需要有資本的。對於很多人來說,教師一職是鐵飯碗,還有假期,而且現在就業形勢嚴峻,工作難找,有一份穩定工作實在不容易。辭職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該如何養家餬口。

    所以熊芳芳老師的辭職,讓很多人心生羨慕,因為辭職說明本身有更多的選擇和資本。有專家說,如今,教育行業過於行政化,形式主義特別嚴重,各種與教學無關的工作都充斥在校園裡,讓教師們疲於奔命。再加上現在非常嚴峻的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矛盾,以及社會對老師的誤解,已經讓教師對職業前景深深地感到後怕。

    之前有“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現在有“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安排”。這其實都是老師想自由編織自己人生的一種宣言。

    邁出去的第一步需要勇氣,邁出去的人生,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去成就,但這份勇氣,的確值得敬佩。

    前段時間,“後浪”刷屏,其實,這份選擇的自由,在每個人的手中,不管是“前浪”亦或“後浪”。只要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都永遠在自己人生浪潮的巔峰。

    熊老師辭職之所以引發業界漣漪,在於她已經是語文教學的翹楚,卻不甘願做“平庸之惡”,助長教育假、惡、醜的風氣。雖然不能改變什麼,但以個體的生命自覺地抒寫不合時宜的天籟之曲,則是大多數人驚訝之後令人敬佩的高貴之處!最後向所有有夢想,並願意為之義無反顧的人,致敬!

  • 8 # 三山易學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是人,這是由人的社會性決定的,除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作為個體的人具有追求更高生活的權利,市場經濟為此提供了廣闊前景。從這個意義而言,熊老師辭職再正常不過。惋惜、划算只能是利益計算。熊老師的所思、所想別人無法理解。眼前看可能是學生失去了一位好老師,但只要制度設計科學合理,還會有更好的教師及時補充。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才是正常。衷心祝願熊老師更進一步,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 9 # 漫行人間

    "生命不能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這句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現實與熊老師的心態,我想才是關鍵?讓人們生出諸多猜測,進而對一個行業及體制的思索,我的觀點,至少說明,這是一個可以說“不”的年代。

    我有疑問的是,辭職的人群很多,為什麼就只有一兩個被網路曝光併成為熱議話題?而且辭職信,有必要加進如此之多個人情緒不?或者,故事之所以成為故事,是因為有人選擇煽情的方式,對著更多的人說了出來吧。

    教師這個職業,最受女生喜歡,我非行內中人,但相信沒有完美的職業,定是有優勢也有無奈,在一個崗位上奮鬥了三十餘年,取得了比一般人要多得多的榮譽,對得起自己,也足以對得起這份職業,只不過,馬上就可功成身退,作出此種選擇,未免讓人覺得有點反常,設想她都經歷了什麼?於當事人而言,卻未必如我們想像那樣,中年人的選擇,不是非不得已,就是到了箭在弦上的階段,七年時間,不長也不短,一切皆有可能,怎知不是她更好的選擇?

    對於選擇,很多人停留在想,而不敢付諸行動,有人卻能說做就做,貌似瀟灑,安不知是經過千百次思量?羨慕,並不代表自己也要去做,你的生活,你應該說了算。

  • 10 # 愚翁良知

    一個教師的辭職本不是大事,為何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其實是有深刻的社會根源,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從中得到教訓和啟發。

    如果熊老師辭職就沒吃飯,就還不起房貸還敢辭職嗎?畢竟生存是第一需要。我國大多數人溫飽已經解決,精神需求開始提升。從為了生活向享受生活過渡,這是社會的巨大進步。不少人,包括一些管理者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現在人們討論生命的意義也是這種轉變的表現。很多管理者仍然用舊的思維方法進行管理,被管理者失去了獨立和自由,一生被別人設計。想有自己的生活只能辭職。很多年輕人早已做了,不高興我就辭掉老闆說走就走,回家啃老也不受你管制。熊老師是勇敢者,只是因為接近退休年伶才引起人們的議論。

    熊老師是令人尊敬的教師,才引起了人們對教育界的關注,其實目前我國各行各業都大體如此。舊的思維方法和管理模式盛行。好像給夠錢就得給我賣命,沒飯吃就得求我上班。資本原始積累時的一些思維,仍然統治著不少行業。可是時代已經變了,一些發達國家的老闆都不敢這樣的對待職工。不僅要考慮他們的基本需求,還需要考慮他們的發展。

    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的需求也在改變。金錢未必能買到忠誠,脅迫也未必奏效。追求獨立和自由是人們的精神追求,一切雞湯式的說教已經失效。熊老師以個人的勇敢踐行著社會的進步,一切管理者要深思。

  • 11 # Frost看天下

    先看一下“生命語文”的概念,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科,它還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是生命的一個“泉眼”。一個人的語文能力。是個體生命的獨特印記。然而小學語文教學現狀讓我們充滿憂思:那些置身於兒童樂園時充滿靈性、神采飛揚、妙語連珠的孩子,進入課堂卻變得無精打采、萎靡不振。程式化的課堂像只樊籠,禁錮著孩子的身心。

    作為這一概念的提出者,熊芳芳老師的基本意思和理念應當是讓教學和天性結合起來。這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邏輯。熊芳芳老師因此而成為我國教育,尤其是中學教育領域的一名佼佼者。

    這幾天被廣泛關注,源於她的一份辭職信。

    顯然,熊芳芳老師的這個辭職舉動是對於傳統的一個反叛式的動作。基於她對於生命的理解,對於人生的情懷,對於人生意義的思考,做出了這麼一個決定。

    首先,我們的教育仍然有需要反思的空間。主觀推測,經過這些年的芳芳老師的努力推進,中學語文教學這塊有一些針對性的改善,但是眼見的情形肯定不是那麼好的效果。萬眾之業,一人之力,很難再有實質性突破。

    其次,個體是唯一對於生命負責的主體。每個人自己的生命只有自己說了算。走過半世紀的風雨路程,芳芳老師把眼光迴歸到自己身上,社會責任已盡力,剩下的就是把自己的生活搞好。辭去限制性的職位,迎接自己自由的新生活。

    是的,生命無法重來,理當珍惜厚待。祝福芳芳老師!

  • 12 # 文良愛學習

    職場中人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很多的,能真正做出這個樣選擇的人是很少很少的。長時間從事同一種職業的人。會產生膩煩心理,甚至是壓抑、無聊。如果不是出於養活自己和家人,養老的目的。有更多的人嘗試這種尋找新職業的選擇。尋找新鮮感和新的機會。這就像一日三餐,天天吃同樣的飯菜,你肯定會無法忍受。

    但做出這種選擇要理智,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自己的家庭環境不是很好,財力上也不支援你選擇新的職業或是創業。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你供養和照顧。自己的年齡也偏大。一旦擇業和創業失敗,會陷入極其艱難的境地。這對個人來說是災難性的。

    但假如你真的個人能力很強,也很年輕。環境也很好,有相當的人脈,也有足夠的資金…確定人生新的方向,尋找更新鮮的感覺,未嘗不可。

  • 13 # 師錦教育

      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深圳市鹽城高階中學特級教師熊芳芳的辭職信,在網上瘋傳,引發了眾網友的猜測,有人懷疑是教師待遇低的問題。特別是她辭職信中那句“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更讓網友浮想聯翩,懷疑熊老師在單位裡受了什麼委屈。

      在很多人的眼裡,老師是個讓人羨慕的職業。只有做過老師的人才知道,老師真不好當,要不然怎麼會有"家有半鬥糧,不做孩子王”之說。蒲松齡更是在《學究自嘲》詩云:墨染一身黑,風吹鬍子黃。但有一線路,不做孩子王。”雖然這句話說得有點絕對,但卻是許多老師的心聲。當然,“但有一線路,不做孩子王”的箇中原因並不只是網友猜測的老師待遇低的問題,我想很多老師都能接受物質上的清貧。但下面幾個精神層面上的原因卻讓老師苦不堪言。

      一、有人把老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似乎有點喊空口號之嫌,但毫不誇張地說,老師真的是最無私的。各行各業都有師傅,舉凡師傅在教徒弟的時候都留有一手,很少願意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教給徒弟,只有老師是毫無保留地把所有的學識全盤輸出給學生,甚至恨不得把自己的腦袋也砍給學生。

      但每個班上每個學期都有一部分的學生根本理解不了老師的一片苦心。老師經常是用熱臉貼他們的冷屁股。看得開的老師,不是那麼負責任的老師還少生一點氣,越負責任的老師,越優秀的老師,越想幹出一番成績的老師,三天兩頭都在“怒其不爭”或“恨鐵不成鋼”中度過,只有老師能解箇中滋味,難怪老師是壽命最短的職業。

      二、教師這種職業是很特殊的,不像其他行業,只要提升自己,依靠自己的本事就能提高自己的業績。老師不行,非得需要學生配合不可。如果學生不念,老師再有水平都施展不開手腳。

      當老師還需要一定的運氣,新學年分班的時候,絕對不是像分糖果一樣,你一個我一個可以分得很平均。分班再平均每個班級學生成績都存在一定差異,此外,還存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潛力方面上的個別差異。運氣好的老師抽了一個綜合素質高的班級,不用花太多的精力,成績都是名列前茅;運氣不好的老師,抽了一個綜合素質較差的班級,水平再高,使勁渾身的解數可能也不是前者的對手,如果碰到兩個考各位數的學生,註定就插翅難飛了,即使好生再多,平均分也高不到哪裡去,而平均分卻是衡量老師業績的主要專案,熊老師的“一生被人安排”說出了所有老師的無奈和苦衷。

      三、自從提倡素質教育以來,教育上的權益一味往學生那邊倒,學生和家長動輒拿起《未成年保護法》等法律武器對抗老師的正當教育。打不得,罵不得,罰不得。學生不做作業,上課講話,早退曠課,晚自修玩手機,老師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教育。如果學生拒不接受,簡直就叫無計可施。

      聽之任之,成績上不去,不拿那兩塊獎金倒也沒什麼,但領導找你講話,大會小會點名批評,臉上就掛不住。為了面子就可能對學生採取一些懲處甚至極端的措施,那麼等待你的也許不再是點名批評,全市通報也是小樣,學校勒令你停課檢查,甚者解聘;學生家長告你侵權,索取賠償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老師就像封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看到這裡,你覺得老師好當不好當?

      話又說回來,還有7年就將退休的她,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選擇辭職了呢?如果你透過她微博裡的一段話,可能會品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感覺。

      她在取得特級教師的榮譽、職稱之後,說放棄就放棄了,勇於去活出自我。我既佩服她敢於離開體制的勇氣,又佩服她在50多歲時仍然具有活出自我的夢想。

      熊老師在微博上這樣說:線上線下;獨立老師或者培訓機構;教育文化公司;還有我想要的私塾……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來編制你們!

      很多人只有在年輕的時候,才有活出自我的夢想和衝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負擔以及被“體制化”,很多人不在談自我的活法,而是習慣被安排的工作,習慣隨波逐流、行屍走肉的生活。

      也許熊芳芳老師在53歲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家庭負擔了。孩子已經上大學或參加工作了,老人也已經頤養天年,她自己也不需要再為生活而奔波。但是,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仍然面臨著很多生活問題,不可能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熊老師選擇與“編制”決裂,去追尋自己的教育夢想,我們應該尊重她的選擇權。其他人也沒必要去羨慕熊老師,不管是哪個地方,都得靠實力說話,教育江湖也是如此。如果你沒有熊老師的能力,輕易衝動的選擇辭職,恐怕會讓你後悔。

      這個社會需要熊老師這樣的教育開拓者,更需要堅守崗位有始有終的普通教師。

      有始有終,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是更加完美?

      對於我們絕大多數的普通老師來說,熊芳芳的辭職,也許只會在今天讓你的心裡泛起一些波瀾。到了明天,你還是會滿懷著自己的教育初心走上三次講臺,堅守自己的崗位。

      普通人就該活成普通人該有的樣子,這樣挺好。

      學姐認為,地位越高,成就越大,責任和心理壓力也越大!熊芳芳老師在教育事業上取得如此大的成果,肯定背後付出了常人難及的艱辛和努力;但是,有些人只知道“能者多勞”,卻很少考慮這些優秀人才內心的真實感受。

      熊芳芳老師毅然決然選擇辭職,也是看透了世事,你不愛自己,如何指望別人來愛自己呢?

  • 14 # 教育探微

    熊老師的辭職信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雖然熊芳芳老師是名師,她的職業生涯成就斐然,令人羨慕,使人敬仰,但實際上她也有自己的苦衷和考慮,在體制內工作也未必完全能夠遵循自我,未必完全能夠踐行自己的教育主張和教育理念,她所倡導的教學改革,生命語文,也未必能夠真正意義上活力無限,很多很多東西她必須為體制服務,為分數服務,為升學率服務..........,

    說明了,能夠真正這樣灑脫從容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活的人實際上太少了,能夠這樣灑脫從容的在即將退休時放棄奮鬥大半輩子工作的人更是鳳毛菱角。

    熊老師說:”生命不能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

    相信,所有的人一生都不願意被人安排。

    但事實是這樣嗎?能如願嗎?

    絕大多數人都被設定在程式裡,按照既定的軌道重複這一天又一天,像是被碾壓在齒輪裡一樣,出不來,也動彈不了。

    誰不想灑灑脫脫的按照自己的意願活活一回呢?說不願意瀟灑走一生呢?

    但是誰能做到呢?

    要想做到這是需要條件的,一是需要強大的內心和前衛的觀念,二是需要基本的物質基礎,三是需要有基本的生活依靠和生活來源。四是有相對穩定的事情可做,有相對穩定的收入。

    很多人雖然都有辭職的想法,但之所以走不出這一步,根本原因是放下眼下這份工作不知道還能幹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更沒有一個方向和著落。

    熊老師能辭職,而且是灑脫堅定的辭職,自然是有人家的打算和考慮。

  • 15 # 老徐解說新高考

    熊老師的辭職信原文是這樣的:

    感謝多年來的幫助與關懷,由於個人原因,特提出辭職。

    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了31個春秋,據說還有7年才能才能光榮退休。我想將這7年賞賜給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方式4排。感恩一切遇見,願以另一種方式,在同一片天空下,與你們重逢。

    熊老師的辭職信說明了什麼呢?

    一、說明了辭職的原因

    1.由於個人原因,特提出辭職。

    這是總說的一句話,很籠統,很模糊。

    2.想將這7年賞賜給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

    原來自己在教育事業上奉獻,取得了成績,從來沒有獎勵自己什麼,今天決定把自己應該“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的7年”賞賜給自己,不再繼續奉獻了。

    按照國家規定,女教師55歲退休,那麼熊老師今年48歲,馬上半百的人了。這個年齡,如果保養的好的話,也可以說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看樣子熊老師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二個目標,不然是不會說辭職就辭職的,或者說有辭職的想法已經有些時日了,今天終於寫出來了。

    3.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

    歲月無情催人老,在過去的31年裡,自己圓滿地完成學校交給的教學任務。因為“端人碗,服人管”,所以前半生不屬於自己。從現在起,自己要重新按排自己的人生,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其實,熊老師的前半生是很充實的。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是這些付出並沒有白付出吧?收穫多多的呀!在別人看來,這已經飛得很高了,是不是感覺心累呀?

    4.願以另一種方式,在同一片天空下與你們重逢。

    “另一種方式”是怎樣的呢?屬於“隱私”,不便明說。依照31年的工作表現,熊老師是不會心甘寂寞的。恐怕是另一片新天地在招手了。或許,這“另一種方式”更適合自己,讓自己活得更精彩!祝願熊老師一帆風順,心想事成!

    二、說明了自己的教齡

    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了31春秋。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在歷史的長河中,31年不過短暫的一瞬。在自己的一生中,卻是半輩子。做了31年的春蠶,31年的紅燭、31年的人梯……累了,心甘了,“家有隔夜糧,不當孩子王”了。

    三、說明了自己的何時退休

    據說還有7年才能光榮退休。

    7年後,2027年。那時候教育會是什麼樣子呢?不敢想,也不願想。那時候我就退休5年了。熊老師說,“我失去了什麼嗎?31年教齡,豐厚的退休金,以及體制的安全感?”這應該是一定的。現在離開教壇,與7年後離開教壇,應該不只是皺紋的多少,應該還有其他更為豐富的積累。

    熊老師將不再為人師了,她要去追另一片彩雲了。對於同一個人和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朋友們,你怎麼看?

  • 16 # 無畏無爭的平凡人

    熊老師在追求人生的幸福。

    什麼是人生的幸福——想開 ,看透,放下,忘記

    熊老師已經想開了——為教育事業奮鬥了31年,還圖什麼?

    熊老師已經看透了——名利皆為過眼雲煙,為別人奮鬥不一定幸福,為自己奮鬥一定幸福。

    熊老師已經放下了——放下了31年的努力,從頭開始新的生活。

    熊老師已經開始忘記了——只有忘記以前的一切,才是真正幸福的開始。

    羨慕熊老師,祝福熊老師。

  • 17 # 職場教練如風

    熊老師的一封辭職信火了。拿一個不恰當的例子,我當年在世界500強做HRM,一切都順風順水時我裸辭了,招致家人反對和朋友不解。當然,熊老師的成就和優秀令我望塵莫及,但是熊老師的灑脫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1、生命不能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我想這是熊老師的真實想法。

    還有7年就退休了,目前擁有這樣的成績和聲譽,穩穩當當多好啊,我相信這是眾多人的心聲。畢竟,在中國這個福利不高的社會,有固定的保障才會讓生活更加沒有風險和高質量。

    這一舉動的背後的灑脫,真是說明了很多人為之惋惜的真實所在。

    2、熊老師離職,以實際情況說明了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的需要、最高一層的需求就是自我實現。

    從熊老師自身情況來看,她的個人需求已經到達了第五個層次,為了自我實現,她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3、熊老師的性格以及個人價值觀與眾不同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偏偏與眾不同,不論是在什麼年齡段,他們不以年齡來衡量生命,不以物質和財富來衡量,而是精神滿足來衡量世界。

    熊老師就是極少數的那種人,讓我看到了她身上各種金光閃閃支處。

    總結,從我多年做職業規劃來看,教師也是一種職業,熊老師做到了一個職業教師的極致,接下來她選擇更有溫度的生活,從一生來看,是最好的選擇。

  • 18 # 董點先森

    有能力的人,什麼時候做辭職的決定都不晚。

    5月19日,一名姓熊,名芳芳的老師提出了離職申請。

    她在離職報告裡這樣寫道,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感恩一切相遇,願以另一種方式,在同一片天空下,與你們重逢。

    這封辭職信之所以火爆全網,不是因為辭職信本身寫了什麼,而是因為這位老師比較特殊。

    實際上,她已經不僅僅是一名普通的老師,她所任教的31年,其成就遠非一名普通教師可以比肩的。當然,我也相信比她更牛的教師肯定存在,但她至少不是一般的教師。

    在2016年,她入選了“百年中國語文人物”博物館,同時是多家核心期刊雜誌的封面人物,還是深圳市“十三五”重大招標課題的負責人。當然她還有很多其他的頭銜,同時也出版了多本關於語文的著作。

    就這樣一位老師,在工作了31年,還有7年就可以光榮退休的時候,選擇了離職,一時間眾人譁然。

    尤其是辭職信中那一句“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讓人有著無限的思考。

    很多人會覺得她的辭職太冒失了,自己已經在教育行業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再工作7年光榮退休,享受晚年生活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

    可是當大家在考慮留下來的好處時,卻忘了她本身個人能力之強,足以讓自己接下來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的輝煌

    可以毫無疑問的說,她的這封辭職信更多的是一種公關

    本身自己就已經是矚目的人物,再加上這封辭職信,會讓她的名聲再往外傳播一層。

    那些做教育行業,原本對她不是很瞭解的人,可能透過這樣一封辭職信,反而對她有了新的瞭解。

    在宣傳如此重要的今天,就算有再多的才華,沒有人宣傳,沒有人包裝也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

    藉此,她可以宣傳自己一次,不用等她主動出擊,都一定會有某些機構找上門尋求與她人合作。

    而這些潛在的機會就是她目前所看好的。並且,因為她自身能力突出,處理這些事情顯然毫無壓力,只要能開啟新的局面,那麼她必然會迎接新的事業高峰期。

    說白了歸根結底就一句話,只要能力足夠強,在業界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麼根本就不愁自己究竟在哪裡。因為不論在哪裡,最終的結果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要是換一個工作了31年,只是一直在埋頭教書,只是一直跟著學生打轉的老師,那麼內心的想法,多半是把剩下的7年度過去,安心退休即可。

    可是這位老師不一樣,她的能力足以讓自己接下來的七年,不用僅守著眼前的這份工作,她的離開反而可以給到自己更多的機會。

    所以那些在擔心35歲職場現象的人,如果具備了像熊老師這樣的能力,真的還會擔心嗎?擔心的人都是明知道自己很難度過這道坎的人。

    所以我有時候不明白的是,與其擔心這些,為什麼不趁自己還年輕,還沒到35歲的時候,努力提升自我,讓自己能夠順利地跨過這道坎呢?

  • 19 # 夢嫻君

    熊老師的辭職信說明她已經覺醒了。她想把剩下的七年工作時光賞賜給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

    “我想將這7年賞賜給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感恩一切遇見,願以另一種方式,在同一片天空下,與你們重逢。”

    她已經按照別人的想法和安排活了31年,但是一直沒有找到自己,沒有完成自我實現。

    生命不能重來,所以她想換一種方式,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安排,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完成自我實現的需要。

    我們在熊老師的辭職信裡,似乎看到自己的影子。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不能重來。

    我們是繼續按照別人的要求和安排活下去,還是像熊老師一樣勇敢的選擇放棄,選擇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

    這封辭職信讓很多人開始陷入了思考和矛盾的漩渦之中。

    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和抉擇。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發表演講時說:

    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所發出的噪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最為重要的是,要有遵從你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它們可能已知道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 20 # 喻德武

    熊芳芳老師因為一封辭職信,火遍全網,跟當年那個寫出“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顧少強老師,有得一拼!

    那個任性辭職的顧少強老師,後來怎麼樣了?

    她真的去了全國好多地方看看,並且在哈爾濱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於夫。

    在2015年7月6日,顧少強與於夫登記結婚,他們定居成都,在緣定的地方開一家客棧,名“遠歸”。

    並且生了個女兒,名曰“小魚兒”,還出了一本書,名字就叫《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一波操作下來,可謂功德圓滿。

    顧少強在一次接受《新快報》採訪時說:

    “其實辭職不是因為勇氣,而是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底氣。當然我要的也不多。”

    “所以那些羨慕我的人們,你們想買大房子,想開好車,想吃好的穿好的,就不要羨慕我了。我的簡單,你們做不到,還是安心工作,走自己的路吧。”

    我認為顧少強這兩句話說的非常接地氣,別人怎麼樣是別人的生活,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做到,要走自己的路。

    熊芳芳和顧少強,兩個女老師的辭職,話語方式雖然不同,但似乎也能看到其中內在的相通之處:

    一個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另一個說:生命無法重來,不想一生被人安排。

    品品,品品……是不是都有一種對自由、自主生活的渴望和嚮往?

    當然,還有一點不同,顧少強辭職的時候35歲,而熊芳芳辭職的時候可能已經接近50歲了吧——不是說還有7年就退休嗎?

    反正就一輩子,任性點也沒啥。能夠有選擇的人生,究竟有多爽?

    如果非要解讀為說明了什麼,其實也說明不了什麼,我認為這是個別現象,並不具有普遍性。

    換句話說,一個熊老師辭職,否定不了整個“體制內工作”,而且絕大多數人還是拼命想往體制內裡面擠。

    只能說熊芳芳老師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她想換個活法而已。這恰恰也說明了這個時代賦予了我們足夠的自由——沒有誰規定一定要在一份工作上幹一輩子,如果有得選擇,那就勇敢作出選擇。

    畢竟,錢鍾書早就說過:工作就像圍城,外面的想進去,裡面的想出來。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要羨慕別人,也有可能你現在所做的,正是別人所羨慕的。

    關注作者@喻派職言 分享有料有趣有態度的內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現在不孕不育增多的問題?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