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原咕咚談錢幣
-
2 # 滋水錢幣
真錢幣南北朝時期太貨六株。根據鏽色鑄造工藝想中原某個地方近二十年前後所生產,具體位置不說,怕說出來地域黑。
-
3 # 城邊的吃貨
太貨六銖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南朝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所鑄的六銖錢,面文“太貨六銖”,玉箸篆體勻稱健美,舒展有力,面、背內外廓精整挺拔,製作精良。
中文名
太貨六銖
始鑄時間
公元579年
徑
2.5CM
重
約3克
-
4 # 天風書蟲
這枚錢幣是太貨六珠,是南朝陳陳宣帝時期鑄造。南朝陳,存在三十二年,歷經五個皇帝,陳宣帝是倒數第二個皇帝,在位十三年。
只觀錢幣,憑心而論,太貨六銖鑄的很精美,錢文為小篆,筆畫和結構,端莊凝重,疏密均勻,一絲不苟,在正氣之中,又散發出輕靈飄逸,集古樸渾厚和靈動活潑於一體,在六朝錢幣中,這枚錢幣是鑄造的最精美的一枚。
如此精美的錢幣,在當時可並不是太受歡迎,民間稱之為“叉腰哭天子”。太貨六銖中的六字寫法是標準的小篆體,其筆畫形似像雙手叉腰一樣,此時,南朝後期的統治一塌糊塗,與民爭利十分嚴重,最典型的是,太貨六銖發行後,即當天嘉五銖十枚,而天嘉五銖距太貨六銖只早發了十幾年,太貨六銖的重量卻不及天嘉五銖的一倍,現在卻要一枚太貨六銖當作十枚天嘉五銖使用,惹起民間極太的憤怒,於是太貨六銖有了“叉腰哭天子”之名。
說到底,如此精美的錢文錢幣,有如此惡名,實在是得罪老百姓太深了,民意通常是歷史的晴雨表,再精美的錢幣,再強大的軍力,如果失去民心,也就是亡國之兆了,其子後主陳叔寶僅在位六年即亡國。
太貨六銖是南朝陳宣帝十一年,公元579年鑄造,直徑25mm,重量3克,錢文篆書直讀。
但是,太貨六銖錢幣鑄造比較精美,輪廓整齊清晰,錢文均勻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