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讀亦悅乎

    秀才,初見於漢,原指才之“秀”者。為舉薦人才科目之一。後漢忌劉秀諱,又稱“茂才”。

    隋唐開科考試後,經過縣學考試的學生被稱為秀才。秀才尚不算什麼功名,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但因為日後前途無限,所以便有了見官免跪地特權。但說實在的,和現在的大學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因為秀才只是有了參加選拔“舉人”考試的資格,又稱生員。

    明清時代,參加鄉試登第者才為舉人,而舉人也只是獲得了參加國家考試的資格,只有參加國家考試並且被錄取,才可以被國家分配工作,所以舉人也只相當於現在的高中同學。

    如此看來。現在985、211不僅遠勝秀才,而且遠遠高於舉人。當然古代享受教育的人數很少,所以讀書人地位相對很高,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 2 # 偷間閒談

    勝過和不勝過又有什麼呢?研究生送外賣,中科院那頂端人才都辭職了,還有什麼可比之處呢?古代秀才“之、呼、者、日“,而今秀才“語數理化”。各有千秋。之前講禮義,汝今講錢勢。時代在前進,知識在更新。惟不變的是世襲,妲己人肉肉包是酷刑,孫二孃人肉肉包是賺錢濟貧;阿斗三歲登基成大統,也就有同庚兄弟傅義,師出同門;玄武門培養了陳橋、趙家樓;武媚娘教會了慈禧,趙高誘導了和珅;……如何比?李白:暫伴月將影,行樂皆及春。唐寅: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除作田。一個是消極,一個消沉。但是,酒是他們的共同知已。一個是:千金散盡復返來,一個是:又摘桃花換酒錢。怎麼比?黑貓與白貓有什麼區別?還真不懂。

  • 3 # 大笨看世界

    首先,科舉考試是從隋朝建立,經過唐宋發展,在明清兩朝科舉制度最完善,從等級上逐漸降低,為進士、貢士、舉人、秀才,也就是考中秀才才有資格繼續考試,合格後為舉人,繼續考試合格為貢士,再次參加考試由皇帝區分三甲,剩餘的就是進士。舉人是在省參加的考試,貢士以上是在京城,所謂上京趕考,秀才是在縣一級參加考試併合格,水滸傳裡面吳用吳學究就是秀才,有資格在當地做教師,教書育人。一般縣衙裡面的師爺是需要舉人才能勝任的。

    對於和現在的985,211學生相比,知識量肯定超過了秀才,但是整個社會對其認可以及重視程度遠不如秀才。因為秀才各個方面都會點,能對當地人生活工作有指導作用的。鑑於當時的生產力,社會實踐方面對於秀才要有熟練,然而,現在985,211大學生是知識量大,大學上面是理論知識更大,不只是學富五車,至少會是五十車,但是相對生活生產社會實踐要弱,這是現代社會高度勞動分工而導致的。還有就是古代,秀才對於當地人來說就能達到認可,但是現代大學生卻不一定,只能在他的專業領域有話語權。精細化社會分工,現代社會的特點。而在古代,任何事情可能都會有百姓詢問,比如農業生產,建設建築,婚喪嫁娶,商店開業等等。

  • 4 # 月滿深山

    從數量上比,985、211獲勝。

    從質量上比,秀才們獲勝。

    耶耶耶………參照物很重要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進入燒烤旺季,你最喜歡吃烤什麼?是地方特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