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翱翔79400
-
2 # 蚌五家大禹
體檢報告,有10%水分,輕微症狀可以按照吩咐預防,不管是不是真正資料,如果有嚴重情況,保持冷靜,換一家,過幾天重新體檢
-
3 # 滄海一粟在武漢
體檢報告是專業領域對自已身體健康的基本診斷,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建議至少每年去進行一個體檢,然後根據體檢報告來調整自已的生活方式,做到心中有數,免得大病來時措手不及!
-
4 # angel蒂衣
告訴大家,體檢前一晚要有充足的睡眠,飲食合理,不能碰菸酒。相信自己平時的生活是規矩的,本身就很健康,還擔心什麼。再有如果查出有什麼,那就及時治療。
-
5 # 康壽研習社
您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對待體檢報告存在幾種誤區,但首先是不要忘記做體檢的初心是什麼,要清楚我們為什麼做體檢?
當前威脅我們健康的主要有三類疾病
1.癌症或腫瘤;
2.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或者簡稱慢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高尿酸血癥等;
3.傳染病,像這次的突發的新冠疫情。
但常態下,最主要的就是前兩類疾病。這兩類疾病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早期時沒有什麼症狀,等到有了症狀,往往就進展到一定程度了。
癌症和腫瘤大家都知道,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手術切除,預後是非常好的,等進展到中晚期,治療起來難度就很大了。
再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我們把這類疾病稱為“無聲的殺手”,等到出現併發症,如心梗、腦卒中、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等,治療難度大,效果也不好說。而我們中國人傳統都是沒有不舒服,是不去醫院的,容易貽誤診療時機。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體檢應運而生,在日本叫健診,就是針對“健康人群”做疾病的早篩早診,所以體檢是有必要,有價值的,每年都有不少透過體檢新發現癌症、糖尿病或其前期糖耐量受損的人。
因此,體檢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早篩早診疾病,另一方面是為了針對發現的危險因素,開展相應的健康干預,管理好我們的健康。
明白了體檢的重要性和目的,再來說說對體檢報告的常見誤區誤區1:體檢正常就是健康
真相1:體檢正常不等於健康,例如我們會聽到一些案例,說某某半年前體檢都沒事,半年後發現癌症,卻已經到了晚期。
這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1體檢醫生的水平有限,漏診或誤診;
2.有些疾病確實難發現,如胰腺癌等;
3.沒有做相關的體檢專案,如早診肺癌需要做低劑量肺CT,做胸部X片是無法早診斷的。但是做CT本身也有輻射,並不是所有的人體檢都需要做低劑量肺CT,不主張過度體檢,但如果有家族史,吸菸、接觸油煙多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檢查。
因此體檢其實應該是個體化的,就是根據每個人的性別,年齡,家族史,生活方式等情況設定不同的體檢專案,而不是籠統的ABCD幾個套餐。要實現體檢專案的個體化,就需要在體檢前做一個問卷評估,相當於我們看病時的問診一樣,有了這些資訊就便於推薦適合的體檢專案。
真相2. 體檢正常也只是當時健康狀態的評估,並不能帶來健康。
健康說到底還是要靠營養均衡,適當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避免熬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還有一些良性的病變,如小息肉,小結節,定期觀察就好了,如果長大超過一定的界值,經過醫生評估,處理掉就好,不要天天擔心,最後反而沒病嚇出了病。
誤區3.體檢過後看完報告,就不管了這是不對的,我們說體檢的目的是早期發現一些身體的訊號,並針對這些訊號進行干預和預防,這樣才能維護我們的健康。
如果看完報告,擱置一邊,年年體檢,不做改變,直到檢出疾病再去看病,這樣就使體檢的價值大打折扣。比如查出了輕度脂肪肝,就要有針對性地改變飲食習慣,增加運動量,少飲酒等。千萬不要輕度時不在意,中度時不介意,重度甚至引發肝硬化,肝癌時才重視,這就白體檢了。
體檢後的規範動作1.拿到報告,要與之前的報告進行下比較,看發生了哪些變化,有什麼趨勢。請專業的醫生解讀一下報告和變化趨勢,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分析存在哪些健康風險。
2.對於一些重要的異常指標,可以複查或做進一步深入檢查,加以明確。
3.對於相關的健康風險要制定防控干預計劃,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去除危險因素,如體重超標、高血壓等,並定期評估效果。這就是健康管理的全過程,只有這樣體檢才有價值。
回覆列表
體檢報告只做參考,不能掉以輕心,完全信了。各種疾病隨時就能發生發展,讓你病倒!檢是能檢出的隱性存在,可知可早發現,但不是什麼都檢查到,不要一檢報告結果正常陰性,就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