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偷間閒談

    華人不管針對什麼事什麼人,只在乎第一印象的感覺,這種習慣了的定律是乎已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腦海裡,而揮之不去!《射鵰英雄傳》記得在中國大陸首播是1983年。當時,電視機絕大部黑白的。比如,上海造熊貓牌,北京造的牡丹牌;彩電基本上是日本貨。[[(包括走私的)樂聲、東芝牌,基本上是14一21英寸,一臺21英寸的彩電一都在5000至6000元人民幣。記得當時我的基本工資月是38.5元十駐島2.1元十洗理費3元十報刊費5元十物價差13元,月工資共計61.6元,其時,公職人員尚沒有5險1金。]]。也就是需要不吃不喝滿打滿算8年的全部工資方能買到一部21英寸彩色電視機,若以現在工資對照差不多在40w人民幣左右。一般是消費不起!改革開放後,華人已從露天電影,漸入室內觀看與電影相同效果的故事片,更多的是欣賞到文革期間,千篇一律的“革命樣版戲“所不能表達的諸多領域體裁和演職員的表現風格。更何況《射傳》是連續劇,打破了過去本國一部電影大多在1個小時的放影時間,留給觀眾的感覺“萬歲不離口,語錄不離手。紅旗迎風展,革命歌曲奏。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口號連天響,牆報到處見”。翁美玲(飾黃蓉)在該劇的演藝,可以說達到爐火純真的表現能力。臺詞,演技,人物刻畫,哪怕一個小小的手勢、走姿,坐姿,眼神,到現在回想起來,仍記憶猶新,活靈活現,與郭靜的憨厚形象,簡直是鮮明的對比,從中也襯托出黃蓉的聰惠,以及對愛的忠貞和對恨的憎惡,都表現的淋離盡致。留給觀眾的印象是深刻的……現在,演藝圈裡風糜模仿,很少有獨創風格,要嗎高聲喊臺詞,就是交頭貼耳,好象是貫用了的一種特定表演風格。創新表演和符合生活氣息的體裁幾乎是導演個人所為,演職員介於之間,有些人物形象的演繹或多或少均受到限制,觀眾的感覺是“東施效頻”記得《高山下的花圈》,當梁三喜的英跡報與家人時,打破了以前的圈圈套套,梁三喜的遺腹子的哭聲,代替了傳統的表演定律。該劇好象得獎……有點離題了,以個人看法,不管是誰,若要重塑黃蓉形象,其演技必須有超越翁美玲之藝。否則,事與人違。更何況翁美玲的後續事件,在觀眾的記憶裡已烙下深深的印記。✨✨✨✨✨✨創新,貼切生活,自然,不驕柔造作,裝腔作勢,能獨樹一格的作品和演職人員,最受觀眾喜愛

    2020.08.05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愛情和物質只能做一個選擇,你會選擇愛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