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濤聲依舊1100
-
2 # 創意電子DIY分享
一般只有夜間活動的昆蟲才有趨光性,這類昆蟲夜間活動時,是透過光(譬如月光、星光)來導航的,所以我們有時會在晚上看到像夜蛾、金龜子這類具有趨光性的昆蟲會在電燈周圍飛來飛去。而那些白天活動的昆蟲,它們一般是透過偏振光而不是太陽光來導航的,太陽光對昆蟲沒什麼吸引力,故昆蟲白天不會朝著太陽飛。
-
3 # 幫幫拜思特集團
趨光性只是人為對昆蟲的百這種趨光現象取的一個名稱,但這個名稱並度不準確。很多昆蟲都是靠光線來辨別方向的,而當知陽光減弱時(比如陰雨天或夜晚)道,人類內發明的燈光或燭光會擾亂它們的方位辨識系統,容變得只會朝著光源撞過去。
-
4 # 獵奇動物社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生物都有趨光性,對於大多數生物來說,趨光性是趨利避害下本能的一種反應。但是,從人類出現之後,生物的一些趨光性,反而對它們是不利的,比如我們常說的飛蛾撲火。既然許多昆蟲都有趨光性,那麼白天它們為什麼不向著太陽飛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趨光性趨光性是生物眾多的應激反應的表現之一,比如植物的根系會向著有水源的方向生長、人的手要碰到火時會立即縮回來等等,這都是生物應激反應的表現方式。而趨光性也是如此,趨光性體現在植物身上就是在陽光不充足的地方,植物生長的方向是向著太陽多的方向的,因此,許多植物才是彎的。
對於許多昆蟲也是一樣的,它們的趨光性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溫度、亮度,以便於維持體溫以及更好的捕獵。
但是,趨光性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向著光移動,因為趨光性分為正趨光性和負趨光性兩種,前者就是我們上面說的那些向著光運動的生物所具有的。而負趨光性則恰恰相反,它們會有意的躲避有光的地方,比如我們常見的蝸牛就是典型的負趨光性的生物。
因此,趨光性並不絕對,而是有著完全相反的兩面。
正趨光性的昆蟲為什麼不朝著太陽飛?既然正趨光性的生物都是主動向有光的地方運動的,甚至不惜賠上性命,那麼,作為萬物生長必須且亮度超過一切的太陽光,這些正趨光性的昆蟲為什麼不追呢?原因有兩個。
01 限制性
雖然大多數的昆蟲都會飛(有昆蟲不會飛嗎?答案是肯定的,昆蟲綱下的無翅亞綱就不會飛),但是,它們的飛行能力是很有限的。就目前來看,所有的昆蟲中,最能飛的就是蝗蟲了,這一點從這次的非洲蝗災就能看出來。但是,它們的飛行大都是低空飛行,而且每飛行一段時間,它們必須停下來進食。如果向著太陽飛,它們過量的體能消耗又沒有食物補充,顯然是飛不高的。
02 必要性
既然要向著太陽飛,就證明有太陽光,而它們需要的僅僅是太陽光的熱量和亮度而已,在這種環境下,它們更容易發現獵物以及躲避天敵。而向著太陽飛,顯然是將自己大機率的暴露在天敵的視野中。所以,它們也沒有必要向著太陽飛,只需要在太陽底下安靜的生存即可。
總結正趨光性的昆蟲也不會向著太陽飛,主要原因還是光線充足,像飛蛾這種正趨光性的昆蟲之所以會撲火,是因為在黑夜中,火是唯一的光亮,而它們恰好有著晝伏夜出的習性。因此,它們沒有必要,同時也沒有能力一直向著太陽飛。
回覆列表
人沒有趨光性嗎?行走在深夜,伸手不見五指的原野。突然遠處有亮光,你會不會朝亮光處走去,還是繼續在黑暗中摸索。昆蟲雖然沒有人類複雜的大腦結構,但也有自己判斷,萬物皆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