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記錄歷史人生
-
2 # 百世流年
都說秦以前沒有馬鐙,其實是不對的!
遊牧民族並沒有馬鐙這個詞,卻有這個物!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馬作為遊牧民族必須的一種交通工具也好,還是作戰的強大工具也好,都有其獨有的特質,那就是騎乘!
成年人也就算了,怎麼都能上到馬上,而少年與婦人顯然是不容易的!
這時就誕生了一種上馬工具【蹬】這只是是作為上馬的工具,而且,只有一邊有,還是皮革製品,一般在馬匹的左側,上馬時使用,作戰時對非常熟悉馬匹的遊牧民族是沒什麼作用的!
後來漢人發現馬鐙竟是如此之好,讓初次接觸馬匹計程車兵,也能很快騎乘,並掌握一些遊牧民族長期訓練才能掌握的技能!
隨著歷史的發展,也是漢人把單側皮質馬鐙,改為金屬的雙側馬鐙,方便騎乘與作戰,例如:馬上射箭,躲閃,格鬥,長久在馬匹上行軍等!
而且,當時的衛青,霍去病確實帶著大量的馬匹,證討匈奴,但並不是為了與匈奴開戰,只是為了增強步軍的機動性而已!
雖說,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也是因為遊牧民族的特性決定的,遊牧民族都是平時散居,戰時會合!
就是平時各過各的,需要打仗的時候,他們才聚集在一起,這樣是因為水草資源緊張,一個地方並不能養活很多人!
所以,衛青,霍去病他們的勝利,可能就是戰勝了一個遊牧民族聚集點而已!
但隨著馬鐙的出現,漢人向草原以及遊牧民族的核心區域進發,變得越來越容易!
到了元朝,馬匹的雜交與優勝略汰,誕生了優質的蒙古馬,再加上馬鐙的大規模使用,這才能橫掃歐亞!
-
3 # 和田玉專家張敬忠
第一,漢朝有錢有人。有錢好辦事第二,舉國體制。漢匈之戰就是拼的消耗戰。
第三,漢軍的軍事實力,包括大規模的騎兵部隊,更先進的砍刀。
第四,大批的傑出將領,包括衛青霍去病李廣等等。
…………
-
4 # 雅雅的時光
對於這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相信大家都十分熟知吧!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後面還有一句。戎狄志華,不與華同。意思是不是我們同民族的人,其心志必定與我們不同,戎和狄這樣的異族的各種心志和觀念與我們華夏民族肯定不同。所以從戰國時期我們就已經和異族有鬥爭,胡服騎射,相信大家都很耳熟吧。說的是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例行改革,改變了中國軍隊中寬袖的最初正規軍裝,以後逐漸演變改進為後來的盔甲裝備。趙國所用的胡服,因為衣短袖窄類似於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稱為“胡服”。
在馬鐙沒有被髮明的秦漢時期,那麼秦漢時期秦漢時期的軍隊是怎樣打贏匈奴的呢?一是文化方面。
首先說秦朝, 說起秦朝,我們就會想起,最終於其帝國的將軍世家。蒙氏一族,打擊匈奴的正是蒙氏一族的蒙恬。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怒那,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秦統一後,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率軍修復,了萬里長城和九州之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蒙恬用的方法就是,異族對於熱脹冷縮原理的不瞭解。蒙恬與異族首領打賭說僅用10人攻破城牆。攻不破,將自己的人頭奉上。如果勝利就要將首領的一隻耳朵割下來給蒙恬並帶著族人離開秦國國界。於是蒙恬便命手下用水龍車往首領的城牆上潑油,並以火箭燒之。但首領不以為然,認為火是燒不了石頭的,任其火勢蔓延不作理會。之後蒙恬又叫人在頭門城牆上灑水,首領不明白蒙恬在幹什麼,認為自己已經贏了。而蒙恬先用火攻後用水攻,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攻破了城牆。
而西漢時期衛青、霍去病之所以打敗善於騎射的匈奴。一方面古代農耕民族要防禦,善於騎射的遊牧民族的攻擊,築城是最有效的防禦手段。而在漢武帝時期,經過文帝景帝兩代休養生息,倉儲充實,牲畜大增。民間也出現了“庶眾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的繁榮景象,而且當時社會上層崇尚騎射之風,漢武帝也在他的皇家禁苑內聚集了一批青年軍官,終日騎馬習武並研討兵事。這就為主動出擊匈奴奠定了基礎,畢竟有心算無心嘛。
另一方面,漢朝在軍隊改革上做出了一個重大改變,就是將漢朝的騎兵由義務兵改為職業兵。在長城邊緣的農牧交匯地域,挑一些熟悉畜牧業的漢族人選其精壯充當騎兵,以二十年為服役期,而且能世襲賜予優厚軍餉。要知道在長城邊緣農牧交匯地域經常會受到匈奴的騷擾,家破人亡不在少數。或許是都受過其禍害,而多與匈奴有深仇大恨,這些騎兵戰鬥精神非常強烈。且匈奴的社會狀態屬於鬆散的遊牧部落聯盟,缺少治金業。所以所用兵器皆是由獸骨製成,不能穿透漢軍的金屬盔甲,甚至皮甲。而漢軍的兵器皆是由金屬製成,穿透力強。這就是漢軍制勝的優勢。
-
5 # 泰然自若6
論騎馬遠射,漢軍無法和匈奴抗衡。匈奴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騎馬射箭習以為常。而漢軍都是以步兵為主,擅長近距離肉搏廝殺。所以為了發揮自己優勢,衛青和霍去病採取的都是繞過匈奴前哨,對其圍堵包圍,先用騎兵手持長戟對匈奴進行衝擊其陣容,消滅大部分有生力量,再展開肉搏才取得勝利的。
戰例一: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漢軍對匈奴的第四次出擊中,衛青帶領的三萬騎兵成功繞過匈奴人的前哨,乘夜間合圍了匈奴右賢王所部,從而將匈奴人擅長的追逐騎射變成了短兵肉搏。右賢王帶數百騎突圍逃走,其餘“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都被漢軍俘獲。這是漢軍以騎兵衝擊戰術對匈奴主力的首次勝利,衛青也因此被授予“大將軍”之號。 戰例二: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指揮了對匈奴的第七次遠征。此行漢軍騎兵萬人出隴西向西北,直指匈奴西道。史書未記載此戰具體過程,但抄錄了漢武帝嘉獎霍去病將士的詔書:“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全甲,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首虜八千餘級”,這裡“合短兵”明確指出霍去病採取的戰術,是和匈奴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戰,連用“殺”“斬”“誅”三個動詞,也在宣揚漢軍用的是短兵而非弓箭。在漢廷和漢軍將士看來,這種短兵肉搏戰顯然比騎射更富於勇武精神。至此,中原騎兵已經超越了戰國以來慣用的騎射戰術,同時也具有了獨立作戰的戰略職能。
戰例三:漢軍對匈奴最大的一次遠征,在元狩四年(前119 年),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出擊,搜尋遠在漠北的單于主力。匈奴人偵悉了漢軍動向,單于決定乘其遠來疲憊予以全殲。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錯誤的決策:兩軍相遇後,衛青“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可萬騎”,雙方騎兵展開決戰。當時已近黃昏,“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漢益縱左右翼繞單于”,兩軍在暗夜和風沙中展開混戰,“時已昏,漢匈奴相紛挐,殺傷大當”。《史記正義》引《三蒼解詁》雲:“紛挐,相牽也。”即雙方軍隊膠著混戰,廝殺肉搏從馬背打到了地面上。暗夜和近距離肉搏使匈奴人的騎射技藝無從發揮。第二天清晨漢軍統計戰果時,“捕斬首虜萬餘級”,單于則乘夜脫逃。同時,霍去病所部與匈奴左賢王部遭遇,斬首更多達七萬餘級,但具體作戰過程不詳。匈奴此後幾乎無力再侵犯漢朝邊境,而漢軍已完全掌握戰爭主動權,繼續對匈奴進行遠襲打擊。 戰例四:徵和三年(前90年),漢軍三路出擊匈奴,其中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三萬餘漢軍,在班師途中被三萬匈奴騎兵追上,雙方激戰九日,漢軍仍舊採用騎兵正面衝擊“陷陣”的戰術,殺傷大量匈奴兵,終於將其擊退。
由於《史記》等文獻對當時戰爭少有正面描寫,許多戰術細節的復原只能求諸考古材料和後世文獻。戰術轉型首先帶來了騎兵武器的變化:長戟取代弓箭成為漢軍騎兵的作戰兵器。長戟是秦漢步兵的普遍裝備,所以這種技術移植比較便捷。在沒有馬鐙的情況下,用長戟衝刺敵人可能將自己也頂下馬背,但這對敵人造成的損失畢竟更大。關於中原騎兵與遊牧騎兵作戰的具體細節,在東漢畫像石中能找到一些參考。比如山東孫家村、孝堂山畫像石表現的,正是用戟和弓箭的騎士互相作戰的場景。 在孫家村畫像石中,一名持戟的騎士正在刺死一名持弓箭騎士。研究者認為,持弓箭者的尖頂帽代表了草原遊牧族的典型裝束,而持戟者的鎧甲則是中原騎兵造型。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的漢代畫像石中,這種持戟騎士正在刺死尖頂帽弓箭騎士的場景多次出現,其構圖風格也基本相似,說明時人十分重視這種戰術的威力。
孝堂山畫像石表現的戰爭場面更大。以所用兵器和戰鬥形勢來看:左方的騎士中持弓箭者四人,持戟者至少五人;右邊的騎士可辨認者三人皆持弓箭,另有至少三人已戰死或正在被殺(被左方一位持長戟騎士刺死),且右邊騎士身後還有大量徒步持弓箭者。另外,右方步、騎兵都戴尖頂帽,一位身份較高的人物旁邊還有“胡王”二字榜題。故左邊騎士應為中原軍隊,右邊則為匈奴等北方民族。這和孫家村等畫像石一樣,都代表了中原騎兵用長戟和衝擊戰術擊敗草原騎兵的戰鬥場面。另外,這些漢畫像石中的騎兵都是沒有馬鐙的。
耐人尋味的是,衛、霍二人針對匈奴人優勢開創這種全新戰術,和他們並不熟悉馬背遊牧生活、也未曾熟練掌握騎射技藝有直接關係。在參與對匈奴戰爭之前,衛青、霍去病都沒有太多軍事素養和戰爭實踐,他們很大程度上是作為外戚受武帝重用。衛青年少時曾為主人平陽侯夫婦充當“騎奴”,這是他僅有的作為騎兵的訓練;武帝還曾讓霍去病學習“孫吳兵法”,但霍去病回答:“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缺少“傳統”的包袱拖累,恰恰是他們創新的優勢所在。
-
6 # 歷史笑春風
馬鐙是戰爭史上劃時代的發明,自從馬鐙出現後,騎兵成為了一支戰略力量。有了馬鐙的支援,騎手可以和戰馬合為一體,藉助戰馬的力量。有了馬鐙,騎兵的衝擊力、機動力都有了極大的提高,步兵和騎兵的戰鬥力的差距被極大的拉開了。
而騎兵在沒有馬鐙之前,由於騎手在戰馬上難以保持穩定平衡,這制約了騎兵的作戰。騎兵和敵人作戰的時候,在戰術上多利用自己的機動性,採用奇襲的作戰形式。而在作戰模式上,騎兵大多使用遠端的攻擊方式,也就是弓弩攻擊的方式。在採取肉搏戰的時候,騎兵和步兵的差距不是很大。
我們可以從歷史的記載看到中原騎兵的變遷。在楚漢戰爭期間,中原地區戰鬥力最強的騎兵是項羽麾下的騎兵。這支騎兵的前身是在鉅鹿之戰中,被項羽收編的王離的騎兵。這些騎兵的主體是秦朝邊防軍中的樓煩騎兵,自幼生長在馬背上,長於騎術。項羽率領他們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在著名的彭城之戰中,項羽率領他們,發揮騎兵的機動性,繞到漢軍的側後方,從漢軍意想不到的方向進行奇襲。漢軍在項羽的突如其來的打擊下,全軍崩潰,五十六萬大軍被項羽的三萬騎兵擊潰,消滅幾十萬。這是那個時代騎兵取得的輝煌勝利之一。
而騎兵的戰術,在項羽本紀中也有披露。在項羽的最後一戰中,項羽突圍而走,漢軍也派騎兵追擊。項羽因走錯路被漢軍追上後,決定進行最後的戰鬥。他先是利用騎兵的特點,採取分兵合擊的方式,連敗漢軍。但是,在最後烏江之戰的時候,項羽和他的部下都下馬持短兵和敵人肉搏,這就揭示了那個時代,騎兵在肉搏戰中的主要作戰方式。
到了漢武帝的時代,衛青、霍去病的時候,騎兵基本的作戰方式還是沒有改變,可是作戰物件發生了改變。漢朝騎兵面對的不是以機動性差的步兵為主的敵人,而且是以機動力見長的匈奴騎兵。這迫使漢朝騎兵的作戰方式發生了改變。
在經過初期的幾次小的失敗後,漢武帝大膽提拔年輕的像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將領。這些將領都出身於漢武帝身邊的騎兵侍從,騎術精湛。在戰爭中,他們適應漢武帝的進攻戰略,在戰爭中成長起來。
在漢軍中,有一支由投降過來的遊牧民族人員為主體的騎兵部隊,這支部隊是漢朝長期積累而來的。漢武帝以這支騎兵為主體,重建了漢朝的騎兵。這支騎兵先是由衛青率領,後來又交給了霍去病。他們在戰爭初期,雖然數量少,但是顯示了驚人的戰鬥力。幾百人就敢深入匈奴內地千里,給敵人沉重打擊。
在霍去病這位天才的騎兵指揮官的指揮下,這支騎兵日益發展壯大。霍去病就是率領他們,收復了河套之地,並迫降了匈奴的幾萬人馬。在吸收了匈奴投降的軍隊後,霍去病的騎兵更加強大。這使得霍去病的騎兵兼有匈奴和漢朝的長處,成為當時最強大的騎兵。
在這個時期,漢朝由於有先進科學技術和強大的國力支援,在武器裝備上已經碾壓了匈奴。匈奴的弓弩在射程和穿透力上都遠不如漢軍。在李陵遠征的時候,李陵的五千步兵以弓弩打得十萬匈奴騎兵走投無路。李陵最後失敗是因為箭矢射盡所致,李陵當時說再有幾十支箭就能夠衝出重圍了。
在遠射上匈奴不是漢軍的對手,那麼在肉搏上呢?原本匈奴在肉搏上就不是漢軍的對手,到了此時,武器裝備上的差距,使得匈奴就更不是對手了。在衛青和匈奴單于決戰的時候,由於李廣的迂迴部隊沒有到達,衛青便以武剛車環衛自己的營地,然後出動五千騎兵和匈奴的上萬騎兵交戰。由於當時的天氣惡劣,雙方採取的方式以肉搏為主。最終漢軍擊潰了匈奴騎兵。從這一仗,我們就可以看到,在肉搏方面,匈奴和漢軍之間的差距。
所以說,在衛青、霍去病的時代,漢軍由於科技先進,組織嚴密,在遠端射擊和近身肉搏方面都碾壓匈奴。匈奴可以依靠的就是騎兵的機動力了,匈奴馬匹精良,人員適應戰場環境,他們打敗漢軍的方式主要靠的就是奇襲。
而隨著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優秀將領成長起來後,他們將投靠漢朝的匈奴人員組織起來,和漢朝的原有騎兵混編,形成了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新型騎兵。這支騎兵既具有漢朝軍隊的組織紀律,又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由於這支軍隊中有大批出身匈奴的人員,他們有優良的騎術,熟悉戰場環境,使得漢軍在出徵匈奴的時候,不會迷路,也不會為水草問題所困擾。霍去病率領這樣的騎兵,取得了橫掃漠北的戰績。
結語:
衛青、霍去病在當時率領的漢朝的騎兵,是當時最精銳的騎兵之一。這支騎兵其實不能算是一支純粹的漢家系統的騎兵,而是綜合了漢朝和匈奴投靠人員的混血的騎兵。這支騎兵中,匈奴的投靠人員佔了很大的比例。
這就使得漢朝的騎兵不但擁有自己原本的組織紀律性,武器裝備的優越性的特點,還擁有了匈奴騎兵的騎術精湛,熟悉戰場環境的特點。再加上衛青、霍去病這樣天才的騎兵指揮員的指揮,這樣的騎兵是匈奴無法匹敵的。這也就是衛青、霍去病指揮的騎兵之所以能夠打敗以騎術見長的匈奴騎兵的原因。
至於說馬鐙的問題,在當時雙方都沒有馬鐙,對雙方騎兵都是公平的。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對漢朝軍隊這樣步兵較多的軍隊比較有利。在這個時候,對戰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國力、兵力、科學技術和將領能力、戰略戰術的綜合優勢。正是衛青、霍去病的騎兵對匈奴的騎兵有著碾壓式的優勢,才獲得了輝煌的戰果。
-
7 # 南方鵬
衛青霍去病對匈奴屢次大捷建立在漢朝強大的國力基礎上,沒有文景甚至呂后兩三代人的休養生息,累積國力,以致錢糧堆積如山,街頭巷陌良馬眾多的情景,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後期耗盡國力的武帝勞師無功可為佐證,但,二人在對敵上的戰術起了極大的作用,同時期的其他老將,在同樣的國力下,卻讓兩位名不見經傳的貴幸建功,不能全憑僥倖使然,何況在當時馬蹬尚未完善的時代,中原王朝以騎兵對上游牧民族的騎兵,能打出大勝仗實屬不易。
騎兵是春秋戰國時戰車的進化,在中原大地,它的演進有規可循,而北方遊牧民族,由於長期處牧養狀態,以致小孩就能騎馬,在騎術上游牧民族天生勝過農耕民族,但在沒有馬鐙的時候,騎馬是一樁苦差事,當馬飛奔騰躍時,騎士坐在馬鞍上,兩腳懸空,只好雙腿夾緊馬身,需要同時用手緊緊地抓住馬鬃才能防止從馬上摔下來。雖然考古發現,至少在西漢時期就已出現布馬蹬,但那離完全意義的馬蹬還差之甚遠,多是作為上下馬與馬鞍的配合,在作戰中發揮作用不大,所以在漢初,戰車還是作戰部隊的標配,李陵遇敵曾以戰車結陣自保,可見騎兵並未完全取代戰車。
衛青霍去病的功勞可能被歷代的文人所淡化,多認為是天幸,細究二人的出身與發跡,與武帝有意重點刻意栽培分不開,武帝當上皇帝不久,擴大上林苑並以為作為練兵場所,與朝臣眼中的眾倖臣常在裡面騎射切磋,家族從匈奴歸來的韓嫣也是其中重要人物,經過幾年的探討摸索,不排除衛霍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衛霍二人對匈作戰,表現方式有所差異,比如衛青穩重,霍去病驃悍,大方向卻有相似之處,都能夠以騎兵對陣匈奴騎兵,從而勝出。
匈奴騎兵在戰國時就為害中原各國,各國多以築城自保,到劉邦時還曾被冒頓四十萬騎兵圍困在白登山,漢朝初期對匈奴騎兵採取的戰法還是以步兵戰車配合,結陣自保,再以弩箭之類反擊,處於防守狀態,到了李廣時期,得益於自身的武勇,多次以騎射對陣匈奴的騎射,結果是個人勝出,部隊覆沒。
衛青在原來騎兵以騎射為主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戰術,先阻斷匈奴騎兵來去如風的屬性,把它們侷限於一隅,再以戰車步兵結陣,步騎結合進行掩殺,對之前戰術的改革明顯可見,但仍然存在追敵不及的缺點。霍去病走得更遠,除了活用先人經驗外,以驚人的練兵方法,打造出一支能夠與匈奴騎兵正面對撞的隊伍,這也給人造成他不近人情的形象,收效甚大。衛霍對匈作戰時期,騎兵的對陣,已經從以前的騎射,進化到兩騎衝撞、傷亡更慘重的階段,全力拼國力時期。二人取得的勝利,是以強大國力為支撐的。
-
8 # 漩渦鳴人yy
有一個問題啊,沒有馬鐙!就代表你不能作戰了嗎?
最開始對於馬登這個東西的懷疑呢,是來自於三國三國時期不少的武將在戰場之上捉對廝殺大戰個幾十回合,所以有些人就開始懷疑說古代是否會有這種情況,說倆武將在掙錢鬥個幾十回合的,這種真的發生在三國時期嗎?
後來這東西就開始發了瘋一樣,或者說有點變味了,就開始懷疑中國古代的騎兵是否大量存在,中國古代的騎兵是否具有作戰能力!
簡單來說,在戰場之上騎馬作戰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古代騎兵作戰,你如果兩隻手騰不出來,你至少可以騰出來一隻手啊,一隻手端著一把槍直接往前衝,這樣經典的騎士的形象相信很多造謠的西方學者心裡面也十分明白這一點!不過他們總體會忽略這種東西!三國時期著名的大將關羽使用的基本上就是槍再加刀的組合!騎兵作戰進行突擊作戰的時候就是長槍在前,如果下馬作戰就是手持短刀!把二者結合在一起就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了,這個也算得上是一種歷史意義的延伸吧!
你剛才說你沒有馬登,你還是可以作戰的!沒有馬蹬,雙腿夾緊馬腹,扳手勒住韁繩是三點固定,這樣的話也是可以進行突刺作戰,只不過進行橫向的側擺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也就是跟人進行近距離的雙手格鬥,或者是那種傳說之中的大戰五六十個回合這種那可能會有些問題,但平常情況之下,這點東西還是能夠應付大多數情況!
他說第二支部隊那就是項羽的騎兵!項羽的騎兵威震天下是兩次,而且是兩次明確的記載,一次呢就是彭城之戰,彭城之戰裡面項羽的3萬吸儲騎兵與劉邦的幾十萬的諸侯聯軍展開了一次交鋒,結果呢大家都知道3萬西楚騎兵把劉邦56萬諸侯聯軍殺得丟盔棄甲,就一個問題。如果這一支奇兵部隊只是負責遠距離的射箭的話,他是不可能這樣的戰果,為啥劉邦的軍隊在彭城?你總不可能拿你的弓箭把城牆給射穿吧?
如果你這一點還懷疑其兵的近距離作戰能力的話,那麼項羽接下來率領800騎兵突出重圍,然後跑到烏江邊上這一段記載有明確記載,項羽在圖中所殺之人過千!這1000多個人,難道項羽還得下把跟人家近距離格鬥,然後再把人家殺了之後再上馬在逃嗎?不可能的事情。項羽當時是逃命的,真要這麼做的話,當時劉邦的軍隊早就追上來把項羽給殺了!
可以從這一段記載上來講,騎兵進行近距離戰鬥,然後快速的跟敵人進行廝殺,這個沒有任何問題,就算馬燈沒有。這個記載,已經證明其並具有這樣的作戰能力,在這之後呢就是獲取並率領著漢王朝的騎兵進入大漠進行長距離奔襲作戰,襲擊匈奴王庭,並且殺敵數萬以後得勝歸來。這樣的記載,無論你怎麼狡辯,你都沒有辦法否認騎兵的作戰能力!無論是近距離還是遠距離進行作戰,他們都沒有辦法持否定的態度!
或者要想否定那些所謂的西方學家,我們不能夠用這種自己方面的記載來否認他們,我們說什麼的波斯人!
一波戰爭裡面波斯曾經對希臘進行過。攻擊在這中間所消耗的軍隊大約在幾十萬,但是其中有一支特殊的軍隊需要特別注意,也就是波斯當初一隻騎射部隊!
能西方人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對這件事情記載的這麼明確,也就是波斯的這一隻騎射部隊在沒有馬登的情況之下,居然也可以完成在馬匹行進的過程之中進行弓箭射擊這樣一個行為!
可能是很多人刻意忽略的一個事情,為什麼真要把這事兒講出來?這個話題還有講頭嗎?這個話題不就證明我輸了嗎?我替西方的那些主子在那抹黑中國的歷史,我現在拿自己的石頭砸自己的腳,我這算什麼操作是不是?
這種問題說白了,事實勝於雄辯,你要不服刑老子把老祖宗的英靈給你叫回來,我把你往死裡揍,幾百萬的那種!你是想被活埋呢?還是想被逼到烏江邊上去自殺呢?還是想在大草原上被人射成刺蝟的?
回覆列表
一、西漢騎兵的起源西漢王朝的騎兵,誕生於烽火連天的楚漢戰爭。時為漢王的劉邦率部與以項羽為首的楚軍逐鹿中原。項羽魔下的楚軍以騎兵為主,其作戰特點是集中精銳兵力,強攻以速戰速決。以步兵為主的漢軍不是機動靈活、攻擊力強大的楚軍的對手。在公元前2以年的彭城大戰中,“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數量遠勝於楚軍,並且憑藉彭城以逸待勞,但卻為長途跋涉的楚軍打敗。漢軍有十餘萬人陣亡,餘部“皆南走山”,楚軍追擊至靈璧東唯水上,“漢卒十餘萬皆人唯水,唯水為之不流”。經此大敗,劉漢集團深刻地意識到了自己在騎兵建設上的嚴重不足。亡羊補牢,猶未晚也,於是“漢王乃擇軍中可為騎將者……乃拜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榮陽東,大破之”。初嘗勝果的劉邦更加重視騎兵了,他不但注重己方騎兵的裝備和訓練,並且對敵方騎兵的關注也大為提高了。同年秋,劉邦命令韓信、曹參、灌嬰攻魏國。戰前詢問敵情,劉邦先問大將名,其次就問騎兵將領,再次才問步兵將領名。可見在劉邦心目中,騎兵的位置已經在步兵之前了。劉漢集團對騎兵的重視也迅速帶來了回報:韓信率軍攻趙時,奇襲趙軍營地的部隊就是二千輕騎;項羽自該下突圍,執行追擊的是騎將灌嬰的五千騎兵。由此可見,騎兵已經成為漢軍中最核心、最精銳的力量,並且在劉漢集團建立政權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漢朝騎兵已經開始在歷史的舞臺上展現鋒芒了。二、重視騎兵的誘因與措施中原局勢正趨於穩定,然而北方邊境狼煙又起。公元前201年秋,韓王信以馬邑降匈奴,約共攻漢。次年冬,漢高帝親率軍征討,初戰告捷。是時天寒降雨雪,冒頓單于隱匿其精兵,佯敗以誘漢軍。漢軍三十二萬中多為步兵,難以追擊,於是漢高帝只率少量兵力“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63376365中外不得相救響。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乳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驪馬”,後得陳平用計方能突圍。白登一戰,讓漢軍上下都見識到了匈奴騎兵的真正實力。這種實力上的懸殊對比,深深的刺激了漢朝統治階級,使其一方面行和親以爭得休養生息的同時,另一方卻大力發展騎兵部隊,以圖能與胡騎一爭高低。發展騎兵,首先要有數量足夠的上乘戰馬。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的封建王朝,歷來是重視牛甚於馬匹的,而且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中原地區所產的馬匹其數量、質量均難及北方遊牧地區。解決之道,就是建立可以動用國家資源力量,具備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夠採取較為先進的養馬技術的國家養馬場。史書上的苑馬、群牧所,都是國家養馬場。它由國家劃出指定的區域,投入專門經費,培育馬種,飼養、訓練馬匹,最後將馬調配給軍隊使用。國家養馬場有專職機構負責管理,管理者通常是國家直接任命的高階官員。這種國家形式的養馬,其實自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在西漢初年趨於完善。景帝二年“始造苑馬以廣用”,武帝“為伐胡故,盛養馬,馬之往來食長安者數萬匹,卒掌者關中不足,乃調旁近郡”。可見,國家養馬場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此後在我國曆史上長期不衰,逐漸發展,成為歷朝馬政的重要內容。有了良馬,還要有訓練有素的騎士。漢朝軍隊非常善於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兵員,三河、穎川、沛郡、淮陽、汝南、巴蜀等多山地諸郡可選材官之士;江淮以南多水澤之地可選樓船之士;而“天水、隴西……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此地之民自是選拔精銳騎兵的上上之選。即使是透過精挑細選得來的兵員,仍然要接受嚴格的訓練。晃錯曾上書言:“士不選練,卒不服習,起居不精,動靜不集,趨利弗及,避難不畢,前擊後解,與金鼓之指相失,此不習勒卒之過也,百不當十”。由馬上而得天下的漢朝統治階級,對烏合之眾不可能打贏戰爭這一點有著清醒的認識,因此規定“非教士不得從徵”,“教士”者,張晏注日:“士不素習不得應召”,所以說,漢朝應徵兵員都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具有很強的戰鬥力。三、騎兵的作用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使得西漢國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同時也訓練出了強大的軍隊。西漢的國家戰略逐漸由防禦轉向進攻,騎兵,這支漢朝軍事力量中最為精銳的部隊,在戰略反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漢文帝三年(前177年)的一次軍事行動中,就“發邊吏騎八萬五千…,遣承相穎陰侯灌嬰擊匈奴”,這時的漢軍騎兵已經初成氣候,光邊境騎兵就有八萬之眾。而當漢武帝執政後,漢朝向匈奴發動了長期大規模的軍事進攻,漢軍騎兵當仁不讓成為進攻的先鋒。漢武帝元興二年公元前133年,西漢王朝設下馬邑之謀:“漢伏兵車騎材官三十餘萬匿馬邑旁谷中”,漢軍騎兵參與了西漢戰略反攻的序幕。元光六年(前129年),漢使衛青、公孫賀、公孫敖、李廣四將各率萬騎出擊,這是漢朝騎兵第一次獨立擔當進攻任務。元朔五年(前124年)春,漢以衛青為大將軍,將六將軍,十餘萬人出朔方、高胭擊匈奴,其中騎兵三萬,擒匈奴右裨賢王及部眾共萬餘人,凱旋而歸。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兵計十餘萬騎出定襄擊匈奴。同年,霍去病,“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首虜二千二十八級及相國、當戶,斬單于大父行籍若侯產,生捕季父羅姑比”。這是一次極為成功的長途奔襲,充分展現了騎兵傑出的機動性和突襲能力,擅長騎兵作戰的霍去病也由此開始了其短暫而又輝煌的軍事生涯。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驃騎將軍率戎士,逾烏贅,討遨淮,涉狐奴,歷五王國,軸重人眾懾謬者弗敢取,冀獲單于子。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合短兵,殺折蘭王,斬虜胡王,誅全甲,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首虜八千餘級,收休屠祭天金人,元狩四年(前119年),“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約輕資,絕大幕,涉獲章渠,以誅比車者,轉擊左大將軍,斬獲旗鼓,歷涉離侯。濟弓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管山,單于姑衍,登臨瀚海。執滷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師率減什三,取食於敵,連行殊遠而糧不絕”。類似的戰功彪炳史冊。精良的漢朝騎兵加上傑出將領的指揮,使得西漢的軍事開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四、戰車兵和步兵的作用透過上文可知,騎兵在西漢的歷次戰爭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過我們卻不能因此而忽視甚至貶低其他兵種存在的價值,那種認為騎兵可以包打天下的觀點是十分偏頗的。古代人對這一點就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如晃錯上言兵事:“丈五之溝,漸車之水,山林積石,經川丘阜,中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車騎二不當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屬,平原曠野,此車騎之地也,步兵十不當一”。可見,每個兵種都有它的用武之地,關鍵在於因地制宜,使用得當。即使是被有的研究者認為行將退出歷史舞臺的戰車,也在西漢初年甚至此後較長的時間內都發揮了作用。漢初名將夏侯嬰就以擅長車戰而聞名於天下。最初劉邦“以嬰為太僕,常奉車”,本來是為“沛公御車”,後來劉漢集團實力興起,他就一直負責指揮漢朝的戰車兵,一生征戰卻鮮有敗績。反秦鬥爭時,史書記載夏侯嬰“從擊秦軍腸東,攻濟陽,下戶煽,破李由軍雍丘下……從擊章邯軍東阿、蹼陽下……從擊趙貴軍開封,楊熊軍曲遇……從擊秦軍雛陽東……因復奉車從攻南陽,戰於藍田、芷陽”。一長串的戰鬥結果只有一句話,“以兵車趣攻戰疾,破之”。戰車兵取得了優良的戰績,這樣的表現可不象是一個行將衰頹的兵種啊?在楚漢戰爭中的彭城大戰,漢軍為項羽所破,然而不久後,夏侯嬰即“復常奉車從擊項籍,追至陳,卒定楚”。公元前201年漢王劉邦剛登基稱帝,漢匈之間便兵戎相向。漢高帝率軍親征,夏侯嬰仍任太僕之職指揮戰車兵,“因從擊韓信軍胡騎晉陽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為胡所圍,七日不得通……復以太僕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以太僕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 代表中原農業文明的戰車與代表北方遊牧文明的騎兵作戰,其戰績是三勝一負。由此看來戰車其實未必就打不過騎兵,戰車最終退出歷史舞臺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導致的結果,而不能被簡單的作出定論。儘管在西漢初年的戰爭中,漢軍步兵的功績似乎已被騎兵的光芒所遮蓋,但是漢軍步兵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劉邦起事時憑藉的就是由三千沛縣子弟兵和六千楊郡兵組成的步兵,隨著劉漢勢力的壯大才組建了戰車兵和騎兵。即使是在西漢國力鼎盛的時候,封建政府也不可能給出徵的每個軍人都配備馬匹,寶貴的戰馬只能供給帝國最精銳的部隊,因此步兵才一直是漢軍的主力。那麼,西漢步兵的戰鬥力怎樣?在戰場上的表現到底又如何呢?以李陵被圍之戰為例。通常的觀點認為,李陵軍被匈奴圍攻全滅說明了漢軍步兵根本不是匈奴騎兵的對手,然而仔細分析事實卻並非如此:李陵軍亦屬精銳,“皆荊楚勇士奇才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孤軍與匈奴遭遇,且鞋侯單于以數倍兵力包圍漢軍,“騎可三萬圍陵軍……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陵博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漢軍非但沒有被輕易擊敗,卻反倒給匈奴騎兵以重創。單于大驚,乃集結更多兵力,“召左右地兵八萬餘騎攻陵……是時,陵軍益急,匈奴騎多,戰一日數十合,復傷殺虜二千人餘……陵軍無後救,射矢且盡”。由此可知,李陵軍的覆沒並非漢步兵戰鬥力不行,而是匈奴騎兵的數量十數倍於漢軍,實力對比過於懸殊。漢軍戰鬥到最後時已矢盡糧絕、苦無後援,不得不自行突圍,最終得脫歸漢者僅四百人。此外,西漢統治者的猜疑和軍隊高層之間的勾心鬥角也是李陵軍覆亡的原因。李陵這支孤軍的殊死戰鬥在當時也得到了正面評價,“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棘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雖古名將不過也”。甚至匈奴也認為,“單于自將數萬騎擊漢數千人不能滅,後無以復使邊臣,令漢益輕匈奴”,這一仗匈奴騎兵打得十分艱難卻又必須打贏,即便打贏了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這種來自對手的肯定更能夠說明漢軍步兵的實力。五、結語:客觀看待西漢初年騎兵的作用西漢的騎兵,生於烽火,在族旗蔽日、戰鼓震天的戰場中發展壯大。這支初露鋒芒的部隊為西漢王朝建立了赫赫功勳。騎兵適應了歷史前進的潮流,將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客觀看待步兵和戰車兵的價值。從中可以看出,戰爭的勝利涉及到許多複雜的因素,比如民心的向背、實力的強弱、決策者的指揮能力;具體到戰術層面也包括士兵的訓練水平、武器裝備的精良、多兵種作戰的協同等等。如果認為漢朝最終東滅強楚、北驅匈奴,僅僅依靠的是組建強大的騎兵,那這種觀點無疑是非常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