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尋詩歲月

    李紳《憫農》二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 2 # 木鎬侃江湖

    用一個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我聽到的金糧豐收的最值錢的“詩詞”不是出自哪個詩人或者是詞人,而是我的大姨父,他是一個不識幾個字的農民。

    說這話還是我剛上高中的時候。那年暑假,我來到了農村的大姨家。那時候農村晚上是沒電的,吃完了晚飯沒事做,大姨父就說:“走,我帶你到咱家的地裡去聽聲音去。”說我起身就走。

    城市裡長大的我一聽自然高興,心想大姨父一定是帶我去聽什麼蟈蟈或者是蛐蛐叫,說不準還能逮幾隻回來,於是欣欣然跟在他屁股後面前往。

    農村的夜路並不好走。眼前很黑不說,泥土路也是坑坑窪窪的。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有點跌跌撞撞的感覺,好幾次差點撞到前面大姨父的屁股上,以至於大姨父不得不放慢腳步,以便在我要嘴啃泥的時候用他那粗糙、骨節嶙峋的大手扶我一把。

    不過好在還是沒出多大洋相就到了。

    “這就是咱家的地。”黑暗中大姨父大手一揮,朝著眼前模模糊糊的一片一劃拉,那模樣很像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不過“大將軍”也就當了這一下,然後便蹲了下來,眼望著前方那模模糊糊的一片,又恢復成了那個老農民的模樣。

    “沒蟈蟈叫啊!”我支楞著耳朵聽了聽,說到。

    沒有去過農村,尤其是偏遠一點農村的人是不知道的,那裡的夜很靜,靜的你想象不出來,膽小的人是絕對不敢自己在這種夜裡行走的。在這樣的夜裡,哪怕有一點聲音也能聽的清清楚楚,而且不是響在耳朵裡,是響在心裡,給人以直擊心靈的感覺。

    確實沒有蟈蟈叫,偶爾也有幾聲蟲鳴,但也只是幾聲,絕對不是蟈蟈。有時還有悉悉索索的聲音,我懷疑是蛇爬的聲音。

    “蟈蟈現在還不會叫呢。”黑暗中大姨父的聲音響起,“我是讓你來聽玉米拔節的聲音的。”他終於說出到底來讓我聽什麼來了。

    “玉米拔節還有聲音?”我這個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不禁問。

    “一會兒就有了,好聽著呢。嘎巴嘎巴的響成一片,炒豆子一樣。”黑暗中蹲著的大姨父又是用手一揮。揮完還拉著我也蹲了下來。

    “這有啥聽的?”我不禁斜愣他一眼,嘟囔了一句。

    “好聽著呢!”大姨父用一種非常執著的語調說著。而且我看到了黑暗中他雙眼中似乎有光亮在閃爍。

    “還是回去吧。”我有點很敗興的說到。

    “跟姨夫一塊聽聽。”大姨父用手按著我。他的手很有力,我動不了。“這莊稼有靈的。”他突然說到。

    這話在這漆黑的夜裡到把我下了一跳,不是被他按著,我估計我馬上就會一蹦三尺遠,然後撒丫子就跑。

    “我跟你說,種莊稼不光是要好好的侍弄它。還得聽它一節節長高的聲音。”黑暗中大姨父用他那閃光的雙眼看著我,然後又說了一句讓我終生難忘的話:“不聽拔節聲,兒女裹腹難啊!”

    ……

    那天晚上,我和大姨父一起蹲在黑暗的田野裡聽了大半夜玉米都拔節聲。那些聲音確實如大姨父所言“嘎巴、嘎巴”的響成一片,但並不好聽,比蟈蟈叫差遠了。但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大姨父念出的那句詩:“不聽拔節聲,兒女裹腹難。”

    至於這句詩的出處,我當時沒問大姨父,後來也曾刻意在書中找過,都沒有。再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那句詩根本就不能算什麼詩,說不準大姨父自己想出來的,祖傳的也說不準。不過無論如何是不蹬大雅之堂的。

    現在看到題主出的這個問題,不知怎麼的,首先在我腦海裡湧現出來的卻是這一句不算什麼詩的詩,於是便索性把這個故事也寫了下來,算作我的回答吧。

    形容金糧豐收最值錢的“詩句”,恐怕也只有真正的種田人才能懂得。

  • 3 # 楓葉紅了花似錦

    小米黃如金,大米白如銀,麥熟翻金浪,玉米著金裝,穀子羞垂首,高梁透天紅。紅豆角角沉,黃豆夾夾鼓。俺是老農民,粒粒心血真。

  • 4 # niushu生活視角

    舉例:

    1、憫農二首[ 唐 ]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化工餘力染夭紅。

    ——《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宋代:蘇軾

    釋義:難得今年大麥和小麥豐收,千畝地綠浪渲染了整個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顏色極為鮮豔。

    3、泛水浮萍隨處滿,舞風輕絮霎時狂。清和院宇麥秋涼。

    ——《浣溪沙.·語燕鳴鳩白晝長》明代:劉基

    釋義:燕語鳩鳴,蜂蝶帶香,江繞夕陽,水滿浮萍,輕絮舞風,一派初夏時的自然風光。末句點出麥熟,使人聯想起收穫的歡娛。

    4、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 ——《古風二首 / 憫農二首》唐:李紳

    釋義: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5、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

    釋義: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6、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代:辛棄疾

    釋義: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7、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題榴花》宋代:朱熹

    釋義:五月裡石榴花開了,紅豔似火,耀眼奪目,隱約可見榴子結於枝子間。

    8、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七律·到韶山》近代:毛澤東

    釋義:再喜看大片莊稼如浪濤滾滾,盡是農民英雄們在暮色中收工歸來。

    9、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宋代:范成大

    釋義: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 5 # 開心就好hai

    觀刈麥.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著味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雖然糧食豐收了,收來的糧食大多數交了稅,老百姓照樣餓肚子!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無耐和感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的夫妻為何最後對自己說到兩人三觀不合,這句話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