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伏象朝真
-
2 # 秋聲堂主
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因為墓誌碑刻用的工具並不是筆,“透過刀痕看筆痕”得小可功力可以達到。而且北魏墓誌碑刻太多,各有千秋,要說哪個最好,實在是太南了!比如:
《張黑女墓誌》
《元頊墓誌》
《元緒墓誌》
《元鑽遠墓誌》
《元保洛墓誌》
這些墓誌,筆法結字各有特色,都很經典。不過,從個人角度講,結字比較好的,我推元珽兩夫妻墓誌。如下圖:
為什麼呢?也說不出來,就是個人感覺吧。
-
3 # 淺芳幽笛人
元懷墓誌:
張玄墓誌:
元毓墓誌:
元暉墓誌:
元思墓誌:
常敬蘭墓誌:
這些墓誌都寫的工整雋秀,也各具特色,至於哪個更好就見仁見智了。
-
4 # 知名看淡
我認為魏碑中筆法結字最好的是《李壁墓誌》。當然,一說到魏碑人們會馬上提到《張猛龍碑》,它的名氣超過了所有魏碑,不錯,《張猛龍碑》的藝術價值很大,不可否認。《李壁墓誌》儘管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它豐富的筆法,多變的結體讓人驚訝、讚歎!
從筆法上看,方圓兼用,有基本筆畫也有變化筆畫,所有其它書體的筆法都有,方點和圓點是基礎,其它基本筆畫都由它們組成,所以訓練好點就成功了一半。中鋒運筆中包含了提按、頓挫、藏逆、輕重緩急等技法,尤其是圓筆的運用不少,不像《始平公》一樣全是方筆,豐富的筆法越來越讓人們喜歡、認可。從結體上看更加豐富,較多的字平正,不少字呈現動態、傾斜,很多字型現了大小、疏密、開合、收放、錯落、縱橫等,還有一些字改變了中軸線,很是靈動,富有生氣。再加上它字數多,字口清晰,墓誌中確實是佼佼者!
-
5 # 漢風堂李銘強
單從筆法和結字來看,當今出土出版發行的北魏墓誌銘裡,我認為李璧墓誌當屬一流。
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李璧墓誌用筆方圓兼善,就方筆而言,變化多姿,凌空趨勢落筆因勢付形,看似灑脫隨意,實則極具用心經營。
第二,李璧墓誌圓筆兼融,在處理方與圓筆中講究的是陰陽相生,相同點畫處理中用筆方圓輪番交替使用,或者在上下字裡輪番使用,使結字神型兼備,既有雄渾肅穆之正大氣象,又有溫文爾雅的君子之風,剛俊而風度翩翩。
第三,李璧墓誌從章法而言,結字大小錯落,空間處理大開大合、疏密得當,大小字的使用對比巨大而顯著,非常人敢為之。就憑這一點正符合今人大尺寸作品創作,及廳堂懸掛的巨幅作品元素需求,對黑白空間處理是虛實結合、相剋相生,變化無常而又和諧統一。
第四,李璧墓誌就單字而言,結字錯落穿插,俯仰向背,開合疏密,崎側顧盼,內緊外放,上開下合,左右開合等等處理方法極多且大膽。結字變化多姿、氣勢雄強,疏密有致而空靈生色,雄強奇跌而獨樹一幟。結字重心穩重而處理手法崎側詭異。上下、左右等結構字,重心處理錯落多變,偏中求正,看起來令人驚心動魄,神韻凸顯而非其它墓誌銘可比。對空間構成的疏密分佈處理手法豐富多變另今人歎服,實屬我們現代人學習典範。
第五,李璧墓誌就點畫粗細大小對比方面來說,在同一字裡對比明顯,呈倍數關係表現懸殊巨大,輕重得宜,靜中顯動對比強烈,粗重有力,霸氣外露,細而不弱筆斷意連,此乃空間疏密強烈對比的處理手法運用之一。就相同點畫的處理運用中,用筆方圓變化豐富。
透過刀鋒溯源筆鋒,從拓片研究看,起筆切翻出方和逆入出方書寫自然多變,隸書圓筆法運用嫻熟自然,中段行筆隸意明顯波跌從容,收筆或方或圓肆意為之因形取勢。
第六,李璧墓誌筆法豐富多變,凌空蓄勢運筆高明,書寫性的節奏感及強。今人為追求雄強方筆和拓片斑駁的滄桑感,用筆一味地刻畫方筆的那種刀鋒感和斑駁感,而去刻意頓挫刻畫,行筆抖動做作,而失去書寫性實不可取。
綜上六點來看,李璧墓誌筆法豐富,結字處理手法多變奇逸,在平整中求得氣象靜然渾厚,崎側中營造出神采飛揚動勢,可謂是古法動達而渾然天成和諧統一,我認為是最優秀的北魏墓誌銘的代表作,為今人學習楷模。
當然與之媲美的還有諸多碑帖,比如張猛龍碑,但因字數少又漫換不清,風格又與李璧墓誌相似,當今不少學者認為可能出自一家不同時期之作(這個有待學術界科考論證)。另,諸多元氏墓誌也屬魏碑典範,但大都取法過於規整嚴謹,缺乏爛漫奇逸的自然書寫狀態。藝術形式並不完美兼備諸多因素等等吧!
下圖為李璧墓誌部分例字及本人拙筆,請諸位方家指正!
-
6 # 甘丹拾遺
中國的墓誌從三國開始萌芽到了北朝進入高峰時期,北朝墓誌又稱魏碑,這種魏碑墓誌主要涵蓋了北魏時期洛陽出土的皇家以及貴族墓葬出土的墓誌,主要被稱為忙山體或洛陽體,另一種為鄴城出土的東魏北齊時期的皇家墓葬和貴族墓葬出土的墓誌。該時期的墓誌我個人覺得更為漂亮,書法造詣更高,影響之後隋唐楷書更深。可以說是隋唐高峰時期的楷書前身。沒有鄴城的魏碑就無唐代的楷書!唐楷是它的直接演變。主要代表有磁縣的三高碑。即東魏時期的《高翻碑》《高盛碑》北齊的《高肅碑》也就是《蘭陵王碑》這三通碑代表了東魏北齊時期書法的最高成就。也被稱為唐代楷書的鼻祖。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
7 # 景行書苑
北魏墓誌是魏碑楷書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多以小字出現,較為常見的有《張玄墓誌》《李璧墓誌》以及元氏墓誌系列。
談到筆法結字最好的,我覺得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固定的標準。
我比較喜歡遒美樸秀的《張玄墓誌》,一直堅持臨習,其隸意明顯,較為高古。
近些日子,涉獵一些其他魏碑,其中《李璧墓誌》更為豐富多變,方筆頗多,元氏墓誌各具特色,風格各異。
總之,學習魏碑如果喜歡墓誌,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一個經典深入。
-
8 # 六然居士孟憲義
能探討墓誌中的筆法問題這是好事。原因是在北魏墓誌中有刻的和沒刻的兩種。刻成的墓誌,如刻工好可以留下筆法的痕跡。對於研究筆法的根脈很重要。再參考未刻的書丹會有益處。至於其它北魏刻石因為失去了書寫痕跡,老先生們把這個歸於劍鋒之作。並言劍鋒不可代替毛錐。
-
9 # 張勁逸
談到筆法結構最美的北魏墓誌書法,人們往往不約而同就會說起《張黑女》,《張猛龍》,甚至魏隋過渡時期的《董美人墓誌》。
其實這些碑刻只是傳播的極廣,特別是發現出土的較早,捷足先登。先出了大名,正像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早了就一步先,步步先,及早被人們臨摹,孰知從而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位置。
後來新出土的, 即使筆法結構再多優美漂亮,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所以只是名聲不大, 實際書法藝術的水平,並不遜色一點,甚至超過他們,如《元略墓誌》。
歐陽中石的恩師,現代著名書法家吳玉如先生一生對此碑愛不釋。此碑刊刻於北魏建義元年(528年),近代辛亥革命時期,才在河南洛陽安駕溝出土。
《元略墓誌》書法筆致勁麗雋秀,清雅流美,一出土就得到書法家們的推崇。吳玉如先生認為,《元略墓誌》用筆與王羲之《蘭亭序》及手札筆法,一脈相承。息息相通,結構似不同,實則由質而妍,亦自然延續。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墓誌書法,名《北齊於孝卿墓誌》,時刊於北朝末期。筆法靜朗乾爽,結構飄逸健雅。直接與後來刊刻的《董美人墓誌》相濡沫。從中可以看出筆法特點上承秦漢篆隸血脈。下開初唐楷書風尚。古意盎然。高貴出塵。
如下圖,"軍,無,玉"的橫畫,一波三折,明顯沿襲了漢隸八分的筆法特點。
而下圖,"以,永"的撇和捺,則能看出唐楷的端倪。
黃庭堅說過"書要拙多於巧。澀多於滑"。才能"運雕龍於筆端"。得古意盎然的氣象。現在人寫的書法,卻難有耐心和靜氣,沉下心來臨摹魏晉古人法帖,結果適得其反,筆法難得深入,有高古意象。而多觀讀這些碑刻拓本,則能讓煩躁的心緒寧靜下來。無論於書法學習 還是修生養性,對我們身心健康都有助益。
回覆列表
不太會欣賞書法,但是我知道魏碑體最有名的是張猛龍碑!
張猛龍碑立於北魏正光三年,即公元522年。史書上並沒有關於此人的太多記載,此碑是吏民頌揚郡太守張猛龍的功德所立。
大概意思就是張猛龍在職期間尊師重道,興辦學校。功績雖然不顯於世,但對於北魏當時崇尚佛教的社會風氣來說,張猛龍的這一事蹟也算特立獨行了。
此碑文磅礴大氣,筆力雄勁!線條挺立,如長槍大戟,鋒芒畢露!
張猛龍碑為唐楷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初楷書大家歐陽詢、虞世南就直接受張猛龍碑的影響。
魏碑體首推張猛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