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單145346278

    原因很簡單,以前的師範生並不簡單。特別是在上世紀80年代考入師範的,那時候,初中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基本上都考上了中師中專。剩下的才上普高考大學。所以,你說的這些老師,雖然文憑不高,素質卻不差。如果放在現在,全都是上985、211的料。

  • 2 # 沉雄三甲

    對這樣的問題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在下看來有幾方面原因。一是這個師範生熱愛教育事業,這是內因,也是動力,即使他(她)智商不高,也會刻苦地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透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教育界的佼佼者。二是有一部分上世紀81屆到85屆的師範生,他們都是名列前茅的學霸,純粹是千挑萬選的一茬苗,上高中的都是排名在他(她)們之後的初中生,比照現在,就是在高中的第一名到第二十名的都上了師範。如果這部分師範生都上高中的話,最次的也得考上985的吉林大學。具備這種學習能力及潛資的師範生如果不改行,能不出成績嗎!現在的師範生,除了東北師大等211高校以上的,都是高考成績在中游及以下的高中生,總體水平不高。名師出高徒,周仝能教出盧俊義、史文功、武松、岳飛等高徒,武大郎能教出什麼樣的徒弟呢!我最不贊成這句話,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有的師傅自己都找不到門,怎麼能把徒弟領進去呢!個人愚見,誠望批評指正,謝謝!

  • 3 # 戀上美味

    1.此師範生非彼師範生。可不能小瞧了八九十年代的師範生。

    2.當時都是尖子生才能考師範,都是先選拔師範生,選不上的才上高中,當時師資力量缺乏,急需人才輸入,所以這群師範生是時代的產物。與現在的考不上大學才上的師範生是有天壤之別的。如果是現在這些人都是重點大學的料。

    3. 從個人而言他們是被耽誤的一代,從國家而言他們是奉獻的一代!!

    4.所以不管從知識還是素質等方面,他們都是優秀的!教出人才並不奇怪。

  • 4 # 一沙一世界52136658

    我來說說我這個當年的師範生。

    當年每屆初中畢業生都要選出部分人參加一個五科競賽考試。考試只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當年我總分排在全縣22名,被保送高中。但當時中專畢業是安排工作的,所以不管是家庭還是自己都執著地放棄了保送名額。

    2個月之後參加縣中考,不出所料地被師範學校錄取。

    那個時候中專的錄取是按分數高低先錄取師範生,然後才是財校、交通、林校等等中專學校。儘管不知道自己的名次,但應該不差。

    全地區當時共4個師範學校,每年總錄取不到1000人。也就是說每年初中畢業生的前1000名都成了師範生!

    我們這一代師範生,放到現在那些研究生畢業的小同事面前,學歷的確不值一提。但我們這代人自身功底、修養、品德還是有的。

    些許的指點加上學生的努力,再加上某些學生的天份和特殊的條件,做到局長、縣長、市長……

    非常正常!!!

    只是自己老了,成了老師範生了。

    當1999年開始傳言說要撤掉師範學校時,便覺得我們這一代師範生終究要成為歷史了!

  • 5 # 泉井

    要培養出好的學生,在基礎教育中很高學歷或科研成果豐碩的老師不一定就行。青少年孩子認知水平侷限在自已的情緒控制能力範圍外,很具感性。對教師的喜好很大程度影響對該學科的興趣,而師範老師從學生的成長特點出發,因材施教出好學生是必然的。個人認為教師自已要有良好的形象,高尚的素養,具親和力,哪怕是師範生,教學相長又何嘗不是社會之福?

  • 6 # mushan118

    教師優秀與否不在學歷高低。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師的職責在於“教”,傳道、授業、解惑。教授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為人處世、道德規範;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確定未來目標。俗話講: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負責在學生關鍵時期,把握好學生的發展方向,學生負責在這個大方向裡,不斷吸取知識、運用知識、創新知識,為下一代人的學習打基礎,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人類發展必定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所以會出現普普通通的教師會教育出許許多多優秀的學子。

  • 7 # 與你分享好看影片

    答我們高中的校長就是吉首大學(以前是二本,現在升為一本了),他帶出過很多清華北大,他同時也教數學,他們班的數學均分在130以上,可以說是很厲害的一個老師了。下面就讓我從老師和學生兩個不同的方面來進行分析

    答1既然是師範畢業,他們一定是有實力的,且老師們大學四年都是學習的與自己所教專業相關的科目。他們對課程有著充分的瞭解,且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教師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當他們被學校錄取,就已經表示他們足夠優秀了。且很多老師都有自己的獨門教學秘籍。同時,迫於時代的壓力,自己的責任感,他們越來越將自己畢生所學力所能及教給學生,同時,現在隨著手機的普及,網路的發達,我們同住一個地球村,老師和學生越來越能打成一片,老師更能好好的明白瞭解學生。

    二:當代的優秀人才多,社會競爭大,故很多孩子知道努力學習,他們奮力拼搏,此時,又有老師的帶領,他們想不優秀都難呀。

  • 8 # 窗外的天氣60013998

    師範畢業只能說掌握了基本的教育學理論,原理和方法,真正要教好學生,必須在教育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理論,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老師能否教好學生,我認為在於走上工作崗位後的努力,而不是出身。

  • 9 # 朱老師說事兒

    老師只能是從師範畢業啊,尤其是本科,更多的大學本科畢業的老師就是師範專業啊。除非是碩士、博士進入高校當老師可以不用師範專業畢業。

    所以,我很疑惑,當老師的不從師範畢業要從哪畢業呢?

    並且,老師能不能把學生教好,你指的是知識文化層面的還是品行修養方面的,還是理想信念教育等等。

    還有,好的標準是什麼呢?

    並且,老師本來就是透過語言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塑造學生的,所以,好老師重在自身的修煉吧,跟從哪裡畢業的應該不構成主要關係。

  • 10 # 師者當仁

    我的天,師範生多牛啊,百裡挑一的人才,那時候正是教師隊伍青黃不接的時候,是一大批師範生用自己最美的青春年華撐起來基礎教育的一片天。這批人大都是家庭貧困,急於就業的高智商人才。如果有條件讀高中,這批人的985錄取率不會低於90%。

  • 11 # 山上老夫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要說師範生可以當老師,就連我這個初中畢業的下放知青,也當過代課老師哩。像有我這樣經歷的同代人,應該有很多。當然,透過自學考取大學文憑那是後話。

  • 12 # 情感教育生活家

    毛澤東就是師範生,師範生能做好的事兒多著呢

  • 13 # 淘淘教授正襟說

    教師僅僅是一個職業稱呼,而教學效果並不完全取決於教師自身知識的多少。所以,師範大學畢業的老師培養出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是非常正常的。

    同時,學生自身具有巨大的創造力與發展空間。只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自己有端正的學習態度,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教學效果不足為奇。

  • 14 # 會飛的魚345

    80年代的師範生還是很厲害的,就是學習最好的,而且經過30多年教學,積累了許多教學經驗!所以不用質疑老師的能力!

  • 15 # 英語老師潘子

    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那就是教師學歷和教學水平,教學效果有沒有正相關。正好我也是一名上個世紀90年代的師範生,我想我還是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談談這個問題。

    誤區一: 師範生中考成績一定差。

    這個是現在的普遍認識,因為現在的師範招生的確很困難,都實施了3+2的模式,每一屆初中畢業生中,成績好的讀省重點高中,然後到市重點,實在不行的可以讀私立高中,最後剩下的就讀職業學校師範院校。然而在計劃經濟被打破之前,國家包分配這個政策沒有取消之前,師範院校的招生應該是很火熱的。就拿我來說,當時中考分數483,而我們縣一中的錄取分數才420分,大多數人都選擇中專,中師,因為他包分配,我當時就填了合肥電校,很厲害的中專學校,畢業後直接分配到供電局的。沒想到被我父親改成了一箇中師學校,那個時候的小孩不像現在孩子這麼有個性,我兄弟姐妹6個,父母已經負擔不起我的學習費用了。因為上了中師後,每個月就16.5元的生活津貼,很多女同學生活費就解決了,即使我們男生也差不多夠了。記得當時的饅頭1毛錢一個,肉包子2毛一個,一天生活費不到一塊錢。但當時我們班級的學生中考成績都非常厲害。

    1993年16歲都我上師範第一學期

    誤區二:師範學校學習管理鬆散。

    那些老師範學校都有很久遠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一般都是解放初創辦的,所以對學生的管理也很到位。雖然我們當時都是初中畢業進了師範學校,但一進校園,學校就把我們當做未來的中小學教師來培養,當時農村師資嚴重不足,很多代課老師和民辦老師在一線教學。我們不僅學習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體育等理論課程,還要學習大量的教學理論,比如教育學,心理學,各種教材教法。教學基本功訓練也很嚴謹,每天下午課外活動,就是三字一畫訓練(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和簡筆畫),每學期學校組織驗收,文化考試也很嚴格,不及格只准補考一次,補考不及格就留級。我在中師三年,就見過很多上屆留級下來的留級插班生。看看現在的高校管理,簡直不能比。經過這樣嚴格的訓練,我們這些畢業生到工作崗位後幾乎都是全才,什麼科目都可以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誤區三,學歷高教學水平就高。

    這個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學歷高可能知識儲備高一些,但決定教師教學水平的不僅僅是知識儲備,而是教師的教學態度以及教學方法。當時我們的中師生一般都是教小學,如果被分到中學當中學教師,感覺無比榮幸,工作態度非常端正,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懈怠。而那些大專畢業生如果被分到初中,一肚子埋怨,工作吊兒郎當,一門心思想著離開這裡,但當時的大環境決定,調動很難,如果校長不放你走,你根本就走不掉。反正我們一起分到學校的當時有兩個大專生,三個中師畢業生,學校首先給他們兩個大專生一人一套住房,我們三個中師生就擠一間房間,你說氣不氣人。當時你我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用實力證明,我們不比任何人差。此次我班孩子考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後來我有參加自學考試,兩年取得安徽大學英語大專學歷,有過兩年取得了安徽大學的英語本科學歷,學歷一下超過了他們。後來我為適應教育形勢的變化,還參加了心理諮詢師的學習,於2015年取得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這都是說明教師也要注意與時俱進, 教師不能用過去的知識教著現在的學生,要他們面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技巧以及能夠應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溝通交流技巧和能力、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生存的能力。

    所以,我經常對老師們說,教師的差距不在學歷,主要在教學態度,他有沒有為教育教學付出努力的決心,願意不願意為提高學生成績殫心竭慮。

  • 16 # 新疆巴音

    單純從師範生老師一個因素去探討培養好學生問題,咱就從師範生的角度談一談看法。

    說實話,我也是師範出身。雖然現在不從事教學工作,但從來對老師這個職業尊敬有加,也曾對自己離開教室隊伍有過悔意。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作為人民教師的自豪感,都是可以讓自己值得驕傲的。

    師範生,無論是30多年前,還是現在,大概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大學本科師範生,比如北師大,一類是專科師範生,以前全國各地,差不多都是省市地區級別,有好多師範專科學校,本人就是其中之一,再就是師範類的中專,估計從這類學校走出來的老師們更多。

    無論哪類師範生,從事教育工作,能出成績,能培養出好學生,我認為都離不開這三個條件:

    一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

    師範學校畢業了,走上教學崗位了,有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才能耐得住寂寞,認真嘔心瀝血去鑽研教材,去研究教法,去愛學生。可以說,從事教學工作的師範生們,能開始上師範類大學大專中專,都是很熱愛教育事業的。

    二是在教學崗位的不斷探索。

    其實,無論是本科,還是專科中專,在學校裡四年,三年,或者短短兩年裡,學到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只不過是有了當一名老師的基礎知識罷了,真要教育處優秀的學生,離不開在教師崗位上的不斷探索和自我提高。教學經驗也是在一堂課一節課中不斷積累起來的。從事教育事業,好多人一干就是一輩子。師範學校只是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

    我曾認識一位老教師,在河北農村山區的小學幹了一輩子,退休後不久,得了骨癌去世了。他是河北高階教師。也只是一個師範類中專生。我曾經看到他週末在家裡,窩在土炕上批改作業,七十年代沒有印表機什麼的現在這麼好的條件,那時他最現代化的教學裝置,是一個磚頭塊錄音機,看他放其他老師講課的錄音帶。後來他去給別的老師講課,也是這個錄音機,裝在書包裡,騎著腳踏車在農村各個學校跑,互相交流。

    像這樣的敬業的老教師,可以說把畢生精力都貢獻給了農村教育事業,雖然只是師範中專生,一樣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小學生。聽說他的學生,有的當了市長省長,當了部隊首長。在他所在地區甚至河北省,提起他的名字也是響噹噹的。他也只是一個師範生,中專生,大家不妨知道一下他的名字,王振勳。

    三是對學生的愛

    不愛學生的老師,估計也不會有學生去喜歡你。所有的老師都喜歡愛學習的好學生,也會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到學生身上。現在是社會發展了,資訊時代,交通也好,通訊也罷,都是隻有你想不到,沒有物質條件達不到,同時老師們的教育方式也隨著時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時俱進了。但無論物質條件如何變化,對學生的熱愛,是一個好老師永遠不會變的,是培養出好學生的成功的基礎。

    現在還有家訪嗎?我不太清楚。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老師打電話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或者開家長會如何,手機裡又收到家庭作業了等等。

    以前的家訪是怎樣的?還那王振勳老師說。記得,大家會問為什麼對他這麼熟悉,其實他是我的親姑父,我們就是一個村裡的。他週末會騎著腳踏車,說爬山過河,不管寒冬臘月,一點不過。到學生家瞭解學生的情況。物質生活簡單的年代,人的思想也簡單,可能是農村人覺得,將來孩子能離開農村有出息,只有考大學一條路的原因吧,農村沒有哪個家庭不重視孩子的學習,也沒有哪個農村人不尊重小學老師。王老師可能那時就是農村人最歡迎的最尊敬的人物了。家訪完了,留下吃個飯,那肯定是把家裡最好的那出來招待老師了。但最好的飯,也不過是一碗掛麵,會放兩個雞蛋吧。

    培養出好學生的,肯定是好老師。師範生,當了老師後,總在心裡想著,不能誤人子弟,因此一路走來,除了自己努力,還是努力。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默默的成就著學生,同時也成就著自己。

    老師是國家的棟樑,無論是哪類師範學校,哪類師範生,那種好學生,教育從來都是一項宏大的綜合性工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驕傲於自己曾經是個師範生,後悔沒能一直從事教學工作。

    最後,祝所有的師範生都能成為好老師,培養出更多的好學生。

  • 17 # 九風雪客

    能否教出好學生,不是用學歷來判斷的。作為上世紀時代的產物,師範生撐起了中國教育,特別是鄉村教育的一片天。那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說師範生是沒有母校的一群學生。心裡有點酸酸的感覺。是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師範生這一名稱正在退出歷史舞臺。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了,正是這一群人的奉獻,我們的教育才有了今天的欣欣向榮。

    我自己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師範生,到現在已經工作了快三十年了,見到這個問題,我有話說。

    一,當年的師範生,都是初中學校的佼佼者。

    當年的師範生是統招的,一個鄉鎮招幾個是有計劃的。我當年就是以516分,全鎮第八名的成績進入師範學校的。那些年的普通高中的錄取分要比這低很多的,我記得我錄取那年,高中的取分線是450。換作現在,我的這點分數就是可以進入重點高中的了。學習功底紮實,為以後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當年的師範生的學習,重在教材教法學習。

    因為培養目標就是未來的教師,所以,師範學校的教學主要集中在教材教法。我現在還記得,我們學的更多的就是小學的教材和教法。因為這點,這群師範生畢業後,能熟悉教育的各個環節,快速的走上教學正規。

    三,當年的師範生,更重視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

    師範三年的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一直是學習的重點。因為有了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決定了這群師範生的雄厚的教學教育手段。

    四,當年的師範教育,特別重視師德師風的培養教育。

    師範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合格的教師,所以更加註重師德師風的培養。學校可以容忍某一學科的不及格,但是絕對不會容忍思想有問題的學生。還記得當年,有幾個同級的由於作風問題被學校勸退的。正是有了過硬的思想素質,這群師範生很快成了各個學校的中堅力量。

    五,師範生是一專多能的。

    師範學校教育重視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提升。因為學生畢業後就是要面對中小學生的,所以學校更多注重培養學生的多方面的才能。如音樂、美術、書法、體育等等,這些東西在上世紀正是中小學最缺少的。所以當年的師範畢業生往往是各個學校爭搶的物件。

    總的說來,當年的師範生,是國家有目的有計劃培養的一群教師。他在祖國的教育事業上付出了應有的貢獻。而這群人大多進入50歲左右,很多已經退居二線,但是他們是不該被忘記的。

  • 18 # 做最好的自己369

    沒有狀元師傅,只有狀元徒弟——試問:奧運冠軍的教練們,有幾個是曾經的奧運冠軍?

    師範生,國家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當初只有優秀的初中生才有資格考取師範或中專。本人1991年初中畢業考取的師範,當初中考成績全縣第三。現在好後悔——原始學歷低下,但慶幸的是趕上了分配工作,從農業戶口轉成了非農。

    因為時代和社會的原因,作為70後,對教育事業自詡還算忠誠,還有一定的責任心。每當站上講臺,所有的不愉快、抱怨、牢騷……統統都拋到了腦後,對於知識的講解激情四射,口若懸河,對於頑劣的孩子也是苦口婆心,品性問題的孩子甚至會拳腳相加(當然,家長後續工作還是會周全的)。雖然27年教齡,但還一直是中級職稱,有人說我沒上進心,我笑著說:“多活幾年,一切都有了!”可苦衷與失落,只有自己心知肚明!!

    不說了,只希望明天會更好,自己沒煩惱,孩子們身心長高,祖國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 19 # maytiantian

    這樣問問題的人,不外乎有幾種情況:1.堅信精英才能教出精英,高手才能培育高手。2.自詡聰慧睿智,瞧不起畢業於普通師範大學的菜鳥。3.有自卑心理,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很厲害,處處想壓別人一頭。其實,這都是因為是外行的緣故!

    教育是發掘,是引導,是找到學生的長處,並引導他發揚光大。教育是專業,從教者並不需要自己是科學家,而是要讓別人成為科學家!就像游泳世界冠軍的教練不會游泳,航天科學家的老師也沒放過衛星一樣!

    所以,拜託這些張嘴就來的高手們,隔行如隔山,我們看別人,總是舉重若輕。輪到自己,才知舉輕若重!戒妄言,才是智者所為!!!

  • 20 # 逍遙客20091

    毫無疑問,教師不是同齡人中最優秀的一類。否則,他也不會報師範。題主提的問題很實際,也很無腦。你讀過書就知道“青出於藍而勝於籃"。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但所有的發明創造都不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發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在商場租商鋪賣內衣,但附近好幾家內衣店,好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