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瀋陽有青山

    說朱元璋反貪腐“用力過猛”,手段“過於嚴厲”,在這個時代是有道理的。

    但基於時代和生活環境的不同,朱元璋這麼做也是有其原因的,我試著為朱元璋分析分析他這麼做的原因。

    一、出身的問題 朱元璋是個孤兒,自幼貧苦,要過飯,當過和尚,給地主家放過牛,在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之前,基本上一直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而義軍也都是由活不下去的窮人組織起來的,這都令朱元璋更深刻的領會了百姓生活的艱難,因此上他對造成百姓窮困的貪官汙吏,更是深惡痛絕,這是朱元璋的一個情結。

    他的這個情結使他在以後處罰貪官時,經常表現的極端情緒化,以至常常做出一些“法外加刑”的事情來。

    有一次,他懲辦一個監管糧倉的小官,如果按照律令處理,這個監守自盜的官員罪不至死,可朱元璋不解氣呀,最後他命人搬來一大堆糧袋,全部壓在這個官員的身上,把那個官員壓死為止,你不是喜歡糧食嗎?我讓你和糧食死在一起。這就是“法外加刑”了,也是朱元璋情緒化的一種表現。

    二、明朝建立初期的現實問題 一般來說,一個王朝剛剛建立,吏治應該是清明的,但大明所面對的卻不是這個狀況。

    朱元璋雖然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把他們打回到草原上繼續放馬,可元朝留下的貪腐餘毒還存在於這片土地上。

    明朝建立初期,從上到下接收了大批的原來舊有官吏,而這些舊官吏對於貪腐行為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視為常態。他們不但自己貪汙腐敗,還勾結那些隨朱元璋一起打過天下的人,以便獲得更大的利益。

    朱元璋眼看著那些曾經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們,也開始腐敗墮落,他怒了。如果不加以制止,一個統一的大明就將陷入動亂,整個中華大地又將戰火紛飛。

    之後他聽說寶鈔的每次發行,都會被截留一百多萬,朱元璋的刀舉起來了。

    三、忍耐底線問題 朱元璋也不是一開始就大開殺戒的,他採取的是“先禮後兵”的方式,也為自己保留著最後的忍耐底線。

    他首先在朝會上反覆重申貪腐問題,又找人編寫了《醒貪簡要錄》《授職到任須知》,告訴那些官員們在任內,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需要注意什麼,可說是極為詳盡。

    接著朱元璋又建立了獨立於行政權力之外的監察御史體系,同時在地方設立按察司,後來又設立了巡撫,這些都是為了監督和防止官員們貪腐而設立的。

    在洪武十八年之前,也有一些貪官被懲辦,但朱元璋並沒有大開殺戒,因為朱元璋在等,他希望官員們在這些制度的約束下,能夠變的清廉。可令朱元璋失望的是,這些貪官殺不勝殺,朱元璋只能無奈的落下了手中的刀。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朱元璋之所以採取如此嚴厲手段反腐的幾個原因,這並不代表全部,也會有更深層的因素等待我們去探尋。

    朱元璋雖然採用這種極為嚴厲的方式進行反腐,也沒有徹底杜絕貪腐現象。他使用的手段是激烈的,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已,有些官員認為,小貪是死,大貪也是死,何不貪大的呢?

    還有官員們的低薪問題,比如一個縣令月俸為七石五斗米,摺合人民幣不到四千,他還要為自己私人幕僚(師爺)開資,剩下的能不能夠家裡人生活就很難說了。

    現在來看,朱元璋反腐雖說是用力過猛,可大明王朝的前一百年,還算是吏治清明,也不能說沒有作用。

  • 2 # 慈亨

    讀明史,故事最多、最精彩的就是洪武年間了。朱元璋作為我國古代歷史上位數不多的一位平民開國帝王,留給後人一串串故事。這許多故事可以分為推翻元朝的故事、治理國家的故事和生活軼事。治理國家的故事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勤政;二是反腐;三是戮臣。反腐可以說是朱元璋執政的一個鮮明特徵,就是採取強力手段保持吏治清明。朱元璋對貪腐官員深惡痛絕,毫不手軟。如採用杖刑、鞭刑、剝皮等等酷刑。好多貪腐官員死於朱元璋高壓反腐的治貪上。就這樣殺了一批又出現一批,前腐後繼的,始終未根除貪腐現象。朱元璋不得不感嘆,貪墨官員怎麼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究其朱元璋反腐的原因,我以為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朱元璋出生貧苦,從小就經歷了元朝腐敗造成的民不聊生的時代,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刺激和傷害,血液和骨髓裡有一種恨貪官的印記。二是朱元璋從推翻元朝的親歷中吸取了元朝滅亡的歷史教訓。三是朱元璋強硬的個性決定了不允許有違背自己執政的貪腐存在。四是從明朝統治的需要出發,必須治貪。五是時代造成的,封建君權至高無上,生殺大權操在皇帝手中,只要違背皇權就可以殺。六是朱元璋征戰殺伐幾十年,從死人堆裡殺出來的,練就殺人的膽量,朱元璋殺貪官如殺雞一般。正因為朱元璋身上的這些原因,所以反貪力度很大。這種強有力的反貪為明朝幾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如果不是朱元璋血腥反腐,朱家王朝會像秦王朝和隋王朝那樣強勢建立,瞬間灰飛煙滅。或像推翻明王朝李自成一樣,剛一進北京就因官員腐敗輸得一塌糊度。所以元璋皇帝反腐,如果站在歷史和百姓一邊看不應求全責備,還是應該肯定的。

  • 3 # 世上本多事庸人必擾之

    這不是嚴和猛能一言敝之,追根溯源主要還是源於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例如:幹裡做官為吃穿,榮歸故里,衣錦還鄉,這些觀念這些追求,是他們那幾百斤小米能達到實現的嗎,還有,三年窮知府十萬雪花銀,這些都是朝野都清楚都認同的現實,如果各朝皇帝都不留死角統統嚴猛,那封建制度早就終結了,哪一朝哪一代的皇帝不曾勵經圖志嚴勵整肅綱紀,其結果呢,歸根結底還是封建制度歷史的侷限,這個頑疾,任何一位皇帝都是無法根除的。

  • 4 # 學校街壹號

    朱元璋在明朝建國初期的反貪腐確實是非常嚴厲而猛烈的!

    元朝末年,官貪吏汙,政壇腐敗,百姓罹難。終於導致一場燎原大火,把一個龐大王朝化為飛灰瓦礫,元朝滅亡。朱元璋從一個赤貧農夫,托缽僧人,經過十六個年頭的艱苦奮鬥,終於黃袍加身,成為富有四海的大明皇帝,他始終對守護江山有一種敬畏感。

    明朝建立之初,經濟凋敝,社會動盪,局勢不太穩定,他深知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再強調 “所懼者民”,元朝滅亡的原因就在於 “昏主恣意奢欲,百姓睏乏,致怨怒於神人”。統治者不管人民的死活,竭澤而漁,綱紀廢弛。他說 “奈何胡元以寬而失,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 想要大亂之後有大治,朱元璋以猛,治國,以嚴刑打擊統治階級內部的腐敗分子,著力要建立一個廉潔的政府以永保他家朱明江山萬年長久。

    民間流行著一個傳說,朱元璋有一天微服私訪,到了一個破廟,牆上畫一布袋和尚,有詩一首:

    大千世界浩茫茫,

    收拾都將一袋藏。

    畢竟有收還有放,

    放寬些子又何妨!

    這個故事真實的反映了洪武朝官員們對現實猛烈政治鬥爭的不滿情緒。

    所謂的朱元璋用力過猛反腐敗實際上這都是他“以猛治國”方針的具體體現:

    一)朱元璋打擊整個貪官汙吏態度之堅決,刑法之嚴厲,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構建特務網由檢校和錦衣衛組成,職責為 “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問。” 他對貪墨現象冥頑不化,朝懲暮犯十分氣憤,下令所有案犯不問贓數多少,一經發現,一律處死。除去刑法規定的笞,杖,徒,流,死五刑外,還有抽筋,挑膝蓋,剁指,剁腳,剝皮等酷刑。在官衙前設立一個剝皮場,和一個挑貪官人頭的長杆,在官衙辦公書案旁,有一個實草的人皮,用以震懾,恐嚇那些心存貪念的官吏。當時的執法嚴,令出必行,連皇家親屬也不寬容。洪武末年駙馬都尉歐陽倫出使,販帶私茶,雖然是朱元璋親女婿,也被依法處以死刑。

    二)朱元璋全國範圍內打擊貪官汙吏有兩次集中行動,第一次是空印案,第二次是郭恆案。說這是兩起大規模集體作案,特別是空印案,定罪的依據不足,主印官不分賢愚一律殺掉,顯然是把問題擴大化了。瓜蔓株連很多人,有的就是冤獄。朱元璋有意製造了這兩起血案,它一方面打擊震懾貪官汙吏,另一方面打擊地方富家豪強,這些人橫行鄉里,魚肉百姓,危害皇家利益,為朱明天下的長治久安,必須剷除這些人。

    朱元璋直到臨死也沒有停止對貪官汙吏的鬥爭,建立一個廉潔的政府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由於他的以猛治國方針,明朝初年整體的吏治水平是比較清廉的 ,沒有官府人員敢公然行賄受賄,有的州府縣衙已經很破舊了,也不敢擾民修繕,官員出門也不敢坐轎招搖,甚至無車馬,以毛驢代步。

    三)以謀反罪名而立的“胡藍黨案”殺掉李善長,胡惟庸,藍玉等兩萬餘人,朝中剛勇之士幾乎被斬殺殆盡。這也為後來建文帝平叛朱棣造反因缺乏人才而失敗留下伏筆隱患。

    古人說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專治封建王朝,任何人都不能和皇帝分享權力,這是一個大原則,它不僅是一個道德良心問題,也是關係到國家權力分配,政局穩定的大事。殺戮功臣使得朱元璋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出名,種種酷刑造成了朝官中極度恐怖氣氛,據說在上朝時朱元璋是否下決心大批殺人,很容易看出來,要是他的玉帶在肚皮底下,準有大量官員被殺,滿朝官員嚇得面無人色,個個發抖,要是他的玉帶高高貼在胸前,殺人就不會太多。許多朝官在出門前,就和妻子訣別,囑咐後事,要是活著回家,便闔家慶賀,算是多活了一天。

    在“居安思危,處治思亂”的指導下要求,朱元璋要求群臣力戒驕傲,勤理政務,據說朱元璋曾經描寫自己的勤勞辛苦: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猶擁被。

    朱元璋用全部精力,時間,管理他創立的朱家王朝,全國大大小小的政務都要親自處理。和中國歷史上其他皇帝相比,他屬於非常勤奮的,勞模型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七十一歲的朱元璋病倒,離開他手創的大明皇朝,安靜死去。葬在南京城外鐘山山下,名曰孝陵,廟號太祖。

    他的遺囑裡有一段話:“朕膺天命三十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這寫出了他辛勞的一生,也道出了他 “以猛治國” 統治階級內部激烈鬥爭的心鏡。

  • 5 # 歷史雜談驛站

    不是太嚴厲,是非常嚴厲,甚至是恐怖

  • 6 # 肥牛大叔

    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這種做法也是有道理的。明初官場繼承了元朝官場的陋習,不用嚴刑峻法是更本扭轉不了官場風氣的。明史對朱元璋治貪評價非常高,說朱元璋治貪,讓官場乾淨了一百來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植辣椒能用哪些除草劑?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