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孤城影隨

    霍去病將軍可以說是當代許多青年人崇拜的偶像,他少年得志,平步青雲,22歲就指揮了決定漢匈戰爭命運的狼居山戰役,將匈奴左賢王部隊幾乎趕盡殺絕。18歲從軍,與匈奴共經六次大戰,殲滅俘虜敵人累計達十五萬,幾乎是他的舅舅衛青的一倍,而他的英年早逝,又使得多少人扼腕長嘆。

    電視劇《大漢天子》裡,漢武帝一聲長嘯“還我冠軍侯”,聞者多少人仰天長嘆,淚如雨下。 霍去病可以說的是幸運的,他外戚的身份使他得以在十八歲就被委以重任,而他的作戰風格更是以遊牧為生的匈奴人的剋星。實際上,以霍去病的作戰特點,倘若是在中原作戰,面對縱橫交錯的堡壘,一般是不起多大作用的。但是面對逐水草而生的匈奴,卻正是一把架在匈奴人脖子上的鋼刀!霍去病作戰最顯著的特色就是進攻,以猛虎下山的氣魄沖垮敵人,以最快的速度聚殲敵人。與李廣不同的是,霍去病的作戰頭腦極其清醒,他可以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下迅速作出正確的判斷,抓住敵人最薄弱的環節給以痛擊。

    使匈奴在最短的時間裡遭受最慘重的損失。更值得稱道的是,霍去病作戰並不以奪取敵人的地盤為目的,更多的則是以打擊敵人的自信心和最大程度殺傷敵人為作戰目標,並徹底摧毀敵人的生產能力和經濟能力。這種以打擊敵人精神力為目的的作戰手段,直到以進入現代化戰爭的今天依然被人沿用。 漢軍與匈奴軍相比最大的弱點就是在機動性上,漢軍遠端奔襲能力差,且過度依賴後方的補給,自身也攜帶大批輜重,這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漢軍的機動作戰能力,使漢軍長年難以深入大漠追擊。而霍去病的作戰方略可以說是對漢軍戰術觀念的革新。他的作戰可謂是迂迴縱深,穿插包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迴穿插,對匈奴實行合圍,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對其實行毀滅性打擊。兩次河西會戰,其所部兵馬放棄輜重物資,輕裝速行,就地取食,趁匈奴立足未穩的機會迅速發動主力決戰。

    一舉將其徹底殲滅,斬斷匈奴右臂。所謂的就地取食,就是對匈奴後方進行搶掠,以補充軍需物資。這一方略不但解決的自身的補給問題,而且最大程度的打擊了匈奴的生產能力。使匈奴的經濟遭到極大摧毀,從而使漢朝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確立了對匈奴的絕對優勢。 史書上對霍去病的作戰過程記錄的十分簡略,但是僅僅從這隻語片言裡,我們也足以想象戰鬥的艱苦和霍去病用兵的巧妙,第一次河西戰役,南路軍張騫行動緩慢,李廣隻身被圍,霍去病毅然改變原有作戰計劃,冒險從渾邪王的地區直插過去。當時霍去病只有一萬兵馬,而渾邪王與休屠王兵馬合計不下六萬人。霍去病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搶在敵人主力部隊集結以前迅速突進,各個擊破。

    使得匈奴人雖然不斷調兵遣將,其兵馬卻只能象羊羔入虎口一樣被漢軍一隻一隻吃掉。更為重要的是,此戰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了匈奴兵的抵抗力,使其畏懼漢軍如虎,後來第二次河西戰役,匈奴軍幾乎失去抵抗,被霍去病一路追殲屠殺,損失高達三萬兩千人,是第一次河西戰役的整整四倍。後來渾邪王歸漢,所部四萬兵馬中有親匈勢力發動叛亂,霍去病僅用一萬兵馬就將其收服,斬首叛亂者八千人,使渾邪王徹底歸降。此事件在漢匈戰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此後,匈奴投降漢朝者日益增多,大批匈奴牧民也南遷長城請求內附,匈奴勢力日益土崩瓦解。

    後來漠北會戰,霍去病一路急行軍,在深夜時分鑽到左賢王眼皮底下,拂曉發動攻擊,一日之內消滅匈奴七萬人,將匈奴左賢王部隊幾乎滅族。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隻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于懸孤漠北。勢力江河日下。

  • 2 # 十二米陽光

    漢朝的名將在中國的歷史上可以講是最多的一個朝代,有韓信、周亞夫、竇纓、衛青、霍去病、李廣、蘇鍵等等,如果排上三國時期的戰將,這第一名將是花落誰家還不好說。

    我認真的分析了這些將軍們的戰績和所處的朝代,然後再加上結局看,能夠稱得上第一名將的只有霍去病了。

    為什麼說霍去病是漢朝第一名將?畢竟霍去病年輕就死了,但他17歲就能夠率領軍隊擊敗匈奴,而且還留名千古,這說明當時的霍去病的能力及統治力是多麼厲害了。而且他23歲就病死了,還戰功卓著。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十七歲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3歲。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追諡為景桓侯。

    如此年輕有為,卻只活了23歲,如果不是天妒英才,他絕對是漢朝第一名將。他17歲就能夠率領士兵衝殺匈奴,這樣的膽識和武功絕對沒有人能夠比擬的,至少少年英雄,而且就是秦朝時,蒙恬與匈奴戰都非常費力,而霍去病卻如無人之境。19歲就榮升為驃騎將軍,然後率兵北擊匈奴,就取得了斬殺4萬人的戰果,而且還把人家的王室成員全部俘獲。導致匈奴人悲歌: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這樣的戰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22歲,率領4萬部將,直殺匈奴老窩,殲敵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讓北方少數民族形成了“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這樣的戰功無人能及,畢竟匈奴之患是歷代王朝最頭疼的事情,所有的名將都率領部隊打過匈奴,最終都失敗告終。而霍去病無一敗績。

    所以他應當為漢代第一名將。

  • 3 # 樗丘閒居客

    戰必勝,攻必取,功勞再高也難逃死劫。

    漢朝第一名將非兵仙韓信莫屬。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被漢高祖劉邦譽為“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

    韓信一出手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聲東擊西,佔領三秦;之後在井阱之戰中以少勝多,滅趙降燕;在齊地水淹楚軍,幹掉龍且;最後在垓下十面埋伏殺死項羽,滅楚興漢,實為漢朝第一功臣。韓信還有一個絕招是帶領新兵打勝仗,兵練好了,就讓劉邦給拽走了;韓信再帶新兵上戰場打仗,打勝了,老兵又讓劉邦給拽走了。蕭何補充人源,韓信連打仗再練兵,給劉邦補充優質的部隊。韓信還整理兵法,寫出過三冊兵書。

    韓信在軍事方面是全能的,不要說漢朝,就是中國五千多年曆史上,能和他並駕齊驅的人也沒幾個。應該是漢朝第一名將。

    霍去病也是漢朝名將,他勇冠三軍,特別是在公元前121年和公元前119年的漠南、漠北戰役中,他都大範圍穿插迂迴上千公里,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大敗匈奴,共計斬首十幾萬,封狼居胥,飲馬瀚海,打出了漢朝的威名。他善長打長途奔襲戰,在這方面無人能比,是這一單科的冠軍,而韓信則是總分第一。

    人們都覺得霍去病非常可惜,天妒英才,二十四歲就去世了。但這時候漢武帝已經把國庫打的差不多了,也沒有實力再打下去了。所以更可惜的是韓信,人妒英才,韓信被呂后、蕭何殺死時也只有三十五歲,正當壯年。雖然漢朝已定,沒有太多的戰事,但邊境並不平靜,匈奴老是鬧事。公元前200年,如果劉邦帶著韓信去打匈奴,絕對不會讓匈奴包圍在白登山上。之後如果讓年富力強的韓信對付匈奴,可能會出現另一番景象,不知道能演繹出什麼樣的精彩大戲。

    功高震主,雖為漢朝第一名將卻也難逃一劫,可惜可嘆!

  • 4 # 聰明的小龍女

    西漢開國有資格稱為第一名將的武將是漢初三傑之一、曾封為齊王、後被貶為侯、又慘遭誘殺滅門的悲情之將淮陰侯韓信,西漢中期第一名將是一代少年天才,抗匈名將官封冠軍侯、封狼居胥揚大漢軍威的一代勇將霍去病。

  • 5 # 笑談中96502276

    漢朝分東漢和西漢,漢高祖劉邦首建漢朝,立功最大的將領就是軍神韓信。先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拿下三秦,再滅魏國捉魏豹,北渡黃河打趙國。首創背水一戰打敗趙國主力,佔領趙國和代國。採用李左車之言滅燕齊。在濰水上游造堰塞水,先渡河攻打西楚大將龍且,詐敗引龍且過河,等龍且軍過到一半上游放水截斷後路,龍且被殺。韓信指揮垓下戰役,逼得項羽自刎烏江,為漢朝建立奠定基礎。

    雖然在漢武帝時代出現了冠軍侯霍去病,在兵法運用和功績上還比不上韓信。

    劉秀繼王莽篡位後恢復漢朝,打天下的將領居多,功勞都被鄧禹吳漢馮異等人分攤了,史稱雲臺二十八將。他們哪一個都比不上韓信,所以韓信當之無愧是漢朝第一名將。

  • 6 # 五十去一

    衛青霍去病李廣之流雖說都是一代名將,但和韓信比,都差了不是一星半點。關於韓信生平輝煌的戰力就不贅述了,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古往今來,搞軍事的沒有一個敢說自己超過韓信的。兵仙不是隨便叫的。

  • 7 # 孔五英

    只採用一句歷史名言就己證明:為什麼說周興八百年姜子牙,而漢興四百年張子房。既然歷代文學家都這樣認為,我想肯定有他的道理。雖然韓信在後來的藝人筆下,被塑造成兵仙形象的戰神,但是據史料記載,還是張良對大漢的建立更具深刻意義。所以說張良才是大漢成立的第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你找到工作了嗎,找工作途中的是否遇見一些坑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