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二米陽光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代軍糧主要有那些,怎樣籌備軍糧。古代打戰,最關鍵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明軍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著名的長平之戰勝負的根本原因就是軍糧的籌備。

    軍糧的發展簡史

    夏商時,軍隊糧食的解決方法以掠奪為主,當時的人主要還處於畜牧狩獵時代,打戰不可能帶著軍糧,因此,征戰中的食物肉類佔較大比例。西周、春秋戰國時,軍隊食物中谷物的比重逐漸增大。 秦漢時,軍糧有了專門的機構和組織——大司農,負責軍用糧餉。漢朝後期,軍隊中也出現了軍屯,口糧以穀物為主士卒的食鹽也由國家供給。

    據史料記載,士卒每人每月配給食鹽3升。 秦漢以後,穀物成了軍隊中的主要食糧。 而北方遊獵民族還是主要以肉食為主。 蔬菜之類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也不斷提升配給質量,但沒有定例,屬於有或方便的話就給,畢竟保鮮技術還是有限。

    古代軍糧的儲存

    一般說來古代軍糧是不會與戰鬥部隊在一起的,一個是不安全,另外不利於保管。三國時期,曹操就火燒烏巢,取得戰爭的決定性勝利。畢竟古代軍隊還有戰馬,所以草也是軍糧的一部分,而且容易起火,所以古代把軍糧叫做糧草是有原因的。當總要沒有糧食了,指揮官會讓人去倉庫取糧食,所以說古代不可能出現浩浩蕩蕩的運糧隊伍,一是糧食不可能有那麼多,二是目標太大容易被敵人探知,一般打點最核心的就是摧毀對方的糧草,所以軍糧在古代的保管是非常嚴格,甚至派重兵把守,一般小部隊是不可能摧毀的。

    古代軍隊出征所帶的糧食只是容易儲存的軍糧

    中國史籍上記述,軍糧大部分還是主糧,肉類和蔬菜是不常見的。配給軍糧的最方便有效的方法是給士兵一種乾糧,可以讓他們把手頭上的東西加入他們製作的粥或大米中。

    大米,小米和小麥本來就是最好的軍糧選擇,因為三種食物便於儲存,容易烹飪,而且貯存期長。與大米相比,小米可能會是最有效和優先的軍糧選擇,因為它的保質期為9年,而大米只有5年。小米可以很容易地做成粥,士兵可以往裡面新增任何蔬菜,漿果或肉類。有時候,軍隊可能屠宰一些動物,進行補給。但它不是士兵的主要食物,它會被風乾儲存起來,等到慶祝活動,才拿出來提高士氣。漢代軍糧出現了麵條和麵餅,但是作為軍隊的口糧並不實用。到了南宋和明朝時期,軍隊才開始烘烤麵餅,最終成為軍糧的一部分士兵可以吃一種類似於餅乾的平面炸餅,因為這樣的餅也很容易攜帶。總之軍糧最關鍵的特點就是容易讓士兵吃飽又攜帶方便。

    綜上所述,軍糧的運送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運送,除非勞軍時會出現一些大隊伍,這是戰爭已經停止,勝利者方面組織民眾對軍隊的慰問,才會出現大規模隊伍。但這種情況並非是運送軍糧。一般軍糧運送是非常謹慎和秘密的事情,他關係到一支部隊的勝負。當然,運送糧食需要大師的人力物力,所以後方運送可能會排程大量的民工進行糧食運送到軍隊的倉庫保管。

  • 2 # 孤城影隨

    常聽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糧草,糧食和草。其中這個草就是普通的餵馬用的乾草,糧食則是士兵的食物。現代士兵都有壓縮食品做乾糧,那在古代士兵們又用什麼解決食物問題呢?

      在唐朝以前士兵們以小米為主食,搭配大米和小麥。為什麼以小米為主食?因為小米的保質期比較久,可以儲存九年至十年,而大米的保質期只有五年。士兵征戰東奔西走沒有辦法及時的更新糧食,而且古代交通不發達,運輸糧草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一般是能儘量帶著就帶著。

      古代的軍糧以粟米為主。《宋史》中有“倉贍軍粟陳腐不可”的文字記載,清代《皇朝經世文續編》也提到“古之餉軍以粟”。鹽一類的調味品也會作為物資一同運輸。

      在宋朝之前中國是沒有鐵器的,所以士兵都用陶鍋煮粥。當然也不能只喝米粥,士兵們會在行進的途中補充一些蔬菜,在煮粥的時候加一點進去,做成稠菜粥。

      除了主食,士兵們也帶一些肉類。在漢末時期臘肉就已經出現了,而且臘肉是可以保持很久的,所以士兵們也會背一些臘肉帶上征途。而且在古代,動物們也不像現在這樣稀少。士兵們也可以在平時用自己的武器去打獵捕魚,來改善自己的伙食。

      蒙古族的乾糧就更為豐盛了。他們有一種傳統的食物叫做風乾牛羊肉。風乾牛肉不僅口味好而且儲存期限也長。蒙古軍一般都把這些牛羊肉磨成粉末,吃的時候再加水泡,這樣肉就會變成原來體積的幾倍大,這可以說是最早的壓縮軍糧了。

      古代的軍隊還會帶“醬”,就像現在的留學生出國的,要帶老乾媽一樣。秦國時期一斗米會配半升的醬,醬可以說是軍隊裡重要的調味品之一。

      至於馬草,除了採取馬草作為儲備,青草茂盛的時節,各地也會將馬匹放出,就近放牧。採完馬草後,餵馬還要再篩選一遍。草需要打成高垛通風,喂的時候先抖去草中塵土,去掉老根,篩除草屑細灰,才算能吃。料豆則要放在乾淨的房間內儲存,用的時候篩去塵灰碎石土塊,扔掉黴爛變色的豆子,然後刷乾淨豆料鍋,以新打上來的甜井水或者河水,將豆子煮熟煮透,井水發苦或者隔夜水不要。餵馬之前,還要將馬槽清理乾淨。

  • 3 # 帝國烽火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軍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戰爭的基本原則,在古代的行軍打仗中,糧草都是必備,並且還會後續不斷地供給。

    漢武帝時期,為了完全打敗匈奴,漢武帝讓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而為了保障這支軍隊,漢武帝調配了數十萬的民夫作為後勤保障人員,這才保證了騎兵軍團的遠征。

    歷史上進行大部隊作戰,一般情況下會提請準備幾年,首先在靠近前線,又比較安全的地方建立糧倉。然後當大軍行動的時候,部隊會攜帶一部分糧草,由於糧食攜帶太多影響行軍的效率,所以一般都是帶一部分,後面的糧食則由後方源源不斷的供給。

    在古代由於糧食的運輸效率有限,只能依賴人力或者畜力,各地方官府都有明確任務。縣邑負責籌備車輛和舟船,鄉鎮負責調集民夫和畜力,車船以長途運輸為主,人力畜力以短途運輸為主。

    運輸效率規定如下:車船運距以一天路程為準,即從起點至驛站一個大站止,約60一70裡,運到後由下班接運。人力背運實行“十里換人制”,即每10裡為一運程,每200人為一班,配一名監官,運夫每人背5鬥,到10里路程交接站進行交接,下班人接著往前背運,依此次遞輸運,直至軍前。

    在古代無論哪一種運輸都是效率極其低下,所以每次在運輸途中都會損耗很多糧食。按照《史記》中的記載:“漢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餘鍾致一石。”可以看懂在一些偏遠的地區,糧食運達前線的可能只有總量的1/200。

    當然行軍作戰也有另外一種途徑,及以戰養戰。霍去病就是這種打法的創造者之一,他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殲滅戰。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把準備的物資捨棄不用,採取取食於敵,就是在漠北想辦法補充軍需物資。

    介入兩者之間的第三種方式就是輕騎兵自帶糧食。如遼宋時期的輕騎兵,他們少數精英騎兵的做法,是一路輕裝疾行,在敵境內進行短期騷擾作戰,人和馬所需口糧全帶在馬上,補給用完就退回國境。

    總而言之,糧食都是決定戰爭勝負重要的因素。在一場大規模戰爭中,那麼多士兵、民夫和騾馬聚在一個地方,每天消耗的糧食等物資是十分驚人的,為了運送這些物資,可能又要花上好多倍的代價。這種供給一旦中斷,整個戰爭機器也會戛然而止,因此雙方要不惜一切保證糧草和物資的供應,無論代價是多麼沉重。

  • 4 # 談兵論戰

    軍糧供應是作戰的生命線。古人針對解決軍糧供應問題進行了長期的實踐探索,但是長線運輸、開墾軍屯、隨軍攜帶、設定軍倉、以戰養戰、就近籌糧等成為主要方式。

    第一,為保障大規模作戰需要,不得不進行遠距離運送軍糧

    古代大軍出征,多是赴邊作戰,而邊境長期處於戰爭狀態,農業生產規模較小,只有從中原地帶運送糧草才能滿足大規模軍隊的需要。漢武帝對匈奴作戰,糧食就成了大問題,於是就徵集民夫來運糧,工具自備,大的家庭用牛車,小的家庭甚至用人來背糧,運糧的隊伍浩浩蕩蕩、不絕於道,遠的地方三千里,近一點的也有一千多里地。王莽的時候,招募囚徒、甲卒、丁男等30餘萬人,把糧食、兵器等從江淮一帶運送到北邊。這種遠距離、大規模、長時間的運糧,不僅增加了徭役,關鍵是損耗比較嚴重。

    《漢書·食貨志》載“千里負擔饋餉,率十餘鍾致一石。”

    西漢時,運糧300石就要折損60石。

    第二,為保障長期作戰需要,屯田制度成為軍糧供應的上上之策

    三國時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不是正在打仗就是準備打仗,糧食問題很突出。河北的袁紹,官兵靠吃桑葚果腹;江淮一帶的袁術,拿蛤蚌做軍糧;有的部隊甚至出現人相食的慘象。公元196年,曹操打敗了潁川汝南的黃巾軍,繳獲了很多農具、耕牛。羽林監棗祗請求曹操建立屯田制度,解決糧食問題。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任命他為屯田都尉,任命河南中牟人任峻為典農中郎將,共同負責屯田事宜。棗祗和任峻,招募老百姓在許昌的周圍開墾屯田,收穫糧食100萬斛。這種做法被推廣到各州郡,各地倉庫裡很快裝滿了糧食。屯田制使曹操出兵四方時,不用長途跋涉運輸糧食,對他打敗各地軍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為保障短期戰鬥需要,隨身攜帶少量軍糧而後以戰養戰成為必要的方式

    雖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是糧草的運送速度很多時候卻趕不上作戰的需要,特別是像霍去病、常遇春那樣進行騎兵長距離快速機動作戰時,攜帶過多的糧食給養,會影響到軍隊的行動速度及行動能力。因此,隨身攜帶一定的軍糧,而後殲滅敵人以戰養戰成為必要的方法。

    第四,建立儲備軍糧的倉儲,成為軍糧供應相對成熟的方式

    看《水滸傳》“林沖風雪山神廟”那一段,當時林沖就是被派去看守草料場的,那也是宋代儲備軍糧的形式之一。宋代儲積軍糧的倉廩主要分為太倉、都倉、省倉和大軍倉等。太倉是京師的各個官倉的統稱,都倉和省倉是置於各州縣的官倉,要說太倉、都倉和省倉是軍民混用的綜合性糧倉,那麼大軍倉就是專供軍隊使用的糧倉了。宋代還設定了專管倉場事務的機構和官吏,有一套完成的糧食收納、儲存、管理、供應制度。人要吃糧,馬要吃草,草料場也是相當重要的,北宋陝西沿邊諸州軍鎮寨幾乎都設有草料場。

    第五,為節省運糧開支和應急所需,鼓勵商賈供糧或由部隊自買軍糧

    買糧食其實是不簡單的,作戰地區居民的糧食自己都不夠吃,哪能賣給你呢,除非你去搶,搶了就有人造反,畢竟不是最好的辦法,明朝在這個方面下了些功夫。公元1370年,為解決北方邊境作戰軍糧的籌運問題,明朝推行了開中法和易粟法。開中法,是招募商人輸送糧米等到北方邊鎮,朝廷給予食鹽的專賣憑證“鹽引”,商人再憑“鹽引”在產鹽區領取食鹽,然後到指定地方轉售。易粟法,是允許部隊用棉布、茶等物資在民間換取糧食。公元1371年8月,考慮到北平、陝西等地籌運軍糧太困難,朱元璋命令用30萬兩白金、10萬匹綿布,在附近郡縣換取糧米,以給將士。公元1374年正月,又用白金、綿布等物資換取米、麥近8萬石,保障平涼、鞏昌、臨洮的軍餉,用近7萬兩白金換取160餘萬石糧米,保障廣州的軍餉。

    總結: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打仗,軍糧的供應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受國家的農業生產能力、作戰特點等諸多因素影響,但大體上包括遠距離運糧、屯墾、沿線官倉定點保障、隨身攜帶、就近籌糧等幾種形式。

  • 5 # 孟惜筆談

    正所謂戰場上“外行談戰略內行談後勤”,無論是古代還是近現代戰爭中,因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永遠是一個無法迴避、而且說起來輕鬆做起來難的話題。

    例如決定了戰國時期“最終走向”的、秦趙之間的長平大戰~拋開當時秦趙兩國之間的終極國力比拼不談,為了保證長平之戰的勝利,秦國在兩年間不斷向河東增兵增糧,秦軍的口糧在秦始皇時代為一月兩石,按照此標準,秦國在第一時間投入戰鬥的河東20萬左右的兵力,在這一年四月到九月戰役結束,即需口糧240萬石上下。

    若秦國當時的河東郡15萬戶皆為100畝授田,且該地區土地質量為當時全國平均水平。按照秦朝稅田面積為授田面積的1/10、定稅田畝產為1.5石計算,則整個河東地區,全年正常田稅可得糧225萬石;隨著大戰燃起,河東郡或秦國的內史郡可以令的形勢,增加田賦,只需將稅田面積從授田面積1/10擴大一倍為1/5,稅糧即可翻倍,達到450萬石。

    長平大戰,秦趙兩國,皆是舉傾國之力最終投入了40萬以上的兵力(當然雙方都不是一上來就這麼瘋狂,是隨著戰爭的規模擴大&曠日持久的最終投入),且是在決戰階段前夕六月投入,維持至九月,則40多萬秦軍需要400萬石軍糧;這個數目,就在上面推算的450萬石之內;若按照漢代董仲舒所說的秦國行“泰半之賦”,則前線糧草等所能供應秦軍的數量,估計比這還要再多一倍。

    另外當時秦國各縣均有為了戰備而儲糧的各郡縣倉~長平之戰爆發時,秦軍自河東東出烏嶺,僅200餘里,即可至長平;秦軍此時糧草後勤輸送的工作旋即在後方展開,其模式是,以最靠近前線的縣出糧供應前線,而後方諸縣倉次第向前補足;當時各地之間的路途,經官方勘測,均記錄在案,形成了里程明確的“路程簡”;後來在湖南省出土的相關秦簡中即有此類簡牘,其記錄的路程,甚至穿越數郡。

    到了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彭德懷元帥後來在評價抗美援朝戰爭時,曾經說過“兩個麻子(洪學智&高崗)功勞最大”。

    當時“口糧”方面,每個月全國要給前線的志願軍將士供應1500萬斤左右的炒麵,其中將近1000萬斤,是靠東北供應,關內其他省份加起來供應差不多500萬斤;這方面,除了因為當時的東北地區是全國範圍內最穩定&主要的產糧區之外,也和在離北韓接壤的東北地區,就地籌措&經過丹東等地方運輸到前線的路程更短、更方便有很大關係。

  • 6 # 小哥不吃草

    很多小說中描寫古代大軍出征,動輒車轔轔,馬蕭蕭,幾十上百萬石糧草往前線輸送,這是小說家為了表現大軍規模氣勢的誇張手法還是確有其事呢?如果不是,那古代軍隊又怎麼獲得糧食呢,是邊打邊搶百姓的糧食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古代軍隊獲取糧草資源的幾大途徑。正所謂“自古用兵糧先行”,歷代以來但凡是能叫得上名號的兵家名將們都在強調軍隊的糧草補給對於一場戰爭的勝敗是最為關鍵的所在。人們常說出門在外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其實大軍遠征,一石糧也能難倒諸葛亮。冷兵器戰鬥是真真正正的體力活,越能打的兵吃的就越多,一旦糧草不濟,不待敵人來打,恐怕自己就會先崩潰掉。

    一、“抄掠”是古代軍隊供糧的第一大方式

    在古代,帶兵的將領會在確保已方糧草供應的同時,想法設法的去“絕敵糧道”,這個“糧道"怎麼絕呢?可不單是字面上“阻斷敵方運糧通道"的意思,而是要做到讓敵人失去一切糧食來源,所以對於敵國百姓大多是能殺雞取卵就絕不手下留情。歷來陝西人打到河南人的地盤上搶河南人的飯吃都是常有的事,因為這些糧食你不搶也會被敵軍徵收,甚至有時候不光搶糧,連人也要搶,比如"隴上麥霸”諸葛丞相,偷摸割魏國農民的麥子也就算了,還時不時帶上幾千家魏國百姓回四川。可見古代軍隊糧草供給的第一大方式也是最為簡單的方式——抄掠。

    “抄掠”這事還得從春秋時期說起,《孫子兵法》中不止一次強調大軍出征千萬不要帶那麼多糧食,就帶路上三天吃的就夠了,剩下的全靠搶,美其名日“因糧於敵”,應該說孫子的這種思想在當時是被普遍應用了的。因為根據春秋時期諸多史料所記載的戰爭情況來看,彼時各國之間打仗還真就是隻帶三天糧食,如果變成了拉鋸戰,那便只能撤離或就地補給,就地補給也就是“抄掠”了。

    二、大一統王朝出征,一般靠轉運,費時又費力

    除了亂世時期的抄掠之法,一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出師遠征,會以什麼辦法籌集糧草呢?像秦漢盛唐這樣的王朝,國家有著穩定的租、稅、賦來源,軍隊或是遠征或是戍邊都需要大量的糧草供應,況且在自己的地盤上再行抄掠之法就不合適了。於是,大一統王朝的軍隊使用的一般是糧草供給中最為耗時耗力的方式——轉運。

    陸路轉運這種方式雖然《孫子兵法》中不提倡,但在後世隨著戰爭規模在空間上的擴大和時間上的拉長,春秋時期那種"贏三日之糧”的做法,顯然已經不再適用於大規模的軍團作戰。所以打從戰國時期開始,各國軍隊出征就經越來越依賴於基於國家糧食儲備的戰略運輸了。且以秦漢軍隊為例,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內掃六合外攘夷狄,練就了一支戰力強悍的虎狼之師,而支撐這支虎狼之師四處轉戰的,正是基於商鞅變法而來的,關於糧食從生產到儲存再到運輸的一整套完善的軍隊後勤保障體系。

    昔年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因關中地區糧食不足以供應大軍所需,是故需要從關東、中原地區轉運,也就是說蒙恬大概在今天內蒙古範圍內打仗,但陝西當地的糧食不夠用,所以需要從河南、山東往內蒙古運糧,整個運輸線長達數千裡地,且路上消耗巨大。《漢書》中評價為“率三十鍾而至一石”,所以為了能將軍糧足數運送到前線,徵糧時就要多徵,把路上消耗的那些也一起徵出來,更可怕的是軍隊不光徵糧還徵人,農民不光要上繳自己的糧食,還要負責運糧,一來一回大半年就甭幹農活了,也有很多人直接就死路上了,根本沒命回家。

    三、轉運使農民活不下去,漢武帝創“屯田”制

    有了暴秦的前車之鑑,西漢在立國之初於徵收軍糧方面很是剋制,制定了一系列重農政策鼓勵農業發展,並最終出現了為後世所稱頌的“文景之治”。到漢武帝繼位之前,按《漢書食貨志》的記載,說是“人給家足,廩庾盡滿,府庫餘財”。然而漢武帝雄才大略一心開疆拓土,整天讓匈奴蹬鼻子上臉不能忍,於是整個武帝朝,西漢頻繁與匈奴及西域諸國作戰,在邊境駐紮了大批軍隊,軍糧需求激增。

    以貳師將軍李廣利伐大宛為例,負責作戰的部隊有六萬,負責後勤運輸的部隊據估計也不會少於四萬,以十萬頭牛、三萬匹馬為運輸力量,浩浩蕩蕩地出征西域。這還只是一支以六萬人為主力的遠征部隊就需要徵調如此之多的畜力來運輸糧草物資,可以想見,如果是幾十萬大軍的話,那麼小說裡所言人力車與畜力車綿延百里的景象就並非虛構。

    古代軍隊糧草供應的最後一種常見方式就是“屯田”,鑑於大規模陸路轉運會使糧草於路途中大量消耗,所以自漢武帝時起,就誕生了屯田這種就近種糧的制度。史載漢武帝把張掖、酒泉這兩個地方當做了試驗田,搞了六十多萬人去那邊種地,可以說是“大漢版生產建設兵團”了,這些人既是兵也是農民,所為的就是能減輕內地轉運糧草的負擔。

    此後,屯田制便一直延續了下去,比如三國時期魏蜀吳就都曾屯田備戰,甚至連拓跋魏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後也開始學漢人屯田,再之後的隋唐兩宋直至明清,屯田均斷斷續續有所實施。但是多數時候其實成效並不顯著,很難達到“省轉輸,益軍儲”的目標效果,究其原因大抵是由於歷代統治集團在屯田和鼓勵小農經濟之間難以平衡,因為如果要大規模屯田,勢必要徵調民夫從軍,從而導致“徵役則業廢於家”的現象產生,影響國家正常的稅收。

    結束語

    縱覽歷朝歷代的軍糧供應方式,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抄掠、轉運還是屯田,羊毛始終是要出在羊身上,秦皇漢武這些霸主帝王文成武功的背後,最終還是廣大農民扛下了所有。唐代詩人王建有詩《田家行》中說農民辛苦年所得的糧食只要夠交稅,不讓自己被官府抓去充徭役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哪還敢奢求吃飽穿暖呢?這是在封建王朝裡生而為農的悲哀。

    我們後世人談兵論史,須知兵者乃兇器,傷人又傷己,不得已而用之。每一次開疆拓土、封狼居胥的光彩背後,其實是千萬百姓“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悲慘命運。所謂國之興亡當思百姓苦樂,如何讓那些種了輩子地的人也能吃飽飯,才是開疆拓土之前每一個朝代統治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現代,儘管國力強盛,打仗也是十分費錢的事情,看看美國這些年花在戰爭上的錢就知道了,所以我們要儘量避免戰爭,謀求發展,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房房本的名字是未來婆婆,讓我們還房貸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