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童性格培養專家
-
2 # 倆寶的山
前兩天我兒子在寫作業,因為他很馬虎,對於他的作業我比較嚴格。那天他寫作文時我發現開頭沒有空兩格,直接就把那一頁給撕了,兒子委屈的看著我不說話,然後我才發現,作文已寫完一頁,這是第二頁。
每個小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我從不相信天生怎樣怎樣這種話。孩子的性格如何其實完全都是後天受父母的言傳身教以及生活環境的影響。所以,不管孩子有什麼問題,做父母的不能著急,一定要慢慢的開導他,如果他不說話,那就猜測著問說出出幾種可能問他是不是,然後鼓勵他大膽說出來。否則有一次著急了,那以後孩子再遇到什麼事,就會有所顧忌,時間長了就變得什麼也不會說。
經常誇讚孩子,給他信心。我相信每個人成人也不願意聽到“你看誰誰誰,再看看你”這樣的話,何況是孩子呢?孩子從小有自信,以後得路也就很容易一帆風順。即使拿別的孩子做對比,語氣也不能特直接,可以試試“別的孩子如何如何,咱們是不是也可以呢”這樣類似的話。
孩子做錯了嗎?還是自己做錯了?要給孩子反駁的機會,父母做錯了也要道歉,不能一味的去指責孩子。
-
3 # 37度暖爸
孩子不說話,大機率是因為知道自己說了也沒用,或者是說了還不如不說,可能引來父母的訓斥。主要問題還是父母不接納的態度。
還有一種可能是孩子天生性格偏內向,不太愛表達,但實際生活中,真正內向的人,也很少,絕大多數處於中間水平。如下圖,極端外向、內向的人處於曲線圖分佈的兩端。
建議:第一,題主自查,孩子屬於那種情況。
第二,嘗試接納孩子。
關於接納第一,不能接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成人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在於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的價值判斷標準。例如:寫作業慢就是不好的;吃飯吃得多是好的,身體壯實;多喝水是好的......我們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會不自覺地將我們形成的這一套價值判斷標準去衡量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主觀意願和個體差異。
這些價值判斷標準,多數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想法,還有一部分是社會約定俗成的標準。例如:男人應該賺錢養家,女人應該相夫教子。但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多絕對的對錯,這些標準,只是當下社會環境所產生的意識形態。你想想:女人無才便是德,在當今社會還是主流嗎?
第二,當你能不斷地對第一點進行覺察,你才可能開始接納孩子。當孩子認為他的想法,可以被你接受,當我說出我的想法後,獲得到的不再是排斥、指責,也有可能獲得幫助,他才願意說出來。
靈魂拷問:如果你在知道即使說出來也沒用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招來指責、排斥,你還會說麼?
第三,接納是改變的基礎,是接受並承認當下的狀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變的前提。
第四,接納不是無條件的全盤接受,原則性問題,依然要堅持。我認為的原則性問題,是大是大非的問題。
第五,不能接納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父母親自己的控制慾。父母會以自己的標準為判斷,要求孩子必須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事,如果不,那麼我就不舒服了,這就是控制。題主自查。
第六,相信孩子有能力也有權利利用自己的所有資源使自己變得更好。孩子沒有變得更好,是父母引導的方法出了問題,而不是孩子自身的問題。
第七,接納也是尊重。如果你不能很好的理解接納的真正內涵,那麼請學著尊重孩子。如何才算尊重?很簡單,你把孩子當做你的朋友一樣相處就可以了。你不能對朋友說的話,做的事,也不要對孩子說,對孩子做。
-
4 # 教育秀秀看
我覺得問題中的家長想解決的問題是孩子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樣跟家長溝通或者拒絕溝通,家長想知道怎樣讓孩子能夠正確的和人溝通。我個人理解是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是不會,第二個是不敢。先來說不會的情況,首先孩子不是啞巴。其次家長只描述了寫作業的情況,也就是說孩子在其他方面跟人溝通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排除孩子不會的可能性,那麼剩下的就是孩子可能不敢跟家長溝通的情況。為什麼孩子遇到問題不敢跟家長溝通呢?明明父母是很想幫助孩子的,我覺得家長是不是要考慮一下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需不需要調整,我覺得家長說的這些方法可能都是負面的方法,比如說喊孩子說:“你有什麼問題你說嘛,你不說我怎麼幫助你呢?”其實這些話有時候家長帶著情緒說出來就完全變味兒了,孩子根本感受不到家長對他的支援,孩子只能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指責,所以他就更不敢跟家長溝通,不敢求助家長了。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回覆列表
孩子一遇到問題就悶著當啞巴家長,該如何教導他張口說出問題。那問題是怎麼來的呢?一定是從家長那裡得來的咯,小孩子不會判斷,所以他就不會當作問題就做出來了相關的事情,所以“問題”的界定一定是來源於你們當家長了。所以孩子面對被界定的問題們,就當啞巴一定是與家長有關係了,所以說如何教導他開口說話的梗一定在問題上了,在問題裡找到突破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