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昭烈名臣
-
2 # 李天允
就西遊記本身來說,唐僧的西天取經之行是由西方如來和東方神大佬商量好的一次作秀,你看唐僧除了他們師徒四人外還有多少人保護就知道了,其中路上好多妖怪也是神或佛的坐騎、童子之類的,受主人默許下凡去考驗他們,其目的一是為了讓金蟬子轉世,有堅定的信念,二是為了弘揚佛法,一路好做宣傳,從而將佛法帶回東土,畢竟如來說過法不輕傳嗎。所以不存在唐僧大徹大悟捨身飼妖的事情發生,看原著就知道沙僧都吃過取經人,所以要是真的被吃了,也就是再次轉世而已。
-
3 # 涵舞燕飛
唐僧大徹大悟,說明他的修行之路完成了,說不定會立地成佛!
而妖並不會被感化,反而會因為吃了有大功德的唐僧而孽障更深。
至於取經路,並不會因為少了唐僧就會終結,少了一個唐僧,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唐僧繼續往西天取經。要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會因為少了任何一個人而停止轉動。所以該取經的還是要繼續去取經。
-
4 # 左邊縣城右邊田
如果唐僧大徹大悟就不會捨身飼妖,因為唐僧的使命就是到西天取經,不去完成使命而是捨身飼妖,那只有跟前九世一樣,被吃後再投胎,然後去取經。
-
5 # 快樂25201974
己經都轉身九次都讓沙僧幹掉了,九為道之極數。第十次在讓吃掉哪就魂飛魄散。所以第十次取經一路上,明有悟空小白龍四人,各路神佛,暗有五方揭帝,六丁六甲等神,佛祖是不會讓自己的弟子為了度個金落個身死道消的下場,大徹大悟是隻能成佛做祖,不許中途失敗。所以西遊中唐長老每次都捨身飼妖的味到妖怪嘴裡,妖怪都吃不掉在個後臺過硬的二代弟子。
-
6 # 說弈不二
如果唐僧捨身飼妖,首先想到的是一百回《西遊記》要重新構思,就像現在的高考試題,萬一考前失密,得有備用卷。
那就只寫四十回,因為故事到四十回時,妖怪“那話兒”才知吃唐僧肉長壽。雖然唐僧剛出長安遭的第一場難就是碰上妖魔,但此妖不識貨,只撿唐僧的倆隨從“虎啖羊羔”般吞了。唐僧逃脫,一因太白星臨危施救,二是太白星說出了唐僧的“免死金牌”——“只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但是寫四十回就止筆,前面幾十回鋪墊打了水漂,就像請一流木匠苦心孤詣造好一張龍床,皇帝剛睡上就一命嗚呼,如此龍頭蛇尾的小說,吳承恩不會自毀才華。要是再寫唐僧轉世重操舊業,天曉得要耗多少卷才收得了場。
這“首先”的擔心是個寫字層面的淺層次思考,恕我往另一個方向走幾步。
讀《西遊記》,感覺要留意作者對妖魔鬼怪頻出的地域安排。前面說了,唐僧一出長安,險遭不測,“免死金牌”掛胸前,哪個蟲兒敢開口。不過,我感覺太白星是要人間修元明本性,真正保唐僧命的是他乃大唐派出西天的取經高僧。這個時代的唐朝,經濟文化世界領先,人性善大,人造妖魔的毒性還沒發展到極致,山亂有神,誰也不敢對大唐遣派亂張血盆大口,但是吃平民百姓就沒商量餘地了。一直髮展到魯迅時代都這樣,封建禮教吃掉的都是祥林嫂的兒子、阿Q、孔乙己等弱勢群體。
出了大唐國界,唐僧面臨的險惡一天天增加,常是”心驚肉跳,毛骨悚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維吉爾語),每每都到你死我活的關口。危急時刻,都是徒弟虎口奪師傅,唐僧才能一步一險朝西漸行。其實唐僧好幾次趕走孫悟空,就因自己“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大膽猴徒竟然殺生。
僅管身不由己,死到臨頭,但”他的心堅定不移,他的淚兀自流淌”。假設這時候,唐僧認為徒弟永遠不會再來搭救,萬念俱滅,一糊塗就乾脆給妖怪低頭:今日生不如死,你們把我吃了吧,要快,怕萬一那個不聽話的徒兒回來,你們到手的肥肉要飛,我也要多難受幾個時辰。
如此自我毀滅,可能帶來兩個嚴重後果。後果之一:唐朝盛世有賴儒家文化的發揚光大,儒與佛牽絆有緣,都講信仰。唐太宗特派唐僧西天取經,是要進一步得佛要義,讓文化開元,進一步夯實統治根基,讓盛世綿延不絕。現在你唐僧自己找死,不是一個人的性命問題,而是一個民族文化走向的大問題。以死獻妖,給儒家治國理念轟然一擊,讓統治者情何以堪。以後路在何方,誰能給出方子?
後果之二:前面講了,出了大唐邊界,妖冶更盛更狂。“不傷螻蟻,為蛾罩燈”的佛之憐憫原來是貪生怕死,用不著妖怪多費神,就自毀長城,國家和民族拿什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的外部環境將變得更加險惡,設想以後還熬不熬得到遭日本鬼子侵略的時代,很難說。所以警示:唐僧千萬不能自飼妖怪,那是一群喂不飽的狗。要是唐僧活到今天,建議唸經之餘,破戒讀一讀凡文。
-
7 # 使用者2690263369128
唐僧,別名江流兒。江流剩下泥,他是女媧娘娘。盤古開天地,盤古是水,女媧是塵土,盤古無法單獨存在,二者以女媧(泥)在。盤古開天地,以女媧存在。女媧開天地,盤古思想體現。世人不要糊說唐僧。
-
8 # 人生短短几個秋ii
把傳經作為普及大眾以及徹悟飼妖為個人想法的話,這是有區別的!
支援唐僧的根本是他對傳養佛法並選擇取經將其帶回中原,那麼他產生徹悟這種想法就不太存在!
飼妖的產生,後事難以為繼,唐僧富有遠見,不會看不到後果,所以他也是很多心思在於取經以及對徒兒的教導上’
觀察的藝術
-
9 # 使用者李森
既然唐僧大徹大悟,看空了一切,生死對他來說就都沒有意義了。
但是選擇生與死的方法上,唐僧會是很慎重的,既然不願意活下去了,尋死的方法有各式各樣,怎麼會選擇主動去餵了妖精?
再說出家人以慈悲為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妖精專以害人為本,餵了妖精,那妖精還會繼續害人作惡,捨身飼妖豈不是助紂為虐了?做為佛家的忠實弟子的唐僧絕不會去做的。
唐僧想飼妖而死,佛祖也不會答應,一定會出手阻攔的。既使那妖精真的吃了唐僧,也會怎麼吞下去的,還得整個的吐出來,佛祖的法力不是吃素的,想吃唐僧肉沒那麼容易。
唐僧要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就必須遵如來的佛旨,老老實實的完成佛祖交給的取經的任務。以身飼妖是愚人的方式,並非大徹大悟者所為,所以唐僧能捨身詞妖,那麼他一定不是《西遊記》裡的那個唐僧。
-
10 # 我就是竹韻
“我這出家人,寧死決不敢行兇。”
“我命在天,該那個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過。”
唐僧的立場和觀點非常的堅定和鮮明,他遵循的是佛祖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的原則,他要是大徹大悟了,還真敢捨身飼妖。
唐僧捨身飼妖后的故事猜想一、兄弟散夥,這是下策。這是唐僧捨身飼妖后的必然結果,當時他們被鐵背蒼狼怪用假人頭騙了,就以為唐僧真的死了,還特意為唐僧築了墳。
二、唐僧轉世重生,這是中策。時光倒流回貞觀十三年,唐僧重新開始第十一世生活,西天取經的故事從頭開始,只是這樣他的第十世就不是讓沙僧吃了。
就是不知道到時候這隻妖怎麼處理,都說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這隻妖怪吃了唐僧,按理說就應該長生不老了,殺了豈不可惜。可是他的罪孽又太重,不殺又不足以平民憤。這事還真是讓人有點左右為難。
-
11 # 長公子扶小蘇
吳承恩神魔小說《西遊記》中,作為西天取經團團長的唐僧是絕對的重點保護物件,妥妥的國寶大熊貓一枚,唐長老面如冠玉,一表人才,關鍵還長了一身香津可人的肉肉,真可謂是妖見妖愛,花見花開;為此,觀音菩薩還特意給他配備了齊天大聖+天蓬元帥+捲簾大將+坐騎小白龍怎麼個無比豪華的安保隊伍,以確保他可以最終毫髮無損地到達靈山大雷音寺如來駕下,取得三藏真經,大乘佛法沐浴東土大唐。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走來,萬水千山,刀山火海,十萬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難,各種大妖小怪,收的收降的降,慘死在金箍棒+九齒釘鈀+降妖禪杖之下的各種妖魔鬼怪也是不勝枚數,儘管慈悲為懷的唐長老自言愛惜螻蟻命與撲火蛾。這可真是實實在在的對角戲啊!嗯,有唱紅臉的,有唱白臉的,配合得那叫一個默契。
所謂不用霹靂手段,怎顯菩薩心腸,唐僧取經路,完全就是赤裸裸的降龍伏虎本質,大家可千萬別被虛浮的表象矇蔽了智慧的雙眼,以身飼虎?不存在的;以身伺妖?那就更不可能了。有道是佛法無邊,任憑誰是多麼牛氣的妖精,也絕對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作為他老人家座下的親傳二弟子金蟬子的十世轉身,唐僧怎麼會不懂老師的心思呢?所以,唐長老該哭的哭,該鬧的鬧,真要遇到令人頭疼的刺頭,不明就裡找死的傢伙,那金箍棒才是唐僧的本意,只不過是由弟子們代勞罷了,妥妥的心機婊一枚啊有沒有?
大徹大悟的結果,註定就是個所謂的笑面佛,微微地對你笑,整人的手段那可是多著哪,而且下手三個字:快狠準,目的就是叫你心甘情願地跪下來唱征服。
如果唐僧路經路上想不開,他居然自以為是地真的捨身飼妖了,那麼會有怎麼樣的結局呢?又會帶來怎樣的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潘多拉魔盒開啟:
第一、對唐僧個人而言:前功盡棄,萬劫不復。(一)使命與命運。
親,你是知道的,唐僧原本就是金蟬子轉世,他是西天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子的十世轉世的肉身,種種跡象表明,這個金蟬子已經經歷了十世轉身,而且極有可能都是觀音菩薩親手策劃安排的投胎轉世,再度為人。
金蟬子墮入輪迴,十世修行,原因是上課不認真聽老師如來講經,罪名是怠慢佛法,怎麼彌補這個過失呢?就是回爐重造,再續前緣,再脩金身,具體的辦法就是取經,你不是不認真聽課嗎?佛祖就叫你見識見識我佛經書的珍貴、稀罕,不要自以為是,以為靈山大雷音寺的經書是那麼不值一提的。磨難會教訓你,教育你,教導你,叫你懂得珍惜,萬法歸宗,佛法無邊,回頭是岸。
由此,金蟬子萬不得已、身不由己地開啟了十世修行的煉獄模式。待罪之身,取經證道,重歸三寶,皈依如來。那麼,對唐僧而言,這個問題就很清楚了,他必須要完成這個任務,才能夠一洗前恥,自證清白,也求得證道成佛,最終得到某種所謂的解脫——而這所有的前提是,他需要活著到達靈山,親見如來,否則,一切都會成為徒勞,鏡花水月,永墮輪迴,萬劫不復。
(二)金蟬子的寓意。
所謂金蟬子,金蟬,顧名思義,他的原身其實就是一隻啾啾鳴叫的秋蟬,聖佛不記年,恆沙亦須彌,可是,對於一隻秋蟬來說,那可就大不一樣了,在修煉得道之前,他的生命是極其短暫的,不過區區幾個月半年光景而已。
對於金蟬子來說,這皮可以褪,命可是萬萬不能隨意丟棄的,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肉身,只能在接應佛看守的那個小橋上被佛法超度,剝離。
(三)金蟬子的九次蛻皮失敗與十世修行。
《西遊記》中的各路神聖或是妖魔鬼怪也多次提及,說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這個“十”的數字,可能也是某種定數,是極致的定格,也就是說,十世不成,那就只能跟佛祖說拜拜了,該幹嘛幹嘛去,成妖成怪隨你便,就是成不了正道,不得其門而入。
金蟬子有沒有所謂的“大徹大悟捨身伺妖”的經歷或是舉動呢?有,還真有。
金蟬子被老師如來開除,驅除出境,離開靈山後,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墮入輪迴,如此往返了九次,可謂是磨難重重,初心不改。每次到達流沙河的時候,就有個流沙精在那裡痛不欲生地嚎啕大哭,刀劍穿心,飢腸轆轆,衣食無憑,可憐楚楚,每到這個時候,金蟬子就會“大徹大悟”,大發慈悲,脫去衣物,以身伺妖。於是,他的前九次轉世的肉身,都被流沙精——也就是後來的沙和尚沙悟淨這個捲簾大將給活生生地吃掉了,頭顱做成了九個念珠。當然,結果你也是很清楚的,九次取經,全部失敗,只能重頭再來。
也就是說,金蟬子以身飼妖的方法是試驗過的,屢試不爽,結果註定無果。
如果唐僧此次再度失敗,那最後的一次機會也將永遠地失去,這個所謂的如來親手栽培的寄予極大厚望的天選之才也不得不被無情地拋棄。
第二、對如來和整個西天而言:道佛之爭的天平將會傾斜,失序。作為金蟬子十世轉身的唐僧,他一旦以身飼妖,或是被虐殺在取經路上,那麼,這對西天和如來來說,無疑將會是個極大的打擊,不能承受之痛。
吳承恩《西遊記》反應了一定的道佛之爭,這是廣大西遊記迷們都知道的,眾所周知,廣而告之。
單單一個妖猴孫悟空,就有無數的大佬主動冒出來,耍盡各種手段,又似乎都是在逢場作戲,逗貓逗狗,耍猴。這個大戲的背後,其實就是不同立場的各種神佛大佬們的角逐和爭鬥,當然,其中各種微妙也是頗多,複雜的神佛關係,但是,最主要的明線,那必須是道佛只爭,天庭和西天,玉帝和如來的鬥法。
縱觀當時的神佛界地盤,就是所謂的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部贍州、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
從作者的筆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北俱蘆洲屬於三不管的地方,玉帝和如來都沒有興趣,沒辦法,不毛之地,野蠻人,尚未徹底進化;西牛賀洲是如來地盤,南部贍州是玉帝的道家主場,東勝神洲毗鄰南部贍州的蓬萊、方丈和瀛洲,所謂近水樓臺,似乎跟道家很親近,你像赤腳大仙、福祿壽三星,以致東華大帝等,都跟這個地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老子李耳化胡為佛,自然是先有道家,後有佛陀,這也是符合許仲琳《封神演義》的情節設定的。
這樣整體來看,雖然西天如來有點後來居上的意思,可是,論綜合實力和人間香火,那還是天庭玉帝要更勝一籌的。作為天上人間第一世俗盛世王國的東土大唐,就成了彼此爭奪的“唐僧肉”,妥妥的一大塊肥肉。
可以說,誰取得了南贍部洲特別是東土大唐的支援,那誰就掌握了主動權。這也是為什麼如來要派遣觀音菩薩和金蟬子以唐王李世民的名義不辭辛勞地去西天求經的原因所在,目的無非就是搶人搶地盤。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如來可是費了好大的勁兒,又是親手幫助玉帝降伏妖猴孫悟空,又是跟各種神聖協調,特別是主動請求上古佛燃燈去拜會太上老君,而且設計套牢了唐王,恩威並施地勾到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這三位金牌打手,甚至連金蟬子的坐騎都要換成西海龍王三太子,親,你細細品,這得花費多少人情啊?前面金蟬子九世都失利了,無功而返,這次,一定要十拿十穩,不能有丁點閃失。一旦取經失敗,這丟的可不光是如來的面子了,整個西天圖謀進取、東擴地盤的遠景可就白白地泡湯了。
所以你來看,這唐僧要是一時糊塗想不開,自以為是地捨身飼妖,把自己活生生地主動送到妖精嘴裡,做了人家的盤中餐腹中物,那如來的主意可就完全落空了。你想啊,取經團的團長都給妖怪生吃掉了,還能取到三藏真經嗎?考試不合格啊!半途而廢,大鴨蛋。
這樣看來,如來的如意算盤打不成,西天的勢力沒有得到預期的增長,拿不到東土大唐善男信女的支援,你西方極樂世界憑什麼與實力強大的天庭玉帝真正地平起平坐呢?吃人做夢,黃粱美夢,春秋大夢。
更為可怕的是,如來已經預料到了某種不好的徵兆,那就是所謂的天竺國的佛法世界即將衰落,他們急迫需要找到一塊新大陸來繼續某種宏大的事業。一旦唐僧被吃掉,取經失敗,如來和整個西天將會失去他們的未來。
第三、對取經團成員的人生前途的影響:美猴王再世為妖,強強聯合豬妖流沙精捲土重來。唐僧這個取經團的帶頭人不見了,被妖怪給吃掉了,那這個團體恐怕也就只能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親,你是知道的,這老豬每逢師父遇難,被各種妖精捉走,一時間不好解救,他就會嚷嚷,賣了馬匹,葬了唐僧,分了財物,他好回高老莊去和翠蘭過夫妻日子。這老沙看起來很是老實本分,實際也是模稜兩可,完全一個見風使舵的主,師父都沒了,他自然也會順口跟老豬一個路子。美猴王孫悟空就有點麻煩了,為什麼呢?該死的緊箍咒啊!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師父都給妖精吃了,還取什麼經?就是真去靈山,見到如來,又該怎麼交代?如來啊,不好意思,老孫無能,沒保護好師父,唐僧完蛋了。這如來神掌他是領教過的呀,真不是吃素的。得,惹不起躲得起,也只好半路落草為寇了,重新回花果山做他的美猴王去了。
花果山四大健將,特別是那個通臂猿猴大長老,他肯定會挑唆孫猴子去想辦法摘掉金箍圈,去哪裡呢?得,美猴王壯著膽子,抖擻精神,去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啟蒙恩師菩提祖師去了。菩提祖師是什麼人那?他老人家可是通天教主的化身,如來見了都要矮三寸,化解個什麼緊箍咒那自然不在話下,雕蟲小技。既然孫悟空回心轉意又來找菩提祖師了,那就行個方便,把金箍圈給摘掉唄!保不定菩提祖師心裡多高興呢!小猴子,你個猢猻,可要繼續鬧騰下去啊!再來次大鬧天宮好像也不錯,就是大鬧雷音寶剎也可以。
美猴王得勢了,猴性大發,花果山重新豎起了齊天大聖的名號。
這八戒就比較悲催了,高老莊不留他了。為什麼呢?你老豬都跟隨唐僧西天取經去了,而且還走了怎麼久,人家高翠蘭早就又另嫁他人了,高老漢可是要招婿來養活他,給整個高老莊支撐門面的,怎麼能等八戒呢?斷然不會。嗯,沒錯,高莊主招納了那個曾經給他找道士降妖的小後生做贅婿,而且,這個人似乎也不錯,憨實厚道,長相俊美,保不準已經生了一大堆子女了。
得,這老豬無家可歸了,成了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流浪漢。天庭?想什麼呢?玉帝是不會再要你了。
沙和尚更悲催,任務沒完成,灰頭土臉地回了流沙河,想要重操舊業,可是呢,沒成想,那裡還是個圈套,玉帝老兒等著你吶!得,萬箭穿心的美好日子又來了。
這美猴王什麼人呢?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子野性又暴露無遺,那個爭強好勝的心完全沒有改變,仗義,再說,人多力量大,好辦事啊!得,正合我意,收了,兄弟們,你們就跟著我齊天大聖混得了。
要是唐僧掛得比較早,後面的牛魔王、獅駝王、金翅大鵬、九頭蟲、六耳獼猴、水猿大聖等都還是自由身,那可就更熱鬧了,鑼鼓喧天,七大聖成了九大聖,更是無法無天了。
玉帝頭大,如來頭疼。
第四、菩提祖師重出江湖,三國鼎立。親,你回想一下,在整個西遊記設定下的神佛界裡,真正叫美猴王打心底懼怕、折服的,恐怕也就只有一個菩提祖師了。菩提祖師的話,孫悟空能不聽嗎?他敢不聽嗎?何況,這也符合他那顆放蕩不羈追求自由如風的頑劣秉性,既然不願意受天庭和西天的約束,那自立門戶是再好不過的了。
得,東勝神洲花果山,三山之來龍,十洲之祖脈,我通天教主又回來了。
親,其實你仔細想想,這所謂的東勝神洲,和南贍部洲的蓬萊、方丈、瀛洲,根本就是連在一塊的,是個大整合的地盤,這裡,原本就是鴻鈞一教傳三友玄門之下的截教通天教主的碧遊宮所在。
這裡,有各種仙山海閣,火棗交梨,靈芝仙草,鳳凰麒麟,金獅白象,仙氣飄飄,真是個修仙的好地方,地盤又足夠大,完全符合開宗立派的條件。話說,這天下修仙最好的也就是怎麼主要兩大系統,一個是西邊的崑崙山,一個就是通天教主所在的東海蓬萊仙山碧遊宮所在地了。你像鎮元子為什麼那麼牛氣啊?遺世獨立,不歸玉帝和如來管轄。因為五莊觀所在的萬壽山正是西牛賀洲的祖脈龍根所在啊!對應的就是東邊的碧遊宮,東勝聖洲花果山。——這樣說來,其實靈山大雷音寺也不過就是西崑崙的一個支系而已,倒還真比不上通天教主碧遊宮更有靈氣。
(二)開宗立派,重立地水火風,招攬舊部。
作為通天教做的化身,菩提祖師可算是又有出頭之日了,他春風得意,滿面春光,隨身帶了斜月三星洞的四十個修真的門徒,來到了東海蓬萊仙山,重新豎起了有教無類的截教招牌。然後一道法旨傳來了孫悟空和他的各種結拜兄弟,此時的孫猴子才發現,他自己在菩提祖師身邊那四十個真人手下根本就過不了幾招,隨便那個都可以拿他虐菜,逆天了,菩提重新佈局了碧遊宮大局面。
這地界下的各種所謂的披毛掛角之輩聞言也都紛紛趕來,想要學點不老長生的本事。
更可怕的是,封神大戰中被姜子牙封神的天庭的各種截教徒子徒孫們也蠢蠢欲動,或者乾脆就反水回到了菩提祖師的碧遊宮。
親,你能想象這會是什麼後果嗎?好麼,菩提祖師這麼一搞,重新開宗立派,豎起了一個山頭,這天庭和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絕對不敢小覷的,這樣,西遊記世界裡的神佛系統恐怕就要改變了,成了天庭玉帝、西方如來和碧遊宮菩提祖師通天教主三方鼎力的三元秩序了。
如果唐僧稀裡糊塗地自作主張,自以為大徹大悟,捨身飼妖,那麼,這個結果是非常可怕的,會成為一副多米諾骨牌。這將意味著取經任務的徹底失敗,十世轉身的金蟬子註定將會灰飛煙滅,墮入輪迴,永世不得翻身;想要東擴的如來和西天將會大失所望,孫悟空三兄弟將會散了再聚,甚至跟曾經的花果山七大聖結緣成為強強聯合的九大聖,而菩提祖師這個通天教主的化身也會見機行事,再造截教,這樣,就會形成天庭玉帝、西方如來和碧遊宮菩提祖師(通天教主)三方勢力相對均衡鼎力的三國神仙佛陀秩序。親,你又徹悟到了什麼呢?以為然否? -
12 # 醉於星辰下
即使唐僧捨身飼妖,也會安然無恙的。
第一,吃唐僧肉長生不老,是因為唐僧是佛祖座下金蟬子轉世,也就是說,唐僧的背景超級牛。而那些妖,說白了就是天上的神仙坐騎,童子,或者有裙帶關係的。一個個都修行成精了,豈能不明白中間的厲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妖怪明明抓住了唐僧,卻還要磨磨蹭蹭,不肯馬上吃的原因。
第二,佛祖割肉喂鷹,觀音捨身飼虎,都能在修行界留下一段佳話,如果唐僧真的捨身飼妖,最後也會成就佛位的。
第三,基於第二點,唐僧不會捨身飼妖的,首先,西天取經就是領導安排的一項任務,成佛之路(鍍金之旅),安安心心走完就可以,有驚無險,沒必要節外生枝。其次,前面已經有兩位領導做了這個事情(割肉喂鷹,捨身飼虎),你再幹,就不太好吧。唐僧悟性這麼好,不可能幹傻事。
所以,唐僧大徹大悟,也不會以身飼妖的
-
13 # 聚靈陣
只不過再來一次罷了,重新轉生一次。前面已經轉生了九次,都被沙僧這個妖怪吃了,再轉生一次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取經還要繼續下去,不過浪費了這些佛家辛辛苦苦布的局,畢竟這個團隊不是這麼容易湊的,所以以身飼妖並不是大徹大悟,影響了高層的佈局,影響了佛教的傳播可以算的上愚蠢,反而可以算的上佛家和道家、妖魔博弈的重大失利,佛家信仰的傳播又會受阻個很長時間。
回覆列表
很多問題看似兩難,實則當事人根本不會去那麼想,佛祖有以身飼虎這些故事,就算是最真誠的和尚大概也不會在自己遇到老虎的時候無動於衷的被老虎吃掉吧。
因為每個人都明白自己的使命,和尚又不是傻子,不可能面對妖怪或者老虎的時候甘心被吃掉,況且就算真的被吃掉,也不可能感化老虎,所以被吃是毫無意義和徒勞的
對於唐僧而言,就算他相信佛祖以身飼虎的故事,對他而言保全自己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他有更為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取經。比起被妖怪吃掉,取經的意義才是更為重大和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