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在人生wub
-
2 # 金小川說史
國家衛健委對戴口罩作出了新指示:在通風條件良好並且能夠保持比較好的、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
這是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給出的建議,也代表官方的建議。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確保足夠的安全,口罩終於可以摘掉了!
馮錄召同時還表示,在兩種情況下完全不用戴口罩。
一是在戶外,比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包括操場,是不需要佩戴口罩的。尤其在劇烈運動的時候更不能佩戴口罩。
二是近期沒有新發病例報告的低風險地區,其實我們在辦公室、會議室、工地、學校,能夠保持通風條件和相對的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也不需要戴口罩。
當然,這些建議都是針對低風險地區而言,像舒蘭那種高風險地區,口罩肯定是不可能摘掉的。
國家給出這個建議的背後,金小川認為,傳遞了兩點資訊:一、我們的抗疫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自從疫情發生的這兩三個月裡,我們似乎習慣了戴口罩的日子,口罩也成了我們出門的標配。此次國家對摘掉口罩做出新的指示,說明全國的抗疫形勢一片大好,並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二、政府對疫情形勢可防可控
政府讓我們摘掉口罩,肯定是有100%的把握,說明疫情的形式完全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也說明政府科學防疫、精準布控的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金小川微評:摘掉口罩肯定是有好處的,因為這對推進復工復產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還能緩解地方政府的高壓態勢,不至於浪費太多的公共資源。
不過摘掉口罩並不意味著100%的安全,防控措施仍然要常抓不懈,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人員密集場所能少去還是要少去。出門在外,該戴口罩還是要戴口罩。畢竟我們安全了,國外很不安全,誰能保證我們接觸的不是無症狀感染者或者是潛在的攜帶者呢?
國家的這個指示增強了人民的信心,給社會極大的鼓舞,我們一定要按照國家的指示來做。國家的建議可以參考,但我還是建議大家戴上口罩,到疫情在我國徹底消失的時候,我們再一起摘掉口罩,那樣更加的安全!
對此,你怎麼看呢?
-
3 # 平和淡定的對待人間凡
國家衛健委就此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區別對待,同時提出科學的警示,很現實也很具體的做出了相關的政策指導!本著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對全民提出了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的要求,為國家衛健委的做法點贊![贊][贊][贊][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
4 # 丑牛_65592
極端主義、形而上學、一刀切的作法應該批判。據體情況、據體場合、椐體分析。我市屬於低疫區卻按重疫區的作法絲毫沒有降級,其實很多人只是過檢查崗時才戴上
-
5 # 北京範兒
終於可以摘掉口罩了,我們這些小夥伴是不是要慶祝一下。
春暖花開的北京,氣溫逐漸升高。前幾天居然達到28度,戴著口罩出門真的是一種考驗。幸虧這兩天下雨刮風,才顯得溫度很低,讓我們感到還可以支撐著戴口罩。現在好了,終於可以摘掉口罩了,聽到這個建議,恐怕是感到期盼很久的事情終於到來了一樣。
對於戴口罩還是摘掉口罩,其實我們家裡就分歧很大的。比如我媽就說,一定得戴口罩。咱們北京不是還有防霧霾的事情呢嗎?就算是疫情過去我也要戴,你們也都要戴。這個說法我相信是很多北京阿姨的心聲。而以我和我爸為代表的就堅決不想再戴了,因為好不容易可以放鬆了,誰願意老戴著這破玩意兒上街啊。
我還得提醒一下愛運動的朋友,跑步的時候就不要戴口罩了,因為口罩不通風,容易缺氧。如果是上體育課的學生朋友,就更不要戴N95口罩,因為那是特別危險的一件事。N95防護性太好,運動的時候根本就供不上氧氣。容易窒息。請大家一定要注意。
詳細的看衛健委看大家的提示,這摘口罩呀,還要分地界兒,有的地方就可以摘掉,有的地方就不能摘掉。咱們來看看啊:能摘掉口罩的是哪兒呢?一是戶外,比如公園裡面啊,外面街道上啊,操場啊,球場啊,這些空曠的地方是可以放心的摘掉口罩的。二是近期沒有新發病報告的低風險地區。這些地方的辦公室,會議室,工地,學校,也就是能夠保證通風的地方,還有可以保持一定的距離的地方。就可以摘掉口罩啦!
不能摘掉口罩的是哪兒呢?一是比較封閉的公共空間,比如公交,地鐵這些公共交通工具裡,電梯裡,人員比較密集的場所裡。二是咱們自己生病的時候,尤其是感冒,咳嗽,這些呼吸系統的疾病,我們都要戴好口罩,儘量的遠離人群,以免傳染給人家。三是特定的場所,比如醫院。這種場所比較危險,咱也不知道病人裡面哪個會是病毒攜帶者。所以,咱們一定要做好防護。
總之,現在北京疫情的形勢一片大好,我們可以適當的摘掉口罩,可一定還要有防護的意識,因為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這一點很重要。對我們有利的是,我們北京已經是低風險地區了,而且,已經連續很多天沒有新增病例了。我們撒歡的日子不遠了。不是我們的疫苗也快研製成功了麼?想想,雖然到時候這新冠病毒會和人類共存。可我們只要有疫苗,不是和打狂犬疫苗是一個道理麼?
只要有能剋制這個病毒的疫苗,這病毒就不那麼可怕了不是?所以,我們只要現在堅持好防護,防止病毒的傳播,我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一天的到來。到那個時候,我們再撒開了慶祝,不戴口罩上街狂歡吧!
-
6 # 櫻晨說
5月17日,國家衛健委關於是否要繼續佩戴口罩、什麼場合下可以不戴口罩、什麼人群必須佩戴口罩等幾個方面給大家提出新指示。
場合和工作性質決定是否戴口罩對於人口聚集場所,比如餐飲、超市等區域,工作人員需要佩戴口罩,尤其是視窗服務與近距離接觸性質的工作,每天接觸的人數較多,建議大家務必佩戴口罩,同時還要注意手部衛生,勤洗手、勤消毒。
人員聚集場所要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如果工作人員出現咳嗽、發熱或者乏力的情況,一定要立刻隔離、就醫,做好抗疫排查工作。
下列場合可以不用戴口罩1. 隨著夏天的到來,戴口罩確實出現了諸多不便,馮錄召表示,在保障良好通風,並且可以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用戴口罩,比如公園、操場、人數較少的街道等等。
2. 抗疫期間,很多人也養成了鍛鍊的好習慣,如果是在室外劇烈運動,完全不用佩戴口罩。
3. 對於辦公室、會議室、學校或者工地,只要可以保障室內良好通風,並且做好每日體溫監測,沒有發熱等症狀人群,也可以不用戴口罩。
以下場合建議大家為了自身安全,需要戴口罩1. 在密閉空間內,比如搭乘公交、出租,或者電梯內等場合,因為使用人數較多,建議大家為了自己的健康安全,儘量戴口罩。
2. 如果有人生病時,比如同事、同學、家人等出現呼吸道疾病或者發熱、乏力、咳嗽時,一定要佩戴口罩,並讓患者及時就醫,做好排查工作。
3. 去醫院、藥房或者診所等醫療場合,一定要戴好口罩,並且做好手部消毒,保持良好的抗疫習慣,避免有被傳染的風險。
-
7 # 復襄公社
積極按照國家指示做,疫苗還沒有正式上市,也還沒有研發出合格有效的新冠狀病毒特效藥,為了防止疫情反彈,大家都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指示,該戴口罩就戴口罩。
-
8 # 淺淺的教育
昨晚和同事出去公園散步,出門的時候我戴著口罩,可是沒走幾步,由於天熱,加上運動,覺得戴著口罩憋悶,就摘了口罩,隨著疫情的好轉,再加上天氣也越來越熱,現在小夥伴們的口罩都戴不住了。
對於戴口罩的問題,張伯禮院士認為,過去認為新冠病毒和溫度有關,溫度高了就有可能消失,就像非典一樣,天氣熱,突然就消失了。可是新冠好像不是印度等地溫度高,依然有病毒,所以大家還是要重視起來,即使現在疫情控制的相當不錯了,但是還是建議大家戴口罩。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在5月17日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在通風條件良好,並且能夠保持比較好的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
這兩種情況可以不佩戴口罩:
在戶外公園、操場等人比較少的街道,不需要佩戴口罩;在劇烈運動時,更不能佩戴口罩; 在近期沒有新發病例報告的低風險地區,在辦公室、會議室、工地、學校能夠保持通風條件和相對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也不需要佩戴口罩。同時強調,這三種情況建議佩戴口罩:
在一些密閉的比較封閉的公共場所,如在公共交通工具裡面、電梯裡、以及在一些比較人多的公共場所,建議佩戴口罩; 人生病的時候,尤其是出現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時,佩戴口罩,避免把病原傳給其他人員;在特定的環境內,不管是去醫院就診還是陪同親友去醫療機構,在醫院的環境內要佩戴口罩。 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儘管多地疫情風險已經降級,可自我防護意識一定不能丟。學生們已經陸續開學復課了,那麼學生們是否全天戴口罩,國家衛健委針對學生戴口罩的問題是這樣建議的|:低風險區校園內學生不需要戴口罩上課了。
就算你叫孩子們戴著口罩,因為學生們覺得憋悶,好多都是把口罩悄悄拉到下巴那裡裝樣子。天氣熱,教室人多,本來就憋悶,在戴著口罩,也確實戴不住了。所以現在學校裡已經不再強調必須戴口罩了。
並且像我們這裡的高三都是全封閉管理,不接觸外人,戴不戴口罩沒有啥必要。但是那種走讀生,在上學和回家的路上還是建議戴著口罩的。那樣相對來說還是安全的。
-
9 # 小高孕育記
國家衛健委給出戴口罩新指示,對此你怎麼看?
天越來越熱,很多人都在說高溫天能摘口罩嗎?真的感覺快要窒息了。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摘下口罩自由呼吸呢?
據專家吳尊友表示,目前在低風險區,通風好的地方可不戴口罩。
哪些地方不需要戴口罩呢?戶外寬敞的地方,比如公園、廣場等。在自己家裡以及學校安全地區沒有必要戴口罩。那麼哪些地方需要戴口罩呢?在空氣流通不好、密閉的地方,比如飛機、地鐵、公交車、高鐵、電梯等,應戴口罩。去醫院或者一些公共服務視窗,像比如超市或者銀行的櫃檯也要戴口罩。所以我認為就算天氣熱,口罩該戴還是要戴的!
雖然在低風險地區,通風好的地方是安全的,但個人感覺,除了在家裡,我們出門的時候還是儘量戴上吧,畢竟現在疫情尚未結束
回覆列表
國家衛健委給出戴口罩新指示,對此你怎麼看?
5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釋出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在通風條件良好並且能夠保持比較好的、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
進入夏季以來,天氣漸熱,佩戴口罩受到了一定條件限制,關於究竟什麼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馮錄召研究員代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中心給出了人們最新指示,兩種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①在戶外,比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包括操場,是不需要佩戴口罩的,尤其在劇烈運動的時候更不能佩戴口罩;②近期沒有新發病例報告的低風險地區,其實我們在辦公室、會議室、工地、學校,能夠保持通風條件和相對的安全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也不需要戴口罩。近期發生的多起事故,例如中學生上體育課戴口罩跑步引發猝死等,都和人們在不應該佩戴口罩時而戴了口罩有關,所以佩戴口罩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與此同時,馮錄召研究員也指出,在下面三種情況下,人們要克服困難,必須佩戴口罩。其一是在一些比較封閉的公共場所,比如公共交通工具裡、電梯、人多的公共場所裡面,建議佩戴口罩,因為剛才也提到過,可能會接觸一些感染狀況不明的人員;其二是當人生病的時候,尤其出現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狀要佩戴口罩,主要是為了避免把這些病源傳給其他人,這不僅在疫情期間,將來在任何時候都要遵照這個原則,生病的人要戴口罩;其三是在特定的環境內,比如去醫院,不管是去醫院就診,還是陪同親友去醫療機構,在醫院這種場所內要佩戴口罩。所以,這三種情況下,建議還是要規範佩戴口罩,來降低感染的風險!
口罩在疫情中起到很重要的防護作用,主要是保護呼吸道,可以預防呼吸道飛沫的傳播,減少病毒或細菌的侵襲,預防感染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預防有害物質的入侵,也可以減少交叉感染的機率。目前疫情防控已經進入了常態化防控化階段,部分市民有了鬆弛懈怠的心理,比如有些人就開始摘口罩。當然在當前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的情況下,在人流不多、間隔距離較大的空曠地帶,適當摘下口罩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處在密集的人群裡,則一定要戴上口罩,咳嗽、打噴嚏的時候,也一定要戴上口罩,這些防疫期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保持住,有了這些好習慣,就能守住對抗新冠疫情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當前我國防疫進入常態化階段,在必要的時候佩戴口罩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的防疫作用;但是,事無絕對,我們也必須辯證地看待佩戴口罩問題,不能不顧實際情況而盲目地佩戴口罩,總之還是要堅持“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為轉移”,該戴必戴,不需要戴就別硬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