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博愛一生3574598

    看了題主的資料 是恆大球迷吧 這種問題其實有啥可問的 首先我是國安球迷 從外人的角度看 上港收購了根寶的東亞 現在場上很多原東亞的人,而且請關注一下收購的時間點 2014年11月 距今6年不到 當初恆大球迷說的進入時間晚 沒有青訓很正常 怎麼現在到問上港了呢?而且好歹上港目前主力陣容裡還有原東亞的人 還出了個武磊 恆大現在陣容裡還有當初收購廣藥時的人嗎?其實這事兒吧 除了魯能 別的球迷誰也別說誰 國安同樣現在沒有幾個自己青訓的人 張稀哲算一個 侯森算一個 其他貌似也沒了 自從收購了威客瑞以後國安也無青訓了 恆大球迷還是別挑事兒了 關注好自家青訓 某一天全國球隊很多人都是恆大出來的 那才是硬道理

  • 2 # 平地一聲雷

    我們做人要實事求是,答案是:沒有,一個都沒有!

    不服來辯。

    “不管你信不信,總之我信了”?有人全款買車,然後重新把車的外殼裝修重新改造一遍,最後他向外界宣稱這是他自主製造的車,你信嗎?他敢說,但你肯定不敢信。

    上港成立才5~6年,所有的本土球員都是整體打包前上海東亞,購買後換成新殼上港,隊徽和隊名都改了,但並不能改變這些本土球員都是徐根寶青訓的事實。徐根寶是徐根寶,不是上港。因為徐根寶的青訓產品,不僅供往上港,還要供往申花。

    有些上港球迷,徐根寶三個字掛在嘴邊的時候,似乎很尊敬的樣子,但臨了卻在背後,把徐根寶十年磨一劍的努力偷走,硬是把徐老的十年心血說成是上港青訓,這是務虛,也是不尊重事實的自欺欺人。

    其實,在青訓這個問題上,我們最忌憚的就是務虛,把無說成有,把有的說成無。也別張冠李戴,把別人的東西說成是自己的,強行加戲。你買的是一批成品車,不代表你買了人家的核心技術(青訓體系),也不算是買走人家的整個生產線。

    有些上港球迷的言論令人摸不著頭腦,不僅沒維護好俱樂部的形象,反而有點倒鉤的味道。還好上港俱樂部對於青訓還是很重視的,這些年也是實打實的投入。其實,只要是真心辦青訓的球隊,都值得我們去尊敬。

    有的球迷,總覺得青訓跟種瓜一樣容易,認為只要澆水施肥就能長大結果。其實,這是對青訓的最大誤解。青訓,需要多年的付出,但這種付出,不一定能夠有豐收的喜悅。青訓,是一種廣種薄收,漫山遍野的種植,能出一顆好樹苗就已經了不起,能夠長成參天大樹的,更是鳳毛麟角。

    一個武磊武球王,在我們中國就是“村裡唯一的希望”,但在西班牙,這種水平的球員遍地都是,徐根寶的十年磨一劍尚且如此,更遑論其他。

  • 3 # 財經大觀察

    上港很多球迷在年初根寶9900歸屬申花後哀聲一片,感覺青訓優勢瞬間坍塌,未來一片漆黑,而年末U23冠軍德比獲勝,又趾高氣揚,彷彿青訓實力又一夜翻轉,其實都大可不必。我們球迷要關心,俱樂部也要積極推介宣傳,幫助上港青訓,可以從一點客觀的瞭解和認知開始。上港源自東亞,上港一線隊的大部分隊員來自根寶青訓,這是事實。但自從2015年上港集團接手後,上港一直在致力於建立自己的青訓體系。有人說上港青訓全是根寶青訓,也有人說上港沒有青訓都是買來的青訓,這都是以點概面。依託上海青訓資源,拓展覆蓋全國的合作伙伴,大投入培養精英人才,這是上港想做和在做的。建立識人、育人、用人的青訓鏈條,遠不是買個梯隊那麼簡單。根寶在上港奪冠後稱陳戌源不負所托,而著名根寶黑周亮慨嘆上港“可怕的不是有錢而是有人”,從正反兩方面印證了上港在人才培養上是有所作為的。根寶基地和幸運星是上海足球青訓的兩大主力。根寶基地貢獻了大量人才,主要集中在崇明一期(8990武磊曹贇定張琳芃等)、崇明二期(9394賀慣林創益傅歡等)、崇明三期(9900劉若釩朱辰傑蔣聖龍等,現屬申花),而由申思祁宏張勇等創辦的幸運星也貢獻頗多,比如幸運星9596(徐駿敏呂品等,現屬申花)、幸運星9798(魏震俞豪雷文傑等,同年齡的胡靖航陳彬彬來自根寶基地),都是全國前三的隊伍基礎。上港一線隊及預備隊主要由崇明一期(山東全運冠軍)、二期(遼寧全運冠軍),以及幸運星9798為主的天津全運冠軍等三批球員組成,年齡結構非常合理,這批球員就是全國同齡段頂尖球員。今年上港一線隊中超奪冠,首屆U23聯賽,上港以9798球員為主,輔以三名9394球員,奪得冠軍。兩三年內我們的人才儲備全國領先,這個自信必須有。由於根寶年事已高,根寶放棄了使用9900梯隊打中乙的想法,將其整體轉讓給申花,根寶基地現在僅存一支小隊(U17為主混編,今年參加業餘上超聯賽名列第六)。所以上港源於根寶,但不可能永遠依靠根寶,這是上港一開始接手時就確認的。2014年底上港收購東亞時,根寶要求保留當時全國最強的9900,上港就依託幸運星組建了自己的9900梯隊。這個梯隊一開始成績並不突出,水平遠不及根寶9900,全國也就是8-12的水平,但在陳旭峰教練的調教下,2016年末在瀘州拿到了一個U17冠軍(根寶、魯能、恆大未參賽),敝帚自珍,上港俱樂部開始對其重點培養,2017整隊赴巴西集訓一年,2018參加青超聯賽以較大優勢獲U19A組冠軍,同時獲得賀歲杯冠軍、全國錦標賽亞軍、U19足協盃第三。雖然許多國青、各中超一線隊U19球員未參加青超,但這個成績也表明:只要重視,只要教練好,黃沙之中一樣可以淘出真金。上港U17/U16(01/02)基礎不好,水平更差一些。但進步也是明顯的。成績由年初的全國錦標賽第29/14,提升到足協盃第9/4。比較關鍵的是,U17隊中的幾名核心球員,如任麗昊、劉祝潤等,顯示出不錯實力,已經開始跳級打青超U19,並進入國青隊。對於這個年齡段,我們不要對梯隊整體有過高期望,但可以關注幾位重點球員的成長。上港U15(03)的水平,是很不錯的。這個梯隊拿到了2018青超第3和全國錦標賽的第3。上港給這個隊配了日本教練團隊,據看過比賽的人說,傳控很有味道。U15及以上年齡的梯隊,重要的是拿到全運會組隊權,拿到組隊權就有市足協的大量資源傾斜配置。2021年陝西全運的U20組,上海最有可能參賽的是申花0102梯隊,這個梯隊原來是隸屬根寶基地的江鎮中學0102(費爾南多朱越齊龍等),2015年後轉隸申花,拿過U13全國冠軍,近年來加入少量新疆球員,是全國排名前三的隊伍。而上港主要是爭取U18組的組隊權,就是現在的這支U15梯隊,好好培養,還是很有希望的。按照足協要求,中超球隊要求配置U19/17/15/14/13五個級別的梯隊。更小年齡的梯隊,上港還在組建中,今年必須完成,明年必須參賽。不過不用太擔心,聽說這個任務上港似乎已經悄悄完成了。所依託的,應該是幸運星旗下的校園青訓。上港關聯的上海足球特色學校不少,比如著名的平四、康城實驗等。康城實驗屬幸運星,是上港的低齡梯隊球員重要來源,康城U14是2018全國季軍,實力也是相當不俗的。但是,校園青訓本就廣種薄收,小球員的去向也並不確定,幸運星、康城、平四等,同時也與申花有合作關係。上港相對鬆散的合作學校模式與恆大、魯能較為緊密的足校模式孰優孰劣,也許還需要一段時間驗證。上港與申花對本地低齡優秀球員的爭奪戰,估計也會一直持續下去。

  • 4 # 大地啊啊大地

    首先我在上海上學,從自己身邊的親身感受來說,上海的業餘足球和青少年足球相比於國內其他地方來說確實發展的很好也比較完善。每週週末我們學校的四塊人造足球場都會用來辦上海市業餘聯賽和青少年足球培訓,會看到很多家長陪著孩子來訓練踢球,都是四五歲的孩子,足球場周圍各家的私家車停的滿滿當當。而且上海市中小學的足球聯賽辦的也挺規範的,像靜安區的青少年代表隊在全國也是前茅。總體來說,在青少年足球和業餘足球這方面上海確實還是很有優勢的,畢竟上海的居民生活質量普遍比較高,也有錢給孩子投資花錢,另一方面上海的場地和設施相對還是比較多的,當然,個人覺得相比於需求來說,現在的足球場地還是很不足的,無奈上海地價貴啊,多建兩塊球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吧。

  • 5 # 天下石事

    從最表面來看,中國的青訓差在青少年的教練水平上,哪怕徐指導的崇明基地教練水平也只能說差強人意,用上港佩雷拉的話來說中國足球運動員的基本功有很多問題,上港、魯能目前都是國內青訓做的比較好的俱樂部,但是很可惜即便是這些隊伍的青訓水平,在國際教練眼裡依舊是有問題的。

    實事求是說,崇明島的教練組年齡都偏大,他們雖然也在不斷學習充電,但是世界足壇的發展太快了。崇明的成材率很高,那是因為徐指導搞青訓的眼光、激情、精神等建設都很棒,但是沒有高水平的外教和少壯派加入的話,球員長大後還是很少能夠和世界接軌,這就是事實。好在東亞1期的球員3-5年內有退役的已經表態願意去深造和回崇明繼承徐指導衣缽。青訓教練問題其實更多的是無奈,老甲A時期的球員退役後願意做教練的太少了,主要因為不賺錢,國外好的教練團隊又價格不菲,所以這裡又引申出另一個方面。

  • 6 # 籃球小將52

    上港俱樂部優勢首先就是背靠上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俱樂部重視青訓的傳統。要培養全面成長的球員。青訓球員成長當中,俱樂部會投入精力和財力去幫助他們一起去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給青訓球員設計和規劃人生道路,這是上港俱樂部梯隊建設的一部分,目前還在不斷完善中。‘做好人,踢好球’,這是培養青訓球員的大方向。那些無法最終成為職業球員的,會給他們爭取進大學的機會,所以對球員在文化基礎上的要求,俱樂部一直沒有放鬆過。

  • 7 # AdobeRGB

    上港有陳彬彬吧 是U23國家隊的隊長,在那個球隊裡面身價也是最高的。

    但是亞洲盃的表現個人感覺很一般。

    陳彬彬,出生於1998年6月10日,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現在效力於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的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

    2018年3月16日,入選U23男足國家隊集訓大名單。2018年5月首次代表中國男足國家隊出戰。2018年8月8日,入選第十八屆亞運會男足U23名單。

    1998年出生的陳彬彬,出自於上海普陀青訓體系。他的啟蒙教練歸志華,曾經培養出了毛劍卿、成亮、魏震等球員。在普陀男足逐漸展露頭角之後,陳彬彬被輸送到了崇明根寶足球基地,與胡靖航、施曉東等隊員一起成為了崇明根寶足球基地97/98梯隊中的一員。2014年,上海上港集團正式收購當時的上海東亞隊之後,這批當時的U17梯隊也一同被納入了上港的青訓體系。

  • 8 # 懶懶的樹袋熊021

    中國足球青訓差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體能差;二是基本功差;三是職業素養差。

    體能方面:中國的家庭都把孩子當成寶貝,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從小嬌生慣養,好吃的好用的都是孩子的,嚴重缺乏吃苦精神和頑強的毅力。所以訓練量不足,達不到體能要求,賽場上不是腿抽筋就是跑不動,甚至出現散步哥、躲球哥。同樣的熱身對手,南韓贏了對手,而我們卻被對手狂虐。難道差距還不明顯?南韓只所以能贏,跑動距離大於對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前幾年中國足協的體測也取消了,沒有身體哪有對抗?國內球員都是同樣的身體與技術,中超賽場看不出什麼,一旦在國際上比賽,好劣立判。

    基本功方面:可以說中國球員基本上沒有基本功,球性不熟,盤帶技術粗糙,過不了人,突破不犀利,傳球不到位,射門打高炮,特別是射術成了中國球員最大的軟脅。本身黃面板爆發力不行,再沒有細膩的技術,在國際賽場還不被打成篩子?沒個人技術作支撐,再好的戰術也白搭,就是請來了戰術大師裡皮,在世預賽上還是逃不出折戟沉沙的命運。

    職業素養方面:華人素質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中國球員談不上什麼職業素養,球技稍好點就耍大牌,當球霸,擠對教練,擠對更優秀的隊友,為了錢不擇手段。掙了錢就開公司,做餐飲,心思二用,哪還能把精力用在球場,更有泡妞包小姐,吸毒,賭球,沒有什麼榮恥了,哪裡還有什麼國家榮譽?

    此三個問題不解決,中國足球難有出頭之日。

  • 9 # 使用者名稱已顯示

    --------------------------------------------------------------------

    上港青訓也算是在努力了,但這畢竟需要一個過程。

    去年一線隊在迪拜冬訓,而留在上海的青訓梯隊也沒有閒著。由於受到疫情影響無法集中訓練,梯隊教練們給隊員們佈置了居家期間需要完成的各種“作業”。

    為了保持良好的體能和競技狀態,大家利用居家環境,創造條件來進行一些基礎訓練,例如平板支撐、卷腹、室內單車等,有條件的則進行簡單的有球訓練。

    技術部教練每週選取歐洲精彩賽事,傳送連結給隊員並提出若干問題,隊員們積極配合,透過線上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了淮上的《破雲》,非常驚豔,然後看了她的《離婚》,《提燈看刺刀》,為什麼感覺水平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