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端木建
-
2 # 胡瑞嵐298
方孝孺是儒士,齊、黃是書生!兩人說削藩沒錯,漢景帝時也是削蒲,吳楚七王之亂被鎮壓下去;那麼,建文帝削藩為何丟了皇位,首先,其責任在明太祖朱元璋,倘若大將籃玉健在,朱棣的燕軍便不敵建文明軍,朱元璋殺武將,導致建文帝身邊少了漢之周亞夫;其次,削藩由猛到緩,第一年削了6藩,到次年欲削北平的燕王時,他裝瘋導致削藩停滯,而燕王暗中積累實力,準備叛亂;最後,朱棣叛亂時,藩王大多中立,寧王被他拉下水,獲蒙古騎兵力量增強,而建文顧忌名聲,對反賊朱棣不敢下死手,所任用主將李景隆是庸才,這才是雙方攻守逆轉,朱棣攻下南京,建文生死未卜,假如建文用濟南的鐵庸,雙方鹿死誰手很難預料!
-
3 # 小胡的人生百態
回到啦,方孝孺齊黃之流真的誤了建文皇帝的大業嗎,撤藩該古法是否正確?回答撤藩是正確的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可問題這不是誰都可以做的來的,最簡單的漢代的七國之亂,如果不是當時的皇帝,有能力擊敗當時的七國說不定中央早換人了,建文皇帝太過於急功近利了,不懂人心他本來可以用最平穩的方法,就可以做到,可是他用了最笨的方法,最激進的方法,建文皇帝憑年齡都可以把朱蒂給熬死掉,可是建文皇帝的手下怎麼說呢,太過於書生意氣了也有可能建文皇帝太過於聽信手下人的話性格決定成敗,建文皇帝是可悲的,但是歷史沒有後悔藥成王敗寇就是這麼殘忍。
朱允炆(一千三百七十七年十二月五日—?),他是明朝第二個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太子朱標的兒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又被叫允文、允汶。性好:溫柔爾雅,喜歡讀書。朱允炆從小就很聰明,很愛學習,而且非常孝順。他十四歲時,家父生病,他小心伺候,每天都不走開一步。就這個樣子將近兩年,在洪武二十五年(一千三百九十二年)家父病死,自己就立為皇太孫。
朱允炆在為他父親守孝因為大度哀傷而身體消瘦,朱元璋安慰他說:“難道純孝顧不上我麼”。渴望堯舜那樣的皇帝和朱標非常相似。如果父親不存在,他只能勉為其難保住皇位。朱允炆不那麼霸道了,還在於朱允炆身邊沒有政事和軍事人才。他有兩位人選一個是黃先生,另一個是齊先生,他們都是學生。黃子成曾經在東宮伴讀,後來在寺卿。齊泰被任命為兵部尚書但他不對打仗不瞭解,然而戰爭還尚未開始,方先生接到皇上的命令進入北京,很高興他的日子到來了。
他是個大人物,他有一種感覺,他會被提到更高的職位,他很快將他人和他的兒子女兒送回家鄉,而他則去了京城。皇上立即召見方學士,高興地交談著,這兩個人有著幾乎相同的政治觀點,他們都想以仁義來管理國家。朱允炆讓他當翰林侍講,主要是給皇帝講述但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成為主持朝局的人。第二年,他被提升為五品官。從那以後,他沒有宣佈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但是朱允炆相信他並且在大事上都聽從他。
皇上和臣子看起來非常相似,非常高興沒想到從不被重用到受到皇帝如此優待。顯然沒有想到危險已經降臨,他主要的意思就是叫他進來唸書。事實上,朱允炆此時並不需要他灌溉儒家的理論,朱允炆已經非常儒家了。然而方孝儒認為這還不夠,方孝儒很想實現廉政的理想。在朱元璋這裡沒有到達,想要在朱允炆這裡成功。方孝儒有一整套思論與想法,看到土地合併是嚴重的他想實施井田制,井田制是西周時期的產物。王莽曾經實施過但失敗了。好兄弟告訴他時間不對,他不理睬。
要不是後來的靖難之戰,方孝儒早就成了第二個王莽也失敗了本來不可行的到什麼時候都不行,有一天方孝儒說,“陛下今天我們需要改變體制,制定新的政策。可在這之後朱元璋在洪武朝上大殺武將勳貴,這一決定竟給自己在戰場上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與謀亂。更要命的是這樣,朝廷內有頭腦的大臣也所剩無幾。朝廷上所重用的等人都是讀書之人,也就在治國上他們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大多“都是讀書人,戰事並不是其長項”。可最後反倒落了一個“誅九族”。
建文帝沒有多大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雖用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軍權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卻沒想到李景隆卻是貪生怕死之人,氣量粗鄙,死腦筋,這才使敵人先後在大戰中大敗,幾十萬大軍幾乎沒有生還。戰敗後,他本該嚴懲他的表兄弟,重新打起士氣,再一次集合兵力再戰,可是他就是因李九江是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誅九族,讓臣子和軍兵時時憤怒不已。敵人殺入軍城之時,建文帝的“表兄弟”,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依然開門迎敵,最終使得南京失守,一系列的導致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最後,建文帝的懦弱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根據歷史所學,朱允炆從小性格溫順,至孝,仁厚,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正是君子所保有的,但是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就顯得“有勇無謀”了。在大戰中,賊子多次衝鋒在前,也正這樣,他多數身陷困境,處境幾乎必死。但朱允炆卻給軍事將領們下詔,說“現在將軍士兵們與我的叔父對戰,卻不忍心去殺害叔父”。就是因為這樣,朱棣早就應成為一具屍體,可他卻多次逃生。藉口此為北軍充當前衛與後殿,而南軍作戰中束手束腳,多疑不信。最終導致了被朱棣的推翻。但是這些歷史的創造者既將大事盡為圓滿,誰都不會笨到像建文帝一般,竟做出戰場上不要殺死已是對手的朱棣的荒謬要求人物的虛廢極為常見,但朱允炆卻又如此年少無知,一代王國就變成了一代亡國。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稱帝后,為了大明江山永固,他將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做了藩王,“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朱元璋在世時,外地藩王謹言慎行,可隨著朱允炆即位,藩王們逐漸尾大不掉,對皇位產生威脅。
長久以來,關於朱允炆丟了江山的原因,史學界逐漸有一個共識,就是朱允炆一上臺就削藩。建文帝削藩是從最弱小的藩王開始的,這讓最有實力的燕王聞到了一個極其危險的訊號,也給朱棣充足的準備時間。
繼位第一年,被朱允炆廢掉的範圍有周王、代王、湘王、齊王、岷王。這五個藩王劣跡斑斑,可沒有威脅到朝廷統治,比如遠在雲南的岷王,再比如造成湘王舉家自焚,這就過分了。
問題來了,朱允炆一登基就削藩,正確嗎?先來句總結,削藩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藩王手中擁有強兵,這對朝廷是極大地威脅。但是,朱允炆在削藩犯了兩個致命錯誤,一是前面提到的削藩順序問題,將朱棣放在最後;二是犯了草操之過急以及急躁輕敵的錯誤,認為藩王在皇權下壓力下就會束手待斃。
從決定削藩那一刻起,朱允炆自我幻想,認為自己的皇叔們能心甘情願地配合削藩。完全沒有意識到,削藩完完全全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前期五名藩王的順利被削,勝利來得如此突然,讓朱允炆有些飄飄然了。
可朱棣絕不會坐以待斃,翻閱史書,我們發現一個令人唏噓的現象。就是靖難之役已經開始了,朱允炆對如何處置朱棣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更令人不解的是,朱允炆竟然對前線將士下達了不許殺害朱棣的聖旨。
“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祥之甚。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這就尷尬了,讓將士不傷害朱棣,這讓浴血拼殺的將士們怎麼想?常言道,擒賊先擒王,只要先消滅的敵人的首領,才能徹底戰勝敵人。
要知道朱棣起兵本身就是反叛,他一死,“靖難之師”則會不戰而敗。在靖難四年時間裡,正是朱允炆的這條詔令,讓朱棣一次次逢凶化吉。在東昌之戰中,燕軍打敗,主將張玉更是戰死。
燕軍殘部在撤退過程中,朱棣斷後,結果追擊明軍的數百人不敢進逼。另外,滹沱河之戰中,朱棣竟然在明軍陣地中野宿,被明軍發現後又穿營而過,結果明軍“莫敢一矢相加遺”。這樣的撤藩方式,朱允炆焉能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