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高階中學語文課本中,有篇課文叫《談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四首》,其中解釋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有句話說明月別枝驚鵲“”這句話實際上就是“月落烏啼”【張繼《楓橋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烏啼”說得更生動些”。 大家說說“明月別枝驚鵲”到底和“月落烏啼”相不相同?
17
回覆列表
  • 1 # 綠色重陽

    辛棄疾的詞明月別枝,是寫月亮初升掛在樹梢,掠過書梢時驚動了鳥鵲。而唐、張繼詩是月落鳥啼,時間上是深夜時分。

  • 2 # 文旅攬勝

    這是辛棄疾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作於他貶官閒居江西之時,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這闕詞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恬靜自然,生動逼真,用平淡的景物表現出作者淡然物外的境界。

    而“月落烏啼”出自南宋張繼的《楓橋夜泊》。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瀰漫著滿天的霜華,面對巖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夜半時分,蘇州城外的寒山寺淒冷的鐘聲,悠悠然飄蕩到了客船。

    “明月別枝驚鵲”跟“月落烏啼”,在寫法上同樣運用了寓情於景的手法,抒發了詩人漂泊他鄉的孤愁情懷。詩人並把熟悉的月夜下鳥嗚聲,山村風物等等形象巧妙的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

  • 3 # 使用者名稱劍膽琴心

    首先,前者是月出,描寫夏季;後者看似寫月落,實際寫日出,寫秋天。日與月,夏與秋,季節輪迴,人世浮沉榮辱。都是作者心路。

  • 4 # 山岩談詩論文

    我在一本《高階中學語文課本》中讀到過這個課文,題目叫《談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四首》,課文選自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藝雜談》,作者朱光潛。

    首先說朱光潛先生的文章,能選入語文課本,肯定是很好的,但也有不夠嚴謹的地方,再加上古詩詞即使是專業的古詩詞研究者也難免有理解的不到位,也很正常。

    朱光潛先生在談到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明月別枝驚鵲”時,(他說這句話實際上就是“月落烏啼”,【張繼《楓橋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烏啼”說得更生動一些)

    西江月 .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秋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楓橋夜泊 .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對於朱光潛先生說“明月別枝驚鵲”就是“月落烏啼”的觀點,我是有看法的。

    夏天入秋,號稱“秋老虎”可見白天比較熱,所以辛棄疾選擇晚上夜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就是一篇夜行日記。由於古時候沒有手電,夜行人一般習慣選擇明月之夜。

    辛棄疾出發的時間,應該是日落黃昏就開始出發,這時候他看到:“明月別枝驚鵲”。

    別枝”一詞不是月落,而是在東邊山頭,先掛在樹枝上,隨時間推移,慢慢向頭頂偏移,離別枝頭。至於“驚鵲”是藝術手法,以前我經常砍柴,天快黑時山上的鳥會亂飛亂叫,好象說:“黑了,黑了,快回去,快回去…”等等。也有人說鳥兒對光敏感,日落時會亂飛。這樣理解也不矛盾,辛棄疾說鳥因月而驚,其實就是藝術手法。

    辛棄疾的這首詞的整個過程,是夜行時,剛天黑看到月升,看到鳥飛;再繼續行走,到半夜聽到蟬鳴,當行至田間小路時聽到蛙聲,並議論說“今年應該是個豐收年”;到天快亮時,下了幾點雨,天上有幾顆稀星,再拐個彎就到了舊時茅店,就可喝點小酒,就可以休息了。

    對於詩詞的理解,境界高深的人往往理解很深,但最起碼要透過咬文嚼字,對文章的原意有個最基本的理解。

    由於整個晚上都在夜行,所以這個“月”是明月,“明月”就是“滿月”整個月亮是圓的,而且天黑時升起,天亮時“月落”,整個晚上走路都看得見,這個“明月”二字用得很講究。

    我認為《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就是一篇夜行日記,就是個走夜路的過程,如果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來,就什麼味道也沒有,但填成詞,並進行語言加工,就很美了,這就是“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再看張繼的《楓橋夜泊》中的“月落烏啼霜滿天”

    這首詩的頭就是“月落烏啼霜滿天”,第二句才是“江楓漁火對愁眠”,可見時間也是日落黃昏,天應該還沒黑,還能看見紅紅的江楓,然後慢慢的就黑了,江楓也就睡了。

    從文字的排列順序,第一個字是“”,可見他看到了月亮,這時候月亮還沒有落山,那月光的清輝就象地上的寒霜撒滿乾坤,這就是“霜滿天”(李白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同時看到烏鴉在嶺上亂飛,並聽到它們唦啞的叫聲,他本來就很愁,這烏啼更給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可見月亮慢慢的就落山了,那紅紅的“江楓”也就漸漸的失去了顏色而睡了。

    天剛黑的時候月亮也落山?是的,這個月亮是彎彎的,是上弦月,正因為月亮落了,天地間一片黑暗,不能夜行,所以張繼把船停在了岸邊,所以這首詩的題目才叫《楓橋夜泊》

    總之,古詩詞用字是很有講究的。

    我認為張繼詩中的“月落烏啼”與辛棄疾詞中的“明月別枝驚鵲”是很不相同的

    兩個作品中的月亮所處位置,一個是西邊,一個是東山;一個是月落一個是月亮升起來;一個是彎彎的上弦月(又叫“新月”。天快亮時才出來的叫下弦月,又叫“殘月”),一個是圓圓的明月(又叫滿月);一個是看不見而停下來,一個是月光明媚而正在夜行。一個是愁而用“烏啼”更是給心靈造成一種悽皇的感覺,而辛棄疾只是晚上在夜行,並無愁思,所以驚飛的鳥是山鵲麻鵲或者喜鵲之類。所以這兩個作品中的兩句話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 5 # 老師叨叨玉帶飄

    “明月別枝驚鵲”和“月落烏啼”雖然都寫到“月亮”,但是它們在使用意象、作者心境、表現手法上都是不同的。

    首先,意象不同

    “明月別枝驚鵲”,用的是“明月”和“喜鵲”這兩種讓人心生喜悅之感的意象,而“月落烏啼”雖然也用到月亮,卻是正在落下的月亮和象徵著不祥的啼叫的“烏鴉”。

    第二,心境不同

    不同的意象傳達出作者不同的心境,“明月別枝驚鵲”體現了作者在皓月當空,喜鵲飛起時喜悅,敞亮的心境,而“月落烏啼”則寫出了作者的滿腹惆悵,甚至是傷感。

    第三,寫作手法不同

    “明月別枝驚鵲”採用以靜襯動的寫作手法,而“月落烏啼”則以動襯動,透過“落”、“啼”把作者內心的傷感表現的淋漓盡致。

  • 6 # 文字拾荒人

    古人寫詩詞,多用典故或參考相同意境下的名句,此兩句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意境相同

    關於“明月別枝驚鵲”一句的出處,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化用了唐代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的意境,另一種認為是化用了蘇軾《杭州牡丹》詩“月明驚鵲未安枝”的意境。 “月落烏啼”和“月明驚鵲”都能說明烏鵲的驚飛是由於光線的變化(因為烏鵲對光線的變化是極為敏感的),此句應理解為月亮離開了鵲和枝而躲進了烏雲。

    二、組句結構相同

    “明月別枝驚鵲”由三個偏正片語表述三種景物 , 形成物象排列並與“清風夜半鳴蟬”構成精巧的對仗 , 從而勾畫出清新愜意的優美意境。這和辛棄疾《鷓鴣天》中的“平岡細草鳴黃犢”、馬致遠《天淨沙》中的“枯藤老樹昏鴉” 同一筆法 , 主旨不在敘述事物之間的因果承繼關係 , 而在並列點染氛圍 , 營造意境。作家著重的是生動的景物 , 而不追求動作的原因。

    同理,“月落烏啼霜滿天”,將所見的“月落”,所聞的“烏啼”,所感覺到的“滿天霜”並列寫了出來,從而獲得強烈的藝術效果。月落西山時,棲鴉的夜啼 , 滿天秋霜霧濛濛,加深了深夜孤寂之感 , 使羈旅之情更為深重分 。

    三、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兩句,從修辭角度,宜看作互文,是說在清風徐來月明如晝的夜半時分,蟬長鳴著飛離樹枝他去,喜鵲被明亮的月光所驚,也喳喳叫著從棲止的樹枝上飛起。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詩人對詩中事件景物的描述是一種倒敘結構:先寫所見之景,後寫夜泊,而不是寫先到客船再寫所見之景。詩人運用的是“互文”這一藝術手法,為了突出一夜愁眠,詩人將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的次序,重新作了安排:他首先將所見的“月落",所聞的“烏啼”,所感覺到的·霜滿天"寫了出來,然後,才追敘其在天明以前的情景,從而獲得強烈的藝術效果。 “客船”即張繼自謂。夜半鐘聲,客船初到,而江楓漁火,相對愁眠,則已月落烏啼。詩人悲苦之情,俱在言外。

  • 7 # 福韻緣

    這是南宋詩人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詩句"明月別技驚鵲"。和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詩句,"月落烏啼”。都是描寫夜晚的詩。

    1、兩位詩人都選擇夜晚的景像,都選擇鳥類來豐富詩的意境,畫面感和靈動性,表達自己的心情。

    2、兩位詩人都寫到月。詩人辛棄疾選擇的是明月和鵲,詩人張繼選擇的是月落和烏鴉。相同的題材,不同的畫面、意識、思想。

    3、兩位詩人相同的夜晚,取時不同。詩人辛棄疾選擇的是”半夜”。詩人張繼選擇的是”傍晚"。夜相同,吋不同。

    4、同樣寫鳥類,以物抒情。但鳥的形態、動作不同。一個別枝(斜出的樹枝),站在樹枝上。一個鳴啼,在嗚叫。

    5、同樣膾炙人口的兩首詩,給人的氣氛、感受的心情不一樣。同是夜晚的景象,表達的思想、意識不同。

  • 8 # 小青椒爪爪

    教科書上的說法,是指它們都暗示著黑夜到來,所不同的是,明月別枝驚鵲描寫夜色的漸濃,有日本恐怖片的心靈震顫之感,比月落烏啼這樣的美國血腥恐怖片更加細膩生動,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細細品味便知。

    首先,明月比月更為光亮。明月別枝驚鵲的明月,明確告訴我們,這是一輪圓月,它的光亮越大,落下去後夜色就更濃,因為對比更為強烈。而月落烏啼的月落,則指一般的月光,前後對比的衝擊力遠沒有明月與黑夜劇烈。

    其次,別枝和落也不一樣。明月別枝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剛好照應著辛棄疾趕路的情形,因為是趕夜路,所以一直留心著明月的光亮,古時候沒有路燈,等到明月一點一點降落下去,直到看不見了,他們也得歇腳了,所以不是明月落的速度真不一樣,而是人的感受不同。而月落烏啼霜滿天的月落,是行船的感受,帶有突然發現的落寞。因此,無論他們對月落的感受是快是慢,都很好地反映出作者的情況。在這一點上他們雖然不同,但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最後,驚鵲和烏啼也不一樣。鵲與烏鴉是不同習性的禽類,鵲鳥喜歡白天行動,所以明月光亮到讓它以為是白天,這跟辛棄疾他們利用月光趕路是一樣的,所以當月落時,鵲鳥的受驚,實際上也就是辛棄疾的驚訝,情景合一。而烏鴉習慣夜晚活動,月亮落下反而讓烏鴉啼叫起來,準備活動了,這雖然增加了氛圍的陰森感,卻不是跟作者的情感融合無間。

    總之,這兩句詩詞都寫得很好,都在寫月落後的夜色,張繼寫出了恐怖的氛圍,辛棄疾則更深一步寫出了心靈的恐懼,張繼的像美國恐怖片,辛棄疾的像日本恐怖片,更加抵達心靈世界,所以更勝一籌。

    以上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9 # 待曉兒

    “明月別枝驚鵲”和“月落烏啼”兩個場景乍一聽感覺差不多,但其實講得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這其中涉及到了詩詞鑑賞的慣用手法和一些傳統文化上的常識,需要了解一下,否則會對詩意產生誤解。

    “明月別枝驚鵲”:場景沒有時間限制,“月”和“鵲”相關

    這句詩是辛棄疾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第一句,我們來看全詞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樣一看,其實辛棄疾寫得很明白了,是在一個雨後初霽的夜晚,其夜行所見的景緻。

    而這個時間其實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只是說是夜晚罷了,而根據情景,大致可以認定接近月圓之夜。

    是說,當夜月明星稀,只能依稀見得七八個星星而已,但卻能在遠處望到如“點”般大小的山峰,可見此時並不是天氣陰暗,而是因為月光太盛,所以導致了星光的暗淡。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月光太亮,導致枝上的“鵲兒”誤以為天光已明,所以不住地鳴啼,像是受到了明月的驚嚇。

    如果要說和這句詞相近的詩,有一首其實基本上是一樣的,那就是王維的《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兩者雖然蘊藏的情致不同,但寫景的手法一般無二,應該是辛棄疾化用了王維的詩句。

    但這個時候,辛棄疾在野外行走,難道是因為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嗎?

    如果仔細讀這首詞,會感覺出一些異樣的情緒蘊含其中。

    這個夜晚明顯太過嘈雜,既有啼叫的“鵲”,也有長鳴的“蟬”,還有池塘中的蛙聲。

    炎炎夏日,又是雨後初霽,這個時候的辛棄疾竟然沒有入睡,反而在荒野當中漫步,這是一種何等怪異的場景。

    我們看蘇軾這樣的文豪夜晚睡不著覺的時候,要麼看著月光感慨一番,要麼找個人來說說話,要麼在花園當中散散步。

    可是獨自一人在野外漫步,這就顯得不太正常了。

    那麼,本著“知人論世”的鑑賞方略,在南宋時期的主戰派人士辛棄疾不在朝堂為國效力,反而在荒野中夜行,其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才有了下闕里明明是舊路,辛棄疾卻彷彿並沒有認出來的樣子,見到舊時的風物一時間有些感慨。

    “路轉溪橋忽見”,大有一種前路不知何方的感嘆。

    “月落烏啼”:是特定時間的一個景象,“月”和“烏”無關

    “月落烏啼”出自唐朝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如果但看“月落烏啼”這四個字,不會太有時空感,但是如果通讀了整首詩,就能知道這是一個特指的時間。

    這首詩的末尾有兩個字,叫做“夜半”。

    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夜半”不就是“半夜”的倒裝嗎,兩者都一個意思。

    其實不完全對,兩者是同一個意思,但有細微差別,絕不是倒裝的關係。

    古人用了很長時間的以地支計時的方式,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用的,這是對一日時間進行“等分”之後才出現的。

    那麼,在古人還沒有對一日之內的時間進行“等分”之前,時間有所如何表示的呢?

    古人以太陽為參照物,選出來日升和日落兩個節點將一天劃分為兩個階段,日升的時候稱為“平明”,日落的時候稱為“日入”。

    那麼,平明到日入這段時間就是白天,日入到平明就是夜晚。

    白天的中間時刻叫做“日中”,夜晚的中間時刻就叫做“夜半”。

    這樣的名詞正好有十二個,對應著一天之中的十二個時間節點,分別是:

    平明、食時、隅中、日中、日昃、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雞鳴、昧旦。

    其中“食時”和“晡時”就是早飯和晚飯的時間;“隅中”和“日昃”其實就是上午和下午;日落之後光線昏暗,故稱“黃昏”,黃昏之後需要休息,稱為“人定”。直到“雞鳴”方醒,醒後到日出的時間稱作“昧旦”。

    這些都是一些流傳下來的比較古老的時間表達方式。

    早在《詩經》當中就有記載: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雖然這種計時方式早就已經棄置不用了,但後世很多文學作品中還有所提及。

    比如: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

    張繼這首《楓橋夜泊》中所提到的“夜半”一詞,也是由此而來。

    那麼我們從中可以推斷出一些時間資訊,首句“月落”,說明在夜半時分是沒有月光的,那麼根據月相變化當知,此時為上半月,只有前半夜可以見到的上弦月,月光並不足。

    那麼,“烏啼”自然就不是因為月光太明亮所致的,而是被當時寺廟中所敲響的鐘聲所驚擾。

    張繼是用了四句詩,將一瞬間的景緻記錄下來,行人既有“愁”緒,鐘聲又到“客船”,這種幽寂的感覺就被一點漁火、數聲鐘鳴所勾勒出來了。

    因為古代人的生活環境、語言習慣等等都和現在有很大差異,所以讀詩歌的時候不能全憑感性去硬猜,而是要多瞭解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識和詩歌創作、鑑賞的理念,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所蘊藏的情感。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20快到了,你有沒有甜甜的情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