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酒壺裡的清茶

    我覺得李商隱與杜甫的人生差不多,都是很疾苦的,有才華但是得不到賞識,到了晚年還是沒有一個大的影響力。直到離開了,才得到世人的知曉。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隱三歲左右,隨李嗣赴浙。不到十歲,李嗣

    李商隱

    去世。李商隱只得隨母還鄉,過著艱苦清貧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隱是長子,因此也就同時揹負上了撐持門戶的責任。李商隱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時期曾“傭書販舂”,即為別人抄書掙錢,貼補家用。李商隱“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回鄉後曾從一位精通五經和小學的堂叔受經習文,至十六歲,便因擅長古文而得名。此外,寫得一手秀麗的工楷與一手好文章。

    唐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陽,結識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輩。令狐楚欣賞李商隱的文才,對其十分器重,讓李商隱與其子令狐綯等交遊,親自授以今體(駢儷)章奏之學,並“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後又聘其入幕為巡官,曾先後隨往鄆州、太原等地。在這幾年中,李商隱一面積極應試,一面努力學文,在科舉上雖一再失敗,但在寫作上則完成了由散向駢的轉變,此後他很少再寫散文。

  • 2 # 燈籬

    如果是單論對詩詞的偏好,哪一位詩人都有不被喜歡的理由,如果被別人強行安利李商隱,應該也是不太愉快的經歷吧。

    林黛玉尚且有“我最不喜李義山”的薄嗔,何況普通讀者。

    詩詞偏好,隨緣便好。

  • 3 # 薄荷八卦

    沒有人可以逼迫你喜歡任何人,但是喜歡和必需學習瞭解又是另外一回事。詩詞的學習是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內容之一,不僅包含了李商隱,還有李白,杜甫,杜牧,李清照等各個朝代的詩人。透過學習瞭解之後,你可以分辨自己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但是學習瞭解是有必要的。不僅是詩句的遣詞用句,還是詩人的背景生活,甚至是詩人所處朝代的歷史變遷,都可以從很多的詩歌裡體現出來。

    如果是身邊的人逼迫你喜歡李商隱,你可以反駁自己有喜歡的詩人,表示你瞭解李商隱,學過李商隱的詩,但是不在你的喜好範圍內。林黛玉尚且不喜歡李義山,別人又有何權利逼迫你喜歡李商隱?

    但是一定要記得,不喜歡不代表不需要去了解,不然真的很可能說出“冷門詩人李商隱”這樣的話了。

  • 4 # 亦有所思

    吃不到的葡萄不但不酸,而且分外地甜。

    這話是錢鍾書先生說的,一般而言,對於詩詞控來說,受眾分為兩種,一則是那些裝扮成至情至性的春情男女,二則是詩詞創作愛好者。

    前者一旦陷到所謂的愛情裡,便痛不欲生,生無可戀,戀無可求,求無所得,直接便合李義山那些無題詩產生無縫聯連。正所謂共鳴是也,所以別管李義山寫的是不是愛情詩,他們都當成愛情詩來讀,讀得一唱三嘆,肝腸寸斷。

    啥?你不喜歡李義山的詩?你好無情哦!你一點也沒有格調,一點兒也沒有情感天賦,好冷血呀!

    我呸!

    他喜歡吃屎就逼著別人也喜歡吃屎,這是什麼鳥道理?把李義山的詩全部匯入愛情模式不是白痴就是傻叉,連詩都讀不懂的人,也配談李義山,這種人的逼迫不用理會,權當放屁好嘞!

    後者就是詩詞愛好者,李商隱開啟一種模式,不管多爛的構思,只要寫得模稜兩可,雲山霧罩,撲朔迷離,其藝術美感就呼之欲出了。再穿插一些華美的典故,再錯落幾個美奐的辭藻,那詩瞬間便脫穎而出,美豔不可方物。

    小可試過,果真是萬試萬靈,再臭的詩只要匯入李義山模式,都會寫得唯美浪漫,深情款款。至不濟也會含蓄分明,典雅百端。

    前人曾經說過,寫李義山詩,全憑才學而為,也就是說,寫成李義山詩,只能證明這個人有才華,但不能證明其會寫詩。因此,一個不大會寫詩的人,你理他做鳥用?直接翻一個白眼,告訴他,哥喜歡的是杜詩,或者王安石,連黃山谷都放在眼裡,至於李義山,小可就不喜歡那種情商智商都低到深淵的樣子。

    你能吃了我?

    切!

  • 5 # 熊紫風

    我不逼你喜歡李商隱,但是你也不能隨意傷害我呀,傷害大多數人的精神支柱啊!你可以不喜歡李商隱,調侃他,我難道就不能說你?什麼邏輯?

  • 6 # 老林的電商生活

    身無彩燕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沒人逼你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但是古詩詞是漢語的魅力所在

    你可以不喜歡 但是也沒有權利去詆譭

  • 7 # 詩詞小姐

    沒有逼迫別人喜歡李商隱,喜歡或討厭沒人說你。

    但是說李商隱冷門詩人,說李商隱抄襲《夜雨寄北》,這是現在年輕人對文化的一種缺失。

    從小學課本到高中課本,十二年義烏教學中,李商隱的詩詞隨處可見,但現在說李商隱是抄襲是冷門,這就有點可笑了。

    李商隱作為晚唐詩人,他的詩詞風格優美,語言婉轉,有寫政治的有寫感情的,設計領域廣泛,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因為三位都在家族中排行十六,又稱“三十六體”。李商隱是傑出的詩人,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出他的才華。

    說李商隱是冷門詩人,那杜牧,溫庭筠豈不是更冷門。

    現在年輕人喜歡與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認識不夠,還大言不慚。

    當今,網路發達,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很多人卻沒有合理利用,有的年輕人不好好學習,整天就夢想當網紅或者明星,卻對傳統文化置之不理,這是一種時代的悲哀。

  • 8 # 司馬情1

    沒人逼迫你喜歡李商隱,也沒有人能夠逼迫你喜歡李商隱。要說逼迫,唯有李商隱本人。他的詩,使你看後欲罷不能,不得不喜歡他。

  • 9 # 武丁仗劍決雲霓

    謝大聖邀!

    不用逼迫,看了我這篇文章,你一定會主動喜歡上李商隱。

    提起詩,無人不知李商隱,在星漢燦爛的唐代詩壇,無論怎麼排序,他都名列前五,即便在整個中國的詩歌長河中,他也是進入前十的大詩人。而說到李商隱的詩,則個個會背“錦瑟無端五十弦”。西方有“莎學”,中國繼“紅學”、“魯學”後,也可能還會出現“錦瑟”學,因為“一篇錦瑟解人難”。

    (一),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題雖作《錦瑟》,但這首詩並不真的只說這種樂器,詩人主要追求的是文字本身的華美。“瑟”是一種樂器,謂“錦”者是說“瑟”上裝飾的非常美麗,所以叫“錦瑟”,這二字給人的印象首先是美好,另外它奏出的音樂可以傳達詩人內心的情意和品性。錦瑟還有一個典故,漢書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素女彈瑟發出的聲音太悲哀,使聽者流淚,泣不可止,帝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李商隱為什麼不說其它三絃、五絃、七絃的樂器,除了已述的原因外,還因為只有五十弦的錦瑟才能傳達那最繁複、最悲哀、最使人不能忍受的感情。柱者,弦底下的支柱,一柱系一弦,故謂,一弦一柱;華年,盛年也,也即美好年華;思者,追憶也,無端者,無緣無故也;每根弦只要一碰它,每個聲音帶出來的都是對過去“華年”的追思。

    (二),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莊子夢蝶也是一個典故,李商隱加了一個“迷”字和一個“曉”字,意為他夢為蝴蝶時,是多麼美麗,多姿多彩,他完全痴迷耽溺在這美好的感情中了,可這感情,如同破曉的夢一樣,那麼短暫,一下就醒了,只留下一個Phantom。望帝者,杜宇也,死後,其魂化為鳥,名杜鵑,也叫子規,這也是一個神話故事。“春心”和“託”是詩人加上去的,“春心”表示相思和愛情,詩人這句表達的應是,我的情感啊,就算人死去,也要象望帝那樣變成一隻鳥,相思啼血(太悽豔了)。

    (三),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滄海是月出的海,滄海上的月亮是圓的,珍珠也是圓的,原本寓意美好圓滿,可是每粒珍珠上面都是淚痕。藍田是產玉山,太陽照在上面,玉石都在一片煙靄迷濛之中,那麼溫暖。前面說月,後面說日,無論是日、或者是月,無論是海、或者是山,無論是冷、或者是暖,詩人說他自己遇到的感情都“珠有淚”、“玉生煙”,詩人是把最美麗的東西和最悲哀的感情結合在一起。

    (四),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可待”是表示疑問的語氣,意為這樣的感情,難道等到成為追憶的時候才悵惘哀傷嗎?普通人就是這樣,等到真的失落了,才悵惘傷痛,而李商隱不是,他在“夢蝴蝶”、“託杜鵑”、“珠有淚”、“玉生煙”的當時,就已經惘然了,就因他是詩人,比一般人更敏感,更因為他是大詩人,比普通詩人更細膩。

    關於《錦瑟》的主旨,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悼亡說,認為李商隱在悼念故去的妻子王晏美。可是《正月過崇讓宅》: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

    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

    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

    背燈獨共餘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寫的多明白真切,在和妻子生前共同生活居住過的崇讓宅,詩人獨自一人想起亡妻,展轉反側,夜不能寐,蝙蝠拂簾,松鼠翻窗都疑為妻子回來了。還有,“散關三尺雪,迴夢舊鴛機”《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意思是,他經過大散關時,下了很深的雪,再也沒有人給他寄寒衣了,也清楚的表達了對妻子的悼念,決不像《錦瑟》那樣隱晦。

    第二種,黨爭說,李商隱的恩師是令狐楚,屬牛僧儒一黨,而其岳父王茂元則是李德裕一派,李商隱夾在中間,兩派對其都不待見。雖然其始終不忘令狐家族的恩情,但個人政治主張似更傾向李德裕。所以有研究者認為,“滄海月明珠有淚”說的是李黨黨魁李德裕遭貶死在崖州(今海南島),引詩人懷念;而“藍田日暖玉生煙”說的是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他也官至宰相)的事業像藍田山一樣崇高,意在借歌頌令狐,以喚舊誼,企圖仕途轉機,這樣解釋,太過牽強。

    第三種,戀情說,認為“錦瑟”是人名,一說是令狐丞相家的使女,一說是節度使幕府的歌女,李商隱鍾情於這女子,難以如願,又不能忘情,不便明言,只能用晦澀的手法訴其相思。說種說法,更不可信。李年輕時,與大唐公主的使女宋華陽相遇玉陽山,一見鍾情,陷入熱戀,兩人頻頻幽會,致宋有孕,情事敗露,公主並未重罰二人,宋華陽就在玉陽山出家當女道士,李被公主逐下山,赴長安求功名,這件事使李當時名譽掃地。多年後,李在長安月夜邂逅宋華陽姊妹,百感交集,曾作詩二首以贈,題目就叫《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和《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那時候,李還熱衷仕途,都不怕,作《錦瑟》時,他已功名無望,心灰意冷,離辭世只不到一年,有什麼好顧忌的。

    戀情說中還有一種說法,是現代女作家蘇雪林女士,就是那個罵魯迅到死,年輕時在武大任教時,兩次解囊濟困於從無交集的詩人朱湘的人(人的感情,尤其是文人的感情真的很複雜),她寫了一本書叫《李義山戀愛事蹟考》說《錦瑟》就是寫愛情的,李認識了兩個宮女,她們是一對姐妹花,一個叫飛鸞,一個叫青鳳。李跟她們約會時就帶著錦瑟,李在宮牆外一彈,那對姐妹就出來跟他見面。乍一看,飛鸞、青鳳形象都曾在李詩中出現,還真像有那麼回事,細一想,完全不靠譜,李在官場一直身處末流,從無進宮的機會,再說這宮牆可非民巷,那能隨便叫你彈瑟引鳳。

    最後一種,“自傷身世”或“自慨”說,認為李商隱自己傷感慨嘆自己。自慨的內容很廣泛,既可以包括愛情,也可以包括悼亡,當然也包括黨爭。也有人指出,“自慨”是專門感慨自己懷才不遇,仕途幽暗的,詩人崔珏《哭李商隱》詩就有“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句,就佐證這種說法。我個人的看法是,《錦瑟》是一首“自慨”詩,但不僅僅單指懷才不遇,應是詩人對自已一生種種遭遇,一樁樁、一件件統統回憶後作的總慨嘆,因為一年後,詩人就離世了。大唐詩壇的月亮在無奈的感慨中殞落了,但其散放的如錦月華卻流照千古。

  • 10 # 菈媽親子

    沒有人逼迫你喜歡李商隱,只不過最近有一個網友鬧了一則笑話,義正言辭地指責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抄襲的:

    事後,該網友又追加了一條,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我不知道他是個冷門詩人……”

    要知道,在晚唐時期,李商隱可是和杜牧齊名,被合稱為“小李杜”的。沒想到自己寫的詩被千年後的人抄襲不說,還被嘲諷成了“冷門詩人”。不知道他老人家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要說李商隱可是非常高產的,光是記錄在冊的詩詞就多達五六百首。其中,流傳最廣的非《無題》、《錦瑟》、《夜雨寄北》、《登樂遊原》等莫屬了。

    就算你對這些詩名不是很熟悉,其中的經典詩句也一定背過或者是聽過,比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調侃古人無傷大雅,但是把自己的文化底蘊暴露得如此徹底,就有些貽笑大方了。

    很多人覺得古詩詞太晦澀難懂了,所以不喜歡。其實,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的精髓,真正浸潤其中,才能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退一萬步講,不喜歡古詩詞也沒什麼,但不瞭解就沒有發言權。在吐槽和抱怨之前,先了解一下總是可以的,現在網路那麼發達,搜尋一下並不難,免得貽笑大方。

  • 11 # 醉寒煙

    沒有逼迫你喜歡,但你不能不知道這個人吧?他的詩你可以不喜歡,但你得知道那是他寫的。多學點知識,至少不丟人!

  • 12 # 馭車堂

    抄襲是你們自己說的吧!

    小眾詩人是你們自己說的吧?

    然後現在你要說別人逼你喜歡李商隱了,咱們說話能不能要點臉?

  • 13 # 恨月101645561

    作為漢語言文字使用者,你不喜歡李商隱詩句那樣優美的文字,難道就喜歡“臥槽”?不管什麼什麼原因,李商隱詩句的文字美感在那裡放著呢,這是客觀的,你可以說偏向某某文的表達,但你如果粗暴的說我就不喜歡李商隱的詩句文章,那就是你的審美有問題!

  • 14 # 何俊怡1

    我個人覺得社會群體對這個事件的反應過度了,注意是事件,不是現象,這始終是個孤立,就好像一個被關在實驗室看了二十多年電視劇的傻子跑出來問馬雲是誰一樣,這種和大眾格格不入的認知障礙始終是她個人的問題。

    雖然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當下對傳統文化的淡泊,但並不能表示平均值已經降到了那個程度。

  • 15 # 梧桐樹邊羽

    為什麼非要逼迫別人喜歡李商隱?

    拿到這個問題,一下沒看明白。誰逼著誰喜歡李商隱了?

    後來才回過神了,應該是針對網上有小孩說李商隱抄襲霹靂的《夜雨寄北》,在常識上鬧了笑話,可能這位提問者認為網路大嘲笑對常識白痴產生了壓力,覺得大家不夠寬容,所以才有這麼一問。

    看到有人不識李商隱,開始也覺得蠻搞笑的。但是看了看這個發言,又覺得沒那麼好笑——因為我也不知道“霹靂”是什麼,大霹靂,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是和這位姐妹不同的地方在於,我不知道,但是不想當然,我去查一查再發言。

    所以呢,無知並不是問題,誰都可能在其他人的常識領域是個白痴,我對於“霹靂”,就是個白痴,但是我敢於承認,並願意調查研究再發言。

    原來是霹靂布袋戲。說句老實話,這種節目形式我也看過,個人不是很喜歡,但是不否認製作者的用心——不過與我無關,他再用心,我也不喜歡臉上沒表情的表演——這只是我個人感受,並不影響布袋戲有大量的擁躉。我有個研究算命八卦的朋友就非常沉迷,但對於我來說,可能類似於中國足球吧,很多年前看過一場,從此路人,不再為他激動、悲傷——主要是悲傷。

    說這麼些啥意思呢?其實也是為這位小霹靂粉辯個白——不知道李商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霹靂粉好像在東南亞很多地區都有影響吧 ,這位雖然是用簡體中文,但是我們對她的位置和年齡一無所知。看布袋戲的,幾歲就可以看,但是學李商隱的詩,即使在大陸,好像至少也要到初、高中吧?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姑娘,不知道李商隱再正常不過了,喜歡看布袋戲也很正常,參加網路發言更加是年輕人愛做的事情。

    我們不能以成年人的心態和知識面去要求一個小孩。

    所以呢,這事情本身其實真沒什麼大不了的。

    有很多方面的解釋都能接受。即使她是個大學生了,在學李商隱的時候曠了課,或者根本不愛文言文詩歌學習(大把的吧,有沒有你?),到後來走了藝術路線或者理工科,周圍的朋友也沒有唐詩愛好者——不知道李白是說不過去的,但是不知道李商隱真的很正常。

    李白、杜甫、王維在詩歌史上屬於頂尖水平,也是當今普通人最熟悉的唐朝詩人,至於第二梯隊的詩人,大家一下子能說出幾個?好吧,你說你知道孟浩然、王勃、高適、岑參、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隱、李賀,那麼你知道他們的作品和特色麼?又知道王績、王建、張祜、許渾、李群玉、韓偓麼?普通人對於一件事情的印象除了在學校接受的義務教育,在其他途徑的認識是隨著大眾傳播、地位高低而衰減的。你不知道王績,和她不知道李商隱,其實性質是一樣的。

    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她還老老實實地出來到了歉,“冷門詩人”的說法也沒問題,李白在她心中也只是一個意象符號,《靜夜思》她也未必能背出來,連《夜雨寄北》都沒聽過,李商隱在她的詩詞認知中確實就是個冷門啊。

    說到這裡,還是沒什麼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你不喜歡李商隱可以,為什麼要想當然認為是李商隱抄襲呢?

    網路上看的笑話,並非是因為她不認識李商隱,而是這種不懂裝懂,現場翻車的尷尬讓人覺得可笑——所以,這個事件雖然因李商隱而起,但實際上和李商隱沒多大關係。因為沒有李商隱,也有李賀、白居易等人,終有一天會被她錯付。

    一個人確實可以不喜歡李商隱,這是自由。但是我們尊重的是選擇是否喜歡的自由,而不是不懂瞎胡說的自由。

    沒有人逼著她去喜歡李商隱,但是你至少得知道李商隱,才能發出針對李商隱抄襲的戰鬥檄文。

    所以這個問題其實是自己強行帶入了被害者的位置。沒有人逼她喜歡李商隱,這只不過是知道的人對不知道的人嘲笑而已——與自由與否毫無關係。

    如果這位姐妹因為這個事情好好地去讀李商隱,說不定還真地會喜歡上這位用情至深、筆法婉轉細膩的晚唐詩人最高峰——這不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嗎?

    附上《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16 # 讓兔子飛一會

    為什麼提這種腦殘問題,啥都沒有突然來了句為什麼非要逼迫別人喜歡李商隱,你要是非得要個理由,那我告訴你 ,因為那是老祖宗

  • 17 #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

    第一,沒人逼你們喜歡李商隱,那個小學生只是不知道李商隱,人們關注這件事,是因為他不知道李商隱,說明他文化水平不咋樣。而從你問的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你要麼是閱讀理解有問題要麼就是純粹的槓精。 第二,“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調張籍》。由此可見李白杜甫對於中國文化的重要性。而李商隱和杜牧合稱為“小李杜”,不難看出此李商隱的偉大。所以這樣一箇中華文明史上的名人不管你喜不喜歡他,都應該有一定的瞭解。錢穆在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復興中國文化會第十次學術講演:至少從漢朝開始,那時華人就普遍讀《論語》,像如今天的小學教科書。《論語》、《孝經》、《爾雅》,人人必讀。……,我想《論語》還應該是我們今天人人必讀的一部書……從漢朝起,到我們高呼打倒孔家店時為止,本是人人必讀的,在中國沒有一個讀書人不讀《論語》,已是經歷了兩千年。我們要了解一些中國文化,我想至少該看看《論語》。不光是上述的儒學,引申到文化。沒人強迫你喜歡,至少要有了解。我提到過李商隱十分的偉大,他的《夜雨寄北》還上過中學課本吧?如果你還不知道他,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我看你不像是一個九年義務教育培養出的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第三,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說苑》

  • 18 # 吉月文

    這句話問的沒頭沒尾,只能根據最近鬧出了很大風波的李商隱抄襲事件,做一點分析。

    這件事情的背後非常簡單,其實就是無腦追星族做的一件蠢事兒。當然還有人特意要說人為做局,實際上是黑粉在帶節奏。這種觀點,恐怕沒有幾個人敢信。

    這件事情蠢在哪裡?我認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李商隱絕對不是一個冷門詩人,他是中國唐代的著名詩人,也是晚唐時期的代表。夜雨寄北也不是李商隱作品當中的冷門篇目,而是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這樣一首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的作品,居然都不知道,說明了這個人很無知。

    第二,挑事的人連基本的查證的功夫都沒有做就斷然判斷李商隱抄襲了,這種連基本的做事邏輯都不顧的,腦行為也是其愚蠢的具體表現。退一步回來就算挑事的人,不知道李商隱這樣一位著名詩人,也不知道夜雨寄北這樣一首著名的詩,那麼在進行抄襲查證的時候,也應該去看一看相關的資料。只要能看懂字就應該知道,抄襲根本是不可能成立的。連基本的做事邏輯都沒有就大放厥詞,可見其確實是無腦。

    再退回來談,是不是要喜歡李商隱的問題。沒有人要求全中國的人都喜歡李商隱,但是這不意味著可以大放厥詞,說千餘年前的古人抄襲後人。這根本就是兩回事。講的不好聽一點,這個提問者的腦回路和挑事者有一點相似。這是非常典型的說不出理,卻還要硬把理掰回來的做法。

    總之,這件事情反映了一個很嚴重的現實問題,那就是中國的教育還沒有做好,要提升教育。而整個社會還有一大批人的教育水準堪憂,有待強化。

  • 19 # 格格鬥愛baby

    不讀書真的會鬧笑話。最近兩天網上有個熱搜叫#冷門詩人李商隱#,原來是“霹靂布袋戲”的一個粉絲,質疑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抄襲的,說實話,我有點懷疑這是不是炒作。因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我記得初中就學過了,一個人再怎麼無知也不太可能犯這樣的低階錯誤。

    其實很多人不到初中,從小如果就學習過唐詩三百首,這首《夜雨寄北》大機率上也是會背誦的,不可能一無所知。所以,我個人覺得這可能就是炒作,一場無底線的炒作。

    誰人不知李商隱,但你若說“霹靂布袋戲”是誰,我想不會有太多人知道。建議有關部門嚴查一下,是否是惡意炒作,如果是,要懲罰一下,以此淨化網路空間。

    其實關於喜歡李商隱與否,真的沒人逼迫。李商隱的詩詞就在那裡,你喜不喜歡,都不影響那些詩詞瑰寶的價值。

    可能現在是年齡大了,上學的時候最討厭學習古詩古文,現在讀起來這些詩詞,愈發覺得朗朗上口。別有意境。最近給我兒子做詩詞的早教啟蒙,每次讀來那些經典的詩詞,都覺得有新的理解。

    最後,以一首意境唯美的《夜雨寄北》結束,願我們做父母的,都能放下手機,有時間陪孩子多多讀讀詩詞,讓孩子從小就能薰陶感受中華文化的美好~

    《夜雨寄北》(唐代 ·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20 # whitedeer

    為什麼非要逼迫別人喜歡李商隱? 需要弄明白喜不喜歡、知不知道是截然不同。

    有此提問,想必是因為最近網上一則笑談:有疑似霹靂布袋戲粉絲,不識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微博稱 “這個叫李商隱的是誰啊?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姐妹們知道他微博嗎?必須爆了他……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碰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李商隱何許人也?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人 ,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區別於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夜雨寄北》是李商隱著名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李商隱當時身居異鄉巴蜀,用這首抒情的七言絕句回覆遠方妻子(或友人)的來信。這首詩卻質樸、自然,言淺意深,語短情長,具有含蓄的力量,其中的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也是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之一。

    喜不喜歡一個詩人(或其作品),與知不知道這位詩人,是截然不同的性質。比如《紅樓夢》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裡面有這樣一段描述:賈母領著王熙鳳及姑娘們在大觀園乘坐遊船,寶玉見湖中荷葉已枯萎,就言道:“這些破荷葉可恨,怎麼還不叫人來拔去?”寶釵笑道: “今年這幾日,何曾饒了這園子閒了一閒,天天逛,那裡還有叫人來收拾的工夫 呢?”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別叫拔去了。”從這段描述中就可以看出林黛玉不喜歡李商隱的詩,儘管不喜歡,但對詩人及詩人的作品是瞭如指掌,而且還能立即背出其名句。所以對歷史人物(尤其是著名的人物)喜不喜歡與知不知道,展現出的是知識面。

    李商隱是唐朝著名詩人,現在的語文教材中是否有收錄其詩作,不是太清楚。但中學階段,語文老師肯定是有提到、並且有比較詳細的介紹這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號稱“小李杜”,還是語文科目的一個考試命題點。所以不知道李商隱,鬧出這樣的笑話,似乎是不應該的。

    再者現在網上查詢一些資料也非常容易,對於不清楚、不確認的東西,也應該上網查查,既是學習,也可避免因無知言論而出醜。

    (圖為博物館展出的 布袋木偶)

    對於網上的這個埂,也查了一下《霹靂布袋戲》是什麼,原來是臺灣出的一個系列的影視作品,表演手法與傳統布袋戲有所不同。傳統的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中國的福建泉州、漳州地區,比李商隱生活的年代要晚差不多近千年,而微博提及的《霹靂布袋戲》,還是當代的作品,很明顯就是當代人引用了古人的詩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說學習工作是為了自己而非為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