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朵跳躍的浪花
-
2 # 百家宗祠
“朝貢體制”不僅被海商們利用,成為他們謀求額外財富的順風船,且因其背後“懷柔遠人”的道德高調與政策實施,又使得這一制度成為“四夷”要挾帝國的便利工具,由此將本來可以採取強勢外交姿態的帝國推進被動尷尬困局,從而喪失對國際局勢的控制權,在應對外交難局時往往只能採取“絕貢”之類的強硬態度,但這樣的計出下策不僅於事無補,反而遺下無窮後患。
明清帝國在對日關係上的應對乖方,與懷柔政策有著直接關係。
▌懷柔政策的起源
歷史學界一般區分嘉靖期間的倭寇與明初倭寇,認為,與16世紀(以嘉靖為主)主要由海商組成的倭寇相比,14-15世紀的倭寇雖然也有著複雜成分,涉及朝鮮、中國與日本沿海流民、海盜,但主體部分是日本人,屬於“真倭”,是“前期倭寇”。他們主要騷擾北部沿海如朝鮮、遼寧、山東一帶,雖也是“無一年無之”,但規模很小。明朝初建時,朱元璋著意處置倭亂問題,曾多次派遣使者遠赴日本,除了告知中原易主外,主要的使命是要求日本國王約束禁止倭寇。
洪武元年向日本派遣過使者,但據說使者在日本五島附近被殺,因此,明廷與日本最初發生正式外交關係應是洪武二年的第二次出使,《明史》記載:
“
明興,高皇帝即位,方國珍、張士誠相繼誅服。諸豪亡命,往往糾島人入寇山東濱海州縣。洪武二年三月,帝遣行人楊載詔諭其國,且詰以入寇之故。謂:“宜朝則來廷,不則修兵自固,倘必為寇盜,即命將狙徵耳,王其圖之!”日本王良懷不奉命,復寇山東、轉掠溫、臺。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建沿海郡。
”
按諸史實,當時擾亂沿海的“倭寇”,南多北少,山東倭寇只是小股,且不能確定即為真倭,而浙江沿海的“倭寇”,卻可以推定是上引文中所稱的亡命“諸豪”。朱元璋在未弄清楚真倭假倭的情況下,草率指責日方,甚至錯將良懷當做日本國王(明史中所稱良懷其實是駐節九州的太宰府徵西大將軍懷良親王),這樣的外交錯誤自然無法達到目的。是故使者赴日時,懷良親王乃殺其五人,將楊載、吳文華拘禁達三月之久。不過太祖沒有放棄,再次派遣趙秩出使,同時還送回明朝擒獲的日本僧侶等十五人,懷良親王這次有了迴應,第二年(洪武四年)派人貢獻馬匹與土產,同時送回被倭寇掠至日本的七十多名中國人。《明實錄》說日本“至是奉表箋稱臣”。
在“倭寇”走私活動中繁盛起來的明代雙嶼港
此後,中日之間使者往來不斷,但對於日本方面的使臣,朱元璋多以“無表”、“不誠”或“書辭又倨”等為由拒絕。日方確實有著“辭意倨慢”之處,但主要還是因為朱元璋的去文(國書之類)往往以一種上國姿態,嚴責倭寇之事,其威之以兵的專蠻口吻、幾近宣戰的傲慢之辭有以致之。如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命禮部移文苛責日本國王“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環海為險,限山為固,妄自尊大,肆侮鄰邦,縱民為盜”之類的指控;洪武十二年的“今乃以敗元為長勝,以蕞爾之疆為大。以餘觀之,海中之洲,截長補短,周匝不過萬里,以元之蹄輪長驅而較之,吾不知孰巨孰細者耶”之類的挑釁,甚至還有“征討之師,控弦以待”之類的戰爭威脅……以如此睥睨萬世的高慢姿態對待他國,想要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自然是難以奏效的。
日本方面為此也做出了激烈反應,留下的史料值得細味——儘管史學界一般認為國家主權觀念是近代的產物,但這種說法需要限制在系統的理論建構層面,在國際政治的實踐層次上,國家主權意識幾乎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即使是在所謂的朝貢體系中亦然。
-
3 # 此去晴空萬里
是的,罪魁禍首就是禁海令。
明中期嘉靖年間,倭寇橫行沿海,成為明朝尾大不掉的邊患之一,導致沿海地區的經濟十分落後!搞倭亂的,真正的主角其實是明朝人,而不是電視裡的日本浪人!
1.江浙,福建沿海一帶,千千萬萬的百姓主要靠海上為生,打魚或者與國外貨物貿易!明朝實行的海禁政策斷了他們的生路,又沒有給他們其他的養家餬口的策略,使沿海百姓難以為生!
2.積貧積困之下,當地的百姓就會有人鋌而走險,落草為寇,與武力強悍的日本浪人勾結,從事走私貿易,甚至打家劫舍!成為獨霸一方的海盜!
3.當時,就有很多有識之士,看到倭亂問題的所在,所謂的寇,大部分是明朝商人,開放通關口岸,他們就是合法的商人,如果實行海禁,他們為了謀生,只能為寇!8年間的倭亂越來越嚴重,明朝廷也不堪其擾,不得不開放福建的一個港口為實驗點,倭亂果然很快的就平息了!
所以,海禁令是倭亂的根本原因,一旦有了合法的海上貿易渠道,沿海百姓得以安家樂業,誰又願意去做海盜呢?
-
4 # 寫天下
個人觀點,明嘉靖時期的禁海令和倭亂是屬於互為因果關係,而不是直接因果關係。
明朝的禁海令是從太祖朱元璋時期就開始施行的,朱元璋施行禁海令就是為了禁止國內和國外的海上貿易,而實行禁海令導致明朝與海外各國,尤其是日本的海上貿易遭到巨大打擊,而那時候的日本也正處於戰亂時期,軍閥混戰,特別需要資源,資金,所以就會有很多日本商船,武士等等的來明朝進行交易,而禁海令導致交易不能完成,或者只能偷偷摸摸的完成,狼多肉少,在嚴厲海禁的政策下,海外貿易就是非法行經,被迫走上畸形發展的道路,無論是當時的中國人商人還是當時的日本人商人,想交易,想掙錢就只能武裝走私,這就形成了最初的“倭寇”。漸漸的,他們不滿足於走私,胃口和膽子更大了,這幫人就會在明朝的沿海地區進行掠奪,就形成了倭亂。
到了永樂時期,朱棣為了鄭和下西洋,海禁的鬆弛了一段時間,隨後,永樂後(洪熙—弘治)海禁政策的再度強化,這也使得,倭亂一代比一代嚴重,就像一個死迴圈,為了防止倭亂,加強海禁,可以加強海禁,倭寇生存更難,就會更大膽,倭亂更嚴重,然後明朝就會再加強海禁。。。這樣就會無休止的疊加。
而到了嘉慶帝因為倭亂實在是太嚴重了,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嘉靖二年的“寧波之役”,日本朝貢使團大掠寧波,致使“沿海震動”。嘉靖皇帝採納內閣首輔夏言的建議,罷除閩、浙市舶司,實施全面明朝有史以來最嚴禁海政策。嘉靖帝在頒佈了最嚴海禁後,並沒有達到預想的倭亂能夠好轉的情況。
直到隆慶元年(1567年),出任兩廣總督的張翰提出了自己的海洋戰略思想。他認為,海盜、倭寇的產生就是因為禁海,“嚴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於是轉而為盜”,因此,要解決倭亂、海盜問題,只有通海。隨後隆慶帝解除海禁,開始海上通商,並且加強海防,困擾了明朝好幾代倭亂才得以緩解。
-
5 # 夢到紫龍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分為客觀與主觀上來看,才能會有比較真實的真相出現。說明中晚期嘉靖年間,倭寇橫行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燒殺搶掠,殺人越貨,人間談倭色變,堂堂天朝上國大明皇朝,苦無良將良策以應之,直至滅倭大將戚繼光橫空出世,親自從礦中精選精壯三千,良久操煉,從戰術,兵器,戰隊組合等作有針對性的安排,方一舉滅倭寇於東南沿海地區,其中,以閩省為主戰場,箇中精彩戰例,可為史書不絕,這裡就不再展開了,因為題目探討的只是禁海令是否造成倭寇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本人認為,這裡根本就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的,我們都知道,有明一代,整整約三百年,自開國太祖洪武皇帝算起,已將日本,即倭國列為不徵國家之一,同時亦因為不喜倭人,不倡導民間與之往來,但東南沿海地區百姓,久有出海互市和捕魚之習慣,一旦朝庭明令禁止,那麼為了生計,也只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所以,嘉靖年間的禁海令只是因為各種原因而激化而已,冰凍三盡,非一日之寒,像所謂的最大倭寇頭子汪直,也想朝庭放他一馬,願意放棄所有,求得善終,然最後卻落得身首異處。所以,倭亂的最大根源並非如一紙禁海令而起,而是大明皇朝一向的國策而造成的。當然,還有其中各種因素,如當地的封疆大吏,對口各司,道,衛,所,的經辦者素質,當地人的民風,倭寇的狼子野心,都是造成此倭亂橫行的組合原因。天幸,天佑大明,天祐中華,就像我大中華煌煌五仟年曆史一樣,天降倭瓜剋星戚大將軍,一舉蕩平此寇!可惜的,於國有大功的戚家軍,結局卻是令人淚奔!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謝謝各位。
-
6 # 脫離趣味的明澈
嘉靖年間的倭亂並不是禁海令導致的。
禁海令從元末明初就有的,為什麼禁海,因為日本內亂,有直接搶的,也有走私的。朱元璋即位後,更重視農業,所以海外貿易只有“朝貢貿易”,不允許有私人貿易。日本方面無能力管理邊境,而朱元璋不重視,所以禁海。
到明嘉靖,日本正處於“應仁之亂”後,織田信長崛起前的最黑暗時間。搶劫的多了,走私的多了,而禁海令的存在直接激化這些矛盾,導致倭亂嚴重。禁海令會導致走私,可走私還不至於形成倭亂。決定倭亂的其實是日本的國內局勢。
-
7 # 晨本布衣
1、嘉靖年間對海外貿易的嚴厲打擊
▲古時候日本海船
嘉靖年間的“倭寇”大規模侵襲高潮,與嘉靖朝年間對海外貿易的嚴厲打擊密不可分。
事實上只要有利可圖,繁榮的商道就難以避免海盜的猖獗。
宋朝海盜也很多,比較有名的海盜最多有船隻500只。
他們早年被南宋招安,1273年投降了元朝。他們曾經開啟了元朝最早海運糧食到大都的試驗,明朝類似的試驗要到明末了!
▲當時的倭寇騷擾圖
2、片板不得下海——海禁明初朱元璋因為其對沿海居民支援張士誠的憤恨,再加上其偏向農業的治國理念,朱元璋不僅給江浙兩省施以重稅,而且還厲行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
▲海戰
這讓素來以外貿商業為生的江浙百姓立即陷入了貧困之中。
到了嘉靖年間,由於明朝內部商品經濟的發展,這種對外貿易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因此,江浙沿海的居民就開始鋌而走險出海走私。
其中膽大的,更是如王直那樣,成為稱霸一方的大海盜。
3、就像一個女人被流氓騷擾明代嘉靖年間之所以倭寇暴亂增多,最關鍵是軍事力量的薄弱,尤其是衛所軍事制度!
就像一個女人被流氓騷擾 ,關鍵因素不是因為她穿的少,而是因為她弱小,對暴力侵害沒有反抗能力!換做一位帶槍的女兵,你試試看!
沿海地方的防禦能力、海軍對海盜的打擊能力。
海盜劫掠行為有沒有利益有關係 ,只要朝廷和地方被海商海盜看作軟柿子, 那麼沿海就很難平靜!主要還是在地方!
▲沿海戰
4、倭寇不一定都是日本人倭寇不一定都是來自日本的海盜。
前期的倭寇,確實以日本人為主體,被稱為“真倭”。
後期的倭寇,以中國人為主體、其他東亞族裔為輔,被稱為“假倭”。
史料記載:“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朝鮮正史《世宗實錄》記載“然其間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
▲與倭寇海戰
嘉靖年間倭寇橫行沿海,成為了明朝尾大不掉的邊患之一。沿海的總督將領們,從最開始的朱紈再到後來的戚繼光,無不為剿滅倭寇而煞費苦心、絞盡腦汁。
明朝政府不明白,真正導致倭亂的,不是那一小撮日本的浪人,而是因海禁政策而受害的千千萬萬的沿海居民。
5、斬殺一個真倭所得的賞錢遠遠大於斬殺一個海盜之所以造成這種混淆,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明中期的倭寇中確有一批真倭,這些出自日本的浪人驍勇善戰,刀法詭異,給明軍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倭寇頭目等明朝海盜故意扮作日本人的樣子,讓官軍無法分辨,以求以假亂真,掩護自己的走私活動。
三、明朝將領為了冒報戰功,虛張聲勢。因為斬殺一個真倭所得的賞錢遠遠大於斬殺一箇中國海盜,所以當時:“官兵利於斬倭而得重賞,明知中國人,而稱倭夷。”
嘉靖年間的倭亂,之所以如此之大,皆是日本浪人與明朝海盜勾結的結果。
其核心在於明朝海盜,只要管住了明朝方面的頭目和參與者,那些人生地不熟的真倭就成了瞎了眼的老虎,只能毫無目的在沿海亂竄,然後被官軍各個擊破。
所以解決倭亂的核心從來不在於怎麼解決日本人,而在於如何管好明朝方面的參與者,讓他們不再鋌而走險參與非法的搶掠行動。
而要完成這一點,就不得不動搖明朝實行幾百年的祖制——海禁。
▲仿造當年的船
6、結語經過長達多年拉鋸戰後,明朝終於決定開放福建月港作為試點地區進行通商。
由於有了合法的通商渠道,倭亂很快就平息了,那些沒有了明朝人支援的真倭也很快被戚繼光等人迅速剿滅。
倭亂平息的核心原因,是朝廷順應時勢的開放政策。
既然能夠合法的賺錢謀生,又有誰會去做犯法的事,畢竟腦袋只有一顆!
▲戚繼光畫像
-
8 # 軍墨史說
一、嘉靖朝不思變通,固守“禁海令”,人為造成“倭亂。明朝初年,沿海出沒真正的“倭寇”。為消除“倭亂”,朱元璋立下“禁海令”,“片板不得下海”。洪武19年,強行將舟山居民3萬餘人遷往內地,只留少數守軍,舟山群島幾成海禁無人島。永樂大帝派鄭和下西洋,稍微放鬆過一段時間,但基本國策一直沿用到嘉靖年間。然而問題在於,到嘉靖皇帝,明朝建國已經154年,朝廷仍然固守祖訓,不肯變通。他們不肯睜眼看看,16世紀的世界,已經進入大航海時代,浙江寧波沿海再次湧入龐雜人群,形成由中國走私商人、倭寇與葡萄牙人等開闢的自由貿易港。門德斯﹒平託有一部《遠遊記》,細緻描述了“雙嶼港”的繁華。航海業迎來西方人,推動海上貿易快速發展。明朝的中國,正成為一個巨大市場。一邊是不斷強化的海禁政策,一邊是葡萄牙船隊尋找東方落腳點。雙嶼港的繁盛貿易,直接衝擊大明王朝海禁政策,引起君臣極大不安。嘉靖27年,巡撫浙江右副都御使朱紈率艦隊將港口團團包圍,俘斬、溺死者數百人,並用堵塞通往雙嶼港水道。4月7日攻破雙嶼港,到5月10日,仍有1290餘艘各國商船到來,可見規模之大。朱紈又揮師追擊入閩,將俘虜的96名違反海禁政策的中國商人全部斬首。嘉靖朝廷的刻薄寡恩,既斷了豪門世族財路,也斷了普通民眾生計。沒有生計,民眾只能鋌而走險,生生把生意人逼成了“倭寇”。
二、嘉靖朝的“倭亂”,人員組成的主體,其實是東南沿海武裝走私集團。《嘉靖實錄》:“蓋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國叛逆居十七也。”走私貿易背後,有很多福建、浙江沿海世家大族,他們從中獲利、暗中支援。實行“禁海令”,斷了他們的財路。十六世紀,葡萄牙、荷蘭商船源源駛向東方,“雙嶼港”覆滅,日本平戶得以崛起。一箇中國人,徽州海商王直,親手打造了平戶這個貿易港。王直家族走私海上貿易,勢力遍及日本、東南亞。明朝實行海禁,剿滅雙嶼港,他只得帶領殘餘部眾亡命日本。王直走私集團的生意越做越大,嚴重衝擊明朝海禁政策,引發朝廷擔憂和注意。浙江巡按御史胡宗憲很清醒,決定剿撫並用招撫王直。王直浪跡海外多年,無法抵擋漂白身份、迴歸家園的巨大誘惑。胡宗憲成功誘降,投入監獄,羈押兩年之後,王直被判處死刑。但是,這件事如同捅了“馬蜂窩”,王直一死,武裝走私集團失去了靈魂,同時也失去了約束,東南沿海秩序大亂,胡宗憲只得全力圍剿。“倭寇”如果只是日本人,禁絕起來比較容易,實行海禁足矣。但倭寇的主體力量,其實是走私勢力,背靠海外市場。消除“倭亂”,單純靠強硬軍事手段很難奏效。
三、嘉靖朝始終走不出怪圈,海市通則“倭亂”散,海市禁則“倭亂”興。嘉靖時期,“禁海令”與“倭亂”,互為因果,防止倭亂,就要加強海禁;禁海令一出,倭亂就會更嚴重。倭亂實在太嚴重,於是,嘉靖皇帝罷除閩、浙市舶司,實施有史以來最嚴禁海政策。但是,最嚴“禁海令”,並未達到預期目的。最後,戚繼光率戚家軍用“鴛鴦陣”徹底肅清了倭寇。但是,戰爭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厲行禁海令的大明王朝,無法走出自己設計的“鴛鴦陣”。朝廷終於開始反思海禁政策,現實讓君臣痛苦地認識到:寇與商都是活生生的人,海市通,就會寇變商;海市禁,必然商轉寇。直到1567年,也就是嘉靖皇帝去逝後的第二年,兩廣總督張翰才明確提出:海盜、倭寇的產生,根本原因是“禁海令”,“嚴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於是轉而為盜”。在改革家張居正的強力支援下,隆慶帝解除海禁,一手抓海上通商,一手抓加強海防,從而迅速解決困擾大明王朝的“倭亂”問題。
-
9 # 江湖小曉生
前幾日看了一個新聞,說在緬甸做生意的中國商人被人給劫殺了,兇手居然也是中國人。其實在海外,坑你的未必就是外人,很多都是咱們自己人。
同樣的道理,在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之亂,真的只是日本人造成的嗎?當然不是,倭寇的主角其實是明朝人,日本人在裡面只算是打下手的。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理解海禁和倭亂之間的關係了。因為大量浙閩地區的沿海商人,無法合法地與外國貿易往來賺錢,所以不少當地商人走上了倭寇之路。可以說倭寇之亂和海禁是有很大關係的。
01汪直是當時最大的倭寇頭子。說起倭寇,當然要提到汪直這個人,因為他是明朝最典型的倭寇頭子。但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汪直原來可不是倭寇。
尋還視刑部事。嚴嵩勢益熾。曉素不善嵩。而其時大獄如總督王忬以失律,中允郭希顏以言事,曉並予輕比,嵩則置重典。南都叛卒周山等殺侍郎黃懋官,海寇汪直通倭為亂,曉置重典,嵩故寬假之。---《明史》
誰沒事兒願意去做強盜呢?還不是被世道給逼的麼?汪直是安徽人,本來是個守法的好公民,不偷不搶,搞一些正常的海外貿易。
這在當時來看,汪直這樣的人就算是地方上的能人了。畢竟明朝一直盛行禁海令,沒點本事的人不會去搞海外貿易,一旦賠了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汪直當時的生意搞得很好,他跟自己的幾個朋友一起到廣東地區做海外貿易的生意,掙了不少錢。此後為了利潤的擴大化,開始經營硝黃絲棉等違禁貨物。在日本、暹羅等國家,都有汪直商隊的蹤影,人家也願意跟汪直做生意,畢竟明朝物產豐富,他們的貨物來源是不用發愁的。汪直掙了錢以後,在國內外的地位也是不一樣了,尤其是在日本地區,汪直得到了日本戰國大名松浦隆信的邀請,在日本建設了自己的貿易基地,並且長期在此地定居。這要是換成是現在,那絕對是一個名利雙收的例子,汪直會被吹捧成為當代企業家的標杆,是一個敢闖敢幹的好男兒。可當時是在明朝,而且他遇到了最霸道無理的嘉靖皇帝,汪直的運氣可就沒那麼好了。在汪直的努力之下,他成為了嘉靖朝最大的倭寇之一,儼然成為了國家公敵。
這麼一個大鐵鍋背在身上,汪直是有家難回,索性就加入了日本,甚至連名字都改成了日本人的名字。可以說這跟嘉靖朝禁海令一刀切是有很大關係的。
02明清都有禁海令,嘉靖朝是最嚴重的。有人說,這不對啊,當年元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禁海令,為什麼到了嘉靖朝倭寇才會那麼猖獗呢?
當年元朝設立禁海令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想要征服日本,卻沒有這個能力,索性就把自己給關了起來。這種禁海令其實是一種十分表面化的東西,並沒有嚴格實施。
初,明祖定製,片板不許入海。承平久,奸民闌出入,勾倭人及佛郎機諸國入互市。閩人李光頭、歙人許棟踞寧波之雙嶼為之主,司其質契。勢家護持之,漳、泉為多,或與通婚姻。假濟渡為名,造雙桅大船,運載違禁物,將吏不敢詰也。或負其直,棟等即誘之攻剽。---《明史》
後來朱元璋登基稱帝以後,也開始搞禁海令,那是因為當年福建沿海地區的外貿商人,常常資助朱元璋的對手張士誠、方國珍。為了保證這種情況不會對他的帝國有影響,老朱自然是要發起禁海令的。
其實朱元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倭寇。因為過去合法的商人,到了老朱嘴裡就成了倭寇,人家當然也不願意。著名的胡惟庸案子中,就曾經有過倭寇與之聯合的情況出現。朱元璋為此甚至下達了寸板不準下海的嚴令,簡直又是在開歷史倒車。
朱棣奪取了皇位以後,其實禁海令一度就鬆弛了下來。他本人甚至讓鄭和多次下西洋,海外貿易的局面也得到了緩解。雖然表面上還是不準民間貿易,可是也沒有嚴令禁止。
此後一直到嘉靖朝,禁海令再次恢復,尤其是到了嘉靖朝時期,禁海令達到了巔峰。因此嘉靖朝的倭寇也最多最猖獗。
自從禁海令開始實施以後,明朝的民眾們就一直在想各種辦法做出抵抗。沿海地區的百姓們常年靠著海外貿易過活,卻也成為了泡影,他們當然不甘心。
03倭寇不是戚繼光給滅掉的。在我們的歷史上,很多人一再強調戚繼光抗倭的偉大成績。不過當我們知道最大的倭寇就是明朝人自己的時候,會不會感到很意外呢?
因為有禁海令,所以倭寇根本就沒辦法徹底消除。因為沿海地區的百姓,對海外貿易的依賴,就好像農民對自己土地上莊家的依賴是一樣的。
世人濱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幾也,大抵非為生於海,則不得食。海上之國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幾也,無中國續綿絲帛之物.則不可以為國。御之怠嚴,則其值愈厚,而趨之愈眾。私通不得,即掇奪隨之。昔人謂;弊源如鼠穴,也須留一個,若還都塞了,處處俱穿破。意正如此。---《條陳善後未盡事宜以備遠略以圖治安疏》
只要禁海令存在一天,那麼倭寇就永遠都無法解決,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戚繼光靠著那點人馬,殺不完想要海外貿易的人。
那麼倭寇是怎麼就無緣無故消失了呢?這要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在隆慶皇帝上臺以後,宣佈取消禁海令。從那個時候開始,明朝沿海百姓可以自由進行海外貿易,史上稱之為隆慶開關。第二,日本戰國時代結束。日本過去處於小國林立的狀態,一部分小國是支援倭寇的行為的,而伴隨著日本戰國時代的結束,豐臣秀吉一統日本以後,倭寇的情況也減輕了不少。這兩件大事都發生在那個時期,所以倭寇在政策的改變之下,逐漸消失了。如果汪直還能活到那一天的話,或許他也會後悔幹嘛要跟明朝真刀真槍地幹了。
總結:倭寇的確是禁海令造成的。禁海令嚴格的時候,倭寇就猖獗,禁海令鬆弛的時候,倭寇就低調。禁海令被廢除以後,倭寇也跟著消失了。
其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倭寇和禁海令之間的關係,那是捆綁銷售的關係,而且兩者是成正比的關係。
由此可見,朝廷的政策對民間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我們身邊其實也在發生,一個頭盔罰款的訊息引發了全民搶購頭盔的熱潮,頭盔為此成了口罩一般價格瘋漲的物件。
可是當只罰摩托車不戴頭盔的訊息傳出來以後,囤積居奇的二道販子們,可就都傻了眼了,頭盔價格早晚是要恢復理性的。別再讓水果攤、小賣部、超市全都掛滿了頭盔了。
參考資料:《明史》
-
10 # 青年研習社Destroyer
中國東南沿海有記載的貿易史最早可以追述到公元七世紀。宋代時中國海路貿易已經十分興盛,到明朝初期,中國海外貿易商已經經常出現於日本、東南亞和印度各港口。隨著達伽馬發現好望角,歐洲與中國的貿易也開始興盛,尤其是中國出產的絲綢在歐洲廣受歡迎,自1500年代起,歐洲商人(主要是葡萄牙人)開始頻繁出現在中國沿海地區。
明代自1368年頒佈“海禁”政策,明太祖下令“寸板不許下海”,禁止沿海居民與外國人進行海上貿易。史學界對於明朝海禁政策的原因,一般認為明朝政府為了防止中洋交流過多引起海防動盪,同時也體現了政府遵從儒家思想“重農輕商”的原則,對於自給自足經濟的維護。
但是正如許多中國推行的政策,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中國商人使用賄賂等手段使得沿海官員對海外貿易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了默許甚至保護的態度(Skinner 1985; Brook 1998) 。由於海外貿易的巨大利益。許多東南沿海商人開始與歐洲及其他亞洲國家進行貿易。到十五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的海上貿易已經十分繁榮,最高峰時,曾有近130餘個中國商團同時存在。其中的一些商團甚至用由幾千名成員並配備有武器。其中汪直領導的商團聯盟擁有幾百艘船隻的艦隊,以及十萬餘人的手下。為了方便交易和逃避監管,這些中國商團還在東南沿海離島和日本西海岸建立了大量的貿易基地。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右副都御史朱紈派遣2000多官兵直撲雙嶼港,“俘斬溺死者數百人。賊酋許六、姚大總與大窩主顧良玉、祝良貴、劉奇十四等皆就擒。毀賊所建天妃宮及營房戰艦。”。同時,沿海防衛力量也開始加大打擊力度,“革渡船,嚴保甲,搜捕奸民”,有效的防止這些走私商人登陸,使得原本被默許的貿易無法繼續進行。此後,中國沿海經歷了大規模的“倭寇”侵擾,直到隆慶開海(1567年),“倭寇”的攻擊次數才逐漸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每年“倭寇”的襲擊次數如圖1所示。
那麼這種時間上的巧合是否能夠解釋“倭寇”突然大規模侵襲的原因呢?為了驗證嘉靖年間“倭寇”瘋狂襲掠與明朝政府嚴格推行海禁政策的關係,本文使用明代33個沿海府自1371年(明朝建立前2年)至1640年(明朝滅亡前2年)的年度面板資料,分析了倭寇進攻目標的特點在這段時期前後的變化,以驗證“倭患”與禁止海外貿易之間的關係。
本文使用《明實錄》記載的倭寇每年進攻次數作為因變數。明實錄詳細記載了每次進攻的具體時間和地點。陳懋恆《明代倭寇考略》根據大量縣誌也對倭寇的進攻資料進行了總結,經過交叉比對發現與明實錄的記載高度相關,但是由於縣誌的編纂可能與當地的經濟狀況有關,即只有富裕的府縣才有財力編纂縣誌,因此可能存在選擇性偏差。所以本文仍使用《明實錄》資料。
中國出產的絲綢一直有巨大的海外需求,也是海外貿易中利潤較高的產品。根據晁中辰《明代海禁與海外貿易》記載,“倭寇搜尋的珍寶是絲綢…倭寇甚至會擄掠中國婦女到秘密地點進行紡織工作”。在明朝的33個沿海府中,有11個擁有自己的織造局。這些織造局設定的目的主要是為皇家及朝廷製作生產御用絲綢製品。圖二顯示了每年倭寇進攻的次數和絲綢生產中心的所在地。
但是,由於中國還有其他海外貿易中的出口商品,如陶瓷、茶葉、紙張和糖等,因此單純使用絲綢產出並不能衡量一地的貿易潛力。為此,作者還使用了宋元時期歷史港口虛擬變數和城鎮化水平來衡量當地的經濟狀況和貿易潛力。
某地爆發饑荒或負向的經濟衝擊,可能會使當地人有傾向劫掠周邊地區,導致臨近地區成為“倭寇”進攻的目標,因此作者控制了各地每年饑荒發生的次數;明朝後半段,中國曾經經歷了人口的急劇增長。人口壓力伴隨著土地稀缺,也可能是導致衝突的發生。因此作者在這裡控制了各府的人口密度;“倭寇”通常喜歡利用沿海島嶼作為進攻和轉運出口貨物的基地。實際上,浙江和福建頻繁遭受“倭寇”進攻,也與兩個府沿海有大量無人居住的島嶼有關。但是島嶼的數量並不會是一個決定因素,因為這些島嶼自始至終都存在於那裡,而不是在特定時點突然出現。作者控制了離島數量與相關年份的交叉項,以衡量島嶼在不同時期的影響;考慮到海盜的在選擇進攻目標時也會考慮當地的海軍事防禦水平。因此作者同時控制了每個府的海軍衛所數量。
各變數的出處和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1:
基準迴歸
作者首先使用簡單的基準迴歸來驗證我們的假設——“倭寇”對於具有較大貿易潛力的府的攻擊次數在1550年嚴格執行禁海令後快速增加,又再1567年隆慶開海後快速下降。
Piracy_{it} = TP_i \times Year_t + X"_{it} + Prefecture_i + Year_t + \epsilon_{it}
其中Piracy_{it}表示某年t府i受到“倭寇”攻擊的次數;TP_i為表示某個府是否是絲綢生產中心的虛擬變數;X"_{it}表示上文提到的一系列協變數(饑荒、人口密度、海軍衛所以及島嶼數量與年份的互動項);同時在基準迴歸中控制了時間和空間固定效應。
迴歸的結果中,TP_i \times Year_t 一項的係數變化可從圖3中體現(使用港口作為貿易潛力的代理變數結果與此圖結果高度相似)。我們發現,具有較高貿易潛力的府在1551年以前並沒有遭受更多的“倭寇”劫掠,而從1551年開始,“倭寇”明顯的開始更多劫掠這些有貿易潛力的府,但是這種“偏好”在1560年代後又再次消失。
接著,作者使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進一步驗證“倭寇”進攻偏好在嚴厲打擊海外貿易前後的變化:
Piracy_{it} = TP_i \times Post1550 + TP_i \times Post1567 + X"_{it} + Prefecture_i + Year_t + \epsilon_{it}
其中Post1550和Post1567
分別為表示1550年後和1567年後(而不再是每年)的時間虛擬變數。迴歸結果如表2所示:
從列一可知,以邊際效用來看,在明朝政府強制取締海外貿易之後,有絲綢織造中心的府要比沒有的府多受到1.308倍的海盜襲擾。而相反,Post1567項的顯著負係數-1.307表明,在重新開放海禁之後,這一偏好重新回到了較低的水平。其他用來代理貿易潛力的變數也有相似的效果。
穩健性檢驗
作為本文主要的解釋變數,一個府的貿易潛力,是一些列複雜社會過程的結果。因此,本文的迴歸結果可能受到遺漏變數誤差的影響,即可能存在某個遺漏變數,即與“倭寇”的攻擊有關,又和貿易潛力有關。比如海上貿易興盛地區的居民更可能具有像導航、駕船等技能,而這些技能可能會有助於海盜行為。再比如,一個地區的收入水平,一個具有較高貿易潛力的府通常較為富有,“倭寇”可能是為了直接劫掠金銀財寶,而不是貿易品而劫掠這些地區。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作者使用了工具變數2SLS迴歸,以當地種植桑樹的土壤分佈比例作為絲綢織造中心的工具變數。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前,桑樹種植一直是養蠶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桑樹種植需要排水性良好的土壤。適宜種植桑樹的土壤分佈與桑蠶業和絲綢織造行業的分佈應該高度相關,但是又與海盜的攻擊次數外生。滿足工具變數的要求。
但是使用桑樹適宜種植土壤分佈的有一個不足,即適宜種植桑樹的土壤也可能適宜種植其他非出口糧食作物,比如小麥、大米、小米。因此作者使用主要糧食作物的適生性指數和每個府所徵收的糧食稅(石/平方公里)作為糧食作物產量的代理變數,藉以控制糧食作物產量的影響。
2SLS迴歸結果如下圖,與基準迴歸結果相似。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點在於,在本文使用的面板資料中,時間跨度1371-1550年之間有12位明朝帝王曾經統治中國,不同帝王可能會對“海禁”政策和海外貿易抱持不同的態度和執行力度。因此作者將時間跨度縮短到嘉靖一朝(1550-1567年)以及嚴格執行海禁時期之前和之後20年(1530-1587),來檢驗已有的結論。
DID模型要求只能存在一個與“倭寇”進攻有關的衝擊,但是當我們把檢驗的時間縮短之後,這段時期正好與歐洲貿易擴張到中國相重合,因此作者以1490年代後歐洲到達亞洲的商船噸位作為歐洲貿易的代理變數,用以排除是歐洲變大的需求使得“倭寇”增加了劫掠的次數的可能。表5中,加入這一變數之後並不影響本文的結論。
另外,日本進入戰國時期,導致日本中下層武士開始加入海盜也可能是影響海盜進攻行為的因素。為控制這種可能的影響,作者在穩健性檢驗中亦加入了戰國時期開始時間Post1467以及豐臣秀吉消滅關東地方的後北條氏,降伏東北地方各大名,大致完成日本的統一的時間Post1590,DID檢驗結果見表5列2,實證結果表明日本進入戰國時期前後並不能顯著影響“倭寇”對進攻目標進行選擇時的商業潛力偏好。這也正符合史料中和眾多研究中有關“倭寇”人員構成的考證,《明史》稱:“大抵真倭十之三,從者十之七。”
綜上所述,本文作者認為,嘉靖年間的“倭寇”劫掠目標選擇主要基於襲擊地的商業潛力,即說明“倭寇”攻擊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海外貿易。而對於海外貿易的嚴厲打擊正是刺激“倭患”在1550年到1567年大規模爆發的原因。
本文資料和論證過程基於 Kung, James Kai-sing, and Chicheng Ma. 2014. “Autarky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Piracy in Ming China.”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74(02): 509–34.
回覆列表
談古論今,以史為鑑!
說明嘉靖年間的倭亂是禁海造成的,我不這樣認為!
理由有三個方面!
第一,倭亂是日本人自己造成的!其實倭寇的問題不是起源於嘉靖年間的,是起源於元末明初。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元朝曾經征討過日本,自那以後,日本禁止民眾與中國人往來。這就是其最核心的地方,你禁止你自己的居民與中國往來,但是靠近沿海的居民怎麼生活呢?只有鋌而走險,冒險在海上生活,靠打魚為生的生活還是很困難,久而久之就成為了盜賊,這就是倭寇的起源。到了明太祖期間,朱元璋曾經告訴過日本管一管他們的盜賊,但是日本不同意,朱元璋一怒之下與日本斷絕了交往,由此可見倭亂是日本人自己造成的。
——抗倭圖卷,明人繪,摘自傅樂成主編《中國通史》
第二,說嘉靖年間禁海的是不瞭解歷史的。史書上記載,嘉靖年間有一段時間是不禁海的,但正是不禁海,導致了倭寇勢力有所增加,給沿海居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這時候明朝也對倭寇勢力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出了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和俞大猷。嘉靖年間其實應該是打擊倭寇效果比較好的一個時代了。
——戚繼光(歷代名臣像解),摘自傅樂成主編《中國通史》
第三,明朝還是挺開放的。我們一直認為明朝是一個比較封閉的朝代,但我認為,明朝還是比較開放的,鄭和下西洋,把明朝的文化向世界傳播,使更多的人知道了中國,特別是非洲、西亞等國家。這是一種文明的傳播的過程。但是由於明成祖之後,明朝的軍備有所不足,給倭寇造成了可乘之機,特別是當時由於明朝要抵抗北方名族的入侵,在北方設定了大量的兵力,使得南方的兵力不足。也由於南方是明朝的財賦重地,居民重商青兵,在倭寇入侵的時候兵力不足,而倭寇往往集中兵力一點突破,東南沿海海岸線比較長,不好控制,倭寇的流竄給明朝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歷史!我國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