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味雜談
-
2 # 漢唐傳人35
我覺得要看是幾線城市還有個人收入的情況
現在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京深圳上海的房價都很高,以上海為例,現在市區隨便一個老破小都要6,7百萬,郊區的新房也要3,4百萬一套,在上海購房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最低為35%,公積金個人最高貸60萬,這麼算下來,商貸都要150萬往上了,其實每月還1萬以上的人是很多的,我周圍就有很多。
但是大城市的收入也高啊,尤其是能交的起首付,下決心買房的,其實都是考慮過自己的能力的,銀行在貸款的時候也會考察你的收入水平的,因此,能貸1萬多的人工資也不會少了,綜合來看就是有多大的能力買多貴的房子~
-
3 # 貝塔Theta
18年在深圳上車,月供1.4w
只能說生活被影響不大,但是還想換更大的,背更多的貸款
估計會很影響養孩子
-
4 # 麗兒姐日記本
你好,1.首先 你的工資高於一萬嗎,看個人情況,有的工資有一萬到兩萬的,勉強可以接受,如果沒有壓力是非常大的
-
5 # 瀋陽老李有事您說話
應該很多很多,現在生活都在追求質量,賺五千都會在追求一萬的東西,現在社會上各種貸款,信用卡,都在刺激著人本能的慾望,有很多控制不住的人!所以會造成很多各種貸款各種負債,每月的貸款就輕鬆過萬!
-
6 # 開心每一天
看你怎麼分·期在哪分·期如果是在工行、農行、建行分期12期每期·費·率·為0.6%每期·手·續·費·=總本金*每·期·費·率·=10000*0.6%=60元每期應還本金=總本金/期數=10000/12=833.33元每月應還款=每·期·手·續·費·+每月應還本金=60+833.33=893.33元只有少數銀行的每·月·手·續·費低於60元望採納請採納
-
7 # 每天陽光
不多的,還貸一萬要看你一個月賺多少錢,如果還貸金額不超過你賺錢的30%都還是可以,如果佔比太大就很容易收支不平衡,對自己的財政造成影響
-
8 # Ken2333958
如果一線城市,估計不少。如果三四線,估計沒有吧,不然吃飯都成問題了!
本人舉例,座標廣州。買房早,老城區兩套房,一套全款,一套每個月供樓款5000左右,我一個人住房公積金就綽綽有餘。但是也有朋友,一個月要拿一半的工資供樓
-
9 # 溫州眼鏡叔
我就是每個月還貸超過1萬的人,我是安徽人,96年來溫州打工,剛來的時候,在工廠做普工,每個月只有400塊的工資,省吃儉用還是緊巴巴的。經過20多年不懈的努力,我也在溫州買了兩套房子,但是都是按揭的,每個月還款1萬多塊,尤其現在的疫情影響,生意都快要撐不下去了,其中一套已經掛牌在賣了。
-
10 # 騎驢看蒼穹
這個看城市,目前一線二線城市的房價都偏高,一套房子300萬左右,貸款都在200萬左右,按30年按揭,那麼月供就要1萬了。
目前北上廣深和二線很多城市,房子總價>300萬的房子數量有多少呢?這個數量佔比是很大的。按一線城市來說,稍微還可以的房子總價就超過300萬了,二線城市好點的房也超過300萬了,按照這個比例看,在一線二線城市工作的人,月供超過1萬的人很多。
但將這個月供比例放在全國的房市中看的話,這個比例不高,畢竟目前大多數城市一套房子的總價都不超過300萬。
-
11 # 深圳房產大百科
按深圳最偏遠地段坪山區的均價4萬,買一個89平的小三房,總價350萬,首付3成,還款30年,每個月月供就有大約15000.關於買房,我記憶最深的是,前兩年熱播的《歡樂頌》中的樊勝美說過:在上海一天沒有買房子,就一天不踏實。
最終樊勝美和王柏川哥哥也因為買房之事而慘淡收場。
我不禁想問:“房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當你面臨著每月被房東催著交房租;不敢輕易嘗試喜歡的裝修風格;甚至都不敢買大件的東西,生怕搬家不方便帶走的時候;不管你出入多麼高大上的寫字樓,房東讓你馬上搬家,誰也不敢拖到第二天。
種種跡象,都表明了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是多麼重要!
房子除了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以外,最近,我還學會了一個新的詞語——“睡後收入”!
當你在睡覺時,你銀行裡的錢在增加
當你在旅遊時,你銀行裡的錢在增加
當你陪家人時,你銀行裡的錢在增加
當你在……時,你銀行裡的錢在增加
睡後收入可以隨時隨地為你賺錢,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房產。
比如2004年在北京五環40多萬購得一套不到一百平的房產,13年轉手賣了300萬,理論上這9年的時間即使你每天睡覺,房產卻為你賺了260萬,這就是屬於睡後收入。
所以,關於房子重不重要?相信每個人心中都已經有一個答案。
年輕人的第一套房在哪裡?
一轉眼,最早的一批90後也都在奔三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買房、結婚、生子這三件人生頭等大事已經迫在眉睫了。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被房子捆綁的國度,中國的房子問題,對於老百姓來說,已然不是簡單的安全感歸屬感問題,更是與戶籍制度掛鉤,與教育、醫療衛生資源掛鉤。
為何學區房被炒到天價?無非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為了讓下一代贏在起跑線。
同時,現在獨立靠自己買房的年輕人少之又少,絕大部分年輕人買房都要靠父母。但是有兩件事我必須反對:
1、在父母沒有能力的情況下逼迫父母為自己買房;
2、用了父母的錢,卻沒有回報給父母足夠的尊重、照顧與反饋。
在面對“父母付首付自己還房貸”、“父母全款買房”、“全靠自己”這幾個選項中,一半的人選擇了父母買房自己還貸的方式。
回覆列表
還貸款超過這個數字的還是在少數的,身邊朋友也就一個月,兩千多、四千多、最多的八千,還這麼多貸款對一般人來說不是小數目,借錢的時候就應該想清楚自己的壓力有多大?自己的收入能不能滿足還貸款的需求,所以貸款也需要謹慎,更需要一個靠譜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