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onlifornia居士
-
2 # 言真輕
歷史求真與求價值都很重要,如果非要分出先後,我覺得這點是因人而異的。
歷史求真如果一群業餘的歷史愛好者,在一起談論歷史的真相,肯定會有人會打瞌睡,同時,這種行為對歷史既不負責,也缺乏對歷史的尊重。
尋求歷史的真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不但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因此求真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可望而不可及。
對於專業人士而言,尋求歷史的真相,是他的職責,找到歷史真相,是他的價值體現。所以,於專業人士而言,求真優先於求價值。
歷史求價值這是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事,它不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嚴肅的專業精神。尋求歷史價值的過程,可以業餘可以專業,可以嚴肅,也可以放鬆。
探尋歷史價值可以是普通人茶餘飯後的笑談;也可以是商人觥籌交錯間的話題切入點;還可以是哲人提升人生高度的臺階,更可以是政客做出行政抉擇的參照。比如此刻的我們,不就在探尋歷史的價值嗎?
所以,於我們業餘愛好者而言,尋求歷史價值優先於求真。
總結歷史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這個民族的心靈寄託,是這個民族文化最直觀顯現,更是這個民族古往今來的智慧結晶。
不管是歷史的求真者,還是歷史價值的探索者,都應該以尊重的姿態對待歷史,你可以討厭某些歷史人物,可以討厭某個歷史階段,但是不能否定某段歷史的存在。
現在有好多小青年,和一些被打斷脊樑的崇洋媚外者,年紀輕輕的就做了歷史虛無主義者,在拿不出任何實質性證據的前提下,因為某些難以啟齒的原因,否定某段歷史的存在,這種不負責的行為和言論,應該予以堅決抵制!
-
3 # 石湖魚
有人問亡魂既然是不存在的,那超度法事還有什麼意義?答:超度的是活人,法事目的是安撫死者家屬。
同樣,歷史不存在真相,或者說,其實每個人心裡早就有了真相。比如說,現代的人物,以阿里舉例來說,問起他的成功,1000個人裡面900個都會總結,運氣。如果不是恰逢中國改革開放,恰逢中華盛世,那有他發揮能力的舞臺?而新一代的後浪,具備了更優秀更專業的素養,卻苦於階層固化,舉步維艱。
所以,古之帝王將相,真要分析他們成功的原因,首要一條恐怕都是運氣。你把岳飛換給李世民,他就是凌煙閣功臣,而把李靖換給趙構,怕連莫須有都不用,直接以貪汙殺了,還得背個貪官汙吏的罵名。
所以我們探訪歷史,只是為了尋找自己想要的真相,更多是安慰自己,有志者事竟成,看,他們不就做到了?正因為心中永存希望,所以世間依然美好。
-
4 # 柴米油鹽醬醋茶aiq
歷史求真,就是辨析歷史的真偽,真實的歷史才有其考據和參考的價值。歷史總是勝利者書寫的,想在歷史中求其價值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還原其歷史的本來面目,才有其真正的價值。
回覆列表
您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非常有幸能有機會和您探討一下。在我來看,歷史的塑造,是由時間、事件、人物和評價,共同綜合搭建而成的。而,歷史,他和自然科學卻有著很大的不同,是什麼呢?就是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就拿我們大中華的歷史而言,在秦皇統一中國之後,由於焚書坑儒,導致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毀史。由於加強中央集權,導致了另一個更不好的習慣,就是改史、篡史。明明沒有的事,民間的一些道聽途說,就能堂而皇之的走進史書。也許,您可能不認同我的這個觀點,不要緊的,請您細想,修史也好,改史、篡史也罷,目的是什麼?特別是在秦後的歷史中,向來都是下一朝代為上一朝代築史,目的何在呢?以我來看,是為了達到便於統治被統治階級,說的再直白,就是愚民。我們很多的文人墨客,武將英姿,往往是被塑造,被推崇的。當然,我並不否認他們的光輝,但,只想評說這光輝的亮度而已。這就是歷史的價值體現。人本向善、見賢思齊、惻隱之心,乃至於當下所說的正能量,都無一例外,是歷史價值的引申,這對一個民族的善惡趨向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價值的歷史,不僅在中國,在國外也有很多,但其不可能成為時代的主流。而我們讀史,應當是帶著思考,懷著敬畏去慢慢玩味各中的滋味。最後,一句話,總結我的觀點,價值比求真,在歷史問題上,更為重要。如果您方便的話,我很樂意看到您對我的點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