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國葉秋
-
2 # 使用者李森
《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就敘述了張角三兄弟的舉事過程,因參加起事者都頭裹黃巾為標誌,歷史上也稱黃巾起義。
本來張角三兄弟舉事計劃是很周密的,成功的機率也很大。他在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設立三十六方。一個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總兵力不下四五拾萬。同時遍傳口號;"蒼天己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約期在甲子年舉事。
張角一方面發動民間力量,另外又派親信馬元義,以重金收買了朝中十常侍之中的封諝,擬請他做為內應。封諝在十常侍當中,時常受其他人排擠,因此心懷不滿和怨恨,就答應了請求。
一切準備就緒,張角派了個親信弟子唐州去給封諝送信,向他通報舉事時間。可這個唐州卻沒有去紿封諝送信,而是直接就到了朝庭有關部門把張角舉事的詳情給告密了。
漢靈帝大驚,急詔大將軍何進,斬殺了馬元義,又逮捕了封諝及相關人千餘下獄。張角得知事以敗露,就怱忙舉兵,雖然聲勢浩大,歷經苦戰,還是在朝庭官軍與各地諸侯豪強勢力的聯合下鎮壓下失敗了。
如果不出意外,張角很可能舉事成功,成功後事情的發展有可能是兩種態勢;第一,廢掉漢靈帝,自封皇帝改為張性天下,新開紀元。第二,不廢漢靈帝,使其成為牌位,自撐朝權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大。
所以不論張角三兄弟舉事成功與否,在那個時代仍然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3 # 雪流星落
什麼叫舉事成功呢?推翻大漢政權?還是像東吳西蜀一樣佔地為王呢?我們先來看看黃巾起義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東漢末年政局不穩,外戚專政,宦官專權,土地兼併現象嚴重,民不聊生,張角趁此機會,以自身的醫術結合奇書《太平要術》上的內容,救助人民,又大力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從而在勞苦大眾群體中產生了極大共鳴,迅速拉起了一支龐大的隊伍,這個隊伍的核心就是張角兄弟三人,所以導致三兄弟死後黃巾起義很快結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黃巾起義的過程我們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對,李自成的“等貴賤,均田免糧”,還有太平天國的“無處不均勻,無處不保暖”,這都是從貧民階層下手,因為這個階層的人自己沒有什麼不能捨棄的了,但是結果呢?這些人起義可以,治國真不行,李自成打入北京,逼死皇帝,太平天國聲勢浩大,佔領大片土地,然後呢?沒有然後了,到了一定階段領導層迷茫了,看不清未來的方向了,迅速就瓦解了!如果只是一味地打壓一個階層(地主富農),迎合貧民階層,沒有一個長遠的打算,短時間內能聲勢浩大,但是不能長久!
所以,從起義的角度,張角兄弟起義成功了,也順利拉起了一隻隊伍,但是從奪取政權來說,黃巾軍還沒這個實力,更別說坐穩江山了,一個國家是由多種階層組合在一起的,只有團結能團結的一切力量,才能真正起義成功,坐穩江山!
-
4 # 允知
《三國演義》中,如果張角兄弟舉事成功,情況將會怎樣?
張角,又稱大良賢師,太平道的創始人,也是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組織的領導人。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手下弟子達幾十萬之眾。
張角因為信奉《太平經》,把自己創立的組織命名為太平道 ,其實說白了太平道也是道教的一個分支,綱領、目標、教義、稱號、組織、口號、宗教儀式、活動內容、傳教方式等,皆據《太平經》而來。
如果真的讓張角的黃巾軍起義成功,就算推翻東漢統治,相信張角也當不了皇帝。一個王朝的建立根本不是靠愚弄百姓就可以的,想想義和團的結局就知道了。宗教統治國家,怎麼可能,那些世家、貴族也不會允許的。東漢的統治階級是貴族、是世家、是名門望族,道教想凌駕他們頭上當老大,那就是找死,除非全國只剩下愚昧貧民百姓。黃巾軍起義威脅到了皇權是次要原因,主要是威脅到了名門望族,威脅到了整個統治階級。
一個不懂民生、不懂經濟、不懂軍事、不懂治國的道教組織,是根本無法管理一個國家的。張角就算舉事成功了,結果也會被滅掉的。
-
5 # 月下西樓1108
《三國演義》中,如果張角兄弟舉事成功,情況將會怎麼樣?中國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要論農民起義的次數,那是不可勝數。若論成功,用我當年歷史老師的原話:農民起義能有幾次成功?他認為,中國農民起義成功的總共就兩次:一次劉邦,一次朱元璋。
如果,張角兄弟起義成功了,那無疑是中國翻天覆地的大事。一切都改變了。
主要的改變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張角起義成功,改朝換代之後,中國就沒有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的混亂局面。
黃巾起義爆發,敲響了東漢王朝的喪鐘,加速了東漢王朝的覆滅。如果起義能夠成功,混亂的社會會重新確立新的秩序,國家很快就重新進入大一統的局面。不會有三國鼎立,也不會有八王之亂,更不會有五胡亂華,華人民的歷史傷痕就不會如此之深!
二、張角起義成功,人民就會有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的可能!
從歷史上看,無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這兩位真正農民起義成功的人,在稱帝之後,對普通百姓還是不錯的,推行的都是休養生息的政策。那麼,同樣出身於社會底層的張角,也會深知農民的疾苦,也會體驗到起義成功的不容易。為了維護江山和自己的統治,善待百姓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三、起義成功了,那些為人們熟知的英雄人物沒有了用武之地,失去了表演的機會。
張角順利地做了皇帝,曹操只能做個“治世之能臣”了,孫權,劉備,諸葛亮之輩也是該幹嘛幹嘛去。要知道劉邦朱元璋之輩能脫穎而出,登上九五之尊,個人能力不可小覷。張角能當皇帝,必然也是一代梟雄,其他的人都會被壓制,要麼乖乖地為他所用,要麼隱居山林了!
綜上所述,張角起義成功,中國歷史被改寫,一切都會大不同!我們又將看到一個嶄新的時代!
-
6 # 二十一世紀新搜神記
新搜神記,用科學和歷史打通神話的任督二脈。
既然成功了那就應該建立一個宗教帝國。這個不是沒有例子,如漢中的張魯政權,西方的羅馬教廷。但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答的,因為很少有人對宗教有深入瞭解。本人不才,試答一二。
首先,必須要明白“太平道”的政治綱領,它想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太平道是道教的一隻,它認為世界到了該再造的時候,他們的主神“後聖帝君”會帶領信奉者重建一個美好的世界。這一政治觀點是針對東漢末年豪強勢大,儒學陳腐,民不聊生的狀況提出來的。所以說,太平道的真正對手就是早已成為一個個小集團的豪強大族。他們有多強大呢?其實他們才是三國笑到最後的人。他們推出的代表司馬家最後一統了三國,並且把門閥貴族的壽命一直延續到唐末。出身較底層貴族的魏蜀吳三國英雄雖然一時打開了新局面,但最後都還是為這個集團所控制。所以說,太平道就算一時能夠取得勝利,但要徹底消滅這個集團卻比登天還難,需要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更可能像東晉從天師道演變出上清道一樣,主動向這個集團靠攏。這樣很可能其內部就會產生分裂,一派成為支援繼續革命的戰鬥派,一派是主張緩和矛盾的和解派。大可能引發新的內戰。這樣歷史又會走回老路。
當然,張角他們的失敗不是沒有原因的。企望每一支農民起義軍都有嚴明的紀律,和高超的政治手段那是幻想。因為古今中外這樣的軍隊根本就沒幾隻。如果張角真能做到,那別說奪得天下,就算讓曹操、劉備、孫權俯首稱臣也可能做到。到時建立一個遠超漢朝榮光的帝國也不是沒可能。(反正都是假想)。
因為門閥大族就不是鐵板一塊,他們自己內部就有很多矛盾。像袁家兩兄弟,袁術就看不起袁紹。這才給了曹操這些出身倒高不低的人以機會。但是太平道有先天的不足,因為張家兄弟是真正的草根,缺乏能夠承載信任的“名望”。也正是有了這東西,劉備才能吃開。在當時獲取名望的關鍵有兩種途徑,一是血統,二是儒學。遺憾的是張角這兩者都不是太好,所以才搞太平道,從宗教入手。這就是太平道的短板。這也反映在他們的口號中,即“蒼天當死,黃天當立”。一出來就要和人家你死我活的,這裡就埋下了失敗的根。所以除非黃巾軍已經研發出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話,還是平和點,來個“蒼天生黃天”為自己留點餘地要好得多。2.團結一切可團結的人,這才是正確的做法。很明顯,皇帝這時還有很大的權威,所以曹操才玩挾天子以令諸侯。張角可以向後來的宋江一樣搞“替天行道”。雖然宋江失敗了,但其實透過招安走向成功的人多得很呢。例如梁太祖朱溫。當然招安是與虎謀皮,把自己玩脫的人太多。但這都沒有絕對的,是高智商遊戲,你輸了只能怨自己蠢。
3、漢朝問題的根源在於生產力的有限,這個在漫長的古代社會是沒有方法解決的。最理想的就是建立一個食利者有限,耕者有其田的社會。這才是他們可以做到的。但這必須把大批貴族從他們的位子上趕出去,這樣又會使矛盾激化。好在漢朝當時還有迴旋餘地。南方還有大量未開發土地。最好能夠透過各種手段像商朝或周朝一樣南征,消化剩餘人口,也就是說,把從東晉到唐該做的事都做了。當然也會觸動不少人利益。要不流血而改變世界是困難的。但不是絕對不會成功。世界上有不少例子,只是不在中國。
因為中國的龐大體量光維持就很難。別說控制。因為政策失誤引起天下大亂的情況太多了。張角他們要平平安安地過完這一生都很不容易,別說子孫後代。
所以在一群不可能中現實一點,透過招安進入大漢官場是個可以解釋的道路,然後趁朝政混亂的時候扶持自己的傀儡皇帝,然後以天子之名進行改革(這不就是曹操的道路)……至於以後的事,兒孫自有兒孫福。
這是我能為張角他們想到的最好的未來。曹魏所以最後被司馬家拱了,原因在曹丕身上,不說能力,至少壽命太短這點是沒跑的。這就很具有偶然性了。
總結一下,以張角的出身和能力,曹操應該就是他的上限,雖然可以建立一個大帝國,但無法阻止歷史向西晉發展。能夠阻止這個趨勢的只有殘酷的戰爭。張角和他的繼承人必須保證每一場戰鬥的勝利,才能開闢一個新世界。
回覆列表
成王敗寇,古今莫不如此!
舉事成功,無非大漢王朝改姓“張”而不姓“劉”。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辛棄疾有詞曰“天下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