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破戒僧

    聖人都是引導百姓遵循自然的規律使其受益,以實際行動教化百姓。

    《管子•乘馬》“聖人之所以為聖人者,善分民也。聖人不能分民,則猶百姓也,於己不足,安得名聖。是故有事則用,無事則歸之於民,唯聖人為善託業於民。民之生也,闢則愚,閉則類,上為一。下為二。”

    老子所說的無為,決不是什麼也不做。他說過:“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無為就是你做了,而讓人感覺不到做了。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無為我理解的是:在無的過程中有所作為。觀察無的整個過程,針對在事物出現“有”之前,要在無的過程中做出取捨,可以直接影響“有”的結果最後是否產生。並且可以引導或者推動事物按照我們需要的方向發展。如果按此法運用,對於我們掌握趨勢,控制大局都可得心應手,不會在出現問題時才去解決,而是在問題出現前已經化解了,這也符合老子的本意。

    行不言之教,則不會失信於天下,信就是人言,先說再做必失信於天下,只做不說,無失信可言。所以行不言之教,最主要的是不失信,不失信則天下信。

    我們看古人是如何尊老愛幼的,《管子•入國》:“所謂老老,就是在城邑和國都要設有“掌老”的官,規定年在七十以上的老人,一子免除徵役,每年三個月有官家所送的饋肉;八十以上的,二子免除徵役,每月有饋肉;九十以上的,全家免役,每天有酒、肉的供應。這些人死了,君主供給棺停。還要勸勉他們的子弟:細做飲食,詢問老人要求,瞭解老人的嗜好。這些就叫作“老老”。

      所謂慈幼,就是在城邑和國都要設有“掌幼”的官,凡士民有幼弱子女,無力供養成為拖累的,規定養三個幼兒即可免除“婦徵”,養四個全家免除“婦徵”。養五個還配備保姆 。官家發給兩人份額的糧食。直到幼兒能生活自理為止。這就叫作“慈幼”。”

    你說這樣的制度一出來還需要教育人民尊老愛幼了嗎?此乃不言之教。所以光嘴上搞教育讓人生厭。“趨利避害”是老子反覆告訴我們的“道”的核心思想,“趨利避害”也是社會的潮流,是“大道”。“ 無為,不言之教,”關鍵就是在於“利”的制定,利益所致,民心所向,趨之若鶩,無為而無不為。

    有一個小故事:如何讓鯨魚跳過6米的杆子?如果我們站在高臺上,下令說:“鯨魚,快跳!跳過這個6米高的杆子”鯨魚不會理你。如果你批評它,打它,用電擊它,它就會逃跑,躲的遠遠的。如果它什麼都不做,那就什麼都沒有,沒有批評、沒有懲罰、沒有獎勵。如果它做出跳躍的動作,不管是有意無意做的,就馬上鼓勵它,給它魚吃,去拍拍它,有人和它玩,鯨魚會得到鼓舞,它就會非常開心的去做這件事。經常堅持的這樣鼓勵它,最終它就能跳過6米的杆子了。在這裡多講一些,後面就能看的懂了,否則後面的“無為”就無法理解。

    如果你要真正的無為,那你就要首先建立一種趨勢,但是要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比如老老者,100歲起步的話就沒有人感興趣了。這種趨勢也可以理解為一種遊戲規則,這種規則大家都喜歡,都願意來遵守,也能從中得到利益和快樂,你不需要去告訴他們如何去做,他們就會自覺的去遵守,並且會自覺的維護這個規則。這個可以用於家庭教育,企業管理,經濟貿易,國家建設等等,包括談戀愛找物件,與人往來都是一樣的。

    如何讓別人願意跟你交往,主動的來看望你,主動的為你做事,這些都是“無為和不言之教,”當然其中你自己個人的素養非常關鍵,後面的章節裡大篇幅的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培養提高我們自身的素養,然後再行無為之道,就無所不為了。

    《說苑•君道篇》載師曠言云:“人君之道,清淨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繫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操也。”

    《明道篇》有詩云:“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得意忘言方了徹,泥形執象轉昏迷。身心靜定包天地,神氣沖和會坎離。料想這些真妙訣,幾人會得幾人知。”

    無為:“無” 字,據甲骨文字形就字源學的意義上說,象一個人持把在跳舞。 據龐樸先生考證, 它在上古與人們試圖和不可感知的神靈相交通的樂舞密切相關,卜辭、金文中“無、舞”同字。本義:樂舞。“無”不等於沒有,只是無形無象、不可感知而已。由此可見,就其本義而言,“無為” 並非不為或無所作為,而是一種 “似無而實有” 的行為。

    帛書甲本原文:是以聲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聲人:竹簡本作“聖人”,乙本作“(聖)人”。聲人,通“聖人”。甲本下半部(從“道可道”至“天地將自正”)皆作“聲人”。“聲”和“聖”二字本義不同,甲本中作“聲人”,似有其特別的含義,即指在有一定聲望和地位的有道之人。)

    王弼注:自然已足,為則敗也。智慧自備,為則偽也。。官家發給兩人份額的糧食。直到幼兒能生活自理為止。這就叫作“慈幼”。”,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繫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操也。”

  • 2 # 正心社

    是核心之一!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讓我們首先要放棄自己很多的主觀意識,分別取捨,愛憎好惡,以一種並沒有太多為了個人私慾和目的的心態去處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種事情和問題,這樣我們就會減少很多的煩惱痛苦,而更加符合天道!會讓我們的身心更健康!

    行不言之教,是讓我們更多的用心去做,用行動去影響別人!而不是設立很多的價值觀,概念等等,因為一切概念和價值觀,都是具有兩面性的,都容易引起歧義,從而讓人誤入歧途!只有行動最有說服力!

  • 3 # 水幕華

    道德經說: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提唱順其自然,利於事物的發展。道德經講的道:以德為主要目標,聚集起來的力量為首,向著一個方向運轉,形成一個玄窩狀態,吸引著人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勢力。自然而然地執行,這股力量會越來越多由小變大

  • 4 # 飛雪觀歷史

    首先了解一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出處,這句話是出自道德經第二章。

    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君。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

    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完成,長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聲互相和調,前和後互相隨順,這是永遠如此的。

    所以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讓萬物興起而不加倡導;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我誇耀。正因為他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沒。

    重點談談“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1、道德高尚的人,不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把做過的事情帶有一定的目的性,隨著自己的品性去做,也不大肆宣傳,做了和多有益於別人的事情,不把這件事與自己的名利掛鉤,做過的事情無論別人怎麼評論,都不會影響自己繼續做有益於別人的事情。

    2、品德高尚的人,總是用實際行動去做事,而不是用語言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準則去左右別人,那樣的話對別人沒有說服力。“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作為一個統治階級的統治者,他以身作則,治水10年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等到回到家中兒子都已經快10歲了,可想而知這種作為,對貴族也好,平民百姓也罷,其影響力至深、至廣。

    最後,《道德經》的核心,無外乎講的就是“有和無”的問題,而這個“有和無”是從宏觀(大的方向)的角度加以概括解釋,而“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從微觀(小的細節)的角度予以分析解釋。

  • 5 # 大任說

    老任認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是《道德經》的核心,老子在《道德經》中主要講的是什麼?上經講道,下經談德。道是體,德是用。而“無為”只是“道”的一個特徵或者說是表現形式,不能當作核心。

    一、“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含義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聖人就是優秀的領導者。

    老子在第二章的前半段講世界運動的規律,有正必有反,有黑必有白,這兩者相互比較而存在。於是,聖人明白這個道理。因為要想有為,大有作為,所以就應該從反面來思考理解。事情都是相反相成的。

    說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有些上班族天天忙得不可開交,一旦問他一天到晚在忙什麼呢?他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忙什麼。天天折騰自己,反正不閒著就沒有浪費時間,這種觀念合理嗎?

    不合理!幾千年前的老子告訴我們的“無為”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無為”是要告訴我們啥都不要做嗎?不是,他是在告訴我們去了解哪些是該不要做的,知道哪些不要做,那麼離我們要做的事是不是近了一步?處無為之事,才能達到更好的有為的效果。

    好像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著手行動起來讓自己熱愛學習,怎麼辦呢?先把影響學習的不良習慣改正,比如玩手機、打遊戲等等,這就是無為。

    “行不言之教”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含義,以身作則,身教大於言教。在很多時候,說多了反而適得其反。母親的關懷是一件讓人很溫暖的事,但是她不停地嘮叨也是一個讓人很頭疼的事,大家一定深有感觸。

    二、《道德經》的核心

    道和德是老子五千言的核心內容

    老子說那麼多,都在講述這兩個主題思想。其實,《道德經》的書名並非老子本人所取,是他之後的人總結和命名的。道是萬事萬物都遵循的那個規律,包含一切;德是道的應用,老子透過看到德繼而感受到道的存在。

    無為,生而不有,利萬物而不爭,天地不仁,道法自然等等都是在說明“道”的特徵,它們是是老子使用的一種方式。

    所謂大道至簡,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老子正是透過這種方式來極力描繪出道的冰山一角。他在《道德經》開篇第一章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無法言說,它是極其崇高的,說出來就低了;它是全面的,說出來就片面了。

    近取諸身,幾乎每個人都有這種親身感受,心中所想所感有時候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能說出來的東西又無法用文字表達,這是因為我們身處道中。

  • 6 # 卜耐夫哲學

    先“斷句”。

    應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而不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為:其中這個“之”,指天下百姓。

    執政者,要置身於“不以自我意志而作為於百姓”而制約天下;執政者,要圍繞於“不以自我意志而命令於百姓”而維護天下。

    無為之——不要作為於百姓,沒有作為於百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制之)。

    無言之——不要給百姓下這命令那命令,沒有給百姓這宣言那宣言。

  • 7 # 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核心不可說,但是卻貫穿了道家的思想。說來還是知行或者理論實踐問題如何處理,才能更有效。這種哲學問題很複雜,歷史上一直在探討。一般來說,理論能有多深,實踐也就能同步執行。最終兩者需要不斷磨合,不斷提升。

  • 8 # 庚辛太璞會

    不能這麼說,書不可以這麼看。道德經每一章有每一章的核心,一章有一章的好處。這麼看書很多東西漏掉了,完了還可能以為自己提煉的對。。。雖說整本書有一個大的核心存在,各章也幾乎圍繞這個大核心進行各種闡述,但不會在某章像藏寶一樣藏著一句“真言”,又或者說很多章都有這樣的核心。例如“致虛極,守靜篤”像不像核心?“治大國若烹小鮮”像不像核心?“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天地之間,其如橐龠乎”像不像核心?

  • 9 # 霜序之七

    一、《道德經》的核心是“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

    展開來講就是,萬物永遠在變化,但其變化所遵循的規律不變,這個規律通俗來講就是“物極必反”。類似的還有“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老子在《道德經》裡也相應舉例說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飄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等等,無一不說明了事物都有對立統一的一面,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任何事物如果向極端發展,那麼它的性質一定會變成它的反面。

    老子認為這是一條自然規律,我們可以用之指導個人行為,這就是《道德經》的核心,“反者道之動”。

    二、“無為”是“反者道之動”的演繹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第二章: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從原文就可以看出,這段話前半部分還是說明事物的對立統一,也就是反者道之動,後半段則說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老子的答案是無為。

    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做事要順乎事物自身稟賦和時勢,不能做得過度也不能違反自然規律,不然可能“物極必反”。這裡可以用小米來舉例,智慧手機興起的時候,雷總提出了著名的“風口豬理論”,毅然投入智慧手機市場,這屬於順乎大勢,自身也順風順水,而後續高管對友商頻頻碰瓷,這就屬於營銷過度,物極必反了。

    三、《道德經》還說了些什麼

    (一)關於處世:不爭

    不爭:道家學派中心問題是如何避開人世間的危險,那麼如何做到呢?

    老子認為,做人應該像水一樣,“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是什麼形象呢?它可以容納萬物,澤被天下,看起來卻柔弱、謙虛,不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這樣的人可以在世上安居並達成自己的目的。所以老子還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者”。

    (二)關於政治理想:無為而治

    從“反者道之動”中,老子也演繹出了他的政治學說“無為而治”

    這個概念大家應該都很瞭解,老子認為,天道恆常,不論何種政治制度都要遵循自然規律,所以,形式上的國家還是需要的,但是國君的統治需要效法“道”,他需要“無為”。當然這需要幾個前提,國君需要在無為而治之前採取行動消除禍亂天下的根源,包括: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擯棄民眾不必要的知識和慾望,保持他們的淳樸和天真,那麼他們行事就會順乎自然,國君就可以實行無為而治。

    最後再多說一句,“反者道之動”這個理論對我們中華文明的氣質、思想影響很大。中華文明歷時數千年,這期間我們有過煌煌藝術和文化,有過赫赫文治和武功,但也有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半壁江山淪入敵手的至暗時刻。因為相信這個理論,我們在盛世時仍然保持謙虛謹慎,在黑暗的日子裡時也心存希望。這個心理武器,甚至可以說是信仰,幫助我們度過了一場場危機,一直到現在。現在需要我們頂住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壓力了,黎明就在前方!

  • 10 # 雙宿曉飛

    這樣理解道德經,實在是買櫝還珠。道德經,道為體,德為用。道是什麼的體?是宇宙萬物的本來面目,是佛陀所說的“清淨法體”。老子告訴我們,宇宙原本的樣子,是“道可道,非常道,是名為道”。這也是《金剛經》所講的“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

    何為德?德就是修行的法。有了一定的德,才能真正的體會“非常道”。道德經,是講述宇宙人生的天人之學,所用萬千,不僅指導社會生活,同時還可用於個人修行。所謂“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其包羅永珍,不能等閒視之。

  • 11 # 意泊之

    先秦、諸子百家的一些經典著作,經典自然是經典,甚至一本書就可以獨立的形成自己的思想流派,但難得有幾本,著作大名即可以點明其題旨核心的,比如《論語》、《孟子》、《墨子》,《莊子》、《韓非子》、《荀子》等, 乍看這些書名而不看內容,你是無法知道其內容是什麼的。但至少有兩本是例外,一本是《山海經》,還有一本就是這《道德經》。《山海經》寫山與海,《道德經》寫道與德,其中道篇有12個章節,德篇有19個章節。

    所以道與德才是《道德經》的核心。那“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什麼?

    首先,“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的第二章,屬於道篇,講的是行。

    處無為之事

    處無為之事,指的是依據世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行事,遵循自然,不強求,不妄為。什麼是自然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生長的規律,順之則遂,逆之則妄。對於人,同樣的道理是,量力而行,任其自然,如果強求,則必為之所累。如你跳遠,一跳即出可到跳兩米,現在想要達到兩米五,那你就要鍛鍊,付出多的努力,你就會因此而辛苦受累。如果你可以住五環,而現在要換三環,那你勢必為之準備付出。如你要把樓房換成別墅,而別墅並非你的舉手之勞即可以獲得,這就要有為,去行有為之事,雖順己之望,但終究逆己之能,悖行自然,結果難知。

    行不言之教

    行不言之教,指的同樣是順其自然的意思,我行我意,問心問己,長時間以身作則的親力親為,因行動而感化,無聲的薰陶,無言的的引導,最終潛移默化順而成之,而不是說教,不是指手畫腳。

    耳濡目染之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以至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樣,無為之法,才會蔚然成風,非為而為之,不行而行之,無意而得之。

    實際上這十個字,說到底,其根本內容是一致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不教,成為自己,成全他人,都是本著同樣的法則,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不逆天而動,不肆意妄為,不刻意追求,一切簡單些,事事簡單點兒,放下好高騖遠的心性,降低不切實際的想法,慾望少了,索求減了,你就從容了,從容了,心就舒服了,人也就快樂了,家族就幸福了,社會就和諧了,世界就太平了。

  • 12 # 暴雨梨花孤燈下

    不是核心,《道德經》有很多核心,看你如何解讀。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這教”人生格言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其原文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本章的是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於是就有了的醜;如果都推崇善,於是就有了不善。所以,"有"與"無"相互突顯,"難"與"易"相互促成,"長"與"短"相互顯現,"高"與"下"相依而存,"音"與"聲"相互陪襯,"前"與"後"相互照應--這些"名"相反而相成,遷延不居而不獨立自足。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我們重點學習老子第二章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這句名言。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這教”,通俗地說,就是要遵循規律和趨勢做事,這裡的無為是指無妄為,而不是什麼也不做,是不過多的干預、順其自然、充分發揮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無為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一切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無為,就是順應自然科學的作為,就是合理的作為,因而也是積極的作為。行不言之教:老子所謂的不言之教,指的是自然規律,也可以理解成以身作則,輕言教重身教,因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來自身的行為。

    老子在第二章裡指出了“無為”,“不言”還有“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這樣便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老子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這教”。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裡的“無為”一詞。是老子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他幻想著有所謂“聖人”能夠依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在這裡,老子並非誇大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

    老子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蘊含了很深的哲理,在現實中,事情的發展都是其客觀因素存在,不能隨意去改變,想改變也改變不了的,只有順應事情的趨勢。老百姓的處不為之事,即個人所做的事情,並不是“有為”所致,而是順應自然的結果。順其自然地做好事情都可稱之為“無為”,如工作家庭等一切事物都是這樣。我們必須認真領會,正確地運用,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才是我們學習老子“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人和事,看清心痛看懂傷情,苦了心,累了自己。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