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李19904

    岳飛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他的故事成為後代華人許多民間傳奇,中經久不衷的主題,唯一能與他相提並論的武士,大概只有一位三國時代的關羽,如果說在武藝高強,忠肝義膽二人不相上下的話,在文化素養上岳飛可能就要高出一籌了,今天杭州西湖邊上的嶽王廟裡,那一幅″還我河山"據說就是出自岳飛的手筆,那四個字所表現出來的氣勢,功底,讓人覺得只有岳飛才配得上寫它。而那首壯懷激烈的"滿江紅"詞。人們也普遍願意相現是岳飛所填。八百年後,在面臨亡國天種的歲月,許多青年就是吟唱著這首詞,讓那些具有正直信念的人們,熱淚盈眶,熱血沸騰,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奮勇向前!

  • 2 # 阿華仔5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句流傳千古的金兵遺言,證明了岳飛絕非一介武夫。

    能夠讓敵人都歎服的人,當然是了不起的人!兩軍對戰,一般對手輕易不會做“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事,除非經過多次較量,發現對方不同凡響,實在是不好對付,才不得不轉變態度,變成了佩服。

    如果是“李逵”一般的人物,只知道亂砍亂殺,不懂動腦筋,不懂軍法,軍事,不懂排兵佈陣,不懂觀察戰場上瞬息萬變,不知道隨機應變,不懂軍隊的各種人才管理,不懂得指揮千軍萬馬立於不敗之地。

    要是這樣子,讓敵人佩服你才怪!因為金兵絕對不會把“愣頭青”李逵放在眼裡,李逵只是匹夫之勇,金兵很好對付,弄一點陰謀詭計就能讓李逵進入圈套,死無葬身之地。

    但是岳飛指揮他的岳家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整個水滸梁山好漢都合在一起,也不可能有這種效果。

    舉一個例子,岳飛手下大將牛皋,一次跑馬過於緊急,遇到金兵大隊人馬之時,身邊只剩下少數人了,但是牛皋不慌不忙的把岳家軍旗幟開啟,結果嚇得金兵大隊人馬轉身就跑。

    我們讓梁山好漢出來試試,能有這種驚人效果嗎?

    所以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面,描寫眾多英雄豪傑爭奪“武穆遺書”的故事,也是作者從側面表達了對岳飛文武雙全的一種肯定。

    “岳飛”~~是一個值得佩服,流傳千古的英雄豪傑。

  • 3 # 詩人之友

    岳飛是文武雙全和智勇雙全的元帥,文,有詩詞在世(特別是一曲《滿江紅 怒髮衝冠》更是眾人皆知,廣為流傳)。武,會十八般兵器且箭術超人。智,多次大破金兵,使金兵聞風喪膽,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勇,大破朱仙鎮後,欲直搗黃龍府,迎回徽、欽二宗。除了武藝超群,岳飛還有一顆‘精忠報國’的赤子之心,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 4 # 行走與寫作

    岳飛張俊、韓世忠、劉光世被譽為南宋的“中興四將”,充分說明岳飛卓越的軍事才能,而“精忠報國”的岳母刺字的故事,也家喻戶曉,這些都不折不扣地捍衛了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的地位。

    其實,岳飛不僅僅在武功方面具有卓越的才能,而且他還是一個文武全才,只不過他“岳家軍”的威名,掩蓋了他其它方面的才能。現在,一起來看看岳飛,除了武功外還有什麼才能:

    書法堪稱一絕

    岳飛愛書法,而且他的書法堪稱一絕,頗受讚譽。

    岳飛的書法以行、草為主,龍騰虎躍,氣韻生動,章法嚴謹,意態精密,剛勁不柔,自有一種淳正之氣,頗含文臣氣質。

    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文天祥曾經這樣評價岳飛的書法:

    嶽先生,我宋之呂尚也。建功樹績,載在史冊,千百世後,如見其生。至於筆法,若雲鶴遊天,群鴻戲海,尤足見干城之選,而兼文學之長,當吾世誰能及之。

    文天祥對岳飛的書法評價一點都不為過,我曾經在成都的武侯祠看過岳飛的書法作品《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真是大氣磅礴,龍飛鳳舞,剛柔相濟,驚為天人。

    岳飛的書法作品偏多,傳世書跡有《書謝朓詩》、《前後出師表》、《弔古戰場文》等。

    詩詞獨樹一幟

    說起岳飛的詩詞,大家一定會想起他的《滿江紅·怒髮衝冠》這首詞,和等英勇悲壯,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直擊人心。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

    到而今、鐵蹄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其實,岳飛寫了很多詩詞,流傳下來的著名詩詞有25首。隨口還能詠出岳飛的經典名句: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雲鎖斷崖無覓處,半山松竹撼秋風。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誓將七尺酬明聖,怒指天涯淚不收。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好水好山看未足,馬蹄催趁明月歸。

  • 5 # 老街味道

    問題:岳飛除了武功還有什麼才能?前言

    岳飛字鵬舉,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作為抗金的悲劇英雄,岳飛在我們的歷史上,是以武將的形象展現在我們心目中的。

    不過,宋朝崇文抑武,作為名將的岳飛,其文采也不容小覷。我們知道他有著名的詞作傳世,而且,他的書法作品,也受到後人的讚許。

    一、真真假假滿江紅

    岳飛最有名的詞作,就是這首《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不過,這首詞,很多人認為是明朝人的偽作,因為明朝以前的宋詞選本中,沒有見到這首詞, 岳飛孫子岳珂所編《金倫粹編·家集》中也沒有出現。

    除了這首以外,岳飛還有另一首《滿江紅》,這一首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古人伴隨皇帝遊宴時,常常需要依據皇帝的要求即席作詩,這種詩被稱為應制詩。這對於臣子的文學才能是一種考驗。岳飛也有應制詩傳世,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從駕遊內苑應制》:

    敕報遊西內,春光靄上林。花圍千朵錦,柳捻萬株金。

    燕繞龍旗舞,鶯隨鳳輦吟。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五言律詩,需要同時滿足對仗、押韻、平仄、黏連四個方面的規則,對於詩人的功力要求比較高。不過,自從唐高宗進士科開始考格律詩以後,律詩就成了讀書人必須掌握的技能。可見岳飛也一定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

    老街最喜歡岳飛的這首七言絕句《池州翠微亭》: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這首詩,就像吳宇森電影中,在槍林彈雨之間飛翔的白鴿一樣。主席也有詞雲:戰地黃花分外香。這是戰士 的一顆詩心。

    二、岳飛的書法

    書法對於古人來說,是一種寫字的方式。以現代人的水平來看,古人個個都是書法家。只不過有人的水平高些,有人水平低一些。

    老街不懂書法,不過看到很多人對於岳飛的書法作品評價甚高。

    還我山河這四個字,我好像在好幾個地方見到過:

    傳說岳飛途徑武侯祠時,寫過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其跋曰:

    :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岳飛並識。

    結束語

    從岳飛的書法和詩詞可以看出,嶽武穆是一個文武全才的抗金名將。在整個南北宋期間,我們可以看到,韓琦、范仲淹、虞允文、文天祥等等領兵打仗的名將,其實都是文人身份。

    不過,因為年代久遠,有些岳飛的書法、詩詞作品存疑,這就見仁見智了。

  • 6 # 天香雲外飄

    一是書法造詣頗深。據說杭州西湖嶽王廟當中的巨幅書法作品“還我河山”這四個字,就是出自岳飛的手筆了。

    二是岳飛的文學造詣也很深。譬如說,大家比較公認的《滿江紅》詩作,據說也是岳飛的傳世名作之一。滿江紅,著名中國文學作品之一。作者為岳飛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漢族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傳唱最廣的是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中“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及“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更是經典。

    三是岳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飛的“精忠報國”的精神,一直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稱道。據說岳飛的母親最瞭解岳飛的心思,她鼓勵兒子奮勇殺敵,報效祖國。於是,她在岳飛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銘記母親的教誨,奔赴抗擊金軍的站鬥前線,屢建戰功,成了一名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將軍。他率領部隊北伐,收復了被敵人侵佔的大片國土。

    此外,岳飛嶽武穆還被後世奉為了“武聖”!

  • 7 # 蘭臺

    岳飛的情商相當高,可以說歷史上名將裡岳飛的情商不是最高,也是最高之一。特別會來事,可以說和文官、宦官、宗室關係處理的都很融洽。

    事實上歷史上名將情商往往不高,比如關羽“傲士大夫”就很有名,而韓信更出名,樊噲請他吃飯,恭恭敬敬稱他“大王”,韓信卻直接說“沒想到我現在居然混得和你一樣了。”

    然而岳飛卻不是這樣的,岳飛的情商想當官。

    岳飛的情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岳飛讓所有人都以為他是貪官

    別笑,岳飛自己都曾經說過“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太平矣。”

    可見南宋社會風氣就是武將普遍愛錢,事實上韓世忠本人就吃一半的空餉,也就是說韓世忠軍隊人數只有在冊人數的一半。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一個清廉不愛錢的武將是非常危險的,大家都會懷疑這個武將是不是心懷不軌;所以岳飛一直到死在偽裝自己是一個貪錢武將。

    這一點宋高宗和秦檜對話可以作證:

    上謂檜:“聞飛軍中有錢二千萬緡,昨遣人問之,飛對,所有之數蓋十之九,人言固不妄也。今遣琚往,縱不能盡,若得其半,亦不少矣。又歲計所入,供軍之餘,小約亦數百萬緡。”

    這段文言文很淺顯,大意是趙構告訴秦檜,說一直有流言說岳家軍小金庫有2000萬緡(154億文銅錢);結果昨天派人去監獄裡問岳飛,岳飛說軍隊財產沒有2000萬緡,只有1800萬緡;然後宋高宗趙構感嘆,認為民間傳聞、官場流言並不都是假的,然後準備派人去抄岳飛的錢,覺得怎麼也能抄出“數百萬緡”。

    結果抄岳飛的家,才發現岳飛家裡現金只有100多緡麻布和絲絹三幹餘匹,米和麥五千餘斛。

    此時全天下才發現,原來岳飛是當時極少數真正清廉的武將。

    二、岳飛和監軍宦官相處很好,還給他錢讓他“買官”

    岳飛情商高第二個重要表現就是岳飛和宋高宗趙構派來監視他的宦官關係很好,當然,這種關係好不是岳飛沒有原則的去討好這個宦官,而是岳飛發現這個宦官通情達理,心懷百姓,岳飛覺得是這個宦官是一個好宦官,於是還從岳家軍小金庫裡拿出三千緡來幫助他“買官”,這個宦官就是被朱熹表揚過的黃彥節,朱熹認為他是可以與東漢呂強媲美的好宦官。

    彥節嘗為岳飛軍中承受,後轉歸吏部。飛憐其貧,遺錢三千緡,且薦為睿思殿祗候.

    三、岳飛和朝堂大臣書信往來不斷

    岳飛死後,秦檜想迫害當時南宋另一位丞相趙鼎,指使手下誣告趙鼎接受過岳飛5萬緡賄賂。

    結果趙鼎在自辯裡說,自己沒有接受過岳飛的“賄賂”,他和岳飛的關係和其他將帥一樣,只有一般的人情往來,岳飛從來沒有送過超過一般人情往來的財物;而岳飛另一個特點就是他是南宋諸將裡駐地距離杭州最遠的,但是岳飛卻是諸將裡最愛請示中樞意見的將領,每次中樞有什麼要詢問的,要諮詢的,岳飛回信都是最快的。

    綜上所述,岳飛除了會打仗以外,更大的特點就是情商高,會來事,也懂得低調做人道理。

  • 8 # 豫薦你

    岳飛是歷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他文韜武略,相關故事也被後世廣為傳頌。

    岳飛的武功是非常厲害的,這點毋庸置疑,他是著名武術家周同的關門弟子,天生神力,能左右開弓,最早參軍時,參加的是“敢戰士”(相當於敢死隊),並透過層層選拔成了敢戰士的隊長。後來從部隊的最底層,一路摸爬滾打,最後官至太尉。

    岳飛除了武功高強之外,還有什麼才能呢?

    精通兵法

    岳飛如果只是武功高強,充其量只能當一個先鋒大將,是無法作為一軍統帥的,但無論是正史上,還是民間傳說種,岳飛都是元帥的身份,統領著整個岳家軍,而且經常以少勝多,擊敗敵人。

    金兀朮是金國名將,曾在黃天蕩大敗南宋名將韓世忠,但遇到岳飛就歇菜了。可以說岳飛是金兀朮的一生之敵,絕不僅僅體現在武功上,而是全方位的碾壓金兀朮。

    岳飛在宗澤帳下時,屢立奇功,提拔很快,打得金兵滿地找牙。

    有一次宗澤和岳飛討論作戰方案,宗澤對岳飛說:“若論你的勇武和智謀,就算是古代的名將也未必能比得過你,但你的戰法都是野路子,並不是古代的兵法,現在作為偏將還行,如果哪天作了主帥,怕不是萬全之策啊!”岳飛回答說:“兵家之要,在於奇,敵人想不到,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列陣後再戰,屬於常見的兵法套路,在實際戰鬥中,還是要靈活運用才行!”

    宗澤無言以對。

    金庸的文學作品《射鵰英雄傳》中,更是提到岳飛曾經著有一部兵法書,被稱作《武穆遺書》,得之可安天下,武林人士為了得到他不惜大打出手。

    文學造詣

    岳飛留下了很多文學作品,有詩有詞,最著名的當屬《滿江紅》,但這首詞存在爭議,從他傳世的其他作品來看,他的文學造詣依然是相當高的。

    隨便舉幾個例子吧:

    《小重山》

    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這首詞和《滿江紅》風格差別很大,《滿江紅》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表達了忠貞報國的豪情;而這首《小重山》則是用另一種風格,委婉曲折的表達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愛國情懷,和憂國憂民的悲苦心境。

    最後一句“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既化了伯牙子期的典故,又真實反映出自己當時的心境,在宋詞中能出其右者並不多見。

    《池州翠微亭》

    岳飛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這首岳飛的七言絕句,岳飛戎馬一生,很少有閒情雅緻,寄情于山水之間,他和李白那些整天遊山玩水的人不同,誰不想在這美麗的景緻中多待一刻,但是情況卻不允許啊!這首詩表達了岳飛對祖國河山的無限熱愛,但為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他不得不再次踏上戰場。

    隨便拿出來兩首詩詞,這文學造詣已經可以完敗很多人了,如果岳飛專心的寫詩,而不是把精力都用在打仗上,至少也能和李白、蘇東坡齊名吧?

    書法水平

    岳飛傳世的書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還我河山》和《前後出師表》。

    能從書法中讀出作者的情緒,很少有書法作品可以做到,《還我河山》做到了:拔地而起的氣勢,怒不可遏的情緒,都從“還我”2字中表達了出來。歷史上書法家很多,但是像岳飛這樣的卻不多。

    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丞相,一直以來都是後世忠臣的楷模,岳飛路過武侯祠,也進行了拜謁,夜晚他重讀諸葛亮的《出師表》,淚如雨下,夜不能眠,遂寫出了這樣的書法作品。

    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岳飛並識。

    有人說,讀《出師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

    我想岳飛在寫《出師表》這副書法作品時,和諸葛亮已經合二為一了。

    岳飛的書法都能把人看哭了,你說厲害不厲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00塊錢都借不到的人是怎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