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屬於無門無派,隨性臨摹的那種,請大家指點。
7
回覆列表
  • 1 # Zz閒雲野鶴

    謝信任,看別人都說未入門,可能是我見識少,我覺得不僅入門還很棒!只是有個別字略顯鬆散,五個月寫成這樣,看來有很高天賦……要利用好你的長處繼續努力,加油!

  • 2 # 七件事兒

    臨帖先講形似,再圖神韻,楷書四家,各有不同。既然學趙體,寫的字就要像趙孟頫,等有了趙體神韻,再圖變化,融入自我。如果不臨帖,自由發揮,終成野路子,即所謂江湖體!切記。

  • 3 # 軫念信箱

      首先,所謂楷書四大家,根本就是個偽命題。有些人特別喜歡像土匪一樣搞排座次的把戲,什麼四傑,十大之類的,有時候會湊數,有時候會把優秀的人物和作品給淹沒。就拿楷書而言,歐,顏,柳,趙的確很優秀,可是唐朝之前那些傑出的楷書大家呢。

    看看書聖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書聖行書天下第一,楷書能差的了?

    再看看鐘繇的《宣示表》,當年鍾老師為了練習楷書,晚上睡在床上都用手指頭在被子上書寫,最後竟然把被子給劃破了。銀鉤鐵畫的功力,你感受到沒有?

    還有我個人特別喜歡的《董美人墓誌銘》。百看不厭,妙不可言。

    即便到了唐朝,楷書達到了巔峰狀態,按照四大家的排序,也是遺珠萬千。這是虞世南老師的作品。虞老師不但寫的一手好字,還寫的一手好文章。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啊。看他的楷書,已經由前朝的略有隸書痕跡,轉化成了端正的方塊正書。

    再看褚遂良老師的楷書。你真的覺得他的法度會低於歐陽詢麼?

    再看看宋朝的大才子蘇東坡。

    古代楷書佼佼者不勝列舉,而以四大家言,也是各有千秋。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號稱天下楷書第一。看到這樣的楷書,只有跪了!

    可是柳公權的也不差啊?

    更不用說顏真卿的多寶塔了。

    至於趙孟頫的楷書麼。大家看看吧。

    個人覺得,要練楷書,所謂四大家裡面,顏真卿和柳公權可以列為首選,名門正派,結構端莊,不走邪道,比較容易練出眉目。歐陽詢雖然寫出了天下第一楷書,但是其筆力險峻,法度嚴謹,初學者想要練得好,非常難,很容易打擊信心。至於趙孟頫嗎,字寫的好看,但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如果硬要說少了什麼的話,可能是骨氣吧。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4 # 玉鄉大哥1

    這字已經完全超過了入門的水平,其實你這個問題問的不對,你的字並不像趙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已經超過了趙體的一些習慣,有了許多魏晉的味道,可以學習一下鍾繇的宣示表等,還有王羲之的黃庭經,為你這種字型的提高會大有幫助,而且路子基本一致,只是有些字的結構不是很想,加油。

  • 5 # 三秦小周

    字的整體效果看著還不錯,但這和趙孟頫的小楷韻味完全不同,是不是作者之前寫魏碑的?我看你可以向魏碑靠靠,用魏碑的筆法寫小楷,或許會別有一番風味

  • 6 # 慧練字大課堂

    首先你這個寫的不像趙體,另外,如果說想學書法的話,建議先臨寫趙體的大楷字型,如《膽巴碑》《妙嚴寺記》《三門記》等,有一定大楷的基礎,然後再臨寫趙體的小楷,如《老子道德經》《汲黯傳》等,還有的就是說,我們學書法,一定不要自己在那裡亂畫,一定要臨帖,臨帖一定要精臨,每天臨二到三個字,弄懂結字和筆畫。然後堅持下去。

  • 7 # 張太弓甌江找奇石

    字不怕醜古代中國浙江慶元有個蔡農民寫的字是不好但他的狀告的比進士還有力度。他寫的狀就四句話〈杭州天竺寺,本是天子地。狀元想建府,心想創皇位!〉

  • 8 # 眼前的世界用心看

    五個月!入門代表什麼!那就是要登堂入室!我覺得五個月入筆都難!任何一個人筆法都有他的特點!不論那個大家!都有他的獨到之處!就算看到一個字都知道他是哪位古人的作品!舉個不算恰當的例子!房屋建築!南方北方!只要看到房子了你就基本上知道是到哪裡了!這就是建築風格的不同!來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書法也是如此!點!線就構成了每個人的風格!書法不要追求速成!慢慢體會其中的魅力!你會愛上的!

  • 9 # 墨瑜書齋1

    一、毛筆書法小楷入手:執筆。蘇東坡說:”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

    1、五指執筆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握住筆桿(適當高度),保證筆桿不脫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外側,既加強食指握筆的力量,又發揮把筆往裡鉤的作用。

    2、無名指抵在筆桿內側,起著把筆往外推的作用;小手指附在無名指的指肚下部,輔助無名指把筆往外推。所謂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

    3、就像人走路的兩隻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

    4、產生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二、筆的選擇,選狼毫就可以了,適中的好用,因為楷書講究用筆敦實而厚重。

    三、建議學習小楷的話做好就是《靈飛經》,因為其不僅寫得好,刻石也是極為精妙,而且儲存的也是十分完好,所以《靈飛經》是書法史上學習小楷的比較權威的一本字帖,元代的大書法家趙孟頫就是學習的《靈飛經》。

  • 10 # 弘鵬穀雨書法

    五個月的時間能夠堅持臨摹一貼,精神可嘉。

    對於書法練習,從您的小楷看。還有一些硬仗要打。

    從您臨帖中,看到部分的字頗有可觀,可以看出您在書寫方面很有靈性與天賦,書法的可塑性很強。

    另一方面,圖中圈出的字,又帶有不同程度結構和基本筆畫書寫要領的問題。

    建議如果近期如果只寫小楷,那麼要練習基本筆畫,較難的基本筆畫要過關。尤其是臥鉤,橫折鉤,捺的書寫弧度及收筆方向調整。

    其次是結構練習,把握規範。樹立橫畫上揚,平行等距,主筆突出,重心平穩等基本思想。

    如果要深入練習,建議從大楷,漸而中楷,最後小楷的路線來進行練習。這樣,您的字一定能夠非常靈動且法度森嚴。

    希望您寫出一筆好字。

  • 11 # 李行子

    五個月寫趙孟頫小楷,很有味道,形體大致好象,按寫漂亮字說,很好,也很棒。按寫書法和寫書法藝術講,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書法的筆法上,單調,陽陰轉化關係沒規律可循,其次就是漢字結體法則,遵守不夠嚴謹,楷書書法一定要以書法的法和書法遵循的規律為標準,否則很難達到書法的境界,字不按法書寫,書寫的在漂亮,叫字,不叫書法。

  • 12 # 李尚榮8

    如果從沒有書法基礎,能五個月寫得這水平,算是中規中矩了。書法不是一門簡單的技藝,如無師承,陋習㢢端會影響到以後的進步。從你所寫的字來看,太多自學書法初學者的陋習,用筆尚未能正確,字形結體歪歪斜斜的。還需努力了。另,初學者最好不要學習趙體,因趙體的楷書多以行楷為主或楷書快寫,嚴格來說趙體楷書字的形成結構不屬於正楷。而書法的基礎最好從正楷開始學習才是正途。建議,學書法,行正途,還是端正學習態度,從正楷學起,一筆一劃認真學習,可以向楷書寫得好的書法老師學習,從唐四家(歐虞顏栁)選一正楷學習。

  • 13 # 申正義文

    正巧我也在臨趙孟頫的《汲黯傳》。從您發的作品來看,恕我直言,比照原帖,無論從“形似”還是“神似”上,其差距還是滿大的。以我臨帖的體驗,給您幾點建議:一是別急於臨帖。先用心多讀幾遍原帖,細心揣摩其結字用筆的規律,尤其是起筆和收筆等細微之處。磨刀不誤砍柴工,讀帖是悟的過程,所謂心手相暢,意在筆先就是這個道理。

    二是再臨習時,你不妨由小楷改寫中楷試試。用大筆寫中楷、大楷,這是古今大家一致推薦的行之有效的經驗之談,實踐證明效果不錯。其好處在於對單字形態和細微處能較好地把控,同時可增強和提高駕馭筆的能力,此後再改用小楷寫,就駕輕就熟了。

    三是臨趙帖前,建議最好先臨鍾繇的小楷《三表》和唐人寫經等帖,以此入手為宜,待有了一定基礎,再臨《汲黯傳》可能更宜上手。

    以上是自已臨帖的心得,不知是否有用?僅供您參考!

    (臨習趙孟頫《汲黯傳》區域性)

  • 14 # 水墨寫易派

    五個月寫成這樣已經非常了得了。雋永端莊,乾淨利落,筆畫到位,看過去能留往眼光,但是缺少趙孟頫小楷的韻味,也許是還沒擺脫以前練過其他人字帖的影響。繼續操練,越來越好!

  • 15 # 一個黎子

    我也是喜歡書法的一類,但是全靠自學,也不曾拜師,也就是臨貼而已,從一開始入門就是學的趙體。

    趙體字淺近易學,運筆純正,瀟灑婀娜。他的字筆圓架方,流動帶行,楷書略摻用李邕行書的筆法,流美動人柔中帶剛,秀麗端雅。而看你的筆法與結體,有趙字的秀麗端雅,但筆畫不似趙字圓潤,趙體字的筆畫特點以圓筆為多,而你的筆畫帶有魏碑的那種刀劈斧削的凌厲感,你這字在結構上,稍微有些鬆散,但是你也就臨了五個月,能達到這個程度,應該是很有天賦的。

    這書法看似十分平常,若要動筆去寫好還非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 16 # 紅塵彌勒

    先恕俺眼拙,真的沒看出來閣下有一點兒趙文敏的意韻。

    趙孟頫無疑是楷書大家,也被列進楷書四大家之一。書法歷史上赫赫有名並且傳名已久的歐顏柳趙就有趙松雪的名號。雖然僅僅排在最後,但他能在強手如林的楷書序列中脫穎而出,擠掉其他楷書名家進而佔據楷書四大家的一席寶座,不能不說趙松雪確實有過人之處。

    趙孟頫的書作以秀美俊挺為歸宗,強調帶有雋永意味的書寫美感,這在幾千年的書壇上幾乎堪比以俊逸神飛著稱的大聖王羲之,只是他的筋骨略顯不足,被後人貶斥為太過嬌媚柔若無骨也就情理之中的事了。

    但趙松雪無疑是書法史上的一個奇蹟。

    趙孟頫的字跡特別規整、熨籍,一點一畫,一撇一捺都盡顯嫵媚,尤其是它的間架結構,更是趨於上乘,其整飭程度甚至絲毫不亞於王羲之。所以,趙孟頫的字跡帶有先天的美感,不似閣下這般枝節橫生,突兀造作。

    但既然受邀點評,那就免不了大言不慚的說上幾句真心話:

    閣下以日期為限,這絕不是臨習的好辦法,也分各人的天資悟性。

    所以,第一點的時間概念就可以忽略不計,而是要以功力表現來判斷達到什麼臨摹程度。可以這麼說,有的人究其一生臨池不輟,也沒有達到被臨摹者的十之萬一,總是在門外徘徊,不得其徑而入,這也是最最無奈的,也可以說是天生就不是那塊料。

    再者,臨習重在悟道,而不是強調它的形似,重要的在字外的筋節骨氣,而不是依葫蘆畫瓢學它的外形。

    老話說重在神似而不是形似,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趙孟頫的字跡無論是粗看還是細觀,都具有玉樹臨風一般的美感,就像一個翩翩美少年,雖然沒有達到那種老成持重的深邃,但外形上起碼是一個儒雅君子。可惜閣下的習作沒有體現出這一點。

    再額外強調一點:習書也好,作畫也罷,都強調和重視的是在持之以恆,以勤奮和汗水來消化它的門道,又特別需要從天賦層面上給它以完美的詮釋,這不是多長時間的問題,而是一個臨習者的心性問題,也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臨習者不解決這個困惑,總是在追求它的外化形象,必然有失偏頗 也會導致很多鄙陋和缺憾。

    這也是我個人的粗略看法,僅供參考。

  • 17 # 書心問道

    初學小楷起點要高必取經典,作者臨趙孟頫小楷汲黯傳算是正途。五個月如此很不錯的,用筆果斷,氣息雅正。但字法問題較多,結構不準。建議先實臨,少而精準確臨摹,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要求越高效果越好。反覆讀帖到目中有字心中有數,遇瓶勁多求教良師益友以解惑,積年累月,功到即成。

  • 18 # 欠你的幸福怎麼還

    寫得不錯,入門肯定沒問題了,只要每天堅持鍛鍊。個人感覺形成自己的風格就行,不用非得跟哪個名家寫得一模一樣。

  • 19 # 誰將青春賦予你

    整體結構章法不錯,但是趙體味道不足,沒有趙體特點,有自己的特點習慣在裡面。既然臨趙孟頫,就要儘量學趙體的結構特點。

  • 20 # 愙盦藝語

    書法臨摹,怎樣算作入門?一種碑帖需要練多長時間?練書法從哪種書體入門比較好?

    練字,離不開臨摹,臨摹離不開碑帖,自古及今,碑帖遺存浩如煙海,初學應該從哪種書體開始?針對某種書體,先學哪家、抑或哪個帖呢?也就是說,哪種書體適合初學?如果想培養個人愛好,又如何安排練習、提高?

    嚴格來講,碑是碑,帖是帖。碑指刻石拓片,帖指紙本的墨跡書法原件真跡。所謂刻石,就是刻在石頭上的文字。石頭可以是石碑、墓誌,也可以是摹崖刻石,著名的《龍門四品》、《龍門二十品》是龍門石窟雕造佛像時題刻的文字記錄。也有將墨跡摹勒刻石的,這種刻石其風格依原帖摹勒,仍屬帖的範疇。比如文徵明父子匯刻的《停雲館叢帖》,王鐸的《擬山園叢帖》,都非常著名,清代馮銓摹刻的《快雪堂帖》下真跡一等而備受世人所重。

    臨摹有兩種方法。一般先是對臨,待有比較深厚的技法基礎之後,就可以採用意臨。

    所謂臨摹,主要是透過審視線條特徵,解讀、推斷作者的用筆方法,並模擬再現的過程。開始,字形大小,最好是等比例模仿,待熟練之後,可以放大了寫,也可以縮小來寫,以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對臨最重要的一關是讀帖。讀帖重在“品”,就象讀書中的“品讀”,作詩中的“練字”一樣。透過一些痕跡,我們需要明白毛筆在空中和紙面的整個運動過程。比如上圖的“昃辰”二字,我們看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毛筆可能始終處於運動中,很多筆畫屬於“空落”。“昃”字末橫毛筆從空中往紙面逐漸下落過程中,同時右行,待與紙面接觸時,用力較重,隨即垂直方向用力減輕,繼續右行,至尾部,斜向右下壓尾收煞。“辰”字左撇,毛筆下落過程中,同時向左下方運動,此時筆桿與紙面的角度大約在60度左右。待與紙面接觸時,往紙面用力是漸次加重的,至尾,右掌外翻,筆頭執行的弧形軌跡出現曲折,於是撇畫末尾狀如螳螂肚。整體上作者筆桿側用,毛筆空落,故爾起筆處多呈尖角,“辰”字三個短橫其形態象反向上仰的鳥嘴。

    空落往往在落紙處欠平穩。我們看,“昃”字長橫的落筆處,點筆落紙有上揚的現象,其邊緣線有一個扭曲的軌跡。其總體上兩頭下垂,中段高隆,正是用筆“八病”中的“柴擔”。從這樣的一些線條來看,智永的字有很多隨意性用筆,用筆委婉,但這也正是他“筆力”虧欠的一種表現。

    這也就提出一個問題:臨摹不能囫圇吞棗,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就要藉助其它的書法範本以彌補這些不足。

    對臨到一定程度,要能背臨、默寫或移寫。背臨是不看碑帖,能夠憑記憶寫出碑帖上的字,不但字形結構相似,神態也十分接近原作。甚至碑帖上沒有的字,也能以其技法擬作,這叫作移寫。達到這種程度,即可認為“入門”。以此為標準,我們看,眾多的書法愛好者,甚至一些著名書家,絕大多數還都停留在初級階段。也就是說,“寫的象”,但是形態差別不大,這只是書法學習中最基本的要求。

    所謂意臨,主要是遺形取神,往往都是作者已經具有一定的個人風格表現,具有獨立的個人技法體系,並以此類技法進行創作。最著名的就是《蘭亭序》的各種摹本和臨本。雖然都是針對同一個底本,但是,風格上各個不同。附圖是《董其昌臨蘭亭序》,從整體上看,董氏純用正鋒筆法,轉折處少於提按,因而婉轉流麗。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董氏臨作似乎用的是羊毫一類毛筆,筆性綿柔,所以,一反右軍強勁的筆鋒,更多溫婉清新。

    意臨要注意一個錯誤傾向。意臨應該在對原碑帖有足夠深入的瞭解,能夠從中總結出一定的共性因素,並以此作為主要技法將碑帖範本進行“改編”。也就是改編只侷限在技法因素,字形、筆勢一般來講不能與原作差別太大。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往往恍一眼原作,就把整個字寫完了。或者一邊看碑由,手一邊動。這樣練字是非常有害的。

    我們練字主要是練習動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也就是手腦的高度配合,如果長篇累牘的寫,也能作到首尾氣韻一致。這樣說來,臨摹,不外乎“關係”二字。我們不但要弄清每個筆畫的成因,還要弄清筆畫與筆畫,字與字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至於有人說,我臨哪個本子多長時間,練字多少年,這個時間並不絕對。應該是接近原作的基礎上保持多長時間的練習,這樣才有效。

    初學書法,應本著學以致用,這樣能更好的提高練習效果。一般是從楷書入手。楷書有大小之分。鐘王雖好,但是他們的作品,字形較小,不利於觀察揣摩。所以一般從大楷入手。大楷一般都從唐碑的“三家”入手。

    不過任何一位書家,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作品都有一定的風格差異。因此,要選擇風格更為鮮明,技法特徵更為突出的碑帖。比如歐體字以《九成宮》為代表,《皇甫君碑》、《道因法師碑》因為筆畫太過稜峭,則不適合初學。顏體字傳世有40多種碑帖,早期有《多寶塔碑》、《郭虛己墓誌》,這兩個碑帖字形較小,筆畫秀麗,有隋碑的味道。晚年的《郭家廟碑》和《顏勤禮碑》雖然風格彰顯,但是,這兩個碑摩拓過多,磨損嚴重,以致一些筆畫變形過甚,對顏體整體風格的學習有不良影響。比較而言,《顏家廟碑》儲存較好,適合長期使用。特別重要的是,顏體有墨跡本傳世,這就是著名的《自書告身》。這個本子是自己寫的《委任狀》,筆畫凝重,墨氣滋潤,較多的體現了篆籀筆意。柳體字常見的只有《玄秘塔碑》。

    有人非常推崇“蘇體”。蘇軾雖然以善書聞名,但是他的書法有一定的弊病。有人繼而進一步論證蘇字從顏體的《大唐中興頌》學成。認為以顏體的某個碑帖可以彌補這些不足。其實這些是非常錯誤的認識。因為任何一家的書風都有相對弱勢的一面。

    待大楷有一定基礎之後,可以逐步拓展臨摹範圍。比如行書作為日常使用最多的書體可以重點練習。行書和草書的界限不甚明瞭,所以前人把行書和草書合稱為“行草”。為了增強筆畫的凝重感,還可以臨摹隸書、篆書。為了增強線條的質感與視覺強度,可以臨摹魏碑。每臨摹一種碑帖,都是一次新的洗禮。

    也有提倡以隸書或篆書入手的。個人以從事書法教學近20年的經驗比較而言,從楷書入手學習有一定的優勢。從筆法上來講,篆書、隸書雖然線條單一,對筆法訓練的強度稍欠。楷書筆畫複雜,結構嚴謹,提按、轉折、趯挑,甚至牽帶等等,各種手法非常豐富,對技術性的綜合訓練是多方面的。特別重要的是,不管是銀行填表,還是個人求職履歷,楷書的應用都更加廣泛。特別重要的是,楷書與行草書的結合更加緊密。

    固然楷書的學習更加艱苦,易學而難成,但是它的指導作用與基礎性作用非常明顯。中國書協領導也強調,楷書在國展中的比重最低,這也是行草盛行的一種表症。

    要知道自古任何一種範本都曾經脫穎而出一些名家聖手。至於碑帖《前言》各種溢美之辭大可忽視。這也是商品經濟時代一種弊病。出版商為了利益而過度誇大一些碑帖的好處,而較長提及它們的不足。因此,書法臨摹固然重要,入門與提高都是相對而言,都應佐以書法史學及書法理論的學習。就象“練拳不象練功,到老一場空”是一個道理。也就是說,書法不光是“練”出來的,它也是一種腦力勞動的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收割前夫子苗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