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
2 # 香豬酒仙
古人也是一直這麼比喻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的物件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獨立思維的個體。每個學生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他的思想和認知是會有變化的。
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同時也要注重時間性。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時期教育方式方法也會不同。就和農業生產一樣,從種子一直培養成參天大樹!
現代化的工業講究的是生產流水線。把一個產品的整體生產過程固化成單一的模組來進行,最後再進行一個很機械的組裝!機械的填鴨式的教育模式絕對不是一個真正有效的教育模式!
-
3 # 賈克
呂叔湘先生說的對,工業是標準化模式化快速化生產。
而農業是要遵從自然規律循序漸進,教育宜應如此。
-
4 # 王營評教育
呂叔湘先生對教育的這一形象的比喻,意味深長,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咀嚼。
首先,教育要像農業那樣,為每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農業生產中,每一粒種子從發芽到茁壯成長,必須具備土壤和適宜的溫度、水分、氣候等外部條件,否則不管種子多麼優良,農民多麼勤勞,種子也只能爛在地裡,化為泥土。教育也是如此,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的科學培養、家庭的感染薰陶和社會的正確引導,那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其次,教育是一項講究奉獻的事業,教師只有像農民那樣辛勤耕耘,對每一位學生傾注滿腔的愛,才能得到豐碩的回報。一粒種子從播種到開花、結果,不僅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更需要農民辛勤澆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艱苦的勞動,他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每一棵莊稼的成長。同樣,教師對學生的培養也需要傾注全部的心血和全身心的愛,以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身心等方面健康發展,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之才,而不是聽之任之,任其所為。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就是人性,對孩子們深沉的愛,兼有父母的親暱溫存和睿智的嚴厲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
三是教育要遵循自身發展和青少年成長的規律,科學施教。農業生產中,每一種農作物何時播種、何時收穫都有各自的規定性,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農民絕不會為了快速提高糧食產量,拔苗助長,隨意縮短農作物的生長期。但是,有些家長和教師卻在不知不覺中做了這類違背教育規律的蠢事,如讓幼兒園的孩子提前學習小學課程,肆意延長學生的在校時間,為了應付考試提前結束功課等等,這些做法不但難以實現預期的效果,而且會嚴重損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教育不可能像工業生產那樣,透過延長工作時間多出產品、快出產品,教育只能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透過科學施教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四是教育要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注重因材施教。農民絕不會使用一種固定的方法管理所有農作物,小麥、玉米、大豆因習性不同,播種季節、所施肥料、澆水時間等田間管理辦法也必然各異,農民只有根據每一種農作物不同的生長特點,採取不同的管理辦法,才能確保糧食的豐產豐收,從而為我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食物享受。同樣,學校也不是工廠,也不可能按照同一規格、同一生產流程製造標準件,教師要向農民那樣,運用多元智慧理論,認真研究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和認知基礎,充分挖握其潛能,為學生提供適合其特點的教育。對此,葉聖陶先生有過類似的論述,他說:“請老師們時刻想到,學生跟種子一個樣,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師們能做到的,只是供給他們適當的條件和照料,讓他們自己成長”。
-
5 # 藍色畫面保
呂先生這個比喻非常恰當也非常形象,這個問題農村進城務工的農民兄弟最懂得怎麼回答,因為他們兩種生活都經歷過,農業種植是一茬一茬的種、育、收,雖然地還是這塊但是每一茬的種子就會變通 ,靈活種植因苗施肥。
對教育學子也是差不多,一年一茬,學校沒變學生就換了一批,教學是不能一成不變,需要因材施教,引導試教育,培育學生興趣。這樣才能培養出好的接班人,才能讓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而工業化教育是不行的,工業生產是流水線型生產,系統化批次生產,電腦程式化生產。如果教學也按工業模式教學,那就是失敗的教學模式,如果教出來的學生像電腦程式化一樣不會變通,那科技就永遠沒有進步怎麼向前發展。
回覆列表
呂先生大約想說,對青少年,應像農民對小苗,那麼一棵棵愛護丶栽培,不像車床,生產清一色東西,用同一機械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