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舌尖上的食堂
-
2 # 夜話堂
看看當時呂后的舉措吧。
一是大肆殺害劉姓宗親,除了後來的漢文帝劉恆,劉邦的子侄快被殺光了。二是違背劉邦和大臣約定的“非劉姓不封王”的誓言,大封諸呂為王,掌管軍隊,擺出一副要取劉氏而代之的架勢,你說她有?沒有篡權之心
-
3 # 超級大木子
這要看你怎麼理解篡權奪位了,如果像王莽,楊堅那樣改朝換代,那呂后不算篡權奪位的。
劉邦活著的時候,呂后就協助劉邦,鎮壓叛逆、打擊割據勢力。
劉邦死後,劉盈即位為帝,呂雉開始獨掌大權,扶植了很多呂氏家族的人,打擊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對派,大封呂氏族人。呂后先後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呂后在政時期培植起一個龐大的呂氏外戚集團。
但她既沒有改朝也沒有換代,依然延用劉邦與民休息的政策,無為而治。劉皇室與呂外戚之間在統治階層發生了激烈的鬥爭,但對百姓影響其實並不大。所以司馬遷說:“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劍橋中國史是這樣說的:呂后剋制住自己,不作自行宣佈為女皇的安排。她的做法在後漢時期和以後中國的王朝幾次被一個皇后所把持時被人仿效。可是她擁有無可爭辯的權力。
以上,我們可以猜測呂后是否有篡位的野心,但我們不能認為呂后事實上已經篡位了。
-
4 # 阿嶸666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太子劉盈即位,史稱漢惠帝,尊呂后為皇太后。漢惠帝是呂后的親兒子,但生性仁弱,實際朝政由呂后掌握。
《史記-呂太后本紀》中記載,公元前188年,惠帝崩,呂雉立劉盈之子為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母為呂后所殺,有怨言,呂后遂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朝政號令皆由呂后執掌。
從劉邦死後,呂后就開始清除異己,首先報復後宮的妃嬪,特別是戚夫人,將其砍掉四肢,挖去雙眼,燻聾雙耳,再用啞藥令其不能言,將其扔到豬圈,稱之為“人彘”。
然後呂后殘害劉姓後人,劉邦八個兒子,除了劉恆,劉長二人,其他六人都被呂后派人殺掉,並奪取他們的封地,用以分封自己孃家人,壯大呂家勢力,其呂氏子侄都被封王。
因此呂后臨朝,就是蓄意奪取劉氏皇族政權,赤裸裸的篡權奪位,由於呂后培植的呂氏集團加劇了漢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隨著呂雉的死,最終還是輸給了劉氏皇族。
-
5 # 生不更事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觀點:
1.因為把呂后在西漢時期的統治叫:“呂后亂政”因為她將皇帝的權利架空了,自己安排呂姓進入朝堂,而且委以重任,開啟了外戚專權的歷史。
2.呂后的統治期間違背了漢高祖劉邦提出的非異性不能稱王的祖訓,她給自己的兩個侄兒呂碌和呂產封王又賦予軍權。控制南軍和北軍。
3.漢惠帝劉盈逐漸長大,她沒有主動放權給漢惠帝劉盈,她為了把中央集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不想讓皇帝親政。
4.呂后當政時期,漢高祖劉邦的很多兒子都死在她的手上。包括她自己的兒子都被她無情的逼死了。
-
6 # 寧靜致遠WQ
呂后是高祖劉邦皇后,名雉,字娥姁。劉邦任泗水廳時,她在家帶領孩子種地。劉幫起事後一直跟隨,並且給予劉邦很大幫助。劉邦在外領兵作戰,韓信欲起兵叛亂,呂后在緊要關頭,毫不猶豫誘殺了韓信。此舉引起彭越不安,也想反叛劉邦。劉邦念其功勳卓著猶豫不決,呂后多次勸說劉邦不能養虎為患,劉邦下決心殺彭越、廢梁國。後又勸說劉邦帶病東征,平定了英布叛亂,劉邦不久病世,其子劉盈惠帝繼位,時年十四。朝政完全由呂后操縱,並且鴆殺了戚夫人兒子趙王如意(如意與太子從小關係親密),殘害戚夫人製成人彘,惠帝看後經受不起刺激,從而每天渾渾噩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從以上幾件事可以看出,呂后辦事、處理事情能力非常強,而且心狠手辣,遇事冷靜果斷。惠帝七年死(公元前188年),立少帝劉恭嗣位,呂后臨朝稱制為高後。高後四年因少帝出怨言被其廢殺,另立恆山王劉義為帝更名弘。至此呂后前後執掌政權十六年之久,在其統治期間,以呂產、呂祿分掌南北軍,控制中央軍權,以闢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打擊劉姓諸王實力,背棄劉邦非劉姓不得封王遺旨,後封呂臺、呂產、呂祿、呂通四人為王,呂后篡漢奪權已完全坐實。呂后所作所為引起劉邦一幫老臣極大不滿,高後八年七月(公元前180),呂后死,諸呂預謀叛亂,被太尉周勃等人平定。至此呂家實力徹底被肅清,大漢王朝迎來強盛的曙光。
-
7 # 河東來
呂雉實際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而這個女皇帝,也確實應該由她來當。
只不過她比較聰明的沒有改國號,而改國號的武則天則被視為了第一個女皇帝。
楚漢爭霸,名義上是劉邦和項羽爭霸,實際上是儒家平民劉邦、道家貴族呂雉聯合與兵家貴族項羽爭霸,最終道儒聯盟擊敗了兵家。
漢王朝的建立,本身有道家的一份功勞在裡面,而呂雉作為道家代表,是不折不扣按照當時道家人物的標準來約束自己的,她基本上是半公開的擁有自己的情人,而且敢於利用自己的情人積極參加政治,結果卻導致了身死道消的後果。
呂后臨朝,不是“太后監國”,而是“女皇主政”,道家觀念的史家司馬遷的《史記》是明確把呂雉列為帝王性質的“本紀”序列,說明道家對於呂雉的享有實際皇帝身份是完全認可的。
而漢惠帝及魯元公主,劉邦應該是有是否親生的疑問,所以在與項羽大戰中有多次為逃命而拋棄二者的行為,只不過駕馭車馬的道家將領奮不顧身又將兩人多次救回。
一旦打下江山,劉邦馬上有廢立太子的打算,結果呂雉讓他見到了道家貴族代表的“商山四皓”,讓劉邦知道太子羽翼豐滿,從而知難而退,放棄了廢立太子的打算。
但劉邦不甘於道儒爭霸過程中徹底失敗的命運,就大封劉氏諸侯王,以留下儒家平民階層“革命的火種”。
劉邦的小九九,呂雉是洞若觀火,她一上臺就全方位的誅殺諸劉王侯,但劉邦留下的劉氏諸侯王底子太大了,殺不勝殺,其兒子漢惠帝被這時殺戮的慘烈給嚇傻了,使呂雉的殺戮行為失去了意義,這種屠殺才得以停止。
-
8 # 簫落木
正常的太后臨朝是替皇帝管理朝政,但呂后掌權是想把權力據為己有,這從兩方面可以明顯看出:一是大肆殺害劉姓宗親,劉邦八個兒子,除了劉恆,劉長二人,其他六人都被呂后派人殺掉。二是違背劉邦和大臣“非劉姓不封王”的約定言,大肆分封呂氏族人,培養外戚集團
-
9 # 非正常歷史研究室
一般幼主即位,太后臨朝掌權是非常正常的,歷朝歷代都有不少臨朝稱制的太后,但為什麼呂后掌權卻被稱之為篡權奪位呢?呂后的所作所為完全是顛覆性的,開啟了古代外戚干政的先河!
排除異己
剛當太后後,呂后首先打擊的就是劉邦的後宮,當初劉邦寵幸的妃子們比如戚夫人等人都被囚禁,隨後殺害戚夫人,甚至讓兒子劉盈來看,給劉盈造成了強烈的心理陰影!
誅殺劉氏
劉邦稱帝后,封了很多劉氏為王,呂后掌權後,先後殺了趙王劉如意、趙王劉友、梁王劉恢、毒殺少帝劉恭、殺劉邦孫子劉建、連劉邦的長子劉肥差點被殺。
封呂為王
劉邦曾言,非劉氏而亡,天下共擊之,呂后卻先追封自己兩個哥哥為王,隨後開始封侄子呂臺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尊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封劉章為朱虛侯,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封外甥呂平扶柳侯等等,先後封了呂氏家族十幾個人為王為侯。培養了呂氏外戚集團,也是開啟了外戚干政的先河!
一方面劉氏皇族被誅殺或被隱晦度日,另一方面後族的呂氏卻不斷龐大,終於在呂后去世後,被劉氏誅殺呂氏一族,權力中心迴歸到劉氏!
其他太后雖然也有臨朝的,不過在皇子長大後基本還政於皇帝,就連權力慾望強烈的慈禧在同治和光緒成人後還政給他們,至於光緒被囚禁,則是因為圍園殺後後慈禧開始訓政,再度開啟臨朝政治!
-
10 # 天晴愛睡覺
呂后不是篡位,漢朝中央政府是承認呂后的地位的;
司馬遷的《史記》也是把呂后寫進“本紀”裡面的,名曰;高太后本紀
說呂后篡位的是後世的儒家,也就是狗宋程朱理學興起,講求三綱五常的時候,呂后篡位的講法才會大肆流傳!
-
11 # 哈士不是奇
皇帝年幼,太后臨朝是正常的,但是呂后的臨朝卻不太一樣。雖說司馬遷在編纂史書的時候將其列入了本紀,但是因為她的所作所為引起的諸呂之亂卻是實打實發生了的。
因此,哪怕呂后本人沒有謀朝篡位的念頭,但是後面呂家的謀朝篡位卻和呂后有著莫大的關係。
一、屠殺劉氏諸侯王,分封呂氏諸侯劉邦作為第一位平民皇帝,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卻不是特別好,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劉邦在稱帝以後對異姓王大肆屠殺。
可就是劉邦這個用事後聲望換來的“非劉氏不得稱王”的規定,就在他死後就被呂后給破壞了。
漢惠帝去世以後,呂后的野心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擊劉邦分封的諸侯王。
在劉邦的眾多後代中,有三個諸侯王是被呂后直接或者間接害死的。
趙王劉如意,就是和漢惠帝劉盈爭奪過太子之位的人。後來,劉如意爭奪太子失敗,被封為趙王。呂后掌權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誅殺劉如意之母薄姬和劉如意。
劉如意被殺後,呂后又改封淮陽王劉友為趙王,並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劉友,用作監視。後因劉友寵愛其他姬妾,引起呂后侄女不滿,她便誣告劉友意圖造反。
隨後,呂后將其囚禁,並將其餓死。
劉友去世以後,呂后再次故技重施,將梁王劉恢改封為趙王,並逼迫劉恢娶呂產的女兒為王后。因劉恢寵愛其他姬妾,劉恢王后將劉恢寵妾殺死,劉恢得知後覺得自己太過窩囊,自盡身亡。
至此,劉邦的八個孩子,除漢惠帝劉盈外,被呂后除去3個,劉氏宗親的力量大減。
而在消滅劉氏宗親力量的同時,呂后也在積極地提拔自己的外戚勢力。
一方面,呂后在劉氏宗親中安插自己的勢力,用於監視,這才上面兩任諸侯之王后都是呂氏中人就能看出。
另一方面,呂后則大肆分封呂氏為王。比如呂臺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等等。
從呂后的所作所為其實就能看出,呂后是很有野心的。只不過,在她這個野心還未成功之前,他就去世了。隨後爆發了諸呂之亂,劉氏宗親獲勝,這才重新奪回了劉氏的江山。
二、漢惠帝死後,呂后開始公然扶持傀儡如果說漢惠帝是呂后心中對劉邦的最後一絲眷念的話,那麼漢惠帝死後,呂后對劉邦就再也沒有情意。
事實上,在漢惠帝死後,西漢是有皇帝的,而且有兩個,一個是漢前少帝劉恭和漢後少帝劉弘。
這兩個人,都是漢惠帝的血脈。然而,呂后僅僅因為劉恭說將來長大後要對呂后復仇便將其殺害。
要知道,劉恭哪怕是漢惠帝和宮女生的孩子,那也是呂后的孫子。可見,呂后對所謂的劉家已經毫無恩情所言了。
此刻,她的心中只想著如何讓呂氏如何取代漢氏。至於漢惠帝的孩子,在她心中,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
回覆列表
劉邦駕崩後,後宮亂,朝政也亂。呂后在後宮霍亂,朝政在風雨動盪,一方面是十八年換了三個皇帝,一方面是呂后的親戚們企圖篡權奪位。壓制諸劉:呂后在位時期,劉家的王爺們過的都不太舒服,還有幾個死於非命。非我劉姓者稱王就是篡漢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