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幾天無論是頭條的推薦還是自己刻意的觀察,發現影片製作者、文章創作者等,大多數轉載量都很少,評論大多數也不是很多,而一些發對聯的,出個上聯,配幾張圖,就有很多點贊、評論、轉發,且迅速(幾乎幾小時內)。眾所周知,相比其他的製作,對聯的釋出,顯然輕鬆的多。不知何故?特此詢問。(注:只是好奇,並非酸心心理|Ban半|分Fen提問)
25
回覆列表
  • 1 # 寺洪勝

    加v回答:

    平臺是根據每個人的愛好推薦你看的內容的。向你推薦的對聯多,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二、你關注的人,喜歡和發表對聯作品多。你是他的粉絲,平臺就會向你推薦他的作品,從而導致你看到的對聯多。如果是這樣,你又不喜歡對聯,你可以退出對寫對聯人的關注,平臺就會減少向你推薦對聯了,久而久之,你的面前就沒對聯了。

  • 2 # 甩岀軌道的星

    因為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珍珠。

    很多對聯頗有講究風趣和哲理。這就是大家特喜愛的原因,對聯中的平仄比七律和五律又簡單,人們更容易掌控和把握。尤其是對聯分很多種,有無情對,技巧對,人名地名對等等,而且很多都是絕對,大家自然有興趣和熱愛。

    例:船漏漏滿鍋漏幹

    燈吹吹滅火吹燃

    著名的無情對令人稱絕

    三星白蘭地

    五月黃梅天

    幽默聯刁鑽聯,律可以放寬吧

    門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蟲,隊進隊岀

    櫃裡銅錢,要像冬天蝨子,越捉越多

    又例:

    此地安能久居?

    斯人好不悲傷。 而加上標點就成

    此地安,能久居。

    斯人好,不悲傷。

  • 3 # 信敏498

    一,對聯舊稱楹聯,是要掛出去的,我們到故宮,廟堂,古宅,名山大川的景點,都會看到,這是十分考究的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寫對聯要考慮,能不能掛出去?!

    二,對聯講究創新。千萬別用別人的詩句或詞句改動一兩個字當作聯句,來請網友應對,因為意義不大。除非你借用不同名人的詩句,合成一副天衣無縫的對聯,這也是有章可循的一種古人的做法。

    三,出聯時就要仔細酙著,語意是否通順。選擇或是拼湊一些美麗的詞藻,但是別人看不懂,叫人如何應對?!我們常常見到,出聯不通,應對的上下聯也只求對仗,其實跟著不通,看了讓人啼笑皆非。

    四,對聯和詩詞一樣,意境要高雅,要含蓄,要文明。一些汙穢低俗的詞語要徹底地避免使用,以免貽笑大方。

  • 4 # 半畝方塘一寸心

    至於對句網友,處於娛樂,無可厚非。但是,出聯網友,真的應該以一種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責任心出聯才是正道。

    信口胡言,誠望海涵!

  • 5 # nie達俠

    平臺的創作中,最火的是對聯,原因如下:

    一、對聯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無論是會場戰地,還是祠堂廟宇;無論是亭臺樓閣,還是山林海邊;無論是風景名勝,還是歷史古蹟;到處都有精美的對聯彰顯文化底蘊。既含哲理,又顯文采;既顯書法妙美,又渲染環境氣氛。對聯的獨特地位無法採用其他形式代替。春聯、婚聯、神聯、輓聯、各行各業集會、宣傳等,對聯無處不在。

    二、能精通對聯知識對出工整優美的對聯,很能體現一個人的學問修養,思想境界。古人吟詩作對風行,文人墨客樂此不疲,為人們喜聞樂見。對對子立見文才高下,見識深淺,修養厚薄。

    四、對對子可配精美圖片更讓人賞心悅目,交文友溝通快捷方便,展現量和閱讀量大,能引起廣大文友興趣。

  • 6 # 夕佳亭主

    對聯是對話

    如果說文章是一個人的演講,詩歌是一個人的獨白,對聯就是兩個人或多個人的對話。

    有人出對,有人來聯,便有了對聯。

    在平臺上衝浪,沒耐心聽長篇大論的演講,沒心情聽那些無病呻吟式的獨白。偶爾遇到有人出上聯,就像是在衝你打招呼,不迴應都不好意思。

    對聯是漢語文學的一種獨特文體,是漢語文字特有的表現形式。對仗、平仄、押韻,別的文字沒法做到。

    對聯獨立於詩詞又和詩詞密不可分,擴充套件開來是詩是詞也是歌,本身是文是言又是話。雅俗共賞,老少咸宜。

    可以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隨心所欲。可以自己對,兩人對,多人對,眾人對,自娛娛人。

    水平高的可以格調高雅陽春白雪,與古才子比肩;水平低的儘可以詼詣打油或者尋常巷陌家長裡短,能引人發笑卻無人笑你。

    如果問中國哪一種文體所有人都會,答案非對聯莫屬。王公貴族,小販巨賈,張三李四,工人農民,只要會說話(不會說會讀會寫也可)都能張口就來,提筆能寫。

    社交最火是平臺,平臺最火屬對聯。原因就在於此。

  • 7 # 一夢潤心

    該火的必然回火,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我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現象:

    一、中華民族的國粹

    對聯本就是國粹,亦稱對子。這種表現形式是中國文壇沃土上的一朵藝術奇葩,它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詩文辭賦、書法繪畫等媒體介質融為一體,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魂寶,由於具有雅俗共賞的特性,一直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現在的老百姓大都只在過年時在自家門口貼上對聯,以示來年風調雨順、大吉大利。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

    一、對聯互動性強

    有了上聯,就該有下聯。作者出一個上聯,等著平臺的朋友們來對下聯,因為字數不多,又不用太多評論,只要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五個字或七個字就成了評論。不論對的水平如何,都在積極參與。這樣作者就與各對聯的友人形成了一個很融洽熱鬧的互動氣氛,何樂而不為?小小的對聯別看短小精幹,語言精煉,但很能體現作者的文化底蘊和文學功底。就是因為對聯涉及面廣,更顯得博大精深。平臺裡很多這方面的高人,故而大家沒事在一起對對子,賽賽詩,互相取長補短,就像古時詩人們“把酒當歌,人生幾何”,快哉樂哉

    二、更適合平臺要求

    在平臺的所有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大家在這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作,傳播正能量,不正是大家的初衷嗎?“灑家”在此以一個對聯敬獻給各位“官家”:

  • 8 # 申裡的眼

    一,對聯的概述。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最早的對聯出自五代後蜀主孟昶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又有一說,最早在三國時代便有了對聯“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等。對聯可稱為“二元結構”文體,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叫做“上聯”、“出句”、“對頭”、“對公”,後一部分叫做“下聯”、“對句”、“對尾”、“對母”。具有民族性、民俗性、實用性、啟蒙性、嚴謹性和精練性六大特徵。

    寫對聯有特殊的要求

    1,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

    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平仄起落”,即上聯的來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認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數量詞對數量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複。

    二,對聯的擴充套件資料。

    駢文與律詩、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的鷺上青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友展過程中,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幾乎所有文體的特點 ,其句式也有上述文體的句式。也就是句式具有多樣性。

    三,對聯的適用性。

    對聯的適用場合很多,迎接新年的對聯叫春聯,各種專用聯如:喜聯,壽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婚聯,輓聯,行業聯(理髮:跨進來烏雲秀士,走出去白面書生。)贈聯,題聯等。對聯也是學習古詩文的必備條件,以前的學童都要先學《千字文》和《笠翁對韻》,而其文中大量出現對偶句,《增廣賢文》在民間流傳也相當廣泛。

    四,由於對聯在大眾日常生話中普遍適用而深入深入人心,從入學兒童到八十老者都能對上一句半句;又由於絕大部分媒體平臺參與者都對詩詞文章深具興趣與學識,更由於對聯既是現代文與古詩文的銜接橋樑,以及對詞對句對韻是學習和寫作古詩文的基礎(比如《千字文》、《笠翁對韻》等),所以,對聯自然容易成為平臺創作的熱門話題。

  • 9 # 明石2199

    我是做IT的,對於這個問題我知道些許原因:

    1.大資料分析使用者行為的結果。一般的平臺都會在頁面做埋碼處理,即記錄下使用者操作行為,比如說愛點選檢視什麼頁面,在哪個頁面瀏覽的時間最長等等。透過埋碼來分析使用者的行為,給使用者畫像,給使用者畫像簡單來說就是給使用者進行分類,給使用者打一個標籤。比如說我比較喜歡看小說,透過我的閱讀歷史,系統可以分析出我是喜歡歷史類小說,還是現代言情小說或者是玄幻小說,在給我推送的時候就會按照標籤給我推送,這樣的成功率比較高。

    2.對聯也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和詩詞有異曲同工之妙,到現在為止仍存在許多的愛好者,並且出現了很多好的對聯。我有一個學漢語言文學的朋友,她就特別喜歡對聯,什麼正對、反對、無情對、迴文對等等,特別喜歡研究這些,而且自己也能寫一些好的聯。樓主遇到很多這樣的帖子,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現在喜歡對聯的人還是不少的。不管懂不懂,讀起來覺得有意思,有文化內涵,像我這種,總免不了給個讚的;

    3.跟個人的圈子也有關,如果你的人際關係圈子裡的大多數朋友都比較喜歡或者說關注對聯,那麼他們的一些朋友也可能比較喜歡和關注,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只能說樓主的人際圈子文化氛圍比較濃了。

  • 10 # 抑鬱症破譯者

    對聯,短小精悍,節省時間,老少皆宜。最重要的是還得有比較豐富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不是任誰都能操作。可謂既有一定高度又雅俗共賞,故而得到大眾青睞。(題主邀!)

  • 11 # 亦溪不雪

    對聯,事實上是文學中的精華,它實用於各種場合,喝酒行令。對話問答。門聯,窗聯,聯絡感情,傳情達愛,古人選婿用對聯考評女胥才華等,總之對聯隨處可見,溶入生活。為人們所喜愛。它集雅趣,情趣為一體,雅俗共賞,縱橫捭闔,格局可大可小,可雅可俗。可反可正,可長可短,平仄押韻,順理成章,對應成趣,眾人喜愛,因此就火了。

  • 12 # AA李丹榜

    凡事樂在其中,既然樂,哪心情舒暢,宜收身體健康,好事多詩吧,只要有健康身體,萬事萬財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罷,本人碎語,但尙宜人。

  • 13 # 亭臺書聲

    一、對聯質量上乘,平臺更願推薦

    在自媒體平臺上發文,要想火起來,推薦量是一個先決條件。以前,有些平臺推薦作品,很看重讀者味口;現在,很多平臺推薦作品,越來越看重作品本身的質量,質量上乘的,平臺大力推薦,質量差的不予發表。對聯較影片制、長文創作來說,可謂一字千金,質量高下,立判即知,所以它一發表,短時間內就會有閱讀、評價、點贊、收藏、轉發量的增加,加之美圖的輔助,有的不火起來都不行。

    二、對聯言簡意賅,形式更具引力

    喜歡玩對聯的,一般都是年齡稍大的人,這些人或怕傷眼不願多玩手機,或喜歡多思少寫,或就喜歡練字練句;即使是年輕人也大都喜歡詩詞、並有一定的國學基礎,但他們時間緊,精力也不允許。

    生活節奏快,使更多的人越來越喜歡短小精悍的文化,喜歡言簡意賅、生動有趣的文化。對聯無疑是這種文化的最好展現。一副好的對聯,用詞用典,平仄對仗,結構協調,意境意趣等都包含在短短的上下聯裡面,必然會激起讀者的興趣,激發其對對子的創作慾望!這就是對聯很火、受到歡迎的基礎。我曾經擬過一個上聯:風拂荷裙撩夏夢。表現的是夏天碧綠荷葉在微風吹拂下的景象,聯語情景交融,意趣暢達,“平仄平平平仄仄”的格式,基本工整,發在平臺上徵求下聯,結果平臺推薦量高,網友參與活躍,不久推薦量就超過10萬,閱讀量也超過了9000多,參與應對的多達2600多條,其中還有不少下聯佳對,如:“風拂荷裙撩夏夢,雨點桃唇驚春魂”,“風拂荷裙撩夏夢,月探閨窗惹春情”,“風拂荷裙撩夏夢,雨洗柳發裁春醉”等。

    這個上聯,雖然只有七個字,但它是我好幾天思考推敲而來的,它是我在觀察的基礎上,聯想到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擬出來的。

    古瘦半無墨,疏狂一絕塵。

    書山踱步尋金屋,詩海泛舟覓銀珠。

    橋枕碧波聽浪語,風吹柳浪聞鶯聲。

    冬日暖陽驅冷霧,夏天涼風趕熱浪。

    冬痕淡淡翻新曆,爆竹聲聲辭歲寒。

    愛切時,霞中形對對;情濃處,月下影依依。

    提小壺,笑斟喜酒杯杯滿; 把長管,頻奏歡歌陣陣喧。

    兩河岸,二漁夫,雙竿對釣;孤洲旁,一村婦,獨槳單劃。

    三、對聯魅力無窮,內涵更有底蘊

    對聯又稱楹聯、對子,它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寫在紙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它不僅具有文學性,還涵蓋書法、雕刻等文化藝術特質。它是一種雙配式的文學體裁,源於律詩中間的對仗句。

    好的對聯,上下聯意思相關,意趣相諧,珠聯璧合。字數相同的上下聯一字一音,結構一致,詞性相同,平仄相對,音韻和諧。工整的對要求更為嚴格,仄起平收(上聯末字為仄聲,下聯末字為平聲),平仄應儘量做到“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最好是兩平兩仄交替出現的“馬蹄聯”;禁止上下聯意重複(即合掌),忌諱相同字;詞性分類更具體,植物名對植物名,鳥類對鳥類,天氣對天氣等等。

    要把上下聯的意思、意境、意趣有機地結合起來,遵循那麼多規矩,可見對聯的創作還是有相當難度的!這就刺激了愛好者的參與慾望。特別是那些千古名聯留下的遺憾,更是對聯界的佳話。如成都望江樓上,據說只有“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下古”作為上聯,而缺理想的下聯,幾百年來,引來無數文人墨客絞盡腦汁。去年,媒體上炒得很火的“觀音山上觀山水”對聯,重金徵下聯,也吸引了各界人士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不過,對聯主要還是要看重內容的,格式要求是其次的,但內容與形式能完美結合當然是最好的。

    作為中國文化瑰寶的對聯,以它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呈現給我們,風景名勝,高堂廟室,字畫書籍,演講文展,會場活動,它都增雅不少,它魅力無窮、生命力也無窮!真可謂:

    莫道楹聯火,

    當知底蘊深。

    圖文相映襯,

    應對有知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人比較孤僻,長時間不與人交往,獨來獨往會怎麼樣?